征订目录:特价251010(8079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441 新型智慧社区: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 本书将智慧社区建设涉及的信息技术分为基础性技术、决策性技术、提升性技术三大类, 分别从起源、发展、关键支撑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同时, 在研究当前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基础上, 结合典型智慧社区的建设实践, 对各项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于建设新型智慧社区进行了探讨, 以期能够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提供借鉴。 陈亚萍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D669.3 78 0 荐购
442 江西省老区公共服务振兴发展研究 本书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是江西省老区教育振兴发展, 第二章是江西省老区体育振兴发展, 第三章是江西省老区医疗卫生振兴发展, 第四章是江西老区文化振兴发展, 第五章是江西老区社会保障振兴发展, 第六章是江西老区民政事业振兴发展, 第七章是江西老区水利振兴发展。 刘善庆主编 经济管理出版社 D669.3 68 0 荐购
443 新时代加强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本书导论部分主要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和研究的理论基础五个方面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必要的全面梳理。第一章介绍了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体系现状, 分别从社区发展情况、社区治理的宏观政策和社区治理的丰富实践三个层面展开论述。第二章分析了当前城乡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从社区治理结构、社区治理主体和社区治理方法角度概括了当前的问题。第三章是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的目标与举措, 致力于社区治理的现代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第四章提出了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体系的建构, 分别从城乡社区治理的制度、原则和治理机制三个层面来建构这一体系。第五章分析了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的转型与趋势, 第六章根据前文的分析, 结合当前的趋势提出了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的方案。 李晓主编 红旗出版社 D669.3 45 0 荐购
444 农村居民节能行为形成机理与节能激励政策研究 本书以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 以有效激励农村居民节能为目标, 基于江西省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 研究农村居民节能行为的形成机理, 探究不同类型节能政策工具对农村居民节能行为的影响, 可以为引导农村居民节能的政策开发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推进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 滕玉华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D669.3 59 0 荐购
445 基于PPP模式的特色小镇组织治理及应对策略研究 本书根据西方已有花园城市、边缘城市等的概念结合中国实践情境对特色小镇进行了重新定义,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研究了特色小镇的现状、分类、特征, 并对北京特色小镇的特征、PPP模式用于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适用性、PPP模式开发特色小镇目前存在的组织问题等内容进行了定性分析。 陈震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D669.3 49 0 荐购
446 城乡融合视角下安置新社区建设管理探索与实践 本书对广州市增城区荔湖安置新社区及周边市政配套工程全过程中的项目决策、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回迁安置等项目工作的制度建设及工作经验进行了回顾总结。针对面临的项目立项前期到实施阶段中国家的政策背景是怎样的、国内外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如何、项目各部门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调整及优化等一些关键问题, 结合实际给出了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最后阐明核心观点。 邓毛颖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D669.3 79 0 荐购
447 中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研究 本书共分七章。第一、二章是本书的基础之论, 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进行了梳理。第三章对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进行了实证考察与案例分析, 探究实现我国新型农村社区良性治理的路径。第四、五、六、七章是本书的重心所在, 分别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绩效四个维度对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进行了全面、系统、具体、深入的研究, 对解决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对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蕾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D669.3 65 0 荐购
448 基层政区改革视野下的社区治理优化路径研究:以上海为例 本书以政区地理学为理论, 构建基层政区改革的建制职能、空间规模和层级体系的三维度分析框架, 对上海社区治理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并基于三维度的分析, 提出了基层政区改革视角下推进社区善治的改革思路、近期远期改革方案以及若干面向未来的创新理念。 熊竞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D669.3 98 0 荐购
449 城市基层治理中居民社区感培育研究 本书稿以中国社会转型期城市基层治理为背景, 依据政治学相关理论, 探讨城市居民社区感培育的宏观依据和微观依据, 吸收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城市的社区感培育经验, 提出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中社区感培育的路径对策。全书聚焦于三个问题: 第一, 何为居民社区感? 第二, 城市基层治理中居民社区感培育的依据是什么? 第三, 在新时代的城市基层治理情境下怎样进行居民社区感的培育? 为了解答上述问题, 作者展开了一系列文献研究与社会调查, 并坚持问题导向, 提出构建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中居民社区感的培育模式, 在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基础上, 塑造以公民意识为导向的社区精神, 从而为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心理治理方案。 张悦琳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D669.3 69 0 荐购
450 志愿服务与道德建设 本书系统研究志愿服务在彰显和弘扬“为人民服务”道德核心、“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倡导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和个人品德养成中的独特优势及其作用与影响。本书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的时代背景下出版, 对于深入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增强公民道德建设实效, 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李茂平著 中国社会出版社 D669.3 88 0 荐购
451 超大城市社区微基建共治新进路 本书共六章, 内容包括: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微基建”“人民城市人民建: 社区营造微基建典型案例剖析”“社区共治实践之一: 公共性强的微基建营造”“社区共治实践之二: 社会性强的微基建营造”“社区共治实践之三: 市场性强的微基建营造”“新时代社区微基建智慧共治之道”。 刘淑妍 ... [等]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D669.3 60 0 荐购
452 社区社会组织双向汲取行动路径研究:以S市G组织为例 本书基于S市G组织的个案研究, 本研究将“行动目标来源”与“行动任务相关性”两个重要变量引入到社会组织“结构约束一策略行动”的组织行为策略分析框架中, 试图建构社会组织行为策略多元化行为路径的类型学分类, 并揭示出社会组织行为策略的实质内涵以及影响机制。 段雪辉著 中国社会出版社 D669.3 95 0 荐购
453 人口流动背景下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需研究 基本公共服务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线, 而在人口流动背景下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需关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 涉及公共财政、市场机制和空间布局等各个方面。本书以人口流动为线索, 对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需状况进行了梳理和特征归纳, 分析了人口流动与基本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的逻辑关系, 同时也可以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提供实证素材。 邵琳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D669.3 58 0 荐购
454 城镇功能提升视角下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基于兵团的实践 城镇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极核, 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地, 城镇功能完善与否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也是促进城镇功能提升的首选。本书在分析现代服务业促进城镇功能提升作用机理的基础上, 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兵团城镇功能提升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并运用计量模型对兵团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城镇功能总体效果进行了实证测评, 借鉴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城镇功能提升的国内外经验, 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兵团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城镇功能提升的对策建议。基于城镇功能提升视角研究兵团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对促进兵团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唐勇, 管仲, 侯敬媛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D669.3 78 0 荐购
455 未来社区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研究与实践 未来社区是浙江省首创的城市更新和社区建设模式, 具有规模大、系统性强、专业化程度高等特点, 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引领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本书是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开展未来社区项目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中获得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总结。本书结合浙江省印发的关于未来社区的系列文件, 列举了未来社区项目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内容, 包含综合性咨询、前期专项咨询及工程建设专项咨询三大板块, 又进一步分解为选址咨询、场景系统咨询、资金平衡咨询、技术体系管理咨询、实施方案管理、土地借给与履约监管咨询等二十余项工作包, 逐项进行深入阐述。本书基于未来社区“139”的基本框架, 即“一个中心、三条价值主轴、九大场景”, 消化和吸收城市建设理论与实务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国家现行的一些法律、法规和规定, 突出实用性。 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D669.3 80 0 荐购
456 数字技术赋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本书立足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系统阐述了数字技术赋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式方法、具体实践, 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环境、体系框架, 并提出了数字技术赋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策略和数字化公共服务应用场景。本书共有七章, 既有理论研究, 又有具体的典型案例, 将数字技术赋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成果呈现出来, 为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朱锐勋著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D669.3-39 68 0 荐购
457 农村老年社会救助机制优化研究 本书以农村老年社会救助机制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农村老年社会救助需求与供给状况的实地调研, 在调研所得结果的基础上, 分析研究我国当前农村老年社会救助的供需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 当前我国农村老年社会救助领域存在较大程度的供需不一致问题, 主要是供给总量不足, 也存在供非所需问题。解决农村老年社会救助供需不一致问题的关键在于优化制度机制, 此举措是实现农村老年社会救助制度公平性、可持续性与有效性 (保障农村贫困老人基本生活需要) 的有力保障。 曹清华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D669.6 68 0 荐购
458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以基层为主导的嵌入式医养结合研究 本书在内涵界定与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从服务角度对我国当前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优缺点、发展趋势等展开系统分析, 从供给与需求角度对以基层为主导的嵌入式医养结合理论依据、发展环境和实施路径进行剖析, 结合保障视角下以基层为主导的嵌入式医养结合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重点探讨以基层为主导的嵌入式医养结合研究在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层面的作用; 同时将理论与实践新进展有机结合起来, 选取丰富的典型案例和实证, 探索以基层为主导的嵌入式医养结合的可操作性。 何晓敏, 杜清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D669.6 98 0 荐购
459 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机构配置:基于弹性城市理论视角 本书研究了长沙市在1949-2016年间的适应性循环过程及动力因素。针对处于开发阶段的阶段性适应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在需求远大于供给及市场化的背景下, 城市系统对需求压力的吸收机制是阶段性适应机制的核心; 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的差异性、养老机构实际供给的复杂性, 综合运用定性、定量方法进行供需比较, 明晰了影响吸收效率的供给因素及其特征, 并进一步分析导致吸收结果的城市系统因素, 包含直接因素和根本因素两个层级, 为解释处于开发阶段的养老机构配置机制提供了具有系统性特征的新视角。并从促进适应性循环过程健康发展、提升养老机构吸收效率的角度, 提出城市系统的应对对策, 以促进机制优化。 欧阳虹彬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D669.6 68 0 荐购
460 高龄者成功老化的影响因素及其行动策略研究:基于社会资本与休闲参与的社会体育学视角 本书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体育学等跨学科理论, 采取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围绕生理正常、生理失常高龄者个人社会背景变量对社会资本、社群资本、休闲参与及成功老化影响进行研究, 揭示了高龄者不同生理功能群体 (正常与失常) 的社会资本、休闲参与、个体可控变量等影响因子对不同类型成功老化的影响机制。通过实证研究检测了这些关键因素对成功老化的预测力, 并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 创造性提出以生理、心理、社会、产出及生活满意度主观五个层面测试得分为依据, 完善了成功老化量表, 为我国未来开展老龄化研究提出了可供选择的研究工具。本书的出版将对高龄者退休生活的转换与调适、退休生涯稳定的生活经验对达成成功老化的作用、生理失能者实现成功老化的机制的揭示, 对解决高龄者休闲养老问题具有创新价值, 将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社区护理人员促进高龄者实现成功老化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与重要参考。 黎晋添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D669.6 98 0 荐购
页码:23/289页  每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