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特价251010(8079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721 消费视野下主体性重构研究 本书把人的主体性建构纳入消费的视角, 共计七章, 包括: 消费视角的转换, 符号消费, 主体性重构可能性, 西方农民、工人的主体性重构的历史进程, 中国民众的消费主体性重构。本研究结合中国历史和现实, 在研究取向、兴趣、路径等方面重视消费主体和主体性、消费的社会与文化差异、物与商品的社会生命和社会意义, 对消费理论进行解读。用消费的视角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 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进步性, 增强了马克思主义面对新问题的解释力, 补充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吴玉彬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F014.5 68 0 荐购
722 消费经济与消费者行为研究 本书属于消费经济方面的著作。本书首先介绍了消费经济方面的知识, 包括消费经济的相关概念以及消费需求、结构、方式、市场、环境等; 接着阐述了服务消费、精神文化消费、信息消费、互联网消费等不同维度的消费经济内容; 随后对消费者行为进行了详细探讨, 包括消费者的需求、态度、生活方式以及各种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等, 并就当前互联网时代下的消费经济情况和消费者行为进行了分析。 陈颖, 连波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 F014.5 69 0 荐购
723 实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政策应用研究 实验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用实验方法研究宏观经济学问题的新兴交叉学科, 为检验宏观理论模型、预评估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目前, 该学科在我国还处于早期探索阶段。为推动实验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建设、更好发挥其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中的政策应用价值, 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实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是什么? 具体内涵、适用条件和应用领域有哪些? 怎样应用于现实宏观政策?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在理论框架篇, 本书系统论证了宏观经济学实验方法的合理性, 对实验宏观经济学发展的阶段、进程、动力进行深入剖析。发现其早期发展缓慢的原因、后期快速发展的动力, 归纳出完整的理论框架与研究范式, 进一步夯实了理论基础。在政策应用篇, 结合我国当前亟需解决的宏观经济问题, 开展了两个政策实验研究: (1) 在针对税收结构优化调整与跨期消费决策的财政政策实验中, 实验发现直接税比重与居民福利间存在倒U型的关系, 直接税与间接税比例接近的税收结构可带来较高的福利水平; (2) 在针对前瞻指引工具与预期的货币政策实验中, 实验发现被试者在预期到未来利率变动后会提前调整消费路径, 但调整的 付婷婷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F015 98 0 荐购
724 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本书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衡量、总供给和总需求、货币制度与通货膨胀、失业与菲利普斯曲线、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与相关政策、限制性国际贸易措施与后果、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经济学的科学性等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卫志民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 F015 69.8 0 荐购
725 现代经济发展与就业创业研究 本书深刻剖析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规律, 强调就业与创业在其中的核心作用。首先, 解析工业化、城市化的演进路径及我国经济现代化的特色模式。其次, 详述就业在现代经济中的支撑作用, 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就业规划来推动经济的增长。在求职与创业方面, 本书提供从心理准备、信息收集到面试技巧的全面指导, 帮助求职者与创业者提升竞争力。同时, 本书还深入探讨创业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为创业者提供宝贵的策略建议。此外, 本书紧跟时代步伐, 分析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和数字经济等新兴业态给就业和创业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揭示其带来的新的机遇与挑战。 张艳, 刘永恒, 王暖著 中国华侨出版社 F061.3 68 0 荐购
726 适应性发展导论 本书作为国内首部系统介绍气候变化与适应性发展理论的专著, 主要由适应性发展基础理论、资源与产业、城市与区域、公共服务、多元主体五个篇章组成, 旨在介绍气候变化与发展的关系、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 (减缓与适应) 及其关系、适应性发展基础理论与前沿; 在此基础上, 介绍了不同领域、部门的适应性发展措施, 是一本很好的在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发展领域的基础性图书和工具类图书。 王宏新, 邵俊霖, 宋敏等著 中国城市出版社 F061.3 65 0 荐购
727 管理全球共同体:气候变化经济学 本书是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诺德豪斯的代表作之一, 书中对诺德豪斯提出的重要模型--DICE模型 (气候和经济的动态集成模型) 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释。对于科学家和经济学家来说, 应对全球变暖的挑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他们必须理解未来的变化; 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 他们最终必须选择平衡风险和成本的政策。诺德豪斯针对这个问题, 提出了有效的DICE模型。DICE是第一个包含排放浓度、气候变化、损害和排放控制的闭环系统的动态模型。该模型有助于估算、减缓气候变化的不同路径的成本和收益, 并分析控制策略随时间的影响。诺德豪斯将基本的博弈环境分为三个, 即BAU (没有碳减排承诺)、非纳什均衡解、完全合作解, 分别对应了完全不合作、有限合作、完全合作三种情形。 (美) 威廉·诺德豪斯著 东方出版中心 F061.3 68 0 荐购
728 区域经济学学科前沿研究报告:2019 本书介绍区域经济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并依照区域经济学科发展综述、期刊文章、学者著作、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大事记这样的顺序来进行。编者将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展示在读者面前, 对于致力于站在学科研究前沿的学者能够有所帮助。 孙久文, 夏添主编 经济管理出版社 F061.5 78 0 荐购
729 区域经济学原理 本书共七章, 内容包括: 区城经济与区城经济发展初探、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审视、区域空间形成与产业集群效应、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区域发展模式与区域经济管理等。 魏婷主编 文化发展出版社 F061.5 45 0 荐购
730 区域经济学:第2版 本书以空间概念为主线, 把古典区位理论以来的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思想进行了概括总结和归纳整理, 具体包括: 以实体空间为基础的区位理论、以抽象空间为基础的区域增长理论、以多元联系为基础的地区发展理论、以多元实体空间为基础的区域增长理论等。 (意) 罗伯塔·卡佩罗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F061.5 78 0 荐购
731 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研究 本书在介绍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背景的基础上, 介绍了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实现途径、运行机制、国际经验、制度保障等内容, 并对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低碳城市建设、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付达院著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F062.2 78 0 荐购
732 中国各地区生态福利绩效评价及贸易开放影响效应研究 本书以生态福利绩效指标构建为基础, 考察了各省区生态消耗转化为社会福利的效率, 并从多个角度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本书关注的是社会福利, 区别于单纯的经济福利, 利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有关测算人类发展指数的方法, 从收入、教育和健康三个维度构建了可以进行纵横向比较的社会福利指数, 并从投入端 (资源消耗端) 和输出端 (污染物排放端) 分别测算了各地区的生态消耗水平, 并以此为基础利用比例法和残差法测度了各地区生态资源消耗转化为社会福利的效率, 即生态福利绩效, 进而考察了贸易开放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机制及影响效应, 最后利用微观企业数据考察了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贸易行为的影响。 亓朋 ... [等] 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F062.2 98 0 荐购
733 跨国并购中知识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with mediation of social capital 本书聚焦于我国企业创新资源寻求型跨国并购, 以6家典型的成功案例为研究对象, 基于技术创新理论、知识治理理论和社会资本等理论, 运用扎根理论及案例研究方法, 首先, 对企业并购中技术创新的类型、过程和模式进行了探索; 随后, 对企业为实现既定技术创新战略而实施的知识治理机制和治理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提炼; 最后,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 探索了并购中知识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和具体影响路径。基于规范的编码技术进行单案例探索, 并在逐项和差异复制原则下, 展开重复性多案例研究和跨案例对比研究, 确保了研究质量。 赵中华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F062.4 78 0 荐购
734 阶段性技术进步细分与技术创新效率随机变动研究 本书的研究主题是技术进步阶段性细分与渐变单元分析以及技术创新效率随机变动特征。主要内容包括技术进步非线性趋势和异质性特征、产品加工制造程度深化与R&D经费投入对技术进步形成差异化影响。技术进步具有无后效性特征, 可以运用技术进步概率集合预测其变动路径。知识资本与人力资本投入使技术创新效率出现不确定性变动, 寡头垄断竞争中价格与产量决策变量会形成不同均衡状态, 技术创新效率发生不规则变动, 深化产业内水平分工可以显著提高技术创新效率。产学研协同创新中, 技术成果转化正外部性有利于增加创新产出, 提高效率水平。不完全技术信息逐步转化为比较完全和完全技术信息时, 技术创新效率在随机变动中受到正向冲击。 王必好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F062.4 98 0 荐购
735 工程经济学:第2版 全书共有九个模块, 内容主要包括工程经济概述、建设工程投资估算、资金的时间价值、工程经济评价的基本指标及方法、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程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建设项目不确定性分析和实训。其中实训模块将全书的主要内容融会贯通, 将理论用于实际, 为本书的特色与亮点。书后附有复利系数表, 供教学查阅和使用。 主编郑杰珂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F062.4 78 0 荐购
736 中国城乡家庭财富与收入研究 本书以2013年宝鸡、成都和邯郸三城市城乡居民财富和收入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 从财富分布不平等的角度对收入差距进行了考察, 进而指出财富持有和收入之间存在着正向反馈效应。具体而言, 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 在城乡日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财富差距虽有缩小的趋势, 但是城乡家庭财富持有的不平等程度仍较为严重; 其次, 由房产财富和金融资产财富产生的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较大, 已超过了转移性收入; 最后, 财富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通过财产性收入这一“介质”得以体现, 即家庭财富越多的家庭, 财产性收入也就越高。 武鑫, 胡琼, 单敬群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F063.4 65 0 荐购
737 经济社会学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 本书共七章, 内容包括: 经济社会学的渊源与发展; 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 当代经济社会学概述; 社会经济学视野中的理性选择; 社会转型中的经济社会学; 政治、法律与经济等。 田亚楠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F069.9 79 0 荐购
738 西方经济学:第4版 本书为开放教育教材, 涉及: 需求、供给、价格, 弹性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理论, 成本与收益, 厂商均衡理论, 分配理论,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宏观经济,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货币与经济, 事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梁小民编著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F091.3 56 0 荐购
739 凯恩斯文集:第6-7卷:货币论 凯恩斯在1930年出版了两卷本的《货币论》, 本书为凯恩斯货币思想三部曲的第二部, 第一部为《货币改革论》, 第三部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货币论》将《货币改革论》中的货币数量论加以修订, 增加了一些被认为忽略了的因素, 扩展成为“货币价值的基本方程式”; 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 论述物价水平的稳定和经济的均衡。本书是一本通向《通论》的过渡性著作, 尽管它基本上属于新古典学派的理论模式, 但其中包含了一些新的经济思想, 后来发展成为《通论》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傅广宇译 商务印书馆 F091.348-53 188 0 荐购
740 琼·罗宾逊文集:现代经济学导论 本书分为三篇。首篇围绕财富、价格、货币、社会正义和有效需求等问题, 扼要论述了从十八世纪到现在为止的经济学说。作者强调指出, 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经济学说的发展, 经济学说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它是为一特定阶级服务的: “重商主义者是海外贸易商的拥护者; 重农主义者卫护地主的利益; 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则相信资本家 (他们赚取利润, 为的是进行再投资, 扩大生产) 。马克思把他们的论点倒转来为工人辩护。现在, 马歇尔站出来充当食利者的战士……”。第二篇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作者首先提出一个农业生产模型, 接着提出一个工业生产模型, 用来说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和技术变革的影响; 然后着重说明利润和分配问题; 最后四章涉及金融、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和社会主义计划。第三篇探讨了当前世界的一些经济问题, 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就业、增长和通货膨胀问题,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贸易、农业和计划问题, 以及第三世界的土地改革、就业不足、资金、技术和人口等问题。 (英) 琼·罗宾逊著, 约翰·伊特韦尔著 商务印书馆 F091.348.2-53 129 0 荐购
页码:37/289页  每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