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 |
|
阮刻《周易注疏》圈字汇校考正 |
本书是对阮刻《周易注疏》圈字进行汇校, 所谓圈字, 是指阮本正文文字旁往往有小圈标注, 乃其刊刻时据李锐《周易注疏挍勘记》认定必误无疑之处, 为保持原貌, 不在正文加以改动, 遂画圈标注, 而于卷末所附卢宣旬摘录《挍勘记》中以相应校记释之, 可以说萃集了李锐《挍勘记》中的校勘精华。但顾氏所见善本未广, 又往往太过武断, 以致所言颇不可信, 故有今日汇校之事。 |
孔祥军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B221.2 |
85 |
0 |
荐购
|
| 62 |
|
大易翻译学 |
本书共十三章, 主要从哲学上探讨翻译含义、翻译本质、翻译标准、翻译原则、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审美、翻译伦理、翻译风格、翻译距离、翻译批评、翻译生态环境、复译等问题。 |
陈东成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B221.4 |
78 |
0 |
荐购
|
| 63 |
|
周易:插图版 |
《周易》, 又称《易经》(包括《周易》本经和《易传》), 列于“群经之首”, 又被誉为“三玄之冠”周易以高度抽象的六十四卦的形式表征普遍存在的多边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 并附以卦、爻辞作简要说明。《周易》含盖万有, 纲纪群伦,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广大精微, 包罗万象, 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
于江山主编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B221.4 |
39.8 |
0 |
荐购
|
| 64 |
|
易道:话说易经 谈道德修养 |
本书内容: 《易经》是一门以德为本的学问, 本书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 以现代思想对《易经》进行阐释与解析。从《易经》六十四卦本意出发, 以原典精释和典型案例将《易经》和修德思想结合, 从而使读者更透彻地领悟《易经》, 用以成就事业与人生。 |
刘祺庸著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B221.5 |
88 |
0 |
荐购
|
| 65 |
|
毛奇龄易学研究 |
毛奇龄是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他辨正伪书, 廓清迷雾, 反映了清初学术界普遍回归经学原典的趋势; 他博通群经, 注重考据, 提倡新的治经方法, 为后世学者开启了新的学术领域和治学途径。但他又恃才傲物, 争强好胜, 宽于己而刻于人, 其经学研究颇多粗疏讹误之处, 因而不免招致物议。本研究拟对毛奇龄的易学, 作整体全面性的探究与考察。 |
崔丽丽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B221.5 |
69 |
0 |
荐购
|
| 66 |
|
《周易》的观念形态论 |
本成果对《周易》的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含量, 进行了系统的挖掘与整理。揭示了以卜筮的形式独具面貌的经典之中所展示的中华先人对自己认识的思想成果, 这些成果大都作为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而具有着稳定性和持久性, 是我们民族文化构成的本质要素。全书共分十五章。分别论述了《周易》的思维方式、君子政治理想、教育思想、财富观、军事思想、情爱观、审美观等问题。 |
李笑野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B221.5 |
68 |
0 |
荐购
|
| 67 |
|
易道五观说 |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 一是“探要思考篇”, 提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再犯“独尊儒术”的错误, 而要博采众长, 抓住自然发展有机结构之五观核心; 二是“五味精华篇”, 从易道象数逻辑的角度出发, 推导出五观结论; 三是“共同理性篇”, 从互联互通的当今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需求角度, 提出五观是人类共同理性的思想宝库。 |
马宝善著 |
人民出版社 |
B221.5 |
97 |
0 |
荐购
|
| 68 |
|
儒家行为管理:第2版 |
本书从儒家个体行为、儒家人际沟通、儒家团队管理、儒家领导行为、儒家组织行为五个方面, 研究了儒家思想中的管理学内涵。 |
余焕新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B222.05 |
88 |
0 |
荐购
|
| 69 |
|
美德与权利:跨文化视域下的儒学与人权 |
本书收录了海外学者关于儒学与人权问题的讨论, 从多个角度对美德与权利的问题做了深入探讨。着重探讨了儒学是否与权利观念相容, 以及儒学在何种意义上可以接受权利观念, 如何从儒学中发展出权利观念, 等等。 |
梁涛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B222.05 |
82 |
0 |
荐购
|
| 70 |
|
中国儒学:第十二辑 |
本书内容包括刘静、天道、人伦、良知、臣道等。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儒学最前沿的理论结集。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李景林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中江、武汉大学吴根友教授、山东大学黄玉顺教授、武汉大学袁永飞教授等学者领衔。包括社会儒学视角下的杜维明; 陈焕章论儒教社会主义; 康有为的梦自学研究; 清代思想的异调: 王船山政治哲学再探; 王阳明的一体政治论; 邹元标的仁治观等。 |
王中江, 李存山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B222.05 |
99 |
0 |
荐购
|
| 71 |
|
先秦儒家情理主义道德哲学形态研究 |
本书分为“情”- “理”的精神形态、先秦儒家的情理主义传统、先秦儒家情理主义道德哲学形态的“现代”问题三篇, 具体内容包括: “情”- “理”的道德哲学形态、先秦儒家情理主义道德哲学形态之源起、孟子基于向善之情的情理精神、先秦儒家情理主义道德哲学形态及其中国精神等。 |
郭卫华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B222.05 |
99 |
0 |
荐购
|
| 72 |
|
乾嘉儒学的义理建构与思想论争 |
本书是重新审视这些似是而非之定见的一部力作。作者孙邦金通过在哲学史、思想史、学术史和新文化史多元写作方法之问自如切换, 多维立体地勾勒了乾嘉儒学声音低沉的义理建构与思想沦争, 以此呈现出乾嘉儒学生动丰赡的另一面。靠前编侧重于哲学思想, 通过重点梳理戴震“道赅理气”的新道论、“血气心知”的人性论和“以情絮情”的伦理学, 揭示乾嘉儒学的义理新诠。第二编侧重于学术时论, 以戴震与扬州学派、汉宋之争、经史之争、儒释之争、中西之争五组学术问题为中心, 展现了乾嘉儒学独特的问题意识与时代风貌。第三编侧重于政治思想与社会观念, 指出在文纲繁密的年代里, 诸如戴震、钱大昕、袁枚、龚自珍等乾嘉品质学者其情也郁积, 其思也幽深, 其言也曲折, 令人唏嘘, 也更可为今人镜鉴。然而他们弦歌不辍、维新儒学的努力, 终使中国文化生命不等。 |
孙邦金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B222.05 |
118 |
0 |
荐购
|
| 73 |
|
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 |
2017年9月20-21日, 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7年度世界儒学研究杰出人物颁奖典礼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来自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0余位 (近三百位) 国内外儒学研究专家, 围绕“儒家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 进行了广泛而充分的学术交流与研讨。世界儒学大会 (World Confucian Conference) 是由文化部、山东省政府联合主办, 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省文化厅、山东大学以及中国哲学史学会、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济宁市人民政府、孔子研究院等共同承办的国际儒学盛会, 其宗旨是在世界范围内组织、举办儒学研究活动, 推动各国、各地区儒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增强各国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本书为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的学术论文集, 按开幕致辞、主题演讲、获奖感言、中国学者学术论文、海外学者学术论文、学术综述六个篇章编排, 共计论文近百篇, 85万字。 |
主编王学典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B222.05-53 |
98 |
0 |
荐购
|
| 74 |
|
儒家文明论坛:第一期 |
本次论坛重点讨论了近年文献学界的前沿课题及相关成果, 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前瞻性。现将专家的演讲和相关论述结集出版, 列为《儒家文明论坛》第一期, 供学术界参考。今后由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学术会议, 将继续整理专家的演讲及论文, 以《儒家文明论坛》的名义逐期刊行, 以推动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工作向前发展。 |
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编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B222.05-53 |
68 |
0 |
荐购
|
| 75 |
|
家国天下事:杨阳五十自选集 |
本书作者以独特的观察视角、问题意识和概念体系, 引领读者穿越新儒学刻意编织的复杂的概念迷宫, 去接触中国传统社会许多被遮蔽起来的真相。读者将会看到: 一元主义的秩序观是如何影响古代哲人的思想形式, 政教合一的秩序模式又是怎样左右着中国传统文明的基本样式, 它有着怎样的生成机理和运行方式。儒家政教一体化的运思方式, 与这一秩序模式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对这一秩序模式的维持和功能实现有着怎样的意义。为什么在前现代时期中国就出现了有明显极权主义性格的国家权力? 儒家和法家是如何相反相成地型塑中国传统文明模式的。 |
杨阳著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B222.05-53 |
99 |
0 |
荐购
|
| 76 |
|
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 |
世界儒学大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 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省文化厅、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孔子基金会、国际儒学联合会、济宁市人民政府和孔子研究院共同承办的国际性儒学会议。2007年发起举办, 它是一个融国际性的文化论坛、高规格的学术盛会和权威性的政府行为于一体,创建了一个儒学研究、交流、合作的国际化平台。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围绕”儒家思想的当代意义”主题,设立了”儒家伦理与市场伦理”、”中华元典与现代文明”、”儒学与国民教育”等三项议题, 进行文化对话与交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位儒学研究专家参加。本书是该届大会的论文集。 |
贾磊磊, 杨朝明主编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B222.05-53 |
75 |
0 |
荐购
|
| 77 |
|
大学·中庸 |
本书分《大学》《中庸》两篇。《大学》详细地归纳了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 系统地讲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中庸》论述的也是修身养性之道, 然而它侧重于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春秋) 曾参, (战国) 子思著 |
三秦出版社 |
B222.1 |
28 |
0 |
荐购
|
| 78 |
|
四书五经:精选 |
四书五经即四书、五经的合称, 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本书精选这九大经典之作的精华部分, 展现中国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思想体系和为人处世哲学, 这些先人智慧对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战国) 孟子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B222.1 |
62.8 |
0 |
荐购
|
| 79 |
|
大学全解 |
本书为传统文化类读本, 作者对《大学》原文进行了详细解读, 对其蕴含的主要思想进行了阐述, 从处世经验和人生励志的角度出发, 并以古今中外的事例加以佐证, 内容丰富, 有助于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 深入地思考和有效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
(春秋) 曾子著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B222.1 |
48 |
0 |
荐购
|
| 80 |
|
《大学》《中庸》校释译论 |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国学, 国学的核心是儒学, 儒学的核心是四书五经。本书作者积深厚的国学研究之功力, 对四书中的《大学》《中庸》两书在参照多个版本的基础上重新分别作了点校。为帮助读者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原文意旨, 本书对《大学》《中庸》两书的成书背景、基本内容和社会影响分别作了概括性的梳理, 对原文中较难理解的字、词和语句作了准确注释, 进行了通畅而准确的白话翻译, 并以现代眼光对原文记述的人和事作了令人信服的阐释和评论, 从而给人以新的启迪。 |
傅永聚著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B222.14 |
45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