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1 |
|
1900-1949福州印象 |
本书收录郁达夫、叶圣陶、施蛰存、曹聚仁、许钦文等20多位名家的44篇散文, 从不同角度描写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福州的印象。文章即追忆许多美好的事物, 如曲巷深宅、小桥流水、美食巧艺、清池绿榕, 还有古城周边的平畴沃野、青山古寺、海错山珍等。读者可从中领略倒是这座”江城福地”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山水名胜。本书为文献汇聚之书, 有特定时段, 特定范围, 亦有一定体例, 因此具有史料价值。现代以来, 中国社会变化剧烈, 各地风土人情、城乡地理均有较大变化。 |
卢为峰编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266 |
65 |
0 |
荐购
|
| 822 |
|
只为碎银几两, 也不必慌慌张张 |
本书精选史铁生、梁实秋、郁达夫等名家经典散文作品近四十篇, 是多位华语散文大家关于财富和生活态度的散文合集。其中多篇文章为央视《朗读者》诵读, 《人民日报》多次推荐, 展现了作家们与这个世界的相处之道。本书以叙述作家关于财富和生活态度为主线, 原本原貌呈现《穷》《花钱与受气》《病后杂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经典篇目, 以飨读者。 |
史铁生等著 |
台海出版社 |
I266 |
58 |
0 |
荐购
|
| 823 |
|
散文, 别太像散文 |
本书内容包括: 热脸别急着贴、夸夸, 其谈、散文, 别太像散文、人商、我鄙视你对女人的鄙视、说高矮、说胡子、说头发等。 |
刘江滨著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
I267 |
59 |
0 |
荐购
|
| 824 |
|
壮美巴州:从塔克拉玛干秘境到楼兰情怀 |
本书主要内容描述了作者作为一名援疆干部有幸目睹的巴州摄人心魂的壮丽风光,以及领悟到的援疆工作所具备的重大现实意义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 |
周德军, 王文杰著 |
中国石化出版社 |
I267 |
88 |
0 |
荐购
|
| 825 |
|
一花一念 |
本书主要围绕各种花来展开描写, 表达了作者对花的喜爱之情, 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作者认为有花的日常,每一天都充满喜乐,有花作伴的灵魂,每一天都洋溢着阳光与美好。岁月如水,生命如歌。识得花儿,品得自然,方才拥有洒脱与自由的人生。本书的内容就刚好印证了这点。书里面有代表忘忧的萱草花, 迎接春天与美好的迎春花, 清热带苦味的菊花, 漫天飘飞的梨花, 空谷轻灵的幽兰花, 倾国倾城的牡丹花, 开在心田的百合花, 花开又花落的木槿花, 美丽的玫瑰花, 月月红的月季花等等。 |
赵娟著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I267 |
48 |
0 |
荐购
|
| 826 |
|
世间的火:初为人母的故事 |
本书是一个关于母亲、生育和生命之初的真实故事。作者张畅生于1990年, 32岁成为母亲。从女儿到母亲的身份转变、现实的困境与对生育想象之间的落差, 构成了她人生的分界点。作者由此展开了一场关于自身生命和记忆的回溯--今天的我, 怎样成为了今天的我--关于童年, 关于居所, 关于婚姻与成为母亲的决定, 关于医院的记忆, 关于初为人母的切身体验。同时, 养育孩子的过程又使这位年轻母亲得以重新回溯母亲养育自己的经历。于是, 这个文本里另外一个母亲的故事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生于1956年的妈妈, 如何走过了她的青春岁月、成为母亲, 两代人的生命记忆因而勾连在一起。那些曾被妈妈刻意遮蔽、被“我”无意忽略的隐秘记忆一一浮现。 |
张畅著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I267 |
52 |
0 |
荐购
|
| 827 |
|
克兰河之歌 |
本书是一部别具一格的散文集, 它将时光拉回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彼时, 新疆兵团创业者们奔赴阿勒泰地区的克兰河边境流域, 开启了屯垦戍边的伟大征程。在这片土地上, 他们不畏艰难, 以热血和汗水建设边疆, 用坚定的信念保卫边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凝聚成了这部作品的灵魂。如今, 往昔的奋斗仍在熠熠生辉, 在创业者们的努力下, 边疆地区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 书中故事也将激励着更多人勇往直前。 |
刘应尧著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I267 |
69 |
0 |
荐购
|
| 828 |
|
长河碎影 |
本书共四卷: 卷一“梦痕余影”21篇; 卷二“雪泥鸿爪”17篇; 卷三“天地为心”13篇; 卷四“萤火奔流”24篇, 共计75篇散文。“梦痕余影”主要讲述故乡故人故事以及个人成长经历; “雪泥鸿爪”讲述人生旅途中经历的各种人物故事; “天地为心”介绍人生旅程中看到的风景文化; “萤火奔流”讲述身边的文化艺术人物生平故事。全书以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为创作主题, 用真实的情感书写身边风物和人物故事。强烈的悲悯之心, 简洁流畅、感性、古雅的行文风格, 是本书文本的最大特点。 |
陈亮著 |
武汉出版社 |
I267 |
68 |
0 |
荐购
|
| 829 |
|
风软一江水 |
本书稿分上下两部书写故土深情与人生行迹。书稿上部“故乡的河”以作者童年视角切入, 勾勒故乡大通的市井百态: 汛期漫街的江水、码头上的船工号子、石板路的杂货店与铁匠铺、冬夜火桶旁的温暖记忆, 以及和悦洲“小上海”的繁华旧梦。作者以细腻笔触沉淀故土眷恋, 在老井、鹊江码头等意象中, 交织家族故事与时代变迁, 如同一幅氤氲着水汽的故乡长卷。书稿下部“过去的足迹”延伸至大江南北, 记录贵池傩戏的神秘、皖河桑皮纸的质朴、沱江吊脚楼的诗意, 以及扶贫路上的乡村新貌。 |
黄复彩著 |
贵州民族出版社 |
I267 |
82 |
0 |
荐购
|
| 830 |
|
蜗牛的世界 |
本书分五个小辑: 第一辑关于“人”, 记叙亲族和乡人故事, 如写祖母异乡扎根风雨一生的《木菊》, 写舅舅浪子漂泊死生不复见的《远去》, 写乡邻父子新旧价值观碰撞下的代际冲突的《银杏树下》等; 第二辑关于乡村记忆, 叙写作者的乡土情怀; 第三辑关于“生活”, 记录南方小岛的日常生活碎片, 以众生群像刻画与众不同的岛屿人间; 第四辑关于“游历”, 记录作者从故乡的岛屿出发去往南方各地旅行的经历, 从东南到西南, 从沿海到山地, 以游记的形式书写中国南方风情, 如《风从海上来》《半月里往事》等; 第五辑关于“阅读”, 继身体的游历之后, 本辑讲述的是作者灵魂的交游与升华。 |
刘翠婵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267 |
45 |
0 |
荐购
|
| 831 |
|
山河岁月 |
本书是一本文学性与艺术性兼备的散文集, 为中共阿坝州委宣传部和阿坝州文联共同打造的“阿坝作家书系·第四辑”。书中分为三章, 第一章辑为“人生况味”, 第二章辑为“岁月如歌”, 第三辑为“羌山素锦”。书中主要歌颂了家乡风景, 作品把人生经历汇入笔尖, 有儿时记忆中瘦土地上开满了粉艳艳的荞子, 有壮阔的雪山、卧龙的熊猫和三江的栱桐花……文字灵动富有深情, 值得细细品味。本书不仅是对阿坝州文化的一次精彩呈现, 更是对人性、自然、时间等永恒主题的深刻探讨, 具有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
周辉枝著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I267 |
53 |
0 |
荐购
|
| 832 |
|
只为途中和你相见 |
本书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叙述, 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全书分为四辑, 内容涵盖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生活感悟以及异国风情, 每一篇散文都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 将读者带入不同的情境与情感体验中。 |
张晓惠著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I267 |
68 |
0 |
荐购
|
| 833 |
|
行走世界 览藏好景:第一辑 |
本书是一部游记散文集。书中涵盖了众多风景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国外著名景点。作者以独特的视角, 近距离观察、描绘所到之处的名胜, 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解读背后的人文历史、风俗习惯、建筑文化, 等等。作者用大半生的读书心得和生活阅历, 体悟异国风情, 注重探索发现, 追求个体体验, 记述行走感受, 抒发了人文情怀, 让无暇远游的读者, 也能通过作者的文字感受到旅行带来的乐趣。书稿文笔优美, 行文流畅, 具有较强可读性。 |
张尔全著 |
太白文艺出版社 |
I267 |
89 |
0 |
荐购
|
| 834 |
|
这情感仍会在你心中流动 |
本书收录了作者撰写的巴金、钱锺书、杨绛、叶圣陶、俞平伯、沈从文、卞之琳、艾青、骆宾基、秦牧、顾城等人的采访研究文章, 同时配以这些名家与作者交往过程中的书信、照片等。这些书信、照片已成为历史陈迹, 弥足珍贵。书中收录文章既有文学价值又充满深情, 这些感情曾在文化人心间流过, 作者以笔记下, 也将恒久温暖读者。 |
潘耀明著 |
作家出版社 |
I267 |
98 |
0 |
荐购
|
| 835 |
|
绿槐永荫 |
本书是一部以“家”为主题的散文集, 通过对家人、家乡、家风的深情回忆和对家乡文化的不懈探索, 展现了作者对家的珍视与感恩。书中讲述了家人之间的暖心故事以及彼此的爱和支持, 刻画了家乡的悠久历史、丰富文化和独特风景, 讲述了以“耕读传家”为主的家风和对家文化的理解和追求, 描绘了家乡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民间艺术。 |
薛天云著 |
团结出版社 |
I267 |
88 |
0 |
荐购
|
| 836 |
|
爱你的时候 |
本书记录了作者工作、生活中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 有欢笑, 有苦闷, 有幽默, 也有心酸, 更有唏嘘与感慨。作品《爱你的时候》记录作者的纯真爱情; 《天长地久是西小》写作者支教过程中的一段兄弟情谊; 《老张其人》传输的是了一种积极向上、务实求真的人生态度; 《狗儿》通过一个废人的人生经历, 向世人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揭示了市场经济下真善美依旧是人们和睦相处的主题; 《老队长》中老队长超乎寻常的人生观与后人不同价值观的碰撞, 更能激发人们对孩子成长教育的思考。 |
张雪著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I267 |
68 |
0 |
荐购
|
| 837 |
|
孤寒的山水 |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个人行旅散文集, 主要记录了作者与亲友一起游走过的山水风光及在旅行途中的所见所闻与所感。作者在文章中用生动细腻的文字宣扬山的深邃、水的蔚蓝、景物的壮美, 对景色的描写语言精炼而准确, 感情细腻而不失大气, 情与景自然融合。语言虽并不华丽但却生动准确, 情感丰富而真实, 读后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稿件中记录的有作者对儿时家乡周边河流的回忆、陕南行记、恩施三景、连州幽探、山水西藏、行走新疆、名楼游记、域外散记等内容。 |
李士平著 |
陕西旅游出版社 |
I267 |
68.8 |
0 |
荐购
|
| 838 |
|
人间食堂 |
本书以四季流转为线索, 精选100篇短文, 体现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质感。一篇篇耐人寻味的随笔搭配一幅幅清雅质朴的画作, 跟着节气过生活, 闲观岁月的模样。跨越二十余年, 不同的记忆、不同的个人体验, 记录了两代人日常生活的瞬间, 人生既琐碎又有趣, 既感性又理性, 不论你在人生的哪个阶段, 都可以停下来, 感知过去和当下的美好。在一帧帧的场景片段中, 找回内心的平静。 |
王可越著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267.1 |
69 |
0 |
荐购
|
| 839 |
|
雪妮鸿爪:戴士和艺术随笔 |
本书是油画家、壁画家戴士和先生多年艺术探索的所感所想。作为中国当代写意油画的代表人物, 戴先生以画家特有的敏锐感知和学者独有的深邃思考, 将创作中的体悟娓娓道来。全书收录的随笔文章虽篇幅精炼, 却蕴含着艺术家对油画本土化创新的深刻思考, 既有对西方油画传统的独到见解, 又饱含对中国写意精神的当代诠释。书中文字如行云流水, 既有专业画家对造型语言、色彩表现的技法剖析, 又不失文人雅士对艺术本质的诗意思考。 |
戴士和著 |
河南美术出版社 |
I267.1 |
89 |
0 |
荐购
|
| 840 |
|
在这里能看见华夏 |
本书适逢中国华能集团成立40周年, 通过旗下华能信托“产融协同”的展业视角, 以产业地理坐标为索引, 以金融文化笔触, 勾勒出中国自北而南的电力能源布局与华夏人文脉络, 描绘出产业央企扎根中国、赓续文明的壮阔远景。全书融大历史观与白描美学, 既见塞罕坝光伏板折射的四季光影, 又见河西走廊穿过叶轮的猎猎东风, 在产业与人文交织的叙事中, 展现了中国华能以融促产、以融强产的家国情怀, 体现了共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主动担当。 |
本书编委会编著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I267.1 |
86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