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1 |
|
音乐教育与表演艺术实践研究 |
本书旨在系统探讨音乐教育和表演艺术的各个方面, 涵盖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的内容, 特别是钢琴演奏和美声演唱的综合研究。通过对音乐教育历史与发展的回顾,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理论基础, 展示了音乐教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书的目标是为音乐教育工作者、表演艺术家以及音乐爱好者提供一本全方位的指南和参考资料, 希望通过本书的详细阐述, 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技巧, 提升他们在音乐教育和表演艺术中的教学和表演水平。同时, 本书还探讨了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融合, 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思路。 |
王鑫, 张娓嘉, 苏丽君著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J60-059 |
68 |
0 |
荐购
|
| 922 |
|
音乐教育教学与创新思维研究 |
本书旨在探讨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实践方法以及创新思维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通过系统性地梳理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教学方法、课堂设计、差异化教学和技术应用等内容, 本书为音乐教师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际指导。书中还详细探讨了创新思维在音乐教育中的融合, 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跨学科思维能力。本书特别强调创新思维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并通过探讨全球音乐教育的创新实践, 为教师、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赵男, 孙潇洋, 王卉著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J60-059 |
68 |
0 |
荐购
|
| 923 |
|
音乐鉴赏 |
本书共5章, 通过让学生鉴赏作品、思考理论问题以及实践的方式对音乐、戏曲、舞蹈门类分别进行介绍, 包括音乐篇 (中国音乐、西方音乐)、舞蹈篇、戏曲篇、先秦两汉涉医典籍中的音乐篇。音乐部分通过结合大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曲例,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谱例互补, 使读者既能广泛接触中外音乐名作, 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与表现手段, 又能逐步掌握欣赏音乐的知识与方法, 达到知识与技能双丰收的目的。舞蹈部分本书按舞蹈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脉络对中国舞蹈和西方舞蹈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
主编吴亚娟, 桑宁夏, 李明辉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J605 |
59 |
0 |
荐购
|
| 924 |
|
生计与放歌: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文化解读 |
本书以长白山林区号子为研究对象, 通过查阅文献、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影视拍摄等方法, 阐释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歌唱主体的行为, 长白山林区号子曲目的时空分布、传承机制, 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功能及蕴含的价值, 进而揭示人类的生计劳动对人类歌唱行为的影响及意义。 |
刘海波著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J607.2 |
68 |
0 |
荐购
|
| 925 |
|
作曲方程式:和声、复调、配器、对位融合技法 |
本书尝试选取上述多个科目的一些重点, 以综合的方式连结阐述, 以较精简的篇幅及创新的方式来传授作曲的知识, 并以第一手的选材及分析策略, 在西方古典音乐、前卫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及笔者的创作中找出合适的作品进行个案研究, 通过大量重新编制的乐谱例证来探讨当中有启发性的技术细节。本书采用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过去几十年盛行在英语学术界的思想, 但也结合了笔者在电子音乐的实践及与各类型音乐家 (包括流行音乐人、民乐演奏家) 的合作经验。 |
陈锦标著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J614.5 |
86 |
0 |
荐购
|
| 926 |
|
声乐基础理论与技能训练研究 |
本书从基础理论、发展历程、歌唱技巧、基本唱法、舞台技巧等几个方面入手, 对声乐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介绍了声乐艺术的内涵、体裁、形式以及发声原理, 对声乐艺术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 介绍了我国声乐艺术与西方声乐艺术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各自的风格, 并从声乐艺术的歌唱技巧--呼吸、发声、共鸣和语言, 基本唱法--美声、民族和通俗进行阐述, 又对声乐的二度创作、舞台表演、心理建设, 形体控制、台风等进行了论述。 |
柳述著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J616 |
86 |
0 |
荐购
|
| 927 |
|
中国声乐艺术的多元探索与研究 |
本书是一部剖析中国声乐艺术发展历程与多元特征的学术专著。作者以声乐艺术为核心, 旨在揭示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书中系统探索了声乐艺术的起源、雏形及其演变过程, 并从古诗词这一独特视角切入, 深入剖析了古诗词新唱所蕴含的音乐属性与文化内涵。作者不仅努力厘清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脉络, 还细致探讨了其与西方声乐艺术的关联与差异。书中具体分析了艺术歌曲的多元性风格及其演唱技巧, 深入挖掘了这些作品所承载的文化价值。 |
梁娜著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J616 |
72 |
0 |
荐购
|
| 928 |
|
现代民族声乐文化与作品赏析 |
本书从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与文化内涵出发, 全面且深入地剖析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魅力。书中系统梳理了民族声乐的历史脉络, 展现了其从古至今的发展轨迹与审美变迁, 揭示了民族声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与文化特征。同时, 通过对民族声乐演唱方法、舞台表现、情感表达的细致探讨, 深入解读了民族声乐独具特色的“韵味”。在此基础上, 结合作品实例分析了歌曲创作的理念与实践, 为读者呈现了民族声乐艺术的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 |
胡剑, 朱开来, 雷光宇著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J616.2 |
88 |
0 |
荐购
|
| 929 |
|
流行演唱训练与舞台表演 |
本书主要介绍了流行演唱的训练以及舞台表演, 阐述了流行音乐与流行唱法、流行唱法的特征、流行演唱风格与流派等基础知识, 对流行演唱的发声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 并介绍了流行演唱发声训练的方法, 详细阐释了流行演唱的基础技能、专项技能和演唱技巧的训练, 从语感处理、情感处理两方面介绍了流行音乐作品的处理技巧, 并分析了流行音乐作品的演唱实践, 对流行演唱的舞台表演要点、表演技巧和舞台表现力塑造进行了论述, 希望为流行演唱爱好者和专业学习者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
徐幸著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J616.23 |
86 |
0 |
荐购
|
| 930 |
|
混声合唱教程 |
本书以中国音乐学院课程为基础, 除去第一节讲解课程安排、作品背景, 最后一节汇报音乐会, 剩下的14节课对应七首合唱作品, 分为上下册, 共28首合唱作品。该书为上册, 含14首曲目。每一首合唱作品在本书中都包含曲谱、音频、结构分析、创作特征、指挥重点、排演要点等部分。 |
赵静, 赵健编著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J616.25 |
98 |
0 |
荐购
|
| 931 |
|
昆曲南曲套数研究:以仙吕宫曲牌为范例 |
本书共五章, 前两章探讨昆曲南曲套数成立与否的问题, 后三章探究昆曲南曲套数的联套规则。第一章解决概念定义和历史定位的问题。第二章还原了昆曲南曲套数的建构过程和思维方式, 由此明确了昆曲南曲构成套数是有意识的主动选择 (即昆曲南曲套数成立)。第三、四、五章分别从外在形式、核心要件、内在逻辑三个层次介入昆曲南曲套数的微观肌理, 讨论具体形态问题和联套规则, 并提出“戏剧动作与曲牌曲情参互联套”的观点。 |
张品著 |
东方出版中心 |
J617.19 |
158 |
0 |
荐购
|
| 932 |
|
华蓥高腔音乐文化研究 |
本书共六章。本书以华蓥高腔山歌为代表, 详尽介绍了华蓥高腔山歌独有的特点及其发展历史。第一章综述了高腔山歌的释义和研究现状, 并介绍了本书的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概括性地讲述了华蓥高腔历史变迁和高腔山歌地域分布; 第三章从地理条件、人文环境、农耕稻作文化、宗教和民俗文化、移民运动等方面解析了华蓥高腔山歌成因; 第四章详细阐述了华蓥高腔山歌的分类与演唱形式, 并罗列了各个分类的代表作; 第五章论述了华蓥高腔山歌音乐特征与艺术特征, 并总结了其文化价值; 第六章对华蓥高腔山歌文化价值进行了专门性研究。 |
龙军著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J617.571 |
68 |
0 |
荐购
|
| 933 |
|
混音思维从入门到实战 |
本书共12章, 系统地论述了音乐混音的基本概念、混音监听理念与监听环境的搭建、音频工作站的概念、音频效果器的介绍与应用、混音听觉的培养与训练方法、混音的准备工作、混音的制作思路与方法, 并且包含了多部优秀混音作品的分析、实际混音案例的拆解。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混音, 本书还讲解了与音乐混音高度相关的母带处理基本概念与方法, 以及空间音频音乐混音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作为内容拓展。 |
刘韧, 张步若著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J619.1 |
99.8 |
0 |
荐购
|
| 934 |
|
高校钢琴教学与舞台表演实训 |
本书详细介绍了钢琴教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 同时涵盖了舞台表演的各个方面, 旨在促使学生在钢琴演奏和表演方面取得全面的进步。在钢琴教学部分, 本书概述了高校钢琴教学的原则、方法、过程等, 详细讲解了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 包括指法、读谱、音色控制等。在舞台表演实训部分, 重点介绍了舞台表演的技巧、艺术呈现力、表演心理的训练方法, 以帮助学生在实际表演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
刘安丽主编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J624.16 |
68 |
0 |
荐购
|
| 935 |
|
简谱钢琴:下 |
本书是“钢琴巴士”双引擎智能“7+1”曲库系列中的简谱钢琴曲谱, 分为上下册。全书手把手地教会零基础的钢琴学习者弹奏简单的优美的钢琴曲, 以简谱记谱, 用最简单的改编再现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古典浪漫名曲及中外民歌、影视金曲和中国民乐等的旋律精华, 适合所有没有学过或者已经在学习键盘弹奏的成年人使用。 |
郑巧编著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J624.16 |
42 |
0 |
荐购
|
| 936 |
|
钢琴音乐教学与中外名曲演奏教程 |
本书对钢琴音乐教学展开了系统的论述。首先对钢琴以及钢琴演奏的基本知识做了全面的介绍, 如钢琴的各部件, 钢琴选购、调律, 以及演奏钢琴的正确姿势等, 让读者能够在学习钢琴演奏之前打好基础。随后重点分析了钢琴不同演奏技巧的训练, 主要包括断音、连音、跳音、音阶、琶音、八度、和弦等, 并对钢琴演奏中的心理训练和情感表达进行了分析。最后, 本书精选了多首中外钢琴名曲, 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李斯特的《爱之梦》等, 并分别进行了演奏教学分析, 旨在帮助学习者全面提升钢琴演奏水平。 |
张春佳子主编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J624.16 |
68 |
0 |
荐购
|
| 937 |
|
编钟教程 |
本书是一本面向编钟爱好者和初学者的书, 书中包括了编钟的历史、编钟的构造与制作等编钟知识, 以及十几首经典的编钟曲目。初学者通过此书可以对编钟有个基本的了解。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型打击乐器, 兴起于西周, 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编钟用青铜铸成, 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 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 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 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 按照音谱敲打, 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
金子澳著 |
中国书店 |
J625.06 |
128 |
0 |
荐购
|
| 938 |
|
声动青春:燕赵秀林音乐人才作品选 |
本书收录了来自河北省音乐家协会的中青年艺术人才的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展示了河北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和深度。通过收集和展示这些中青年艺术人才的作品, 不仅活跃了河北的文艺创作氛围, 还为艺术人才们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平台, 促进了艺术的交流与发展。本书不仅展现了中青年艺术人才高超的艺术技艺, 更通过艺术作品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声音。这些作品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 也积极吸收世界艺术的精华,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它们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更是对创新精神的弘扬。 |
河北省音乐家协会编著 |
花山文艺出版社 |
J641 |
68 |
0 |
荐购
|
| 939 |
|
岭南风格钢琴作品选 |
本书稿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相关研究实践成果。书稿精心收录岭南特色钢琴音乐, 深入挖掘其育人价值, 旨在通过这些富有地域风情的曲目, 让学习者在领略岭南音乐魅力之时, 于潜移默化中接受品德与文化的熏陶, 为钢琴学习者提供兼具艺术价值与育人功能的独特音乐资源。全书稿搜集整理数位名家如储望华、刘天石等人的作者介绍及代表性曲目, 让读者加深对作曲家本人及其作品的认识。通过展现这些具有岭南特色的音乐作品, 带领读者深入体悟岭南地区的人文风情。 |
赵昕, 成书婷主编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J647.41 |
48 |
0 |
荐购
|
| 940 |
|
舞蹈学:第七辑 |
本书延续既定的办刊思想, 一方面强化舞蹈历史的研究, 另一方面追踪国际舞蹈研究前沿。同时也在访谈、舞评和档案部分关注业内现状和热点作品。分为特辑专访、历史回响、师承借鉴、国际瞭望四大专题, 2024年是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诞生六十周年, 因此, 《红色娘子军》成为《舞蹈学第七辑》的讨论重点。本辑的访谈是借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的视角来对《红色娘子军》进行回顾和梳理, 受访者包含深情的讲述也让《红色娘子军》中的形象鲜活了起来。 |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编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J7-53 |
8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