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27期1905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901 悉达多 本书的故事始于少年悉达多自我意识的觉醒。他离开自己的父母, 与朋友果文达一起开始了寻觅真正自我的曲折人生。悉达多体验过不同的思想, 经历过爱欲、权势、财富的诱惑, 也罹遇过所爱之人的失去; 他曾经沉迷于世俗的种种享受, 但好在幡然醒悟, 明白真正的智慧不在这些世俗之物中, 也不能通过别人来传授, 而只能由自己来领悟。后来, 悉达多跟随一名船夫, 从奔流不息的河水中, 从撑船渡人渡己的生活中体悟到那独属于自己的生命智慧。 (德) 赫尔曼·黑塞著 译林出版社 I516.45 30 0 荐购
902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 “光明世界”的辛克莱对于“另一个世界”的嘈杂与阴暗备感不安与困惑, 以后的人生中, 他都在孤独地寻找自我。而在困难的关头, 少年德米安便会出现, 成为他的引路人。在追寻与引领中, 黑塞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青年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选择, 借一个青年写出整整一代年轻人的故事, 写出每个人在青春时代所必然经历的彷徨与困惑, 启迪人们追随内心的声音, 依本性而生活, 无论面对何种坎坷与斗争, 向着自我的实现坚定前行。此书于1919年问世后反响很大, 极受欢迎。 (德) 赫尔曼·黑塞著 译林出版社 I516.45 32 0 荐购
903 变形记:卡夫卡短篇小说选 本书收入弗朗茨·卡夫卡短篇小说四十余篇, 包括《变形记》《判决》《在流刑营》《乡村医生》等众多代表性佳作。这些作品绝大部分发表或出版于卡夫卡生前, 较为集中地体现出卡夫卡对自己文学创作的认可程度。卡夫卡的短篇作品篇幅跨度极大, 多的达数万字, 少的只有一两百字, 但无论长短, 卡夫卡在作品中所探索和呈现的主题都是连贯的, 那就是个体在复杂社会境况下如何自处并与外界互动。此外, 这些作品创作时间跨越二十年, 基本含括了作家整个文学生涯, 从中也可以看到其文学风格的变化。 (奥) 弗朗茨·卡夫卡著 译林出版社 I521.45 39 0 荐购
904 城堡 本书是卡夫卡长篇小说中篇幅最大的一部, 写于1921-1922年, 融入了他在多地旅行和居住的经历。小说讲述K应邀到城堡当土地测量员, 连夜赶路后, 半夜抵达城堡下辖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 他遇到到了各色人等。由于K拿不出任何证明, 又没有进入城堡所必需的许可证, 所以城堡近在咫尺, 却遥不可及, 他费尽周折, 无论如何也无法进入。小说并未完结, 就像一座迷宫, 呈现开放性、模糊性和多义性, 引发了后人对其的各种角度的解读。 (奥) 弗朗茨·卡夫卡著 译林出版社 I521.45 42 0 荐购
905 审判 本书是卡夫卡长篇小说代表作, 讲述银行职员约瑟夫·K无端被捕, 不得不面对一场莫名其妙的诉讼案。他不知身犯何罪, 却要定期接受“审讯”; 他的自由不受限制, 却又感到法院的人无处不在; 他想澄清自己, 却又无从着手。一切都荒谬绝伦。卡夫卡于1914年8月开始写作本书, 次年1月中断, 此后并未再继续。1925年, 本书作为卡夫卡遗作出版。马克斯·布罗德在《诗人卡夫卡》一文中极为推崇此书, 认为这是“卡夫卡最伟大的作品”。 (奥) 弗朗茨·卡夫卡著 译林出版社 I521.45 38 0 荐购
906 图说福尔摩斯中国变形记 本书稿聚焦于福尔摩斯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历程, 从1896年第一篇“福尔摩斯探案”小说被翻译引进中国, 到2010年以来大量英剧《神探夏洛克》“同人小说”在中文互联网的广泛创作与传播, 跨越百年历史。作者通过深入研究, 揭示了福尔摩斯在中国的多样化“变形”, 包括文学形象、媒介形态以及文化现象的演变。书中不仅关注文字内容, 还特别聚焦于图像文本与视觉媒介形式, 如书籍封面、杂志版式、小说插图、电影海报、影视剧照、商业包装、广告美术、连环画作、儿童绘本与同人漫画等, 以图带文、借图说史, 用直观的方式重新讲述福尔摩斯与百年中国之间的复杂关联。 战玉冰著 团结出版社 I561.074 48 0 荐购
907 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 本书从小说巨匠毛姆所著一百多篇短篇中精心遴选二十三篇代表作。雄心勃勃的城市青年为何远遁海岛, 宁可与世无争度过此生? 男人为了不被指责地甩掉未婚妻, 在爱的旗帜下慢慢耗尽她的耐心。想征服男人的女人却输给了一只风筝! ……作为现代社会的冷静观察者, 毛姆用他的故事淋漓尽致地解剖人性, 世俗男女们, 在一幕幕悲欢冷暖的短章里, 出演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传世角色。冯亦代、傅惟慈、陆谷孙、梅绍武、汤伟、黄昱宁、冯涛、恺蒂等知名译者倾情移译, 原汁原味呈现毛姆的炉火纯青。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著 译林出版社 I561.45 55 0 荐购
908 月亮与六便士 本书主要讲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经纪人, 本已有稳定的职业、社会地位、美满的家庭, 却像“被魔鬼附了体”, 突然舍弃一切, 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饥饿煎熬, 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 主人公最后离开文明世界, 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 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通过描述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 毛姆探索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问题。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著 译林出版社 I561.45 38 0 荐购
909 月光武士 本书用一个重庆小家庭为时代缩影, 以生动鲜活的重庆饮食男女讲述城市故事。在艰难岁月中, 他们互相守护, 每个人都互为对方的月光, 亦互为对方的武士, 成为叫醒彼此的力量。也展现出重庆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城市进程, 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扶持的美好情感。2023年《月光武士》同名电影上映, 本书将和电影联动, 附上电影剧照, 其中以左航的剧照为主, 做一本电影衍生图书。 (英) 虹影著 花城出版社 I561.45 48 0 荐购
910 伦敦规则 本书是长篇悬疑小说。在MI5总部摄政公园, 新任一把手克劳德·威兰正在艰难地学习这项工作。他的任务是保护陷入困境的老板, 但他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尤其是他的副手戴女士, 她对克洛德的每一次失误都很警惕。与此同时, 该国正遭受一系列看似随机的袭击。在斯劳屋, 被淘汰的特工的最后一站, 每个人都在与个人问题作斗争: 压抑的悲伤、各种成瘾, 以及对他们的新同事是精神病患者的挥之不去的怀疑。但总得来说, 他们即将重新发现自己最大的本领--让原本糟糕的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英) 米克·赫伦著 新星出版社 I561.45 69 0 荐购
911 激情耗尽 本书讲述了一位女性在人生暮年实现自我觉醒的故事, 她是英国政坛大人物斯莱恩勋爵的妻子, 丈夫在世期间, 她对丈夫言听计从, 堪为一只乖巧得体的“花瓶”。丈夫去世后, 她无视子女们自以为是的安排, 搬到了汉普斯特德一所租来的房子里, 按照自己的喜好, 过起了独立生活。在那里, 她重新获取了渴望已久的自由, 并且结识了几位特别的同伴。在与他们的交谈中, 她回忆起了自己年轻时的志向, 并慢慢发现, 过去的那些年里, 她为了不辜负别人所谓的期望, 做出了多大的牺牲……薇塔作为外交官夫人, 将亲身体悟融入小说创作, 她在作品中强调, 地位、财富和家庭都不应成为人们追寻自我价值时的束缚, 对于女性来说尤其如此。 (英) 薇塔·萨克维尔·韦斯特著 中国长安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I561.45 59.9 0 荐购
912 间谍国度 本书为侦探小说。在“斯劳屋”, 这个收容失意间谍的沉寂之地, 记忆正在苏醒, 且无一不是苦涩的。凯瑟琳·斯坦迪什再次沉迷于酒精之中; 路易莎·盖伊正翻搅着逝去爱情的灰烬; 至于新晋成员莱克·威辛斯基, 他犯的过错使他在下等马中也受到排挤。威辛斯基决心要找出毁掉自己职业生涯的罪魁祸首, 哪怕这意味着他的生活即将分崩离析。随着冬日的严寒逐渐加剧, 杰克逊·兰姆宁愿独自沉思, 但即便是他, 也无法忽视地毯上干涸的血迹。 (英) 米克·赫伦著 新星出版社 I561.45 69 0 荐购
913 荒诞序曲:加缪文集 本书收录了加缪创作的长篇小说《局外人》《鼠疫》《快乐的死》, 剧本《卡利古拉》以及散文集《西西弗神话》等5部作品。《鼠疫》是加缪的代表作小说, 讲述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发生瘟疫, 突如其来的瘟疫让人不知所措。主角里厄医师这时挺身而出救助病人, 与一些同道成了莫逆之交, 不过自己的妻子却远在疗养院, 生死未卜。 (法) 加缪 (Albert Camus)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I565.45 218 0 荐购
914 在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本书稿为加缪散文集, 包含《婚礼集》《夏天集》《反与正》。《婚礼集》探讨了人类如何在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知中找到存在的意义, “婚礼”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结合, 作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并在这一关系中寻找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夏天集》可被看作是《婚礼集》的后篇, 通过对生活在阿尔及利亚的夏天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绘, 反映了加缪对自然的深情以及对生活本质的思考。《反与正》以散文形式呈现了加缪对自己早期生活经验的反思, 尤其是对他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贫困、困境和社会的不公的感悟。 (法) 阿尔贝·加缪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I565.65 58 0 荐购
915 巴黎随想 本书记录了作者近年来的各种生活感悟, 不仅反映了她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 也记录了当下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其中流露出的海外华夏儿女对祖国真挚的赤子之情令人动容,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推出这部中法文对照的作品, 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作者张庄声 (咪咪) 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法籍华人。曾师从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教授, 1980年代, 赴法国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院求学。长期致力于中法文化交流, 为东西方文化的沟通、交融作出了重要贡献。 (法) 张庄声著 上海三联书店 I565.65 78 0 荐购
916 我选择独自一人 本书是法国女作家马塞尔·索瓦热的一部随笔集。30岁的她因患肺结核住进疗养院, 却意外收到了爱人的分手信。身心遭受双重重创的她写下这封信, 冷静剖析逝去的爱情, 决定重新独自一人: “让我独自痛苦, 让我自己痊愈。”她看透虚假的承诺, 面对爱情始终不妥协、不将就, 宁缺毋滥。这本书被视作法国女性文学的重要里程碑, 是突显女性自主意识的尊严之书, 它苦涩、纯净、高贵、清醒, 展现了一个女性非凡卓越的内心世界, 尤其是对于自我的检视。 (法) 马塞尔·索瓦热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I565.65 39.8 0 荐购
917 蒂凡尼的早餐:第4版 本书内容: 霍莉这位外貌清秀俏丽的年轻女子, 为了金钱, 也为了完成她十四岁以来的梦想---和最爱的哥哥佛雷德一起到墨西哥牧马,她整日追逐名利, 周旋在众多英俊的富豪巨子、政界名流之间, 成了红牌交际花。为了赚取一小时五十美元的交际费, 她甚至不惜到监狱与黑手党老大“社交”, 直到某日楼下搬来一位言谈举止温文儒雅的男士。他本名为保罗·瓦杰克, 梦想有朝一日成为大作家, 却仰赖有钱女人的“馈赠”维生。这顿高潮迭起的早餐, 最终如何收场?。 (美) 杜鲁门·卡波特著 南海出版公司 I712.45 49 0 荐购
918 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本书内容: 一名美国女子受日本文化吸引, 机缘巧合地来到一个叫山中的小镇, 得到了山中人们热情欢迎和友善对待。山中作为一个农业小镇, 一方面保持着耐人寻味的独特传统特色, 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和冲击。在这里, 作者遇到了一群以保护民俗、艺术和原生态农业为己任的人, 通过亲身体验和学习日本文化与山中技艺, 逐步融入这里的生活。她以欣喜好奇的眼光打量这里, 记录下异域学艺的点点滴滴。在略显稚拙的表述中, 她“原生态地”呈现了一个西方人与东方的深度邂逅, 沉浸式地表达了对传统和自然的真挚热爱。 (美) 汉娜·科什纳著 商务印书馆 I712.65 60 0 荐购
919 痛, 或我嘴巴的故事 本书融合了作者的日记、梦境和日常记事, 展现了她十年来的疼痛感知历史, 通过细腻书写, 最终打破了身体感知、无意识体验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 呈现出先锋而又动人的写作风格。作者的笔触时而凝练冷静, 时而恍惚深邃, 将关于情感生活与学术语言转化为动人的故事, 借此追索当代生活中人们所面临的孤立与自由、联结与冲突等独特困境, 从而引发更多哲学思考。 (美) 玛吉·尼尔森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712.65 52 0 荐购
920 中国艺术沉思录 本书是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著名美术史家李霖灿先生写给大众的美学启蒙书, 以诗意灵动的笔触、生动的故事见闻、专业的学术功底, 拉近普通读者与静态、遥远、陌生的艺术品的距离。作者选取了古画、书法、陶瓷、石头、线条、墨韵等22个有趣主题, 涉及作品门类、技法表现、人物、意境等多个欣赏维度, 串联起300多件珍贵文物, 抽丝剥茧, 循循善诱, 细致分析艺术作品美在何处以及如何体会与欣赏这些美感。在作者看来, 人间万事万物, 无不是画, 皆可用欣赏艺术的眼光去感受。 李霖灿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J052 118 0 荐购
页码:46/86页  每页: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