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1 |
|
王羲之行书集字:题画诗 |
本书为王羲之行书集字题画诗, 题画诗作为传统文化的特殊现象, 诗画无间, 浑然一体, 是文学史上优秀的宝贵遗产。本书在保持原帖面貌的基础上选取风格相对一致的字形排列组合, 力求和谐统一, 旨在对书法爱好者日常书写和创作提供有效帮助。 |
楮墨堂编 |
河南美术出版社 |
J292.23 |
28 |
0 |
荐购
|
| 962 |
|
翰墨风韵:中国近现代名人名家书法艺术展作品集 |
本书是2024年是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中心举办的“翰墨风韵: 中国近现代名人名家书法艺术展”作品集。 |
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编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J292.28 |
380 |
0 |
荐购
|
| 963 |
|
裘国强朱迹 |
本书收录的是其近年来的篆刻作品, 样式多样, 钤拓精良。海上印坛经过一百多年的蓬勃发展, 至今已是根深叶茂。老一辈篆刻家深厚的功底影响着年轻一代, 印人文化“承前启后”。现今, 深得传承的印坛正当年的一代, 继承优秀传统又有自我面貌, 是引领海派印坛的又一群佼佼者。裘国强便是其中一位, 篆刻受蒙于篆刻家陶为浤, 后拜入篆刻大师钱君匋门下。他的印风清新秀逸, 擅金文和篆刻变形等刻法, 结构严谨, 造型奇特, 用刀稳健而有力度。 |
裘国强著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J292.47 |
98 |
0 |
荐购
|
| 964 |
|
苏州泥塑 |
本书系统概述了苏州泥塑历经千年兴衰发展的历史渊源和传承脉络, 内容清晰明了; 准确诠释了其独有的艺术风格, 让人认识到属于这块土地的瑰宝; 挖掘整理并阐明了其作为中华非遗项目的价值和地位, 阐述了传承的意义; 并将其精湛独到的传世工艺分门别类进行了归纳表述, 使这一宝贵的传统技艺与传承人之间紧密联系, 让这一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得以良好传承。《苏州泥塑》通过平实的语言,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力求思想性、艺术性相结合, 为民间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
王佳编著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J314.7 |
68 |
0 |
荐购
|
| 965 |
|
公务摄影一本通 |
本书中内容全面覆盖了公务摄影的整个流程。开篇先为读者介绍公务摄影的基础概念、重要性以及评判标准等, 帮助读者快速建立起对公务摄影的初步认知。随后深入讲解摄影器材的选择、构图技巧、光线运用等基础知识, 为后续的摄影实践打下坚实基础。针对会议、人物、调研考察等多种常见的公务场景, 书中详细阐述了具体的拍摄要点, 让读者面对各种实际拍摄任务都能应对自如。此外, 本书还介绍了后期处理与文件管理的方法, 有效提升照片质量的同时, 实现高效的影像管理。 |
陈秋贝, 秦鸿哲编著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J4 |
98 |
0 |
荐购
|
| 966 |
|
多媒体平面设计课堂实训教程 |
本书共分7章, 分别是: 第1章多媒体平面设计基础, 主要包括数字图像的基本概念、色彩基本知识以及数字图像处理软件AdobePhotoshop的基础知识等内容; 第2章Logo设计, 主要包括Logo的含义及特征、Logo的常见类型及设计原则、Logo设计案例及实训任务等内容; 第3章卡片设计, 主要包括卡片简介、卡片的构成要素、卡片的设计流程、卡片设计案例及实训任务等内容; 第4章Banner设计, 主要包括Banner简介、Banner设计的关键要素、Banner的设计特点及设计流程、Banner设计案例及实训任务等内容; 第5章DM单设计, 主要包括DM单简介、DM单设计的关键要素、DM单的设计流程、DM单设计案例及实训任务等内容; 第6章书籍装帧设计, 主要包括书籍装帧的含义及要素、书籍装帧的开本规范及设计原则、书籍装帧案例及实训任务等内容; 第7章招贴设计, 主要包括招贴的含义及类型、招贴的要素及设计原则、招贴设计案例及实训任务等内容。 |
张养力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J511-39 |
75 |
0 |
荐购
|
| 967 |
|
世界传统手工艺 |
本书内容: 蓝染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印染工艺, 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主要用靛蓝 (一种天然的蓝色染料) 布料染色和印花。它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小女孩的蓝染布坊》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是, 她希望这种迷人的传统工艺能够被世世代代传承下来。这个迷人的、童话风格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叫阿珀兰卡的小女孩和她祖父的蓝染花布坊, 这里充满了古怪而奇妙的物品、香味和魔法。随着阿珀兰卡学习蓝染技艺, 年轻的小读者们也跟着她一起学习。绘者精美的水彩插图, 如蓝白染布和印花, 与书的主题形成了完美和谐的整体。 |
(捷克) 罗曼娜·科苏特科娃著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J523.2 |
100 |
0 |
荐购
|
| 968 |
|
民歌与戏曲:民歌卷 |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 理论篇为《民歌概说》, 包括了五部分内容, 分别为: 第一部分, 民歌的前世与今生; 第二部分, 民歌所属语系与乐系; 第三部分, 民歌类型与划分; 第四部分, 民歌现当代整理一百年; 第五部分, 民歌演唱风格要素及讨论。其中, 第一部分先后就民歌的概念、民歌的发展历程、民歌的特点以及民歌与新民歌、民歌风作品进行了概述与阐释。在第二部分中梳理介绍了民歌所属语系和乐系。第三部分中就目前国内已经正式出版的40余种教材中有关民歌的类型划分进行了归类介绍, 如体裁分类法、题材分类法、文化色彩区分类法、行政区划分类法、音乐体系分类法、地理生态分类法等。 |
张天彤编著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J6 |
69 |
0 |
荐购
|
| 969 |
|
颠覆与重塑:新媒体时代的音乐传播变革与中国音乐国际化机遇 |
本书试图以层层递进的问题意识作为主导, 系统梳理新媒体时代音乐传播方式与观念的深刻变革, 深入探讨这些变革如何重新定义音乐的欣赏方式。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音乐人国际化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 总结新媒体在推动中国音乐国际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和成功经验, 并对国际化传播策略加以思考。 |
王博著 |
海峡文艺出版社 |
J60-05 |
55 |
0 |
荐购
|
| 970 |
|
音乐与人类 |
本书是一部关于音乐的历史社科类图书, 抒写了关于人类音乐的大历史。音乐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与今天的生活, 但很少有人能够彻底回顾音乐的历史, 并给读者描述一个相对清晰的音乐发展历程。本书作者便在《大历史》与《人类简史》这两本书的启示下, 配合自己音乐教授的专业, 想要给读者带来一部“音乐大历史”, 从自然科学和生物学等跨学科角度, 放到宏观的人类历史进程中去进行探讨音乐与人类的关系。本书具有广阔且具有包容性的观点, 不仅探讨了西方的音乐, 也探讨了非西方世界的音乐传统。 |
(英) 迈克尔·斯皮策著 |
文汇出版社 |
J60-05 |
89 |
0 |
荐购
|
| 971 |
|
论音乐审美评价 |
本书在西方哲学和价值哲学的发展背景下, 探讨了19世纪以来音乐评价如何成为哲学研究的一部分。鉴于音乐评价对艺术发展的重要性, 以及中国音乐评价理论和实践的不足, 作者将音乐评价问题上升到哲学层面, 特别关注音乐审美评价。书中整合了现代价值理论和音乐美学成果, 从审美角度出发, 深入分析音乐审美评价的本质、主体心理背景和评价的合理性, 旨在揭示音乐评价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作者试图构建音乐评价的方法论框架, 以促进音乐理论界对审美评价的关注, 并推动中国音乐评价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
何宽钊著 |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J601 |
138 |
0 |
荐购
|
| 972 |
|
音乐创作与表演艺术探索 |
本书从音乐创作的理论基础出发, 对音乐创作的思维与方法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 深入剖析了音乐创作的各种技巧和方法, 详细探讨了音乐表演的技巧及其在实际演出中的应用, 旨在帮助读者提升音乐创作和表演能力, 拓宽音乐艺术的视野。 |
吴宇, 高谋, 薛喆著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J604 |
88 |
0 |
荐购
|
| 973 |
|
大学流行音乐鉴赏:第2版 |
本书内容兼顾中西流行音乐发展历史、各类流行音乐体裁介绍以及经典作品鉴赏。修订版保持第一版的整体框架, 以系统的流行音乐理论知识为基础, 结合经典作品鉴赏以及流行音乐学习方法的传达, 培养学生独立鉴赏流行音乐的能力。 |
张燚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J605.1 |
43.8 |
0 |
荐购
|
| 974 |
|
应用民族音乐学:实践、策略与挑战 |
本书凸显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各地的实践所具有的多样性, 闸明了当代民族音乐学家所作的工作如何与社会正义、教育、代表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重大问题相融合。来自各国的文论共同组成了本书, 这是21世纪民族音乐学家对该领域的范围、方法和目标进行国际化对话的重要一步。 |
张伯瑜, (荷) 辉伯·西博思, 林维亚主编 |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J607 |
98 |
0 |
荐购
|
| 975 |
|
中华音乐品牌力:文化自信视域下的品牌形象建构与国际传播实践路径研究 |
本书紧随政策脚步, 把握时代脉搏, 根据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及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十年以来的大量实践和丰富的国际传播经验, 以跨学科的视角, 从多个层面探讨了中华音乐品牌形象建构与国际传播。同时, 以“文化自信”为核心指导思想, 对中国特色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体系进行了宏观构想与策略总结。 |
刘月宁, 姬德强, 张乐心著 |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J609.2 |
80 |
0 |
荐购
|
| 976 |
|
《和声分析351例》答案解析:音乐考研版 |
本书根据《和声分析351例》编写, 在《<和声分析351例> 谱例解析》基础上做了内容方面的修正, 结合考研大纲及和声分析科目的难度层级对原谱例进行重新排序。 |
音乐考研直通车编著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J614.1 |
48 |
0 |
荐购
|
| 977 |
|
“独创”与“汇流”之道:华人作曲家对音色音响的技法创造 |
本书首先从作曲技术角度分析影响四位作曲家音乐创作的古琴以及蒙藏音乐的几种音乐形态, 包括对音高、音色、音响等结构性组织进行解析, 揭示其表现特质及其所蕴含的技法特点; 其次, 从作曲家不同的成长环境、艺术经历与观念演变中引申其音乐创作的声响理念成因, 并从中得出他们自成系统的音乐思想与技法体系; 再次, 分析四部作品, 解析构建音乐的逻辑过程与结果; 最后, 通过时代背景等历时性角度阐明造成作曲家创作观念、技法的差异性因素, 进而提出“独创”与“汇流”的艺术路线, 预对未来音乐创作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和路径。 |
卞婧婧著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J614.5 |
86 |
0 |
荐购
|
| 978 |
|
戏剧表演专业声乐基础教程 |
本书介绍了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起源和发展、歌唱的共鸣、音区的分类、歌唱中的呼吸以及咬字吐字等问题。在歌曲演唱教学中, 作者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声乐作品, 并对每首作品的创作文化背景、演唱时的情感表达、演唱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文字说明, 帮助学生进行角色代入感, 从心出发, 对作品进行演唱。 |
李罡, 贺蕾, 汤如璇主编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J616 |
58 |
0 |
荐购
|
| 979 |
|
西洋管乐器艺术与演奏实践 |
本书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西洋管乐器的文化背景、基本构造和演奏方法, 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口型技巧、手指技巧以及音准控制等演奏技巧, 提高对音乐理论和音乐风格的认识, 培养良好的演奏习惯和表现能力。通过实践练习和演奏实践, 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管乐器的特点和演奏要求, 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和音乐素养, 为今后的音乐学习和演奏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
朱迪, 初楚著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J621 |
68 |
0 |
荐购
|
| 980 |
|
西方钢琴音乐的风格演变及发展研究 |
本书为钢琴音乐方面的著作, 主要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对西方钢琴音乐风格的演变及发展过程进行详细论述。一方面, 本书从纵向角度重点阐述了不同时期西方钢琴音乐的主要风格特征, 并对各时期杰出作曲家的创作特点及其代表作品做出了梳理和研究。另一方面, 本书从横向角度对西方钢琴音乐史上不同时期、不同人物之间的风格特点进行了多维剖析, 试图全面地、有条理性地对西方钢琴音乐风格的历史变迁进行详细阐释。 |
纪晔晔著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J624.19 |
6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