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39期1387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81 志愿服务与服务学习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证探索:以中韩两国为例 本书内容包括第一章: 韩国高校社会服务与服务学习的发展探究。第二章: 服务学习的创新扩散与行动改善: 以韩国高校为例。第三章: 中国社区志愿者的参与动机、组织环境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第四章: 中国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工作满意度与志愿行为持续性的关系研究。第五章: 中国社区志愿者参与服务应对方式、心理弹性与负性情绪的关系研究。第六章: 中国社工机构志愿者参与动机、人格特质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 杜文斌著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D63 78 0 荐购
82 数字政府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本书主要内容为湖南省行政管理学会2022年度理论研讨会获奖征文合集。湖南省行政管理学会理事和广大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结合行政管理学科知识热点, 联系我省实际, 专题研究“数字政府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将高质量发展与公共服务数字化、数字经济、社会治理智能化、政务服务数智化、社会保障智慧化五大主题结合, 撰写了大量论文, 经学术委员会评选出包括《数字政府的建设路径研究: 基于TOE理论的案例比较》在内的40余篇获奖论文, 并将这些论文结集出版。 湖南省行政管理学会主编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D63-39 88 0 荐购
83 分类改革与整体治理的平衡渐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事业单位改革与治理研究 本书为理论研究专著。在社会发展中,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 承载着保障社会公平、提供公益服务、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职责。本书立足时代发展的大背景,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事业单位改革与治理这一关键议题, 从“整体治理”和“分类管理”两条路径, 系统回顾和梳理事业单位改革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 深入剖析事业单位改革和治理中的平衡渐进逻辑及其发展困境, 进而从政府治理的宏观视角、事业单位跨组织的中观视角以及内部治理的微观视角, 全面提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李娜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D630.1 88 0 荐购
84 模式转型与制度调适:跨界公共危机治理组织间网络建构 本书以跨界公共危机治理中的多元治理主体及其之间以协调为核心的组织间网络关系为研究对象, 从组织间网络分析框架出发, 立足于跨界公共危机的跨界特征及其对传统公共危机治理模式带来挑战的现实问题, 破解以科层结构为组织基础的传统公共危机治理模式弊端, 化解跨界公共危机治理中组织间协调难题, 构建跨界公共危机治理组织间网络模式, 凝练具有推广价值的跨界公共危机治理典型经验和创新模式, 完善和创新跨界公共危机治理的理论构建和研究方法论, 为中国跨界公共危机治理能力提升和治理工具创新的实践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张玉磊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D630.8 98 0 荐购
85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实践逻辑研究 本书基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试点进程和实践成果, 梳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实践过程、实践策略和工作方法, 结合国家监察法的具体运用探讨国家监察的运行机制以及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进而思考如何从实际出发建立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系。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背景和时代要求、纪检体制和监察体制的改革历史、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实践策略、监察委员会运行机制、国家监察运行所面临的挑战和改革实践方向等。 庄德水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D630.9 95 0 荐购
86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组织建设研究:基于河北民族团结的视角 本书基于民族团结的视角, 分别对河北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空间互嵌、经济互嵌、社会互嵌、文化互嵌、心理互嵌及其组织建设展开了研究分析, 并思考如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通过组织合作来实现河北省流动人口的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研究表明, 只有构建各民族流动人口社区融入的多元组织合作, 鼓励企业型、教育型、社会型等类型组织积极与政府合作参与河北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才能更好地促进河北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发展和民族团结。 蒋志远, 屈丽婷, 翟玉静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D631.42 95 0 荐购
87 社会保障概论 本书以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脉络为背景, 介绍了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历史演进和制度框架, 涵盖了社会保障概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最低生活保障、自然灾害救助、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失业救助、临时救助、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儿童福利、住房福利、教育福利、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障财政等21章内容, 是目前国内较为全面系统介绍社会保障的专业教材。 韩克庆主编 当代中国出版社 D632.1 98 0 荐购
88 当代中国慈善伦理范式转换研究 本书稿以当代中国慈善伦理范式正在经历由“个体化”向“社会化”的转换, 通过考察基于“个体美德”的慈善伦理范式所遭遇的种种反常, 以致于引发了原有范式的危机, 推动了慈善伦理范式现代转换, 并对基于“社会伦理”的慈善伦理范式的逐步确立进行合理性与正当性论证, 同时探讨了范式转换局部可通约性与局部不可通约性问题。书稿最后总结论述了慈善伦理范式转换的当代意义, 认为慈善伦理范式转后背后是慈善观的根本性变革, 其有利于促进现代慈善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 在学术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王银春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D632.1 79 0 荐购
89 近代西北民间赈济研究:1867-1937 本书将民间赈济视为与社会习俗、文化认同、基本制度和结构相联的社会自组织机制, 并将其置于国家能力下降和西北社会相对封闭的条件下, 以讨论中国社会自身发展机制问题。这能凸显民间赈济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并不截然界分而是相互合作”的传统智慧和中国社会自身发展机制的历史连续性。它反证了预设“灾荒与社会发展近代化”和“国家主导社会”的研究逻辑是过往研究的显著缺陷。以近代西北民间赈济演进为个案展开研究, 呈现公共危机应对中“社会共治”历史镜像, 就必是在“历史连续性”视域下较系统阐述下述命题, 即国家能力弱化时民间赈济是西北社会内在的危机应对机制。 谢亮著 人民出版社 D632.5 96 0 荐购
90 现当代缅华社会研究 本书首先简要叙述中缅交通与华人移民互动演进的历程, 为后续当代缅华社会的系统梳理作一个历史背景铺垫。接而着重对当代缅甸华人政治与经济地位、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华文报刊、华人宗教等各方面的发展与演变进行系统梳理, 以便呈现当代缅华社会的发展与演变脉络, 呈现缅华社会生态。最后总结当代缅华社会发展的特征。 陈丙先, 冯帅著 厦门大学出版社 D634.333.7 78 0 荐购
91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逻辑前沿问题研究 本书是一部研究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逻辑前沿问题的著作, 全书从问题的提出入手, 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逻辑和研究出发点, 并对思想政治教育渊源进行分析, 再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解析, 最后总结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进行挖掘和梳理。 吴素娟著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D64 78 0 荐购
92 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第五辑 本书精选《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最新刊发文章, 包括《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艺术类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究》《实现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在思政课建设中发挥好“形势与政策”课的作用》《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指向、新遵循、新赛道》等五十余篇文章, 围绕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思政课教师队伍、数字思政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社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 D64-53 59 0 荐购
93 文明的力量:2024:上海城市文明建设成果集锦 本书以72个精选案例、200余幅图片, 讲述上海各级各类精神文明创建主体在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以扎实举措助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过程中涌现的优秀典型, 反映基层创建主体为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所取得的成果成效。全书分为“城市文明纵览”“‘文明城区创建为民’实事项目最佳样本”“文明单位‘学思想见行动’最佳样本”“文明实践”“文明培育”五个版块, 精选了文汇报社2024年对“建设最佳实践地文明创建新作为”的系列报道, 以及上海市文明城区、文明单位、普通市民群众的优秀案例、优秀故事等, 以期为未来上海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精神文明创建提供有价值的示范、参考。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编 学林出版社 D648 88 0 荐购
94 抗战后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研究:1945-1949 本书采用知识社会学理论,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从“重建社会重心”这一角度切入, 主要解决这样三个核心问题: 这些中国知识分子群体是如何生成的? 它们的力量是如何生产的? 它们的力量是如何被战争一步步侵蚀的? 当前业界对抗战后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研究一直较少, 本书的出版对于推动抗战后历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郑志峰著 燕山大学出版社 D663.5 95 0 荐购
95 服务共创之道:面向信息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设计研究 本书主要研究了共创式设计方法在公共服务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通过结合社区图书馆服务设计的实际案例设计研究, 具体分析了共创设计在公共服务设计中, 尤其是在服务于信息弱势群体中的公共服务设计中所具有的可行性和优势, 提出了以提升服务质量和包容性为目标的服务共创设计策略, 以此改善公共服务的服务流程、服务设施、服务标准、服务触点。该研究是对公共服务设计理论和方法的补充和完善, 能够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余毅著 长春出版社 D669.3 95 0 荐购
96 基层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关系的生成路径及演变逻辑研究 本书是作者在担任社工机构总干事期间, 通过观察行业现象并对其进行细致研究的成果。随着机构改革的推进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社会组织成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提出进一步强调了多元主体共治的理念, 标志着社会治理从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的转变。社会组织在这一背景下, 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角色使命, 承担起更多样化的任务和责任。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政府与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相互协同的深层机制, 旨在为实践层面提供促进协同合作由替代性向创新性转变的策略。 朱敏青著 九州出版社 D669.3 98 0 荐购
97 当代中国农村家庭代际和谐互动及养老福祉 本书旨在针对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变动对家庭养老体系的冲击构建家庭结构对代际支持及其后果影响的动态演进分析框架, 进而系统展开农村老年人家庭结构态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家庭结构对代际支持及其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死亡风险等健康后果影响的动态演进研究。研究主要利用2001-2018年跨越18年7期 (以6期为主) 的纵向跟踪专项调查数据, 采用系统工程、人口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以及管理学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以定量研究为主, 辅之以定性研究。 王萍, 王翔宇, 李逸明等著 中国人口与健康出版社 D669.6 82 0 荐购
98 智慧居家社区养老生态模式研究 本书主要从生态学、体系化的角度研究智慧居家社区养老模式。首先以北京市为案例, 进行需求和供给分析。其次分析了国内智慧养老政策的发展历程、核心政策的文本内容以及政策支持方向。随后以国内典型的智慧居家社区养老案例以及国际上的智慧养老案例为研究对象, 进行详细剖析和对比分析, 从而吸取相关经验。最后, 在理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 综合提出生态学角度下的智慧居家社区养老生态模式 (养老机器人模型) 及运营模式、运行机制和平台的构建。 孙瑾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D669.6 88 0 荐购
99 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社会治理现代化 本书立足“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这一时代命题, 从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社会治理体系, 全面梳理和总结江苏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 深入剖析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着重分析江苏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现实状况、发展趋势、路径选择等, 推动经验创新, 提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 曲福田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D675.3 96 0 荐购
100 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担当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本书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在准确把握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基础上, 聚焦思想武装、文化硬核、经济载体、空间体系、交流互鉴等维度, 分析江苏在文化建设新进程中的探索实践和发展路径, 并且以凝聚合力为主线探讨江苏在省域文化建设上探索新经验的实施策略, 剖析江苏为何能够创造文化建设“走在前、做示范”的新业绩, 是如何把“社会文明程度高”的美好蓝图变成令人向往的生动实景的。 曲福田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D675.3 86 0 荐购
页码:5/54页  每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