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1 |
|
经典碑帖隶书集字:小窗幽记 |
本书选择经典碑帖的隶书字体, 集字成60幅《小窗幽记》中讲述为人处事之道的名篇, 供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 创作参考与欣赏阅读之用。本选题为书法学习资料类图书, 市场面广, 且本书内容丰富, 资源质量高, 优势明显。图书出版后可与同系列前期出版的品种组套销售, 互相带动。 |
李文采编著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J292.21 |
28 |
0 |
荐购
|
| 1062 |
|
中国书法全集:28:隋唐五代编 |
本书内容上迄史前和商周, 下至近现代, 遴选了世界各地珍藏的中国历代书法精品三万余幅, 其中大部分图版属于首次发表。 |
刘正成主编 |
荣宝斋出版社 |
J292.21 |
318 |
0 |
荐购
|
| 1063 |
|
经典碑帖隶书集字:围炉夜话 |
本书选择经典碑帖的隶书字体, 集字成60幅《围炉夜话》中讲述为人处事之道的名篇, 供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 创作参考与欣赏阅读之用。本选题为书法学习资料类图书, 市场面广, 且本书内容丰富, 资源质量高, 优势明显。图书出版后可与同系列前期出版的品种组套销售, 互相带动。 |
李文采编著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J292.21 |
28 |
0 |
荐购
|
| 1064 |
|
集王圣教序十三跋:北宋拓本知见全编 |
本书内容: 《集王圣教序》简称《圣教序》, 原文由唐太宗撰写。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 称为《雁塔圣教序》, 后由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 刻制成碑文, 又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集字王圣教序碑刻立于唐咸亨三年 (六七二), 碑通高三五零、宽一零八、厚二十八厘米。碑文三十行, 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 |
高岩编著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J292.23 |
790 |
0 |
荐购
|
| 1065 |
|
龙门四品 |
本书底本存于国家图书馆, 《龙门四品》为《始平公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 是著名的北魏书法。书法雄强浑穆, 点画峻厚, 意态奇逸, 构字紧密, 拙厚中皆有异态, 被广大书家所推崇。《始平公造像记》, 阳刻有方界格, 造像记阳文者仅见此种。四品中, 《杨大眼造像记》拓本最早, 古阳洞中精品, 其书法特点是中宫紧收, 四面辐射, 点画轻重对比明显, 形成块面元素, 而用笔则圭角尽露, 沉厚恣肆, 即所谓“方笔”。《魏灵藏造像记》与《杨大眼》风格接近。 |
江吟主编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J292.23 |
360 |
0 |
荐购
|
| 1066 |
|
王羲之行书集字:小窗幽记 |
本书选择王羲之行书字体, 集字成60幅《小窗幽记》中讲述为人处事之道的名篇, 供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 创作参考与欣赏阅读之用。本选题为书法学习资料类图书, 市场面广, 且本书内容丰富, 资源质量高, 优势明显。图书出版后可与同系列前期出版的品种组套销售, 互相带动。 |
李文采编著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J292.23 |
28 |
0 |
荐购
|
| 1067 |
|
瘗鹤铭 |
本书底本为国家图书馆藏清何绍基旧藏水前拓本。《瘗鹤铭》, 南朝梁华阳真逸( 陶弘景) 撰、上皇山樵正书, 天监十三年 (514) 刻于江苏镇江焦山西麓崖壁上, 楷书摩崖石刻。原石刻因山崩坠入江中, 后打捞出, 只存五残石, 现陈列于江苏省镇江焦山碑林。《瘗鹤铭》书自左至右, 原文12行, 每行23字至25字不等, 字体浑穆高古, 用笔奇峭飞逸。虽是楷书, 略带隶书和行书意趣。铭书自左而右, 刻字大小悬殊, 结字错落疏宕, 笔画雄健飞舞, 方圆并用, 笔画、结字、章法富于变化, 萧疏淡远, 沉毅华美。 |
江吟主编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J292.23 |
246 |
0 |
荐购
|
| 1068 |
|
王羲之行书集字:围炉夜话 |
本书选择王羲之行书字体, 集字成60幅《围炉夜话》中讲述为人处事之道的名篇, 供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 创作参考与欣赏阅读之用。本选题为书法学习资料类图书, 市场面广, 且本书内容丰富, 资源质量高, 优势明显。图书出版后可与同系列前期出版的品种组套销售, 互相带动。 |
李文采编著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J292.23 |
28 |
0 |
荐购
|
| 1069 |
|
多宝塔碑 |
本书以唐代楷书大家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为视角, 讲解了学习书法的四个阶段: 从笔画的勾摹到结构关系的分析, 再到集字创作以及原帖临摹的积累。详细阐释了在学习《多宝塔碑》时的结字、用笔、章法以及注意事项。书中还讲解了各种主要笔画的写法如横、垂露竖、悬针竖、点、竖钩、横钩、卧钩等。提供了一些集字创作的作品如精诚、顿悟、抱朴、雅集等。本书适合喜爱颜真卿《多宝塔》书体的爱好者作为学习的参考。 |
顾世伟, 吴彩珍编著 |
天津杨柳青画社 |
J292.24 |
42 |
0 |
荐购
|
| 1070 |
|
宋拓云麾将军李秀碑 |
本书内容: 李邕撰并书, 刻于唐天宝元年 (742) 正月。李邕的书法风格独特, 笔力雄强厚重, 其书法虽得力于“二王”, 但在用笔上增加了放纵豪迈的特点, 表现出李邕精熟的用笔技巧和渊博敦厚的学识, 该碑的书法是李邕书风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研究唐代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也是了解唐代社会历史、政治、军事等方面的重要文献。原碑在历史上曾遭损坏, 现存世的拓本极为稀少, 特别是宋拓本, 更是被视为稀世。此碑未凿成础形前的宋代拓本仅存二本, 一本为故宫博物院藏, 另一本原为南海孔广陶藏本, 今藏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编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J292.24 |
288 |
0 |
荐购
|
| 1071 |
|
雁塔圣教序 |
本书是褚遂良的楷书代表作, 更是书法史上的著名碑刻作品。本书以唐代楷书大家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为视角, 讲解了学习书法的四个阶段: 从笔画的勾摹到结构关系的分析, 再到集字创作以及原帖临摹的积累。用四个章节来讲解。分别是摹写、结构关系、集字创作、原贴临摹。详细阐释了在学习《雁塔圣教序》时的结字、用笔、章法以及注意事项。本书适合喜爱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爱好者们作为学习的参考。 |
李浪洪编著 |
天津杨柳青画社 |
J292.24 |
42 |
0 |
荐购
|
| 1072 |
|
颜真卿楷书集字:小窗幽记 |
本书选择颜真卿楷书字体, 集字成60幅《小窗幽记》中讲述为人处事之道的名篇, 供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 创作参考与欣赏阅读之用。本选题为书法学习资料类图书, 市场面广, 且本书内容丰富, 资源质量高, 优势明显。图书出版后可与同系列前期出版的品种组套销售, 互相带动。 |
李文采编著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J292.24 |
28 |
0 |
荐购
|
| 1073 |
|
颜真卿楷书集字:围炉夜话 |
本书选择颜真卿楷书字体, 集字成60幅《围炉夜话》中讲述为人处事之道的名篇, 供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 创作参考与欣赏阅读之用。本选题为书法学习资料类图书, 市场面广, 且本书内容丰富, 资源质量高, 优势明显。图书出版后可与同系列前期出版的品种组套销售, 互相带动。 |
李文采编著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J292.24 |
28 |
0 |
荐购
|
| 1074 |
|
米芾墨迹选:二 |
本书是一部荟萃了米芾书法艺术精髓的珍贵选集。米芾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著称于世, 他的墨迹充满了个性与创新。在这部选集中, 我们可以欣赏到他笔法的丰富变化, 或厚重沉稳, 或洒脱奔放, 尽显其豪迈不羁的艺术气质。其字势跌宕起伏, 犹如龙飞凤舞, 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高超的技巧, 更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和思想。米芾对书法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在这些墨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些作品, 我们能近距离感受他的艺术世界, 领略到宋代书法的独特魅力。 |
杨传玲编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J292.25 |
54 |
0 |
荐购
|
| 1075 |
|
赵孟頫书昔寻李愿诗卷 |
本书内容: 赵孟頫的字笔势圆润流畅, 结构端庄秀美, 章法疏密得宜, 尽显优雅与从容。在这本字帖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赵孟頫精妙绝伦的书法艺术。此卷书写用笔细腻洒脱, 笔画灵动流畅, 提按转折尽显精妙, 笔锋刚柔并济。字体形态优美, 结构严谨而不失灵动, 疏密得当, 行笔节奏明快。整体风格既具二王遗韵, 又融入赵孟頫的个人风貌, 书卷气十足, 彰显其深厚的书法造诣, 是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为后世行书学习者提供了优秀范本。 |
杨传玲编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J292.25 |
32 |
0 |
荐购
|
| 1076 |
|
苏轼行草书集唐诗百首 |
本书以经典唐诗为内容, 用苏轼传世行书为范本而集成。 |
张红军主编 |
荣宝斋出版社 |
J292.25 |
38 |
0 |
荐购
|
| 1077 |
|
赵孟頫书苏汉臣绘万国朝宗图 |
本书是书画合璧的佳作。赵孟頫的字笔势圆润流畅, 结构端庄秀美, 章法疏密得宜, 尽显优雅与从容。在本册字帖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赵孟頫精妙绝伦的书法艺术。苏汉臣所绘展现了万国来朝的盛大场景, 人物众多、姿态各异、细节精妙, 生动呈现出当时的繁荣景象。赵孟頫的书法题字与之相得益彰, 字体圆润清秀、笔力深厚, 既增添了艺术美感, 又提升了文化内涵。这幅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的结晶, 更是古代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见证,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
杨传玲编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J292.25 |
54 |
0 |
荐购
|
| 1078 |
|
赵孟頫书张衡应间篇 |
本书收录元代书法巨匠赵孟頫所书东汉张衡《应间篇》的经典墨迹, 全面展现赵氏楷书的艺术魅力与文学内涵。《应间》为张衡回应世俗质疑之作, 阐述其不慕荣利、专注学问的高远志趣, 文辞典雅, 意蕴深邃。赵孟頫以精湛楷法书写此篇, 笔致圆润遒劲, 结体端庄舒展, 既承晋唐法度, 又具个人温雅风格, 堪称赵体楷书的典范之作。本书精选高清原拓图像, 辅以释文、注释及书法解析, 便于读者深入品读。其用笔提按分明, 使转流畅, 章法疏朗和谐, 整体气韵贯通, 完美契合张衡文中“君子不患位之不尊, 而患德之不崇”的哲思。书中还附有历代名家评述、赵孟頫书法艺术特色解析, 以及《应间》的文学背景解读, 兼具艺术鉴赏与学术参考价值。 |
杨传玲编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J292.25 |
54 |
0 |
荐购
|
| 1079 |
|
黄庭坚行草书集字 |
本书以经典唐诗为内容, 用黄庭坚传世行草书为范本而集成。 |
张红军主编 |
荣宝斋出版社 |
J292.25 |
38 |
0 |
荐购
|
| 1080 |
|
赵孟頫章草急就章 |
本书内容: 赵孟頫的字笔势圆润流畅, 结构端庄秀美, 章法疏密得宜, 尽显优雅与从容。此帖笔法古雅, 笔画粗细变化自然, 线条流畅且富有弹性, 精准体现章草的波磔形态。字形结构在严谨中蕴含灵动, 保留了章草的古朴风貌又具赵孟頫的个人秀逸气质。其内容源自汉代史游的《急就章》, 涵盖丰富知识。赵孟頫的书写使得这部作品在传承章草艺术上意义重大, 为后世研习章草提供了高水准的范例, 在书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
杨传玲编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J292.25 |
60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