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1 |
|
驻色:十二月草木染 |
本书分为草木染概述、草木染故事、草木染行纪、草木染力量等篇章, 通过一个个与草木染相关的故事, 结合作者多年对草木染传统技艺的研究和实践心得, 讲述了草木染技艺的历史源流、种类特点和生活美学应用, 以及草木染带给人的情感力量, 并反映了四川省蒲江县明月村通过发展草木染、明月窑陶瓷等产业, 探索出“文创产业+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乡村振兴实践。 |
吴开建著 |
天地出版社 |
J523.2 |
98 |
0 |
荐购
|
| 1102 |
|
品牌形象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品牌形象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 品牌概论、品牌形象设计的基本理论、品牌设计与开发、品牌形象要素设计、品牌包装形象设计、品牌推广形象设计、品牌形象的策划与导入、线上线下融合背景下的品牌形象设计研究、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创新研究、品牌形象管理与维护。 |
李蕊著 |
吉林美术出版社 |
J524.4 |
48 |
0 |
荐购
|
| 1103 |
|
展示工程与设计:第8版 |
本书内容包括, 中外展台造型设计发展趋势、特装展台主要部件规格汇总、展示设计常用网站、展示工程相关标准汇总、展台常用材料价格汇总, 最后通过一家大型企业20年展台设计的案例, 讲述了展台设计的演变与发展等。该书填补了我国在展示工程领域无该类原创专著的空白, 并首次建立了展示工程的范畴和展台的体系、术语及其定义等。 |
王新生著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J525.2 |
79 |
0 |
荐购
|
| 1104 |
|
中国漆艺术与传承发展研究 |
本书是一本深入探讨中国漆艺术及其传承发展的综合性研究著作。从漆的基本概念与特性入手, 系统梳理了中国漆艺的历史变迁、材料工具、制作技法与流程, 进而深入剖析了漆艺术的语言魅力, 包括技法与器物的关系、肌理的可塑性、镶嵌材料的现代应用及传统图案与螺钿漆器的关联。书中还广泛探讨了漆艺在多维领域的应用, 如雕塑、家具、包装设计等, 并关注了新材料与新技术对漆艺的赋能作用。另外, 本书着眼于漆艺的现代转型与产业化发展, 以及不同地域漆艺的传承与创新, 为中国漆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视角。 |
左晓超著 |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J527 |
65 |
0 |
荐购
|
| 1105 |
|
世界剪纸艺术:不同国家的剪纸传统及其艺术形态:亚洲卷 |
本书立足对亚洲各国和地区剪纸艺术的详细调查, 研究了各国和地区剪纸的历史与现状, 梳理了各国和地区剪纸主要类型, 揭示了蕴藏于其中的文化内涵及人类生存意识的相通性、丰富多元的差异性以及艺术语言的相似性, 以跨越文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世界性视野, 对剪纸这一世界性的文化现象进行综合探讨和分析, 为纸文明的世界性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理据、新方向与新成果, 对增进各国剪纸艺术的交流与对话、人类文明的互鉴与发展, 具有极为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
乔晓光主编 |
青岛出版社 |
J538.1 |
800 |
0 |
荐购
|
| 1106 |
|
基于心理学视角的音乐教育探析 |
本书是一本研究基于心理学视角的音乐教育的书, 分为五章。第一章为音乐教育与心理学, 介绍了音乐教育概述、音乐教育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第二章为音乐教育中的师生心理特征; 第三章为音乐教育中的心理学层面分析, 分析了音乐教育的心理意识和趋向、音乐教育的心理学概念体系、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心理行为; 第四章为基于心理学视角的音乐教学分析, 阐述了基于心理学视角的音乐创作教学、基于心理学视角的音乐表演教学、基于心理学视角的音乐欣赏教学和基于心理学视角的音乐教学测评; 第五章为基于心理学视角的音乐教学实务, 论述了基于心理学视角的民族器乐教学、基于心理学视角的西洋管弦乐教学以及基于心理学视角的民歌教学。 |
宫伟著 |
文化发展出版社 |
J60-05 |
72 |
0 |
荐购
|
| 1107 |
|
美育视域下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研究 |
本书针对高校音乐教育与美育的融合创新发展展开论述, 思路清晰、内容详细, 理论阐述深人浅出, 使读者易读易懂。 |
曾小燕著 |
河北大学出版社 |
J60-059 |
40 |
0 |
荐购
|
| 1108 |
|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节奏、音乐、教育 |
本书是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方法《节奏、音乐与教育》的译著, 该书为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方法“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创始人, 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从1897年至1920年在期间文章合集, 也是第一部由雅克-达尔克罗兹本人书写专业的理论性书籍。 |
(瑞士) 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著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J60-059 |
78 |
0 |
荐购
|
| 1109 |
|
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
本书以文化分析的理论着重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探究。首先介绍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结构特征、艺术特色以及文化特征。其次介绍了音乐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以及基于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接着深入分析了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导向、原则以及内涵与目标。又对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选择以及内容组织进行了剖析。从策略和教学设计两个角度介绍了音乐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最后论述了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策略。 |
博雅杰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J60-059 |
98 |
0 |
荐购
|
| 1110 |
|
高校音乐美育教学研究 |
本书以高校音乐教育与作曲教学为基础, 在帮助学生习得音乐理论知识、掌握音乐专业技能的同时, 提升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 塑造完美的人格。全篇深入探讨了以美育人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与实践路径, 明确了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有效融入美育元素,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音乐教研活动, 深化教师对以美育人理念的理解, 明确其在音乐教学中的核心价值与意义, 探讨并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实践策略, 帮助教师在课堂中有效融入美育元素,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
韩宜芳著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J601 |
74 |
0 |
荐购
|
| 1111 |
|
时代的旋律:江苏作曲家群体创作研究 |
本书介绍了20位江苏作曲家的创作生涯, 通过分析他们创作于1949-2019年的代表作品, 展现了这些作曲家在旋律、和声等领域的创新, 以及融合个人艺术追求与时代精神的实践。书中不仅揭示了这些作曲家如何在继承传统与吸收西方元素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音乐风格, 还特别关注了他们的音乐创作与江苏地域文化之间的紧密关联。 |
章崇彬著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J604 |
68 |
0 |
荐购
|
| 1112 |
|
日本作曲家林光的三部音乐作品研究 |
本书是国内首篇研究日本先锋派作曲家林光 (HikaruHayashi, 1931-2012) 的学术著作。著作采用“三重视角”研究模式: 从“人”的角度出发--通过梳理作曲家音乐生平和特殊的生活经历, 剖析林光的成长经历对其审美观、音乐观的影响; 从音乐学分析的角度--将社会历史内涵与音乐形态分析紧密结合, 探讨“参与社会”前后风格的差异以及其音乐风格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从社会历史文化角度--在综合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因素对林光的影响的基础上, 探讨日本“30一代”作曲家林光三部代表作所呈现出的音乐特征、创作理念的形成以及作品所带有的政治和社会文化属性。 |
钟卓文著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J605.313 |
78 |
0 |
荐购
|
| 1113 |
|
赣东北民间音乐研究 |
本书从历史、文化和民俗等多个角度对赣东北民间音乐作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分析和研究, 并对近年来有影响的赣东北民间音乐创作进行搜集, 这也是当前赣东北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工作的成果。本书旨在系统全面介绍赣东北民间音乐文化。 |
袁平著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J607.2 |
32 |
0 |
荐购
|
| 1114 |
|
融合的乐声:草苗民歌考察与研究 |
本书内容: 草苗分布在湘黔桂交界的区域,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中国民族民间歌曲考察中, 收录的草苗民歌只有广西卷中有两首苏甲宗记录的草苗民歌, 湖南卷和贵州卷均未有记录。到目前, 研究关注草苗民歌的学者非常少, 相关成果并不丰富, 才出现从草苗民歌语言使用特点中定义草苗为唱汉歌的民族。因此, 对草苗民歌的认识需要进行音乐学分析, 才能全面认识草苗民歌的特征, 进而为了解认识草苗提供多样的视角。同时, 草苗民歌的收集整理又为湘黔桂交界区这个族群关系复杂的特殊地域的研究丰富了研究资料, 为深入分析研究该区域历史文化提供参考。 |
曾雪飞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J607.216 |
98 |
0 |
荐购
|
| 1115 |
|
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研究 |
本书是一本研究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的书, 分为七章, 第一章为乐理与视唱练耳的理论概述, 包括乐理的理论、视唱练耳的理论、乐理与视唱练耳的关系; 第二章为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原则的研究, 包括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原则、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原则、学科渗透教学原则、实践性原则; 第三章为高校乐理教学实践, 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目的和任务、实施以及对高校乐理教学的思考; 第四章为高校视唱练耳之音乐听觉培养, 介绍了结构性音乐听觉培养、风格性音乐听觉培养、实践性音乐听觉培养; 第五章为高校视唱练耳训练方法, 包括单音训练、音程训练、和弦训练、节奏训练、旋律训练; 第六章为高校视唱练耳教学实践, 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目的和任务、实施; 第七章为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教学模式, 包括现阶段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教学必要性、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教学措施。 |
张鸣著 |
文化发展出版社 |
J613 |
72 |
0 |
荐购
|
| 1116 |
|
声乐演唱方法与审美艺术研究 |
本书聚焦于声乐演唱方法的创新与审美艺术的研究, 不仅从理论上阐述了声乐演唱方法创新的重要性, 明确了演唱目标与审美艺术培养的结合点, 还详细探讨了声乐演唱方法的具体运用。并且, 本书特别强调歌者的个性发展与审美能力提升, 倡导互动式演唱与情感共鸣, 旨在提升声乐演唱的艺术性与实用性。 |
于峰著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J616 |
73 |
0 |
荐购
|
| 1117 |
|
声乐 |
本书是根据中学音乐课堂教学需要, 甄选的30首不同题材、类型的中外经典声乐艺术作品进行编写而成。与本教材配套的部分教学视频将在江苏省美育精品课网站上进行发布, 课程形式有单人课、双人课和多人课三种形式。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 编写团队以作品内容为铺垫, 以声乐演唱技巧为主要内容, 以钢琴艺术指导为辅助, 形成环环相扣的知识链, 达到以下效果: 第一, 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概念, 了解基本发声原理, 辨析不同唱法的特点; 第二, 让学生结合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内容展现、人文意义来感悟作品内涵, 完善内在感知; 第三, 让学生在钢琴艺术指导的配合下感受作品, 觉察音乐元素变化, 激发表演感情, 丰富外在演绎形象, 实现作品的完整展现, 进而增加音乐表现力, 从而形成良好的声乐审美。 |
王芳, 孙丝丝, 钱琳主编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J616 |
42 |
0 |
荐购
|
| 1118 |
|
长笛艺术与舞台演奏 |
本书从“长笛概述”“基础与练习”“合奏艺术”“比较与融合”“舞台演奏”五大维度对长笛艺术展开全面论述, 概述了长笛乐器及其发展历史、著名学派等内容。基于此, 进一步引出长笛演奏的基础技法与练习方法, 深入分析了长笛在管弦乐、室内乐以及交响乐中的合奏艺术, 并对东西方长笛艺术展开比较, 阐述了东西方长笛艺术理念和技术的融合。同时, 作者将目光转向舞台演奏, 对演奏者的临场发挥理论、现象展开介绍, 并简述了调控方法, 结合实践对不同长笛乐曲舞台的演奏进行分析。 |
高源著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J621.16 |
72 |
0 |
荐购
|
| 1119 |
|
弓弦心声:小提琴探索与实践 |
本书是作者顾应龙在小提琴教学50年中的积累与沉淀, 在结合全国小提琴基层老师的需要, 分为三个部分, 从理论到实践, 用最科学的内容和接地气的语言传授小提琴教学方法, 总结教学的经验, 同时也让全国学琴的孩子和家长能在这本书中得到最大的启迪和帮助。 |
顾应龙编著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J622.16 |
70 |
0 |
荐购
|
| 1120 |
|
钢琴艺术的发展及作品赏析 |
本书围绕钢琴艺术, 介绍了钢琴的起源与发展、钢琴艺术的主要风格与流派、钢琴演奏的基础知识, 引导读者对钢琴艺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分别论述了不同时期西方钢琴艺术和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 详细分析了钢琴演奏艺术的要素, 包括钢琴演奏者的艺术修养、钢琴演奏的技术与技巧、钢琴演奏的音乐和情感表现, 分类阐述了钢琴作品表现力及演奏技巧, 具体包括练习曲、复调作品、奏鸣曲和中国乐曲的表现力及演奏技巧, 综合论述了中国和西方经典钢琴艺术作品赏析, 旨在帮助读者对钢琴艺术的发展及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
陈静竞著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J624.1 |
6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