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1 |
|
文逾九章:吴文俊 |
本书按照吴文俊成长的时间节点, 描述吴文俊的幼年成长、交大求学、负笈法国、回国报效、自主创新的生命历程, 重点叙述吴文俊一生的辉煌成就与卓越追求, 特别突出吴文俊在拓扑学上的惊人成就、对中国古代数学研究的贡献以及开创数学机械化之路的精彩历程, 力图以故事细节还原吴文俊丰富的人生经历、思想变化、科学态度和奉献精神, 同时辅以历史图片和视频, 再现吴文俊的业余爱好、生动趣闻和生命轨迹, 勉力刻画一位鲜活而又谦和的数学家形象。 |
中国编辑学会组编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K826.11 |
98 |
0 |
荐购
|
| 1142 |
|
大地之子:中国地质学家的科学精神 |
本书以时间为脉络, 以科学家为节点, 以故事为载体, 辅以照片和场景图画等元素, 通过文图结合的方式, 集中展现了近代以来我国在地质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生动展示了中国地质学的发展历程。书中介绍了李四光、翁文灏、丁文江等代表性地质学家的生平和成就, 详细阐述了这些科学家对中国地质科学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并通过记述他们在研究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 及如何克服这些障碍的精神, 展现他们的工作对中国社会和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乃至对于国际学术界产生的深刻影响。 |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编 |
安徽美术出版社 |
K826.14 |
98 |
0 |
荐购
|
| 1143 |
|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何仁甫 |
本书概述何仁甫生平及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 介绍了何仁甫辨证论治思想、中药外敷治疗骨伤科疾病经验及其临床应用, 包括常见骨伤科疾病的治疗手法、固定和药物治疗, 外用丹剂在骨髓炎、骨结核中的应用、骨伤的复位及固定策略、手法与练功等内容, 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何仁甫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
马云, 贺前松主编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K826.2 |
40 |
0 |
荐购
|
| 1144 |
|
悬壶济世:邓铁涛 |
本书描绘了著名中医临床家、理论家、教育家, 中医发展战略家, 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波澜壮阔的一生。邓铁涛毕生致力于中医学的振兴与发展。他以精湛的医术, 尤其是对重症肌无力等疑难杂症的突破性治疗, 彰显了中医的深邃与神奇; 他在中医教育和科研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政策倡导上展现了远见卓识。本书采用专题写作手法, 以时间为脉络, 以关键事件为节点, 客观真实地记录了邓铁涛不同阶段的人生轨迹和学术成就, 包括筑梦岐黄、临床实践、立言传新、赓续绝学、建言献策、立德铸魂等, 充分展现其在中医领域所体现出来的一系列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 |
中国编辑学会组编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K826.2 |
99 |
0 |
荐购
|
| 1145 |
|
死神密码破译者:王逸平的故事 |
本书稿讲述了“时代楷模”王逸平的故事。王逸平,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致力于心血管药物的研究与创新, 成功研发出治疗冠心病的现代中药丹参多酚酸盐针剂, 该药物在全国500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 惠及2000多万患者。王逸平从30岁患上不治之症克罗恩病, 在长达25年里与死神搏斗, 用自己的生命, 在有限的时间里破译了死神的密码, 书写了一位医药研究者的悲壮传奇。他的科研成就不仅提升了中医药现代化水平, 而且展现了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
海飞主编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K826.2 |
22.8 |
0 |
荐购
|
| 1146 |
|
吕惠卿年谱长编 |
本书详尽、细致地还原吕惠卿的生平, 不仅呈现了吕惠卿的宦途政事, 也对他的学术思想成就有深入叙述。作者搜集、考辨众多史料, 依据大量正史、典章, 结合文集、笔记、方志、碑刻等相关文献, 并参考各个时代学者的研究成果, 编撰成谱, 为继续推动相关研究提供重要文献支撑。 |
吴长城编撰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K827=441 |
128 |
0 |
荐购
|
| 1147 |
|
大儒与半仙:刘伯温新传 |
本书从志在大儒与成为半仙切入, 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刘基的生平及其思想变迁。全书分为七章, 分别展现了刘基的抱负与元代末世的冲突, 刘基对明朝的复杂心态, 开国军师这一身份究竟是否真实, 刘基幽微的遗民心态, 刘基的诗歌创作及其风格嬗变, 刘基的散文创作及其学术思想, 刘基不同时期的交游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
周松芳著 |
东方出版中心 |
K827=48 |
88 |
0 |
荐购
|
| 1148 |
|
文华之江:湖笔工匠访谈录:第一辑 |
本书由《薪传--湖笔工匠访谈录》《森泉集》《悟世慧言》《乡村遗影》《三省集》五部书稿组成。其中《薪传》为湖笔工匠访谈录, 《森泉集》为短篇小说集, 《悟世慧言》为读书札记, 《乡村遗影》为乡村风貌摄影集, 《三省集》为诗集, 题材丰富, 展现了作者的文思, 以及浙江经济文化发展在生活中的体现。丛书既有生活化的观察与思考, 也对诗意的抒情与回忆, 兼具文学性与可读性。 |
姚新兴著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K828.1 |
268 |
0 |
荐购
|
| 1149 |
|
文学视野下的刘向《列女传》研究 |
本书从文学角度, 系统研究刘向《列女传》: 辨析“序次”与“撰写”, 结合社会背景、文学功能, 分析《列女传》的成书; 从对史料的整合增饰、《诗经》的“断章取义”式引用、女性故事的“无中生有”式虚构等方面, 探讨其“文学笔法”, 分析其与史书之别; 结合《左传》《礼记》《尚书》《孟子》《史记》等典籍中的女子“原型”, 探究《列女传》贤智、贞义、孽嬖形象, 结合社会伦理、女性价值观、刘向的创作式改编, 解析其形象的文化成因; 从主题、情节、语言方面, 探析该书独特艺术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冯利华著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K828.5 |
74 |
0 |
荐购
|
| 1150 |
|
阿非利加征服者:比拿破仑更伟大的西庇阿 |
本书围绕古罗马统帅、政治家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的战略、战术和品格, 详述了这位伟人生命中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事件, 重新评估了他的历史重要性, 也探讨了罗马精神的深刻内涵。哈特深信, 理解西庇阿的诸战役, 将极大促进现代战争的革命; 理解西庇阿, 亦有助于我们理解军事、经济、政治、道德之间的相互作用。 |
(英)B.H.利德尔·哈特(B. H. Liddell Hart)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K831.985.52 |
59 |
0 |
荐购
|
| 1151 |
|
波斯语本《艺术芳园》译注 |
本书前言部分点明这是波斯语本, 涉及艺术家生平事迹等内容。开篇导言探讨了笔的发明以及书法与阿拉伯人和非阿拉伯人领袖的渊源。书中各章节分别进行论述, 第一章介绍三一体、相似字体及其起源; 第二章聚焦波斯悬体书法家; 第三章关注波斯体书法家; 第四章对画家情况展开介绍。结语阐述了画线、泥金装饰、制色和调墨的方法, 以及其他书画院物品的准备和青金石色的调配。 |
贾斐译注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K833.735.7 |
108 |
0 |
荐购
|
| 1152 |
|
约翰·阿丁顿·西蒙兹年谱图录 |
本书主要利用笔者多年所藏之西蒙兹传记文献 (包括西蒙兹自己的回忆录) 和西蒙兹一生所撰写的各种著述出版物加以择要简编, 集中勾勒西蒙兹性倒错人生纠结、不间断文化创作、寻觅超越自我途径的事例, 对西蒙兹生平事迹中的关键事项( 如惠特曼对西蒙兹人生观的终极启示等) 加以提示并略作铺陈, 标准是每年选5项左右的事例。使读者通过此学术年谱的点点滴滴大致了解西蒙兹的人生经历, 体验到西蒙兹的学术成长之路--一种笔耕年代为了某种使命而近乎折磨的创作历程。 |
周春生著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K835.615.81-64 |
198 |
0 |
荐购
|
| 1153 |
|
雾野回声 |
本书内容讲述18世纪, 爱尔兰贵族女性艾琳·尼康奈尔在失去丈夫之后写下一首非凡的悼诗。今天, 一位年轻的母亲黛瑞安·尼格利弗经历了一场几乎失去第四个孩子的痛楚, 在读到这首悼诗时, 她迷上了它与自己生活的相似之处, 并开始追踪艾琳人生经历的其余部分。这是一个惊人的故事, 讲述了一个女人通过深入过去并找到另一个女性的声音来解放自己。文字在过往与现今、悼念与寻索、诗歌与创作者之间流动, 成为一组关于文学研究的记录, 一次关于母职和创作的沉思, 一段关于一种言语、一个声音和一位女性被抹去的叙述。 |
(爱尔兰) 黛瑞安·尼格利弗著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K835.625.6 |
68 |
0 |
荐购
|
| 1154 |
|
敦煌写本中的唐五代民族与社会 |
本书为敦煌学专家金滢坤先生的个人专著, 从民族、社会、历史和教育四个方面分为4篇16章系统讲解敦煌写本中记载的唐五代时期的敦煌民族、社会、历史、教育情况, 内容全面发凡颇多, 颇受学界关注。书稿中的部分内容曾作为20余篇论文在《民族研究》《文史》《文献》《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厦门大学学报》《敦煌研究》等刊物上发表, 其中部分曾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是一部颇有价值的敦煌学研究专著。 |
金滢坤著 |
文物出版社 |
K870.6 |
110 |
0 |
荐购
|
| 1155 |
|
唐山地区先秦时期遗存调查报告 |
本书是河北省文物局的项目: 唐山市滦河流域 (孤竹国) 考古调查成果的一部分。在进行项目的过程中, 通过室内准备和实地调查, 我们发现以往的调查和收集的资料与实地现状有了很大的差别,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1是以往调查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和记录, 现在了解起来感觉有些困难, 2是遗址现状经过当地百姓的生产建设有了较大的变化, 新的作业方式对于调查和采集标本更加的困难。 |
唐山市文物古建研究所, 辽宁大学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编 |
科学出版社 |
K872.223 |
268 |
0 |
荐购
|
| 1156 |
|
西南文物考古:第一辑 |
本书收录考古发掘报告、研究论文等12篇, 内容涉及考古发现、巴蜀文化研究、西南民族考古、聚落考古、山地考古、科技考古等多个方面。 |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主编 |
巴蜀书社 |
K872.7-53 |
68 |
0 |
荐购
|
| 1157 |
|
考古衡今八音论集:第一届音乐考古遗存学术研讨会文集 |
本书共收录音乐考古学最新研究论文38篇, 涵盖音乐考古、音乐历史田野考察、古乐器研究、乐律研究、音乐文物研究、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 研究手段丰富多样、研究方法科学严谨。随着首届音乐考古遗存学术研讨会的召开, 中国音乐考古学领域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来自全国的11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 共同探讨了音乐考古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前沿议题。 |
贺志凌, 付晓东主编 |
上海三联书店 |
K875.54-53 |
98 |
0 |
荐购
|
| 1158 |
|
金银器的春秋 |
本书易图文并茂的方式, 用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金银器进行串连, 用金银器的纹样“诉说”历史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金银器在历史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 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金银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绵久而辉煌。中国古代金银器不仅工艺繁复, 制作技巧高超, 而且造型精巧, 装饰细密, 每一件都是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佳作, 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更迭出现之不尽相同的各个时代文化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彰显出其自身独特的人文、科学、经济价值。 |
扬之水著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K876.434 |
128 |
0 |
荐购
|
| 1159 |
|
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 |
本书汇集了陈来教授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出土简帛文献的研究。作者通过对晚近出土的郭店楚简已校点的篇目、竹帛《五行》、马王堆帛书《五行》等文献, 探讨先秦哲学的相关话题, 如儒家人性论、空门易学等, 力图在受困的史料中实现儒家系谱的重建。全书由十二篇文章组成, 系统梳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简帛文献出土对先秦思想史研究的深远影响, 尤其聚焦于马王堆帛书《易传》、郭店楚简《性自命出》及竹帛《五行》篇的哲学诠释。 |
陈来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K877.04-53 |
78 |
0 |
荐购
|
| 1160 |
|
吐鲁番出土文书书法墨迹精选 |
本书精选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公私文书﹑古籍﹑佛道教经卷作品, 使用高清图片, 真实再现古人墨迹, 既可供读者研究汉唐时代书体变迁, 还可供读者欣赏临习。吐鲁番文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此前, 魏晋存世墨迹仅有《平复帖》《伯远帖》数行而已, 后人难从碑刻刀笔中推求原初的笔墨情致。吐鲁番出土的墨迹文书在不经意处显露笔法情趣, 让今人可以真切地揣度古人笔墨, 不必再受刻本传拓失真之苦。此外, 吐鲁番文书也是研究书体变迁的宝贵实物资料, 其中的书法作品, 与中原地区风格近似, 可见汉文化在西域传播的轨迹。 |
吐鲁番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吐鲁番市文物局编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K877.92 |
14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