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01 |
|
中国环境保护传播研究 |
这是第一部有关中国环保传播研究的专著, 从中国几十年环保传播实践回顾总结入手, 着重分析了大众传媒的各种环境风险传播; 分析了客体因素、主体因素的影响, 据此提出改进中国环保传播要优化制度环境、传媒的职能提升等现实对策。本书结合具体报道案例, 关注到很多被忽视的议题, 解析深刻独到, 具有鲜明的环保实践特色和独到的学术透视能力。 |
贾广惠著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X-12 |
46 |
0 |
荐购
|
| 12702 |
|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公民环境教育共生机制研究 |
本书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切入, 对公民环境教育进行系统研究。简述公民环境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历程, 以及公民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阐述当前我国公民环境教育现状及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重点探讨公民环境教育的发展路径和内在共生机制。希望借此拓宽有关环境教育研究的视野, 推动公民环境教育实践效果的提升, 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
尚云峰, 徐艾菂著 |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X-4 |
56 |
0 |
荐购
|
| 12703 |
|
寂静的春天 |
《寂静的春天》是公认的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 作品讲述了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巨大的、难以弥补的危害。全书既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 又充满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 被公认为近5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书。 |
(美) 蕾切尔·卡森著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X-49 |
22 |
0 |
荐购
|
| 12704 |
|
寂静的春天 |
美国中部有一个以美景著称的城镇。每到春季, 城镇周围开满白色的小花, 候鸟开始在枝头筑巢, 小溪里挤满供人类垂钓的各种鱼类。各地的人们纷纷来到这里观赏美景, 品尝美食, 聆听鸟类的欢唱……一切都被一种白色的粉末打破了。农用飞机撒下这些粉末, 导致森林、小溪、农田和房舍上都被粉末覆盖。先倒下的是喝了溪水的家畜。之后, 人们发现虫害更加严重了, 周围经常出现的小动物也不见了, 甚至出现了人类病倒的情况。人们纷纷搬离这个曾经宛如世外桃源的地方。第二年的春天, 鸟类的歌声消失了, 这里也不再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昔日热闹的城镇变得十分寂静。究竟这种白色的粉末是什么? 它们又是怎样引发了这一系列的反应? 本书将试着给出答案。 |
(美) 蕾切尔·卡逊著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X-49 |
36 |
0 |
荐购
|
| 12705 |
|
工程环境化学原理及应用 |
工程环境化学是研究化学物质, 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各种存在形态及特性、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影响的科学。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固体废物处置及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环境污染物质的生物化学、重要化学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工程环境化学的实验与应用等。 |
刁春燕编著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X13 |
59 |
0 |
荐购
|
| 12706 |
|
环境分析化学的方法及应用研究 |
本书包括绪论、滴定分析法之酸碱滴定法、滴定分析法之配位滴定法、滴定分析法之氧化还原滴定法、滴定分析法之沉淀滴定法、原子光谱分析法之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子光谱分析法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分子光谱分析法之红外吸收光谱法、色谱分析法之气相色谱法、色谱分析法之高效液相色谱法、其他分析方法、环境样品有机污染物分析的预处理新技术等内容。有重点的讨论了环境分析化学的方法研究以及在环境方面的具体应用。结构上章节安排错落有致, 逻辑清晰; 内容上深入浅出, 图文并茂, 容易理解。 |
唐杰, 曾亮, 陈秋颖编著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X132 |
58 |
0 |
荐购
|
| 12707 |
|
从地方分治到网络共治: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
本书以湘黔渝“锰三角”为研究案例, 在实地调查研究基础上, 采用“解构-分析-综合”的分析方法对该区域2000-2012年期间的一系列特定事件进行“深度扫描”, 力图展现该区域环境治理绩效由“久治不愈”到“成效显著”的实现进程, 并对不同治理阶段“合作治理困境”的生成和突破背后深层次原因进行解释, 来反映各个核心行动主体在该历时性“场域”中演绎的真实角色; 继而遵循“发现-反思-总结”的认知程序, 综合应用治理理论对“锰三角”区域环境治理案例背后的学理意蕴进行梳理和提炼, 深入探析影响区域环境治理绩效的关键因素以及治理困境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进而厘清区域环境治理中各个影响因素的运作方式和机制; 最后, 基于“锰三角”区域环境治理的经验和研究发现, 本书提出我国区域环境模式由“地方分治”向“网络共治”方向转变, 并构建了我国区域环境网络化治理模式和区域环境网络治理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 来提升区域环境网络治理的效率, 促进区域环境治理目标的实现。 |
周建鹏著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X143 |
85 |
0 |
荐购
|
| 12708 |
|
水生态学理论及其污染控制技术 |
水生态是指环境水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各种水分条件的适应。水污染控制技术是采用科学与工程技术的方法, 以工程技术措施防止、减轻乃至消除水环境的污染, 解决与废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有关的问题, 改善和保持水环境质量。本书主要研究水生态学理论及其污染控制技术, 内容包括水生态环境综述、水体污染与污染源、水污染控制的物理处理技术、水污染控制的化学处理技术、水污染控制的深度处理技术, 以及水污染控制的生物处理技术。 |
陈吉宝著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X143 |
52 |
0 |
荐购
|
| 12709 |
|
广西北部湾海洋环境生态背景调查及数据库构建 |
本书针对广西北部湾开发建设中的海洋环境生态日趋严峻, 海洋环境生态背景数据匮乏的问题, 亟需开展广西北部湾海洋环境生态背景调查及数据库构建方面的研究。本书针对广西北部湾海域内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形地貌、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化学等环境要素进行统计, 在调查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的基础上, 系统地分析了广西北部湾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生态的现状、变化及原因, 并构建了广西北部湾海洋环境生态数据库, 数据库密切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环境生态管理需求的实际情况, 为管理部门提供监测数据检索查询、环境生态趋势性分析与评价和海洋环境质量评价等综合信息服务。 |
姜发军, 陈波主编 |
海洋出版社 |
X145 |
80 |
0 |
荐购
|
| 12710 |
|
山东海洋生态红线 |
本书介绍了山东省海洋生态红线研究的制度成果和研究成果, 内容包括红线区划定方案、海域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需求分析等, 这些成果是全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建设中的重要成果的一部分。作者将海洋生态红线制度有关成果集结成册, 可及时积累和总结山东省建立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经验做法和研究成果, 进一步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制度、机制创新, 为各级领导和政府在海洋环境管理中提供决策参考和重要依据, 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提供数字资料和技术支撑。 |
王守信主编 |
海洋出版社 |
X145 |
186 |
0 |
荐购
|
| 12711 |
|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与案例 |
全书共分7章, 首先对生物修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作了详细的介绍; 然后对植物、微生物和综合技术应用于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污染修复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最后, 综合应用生物修复的原理, 以案例方式讲解了典型环境问题的生物修复工程, 以便于读者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适用的生物修复技术。 |
主编李素英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X17 |
35 |
0 |
荐购
|
| 12712 |
|
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研究 |
本书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立法、生态环境司法和生态产业发展四个方面的研究, 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由以上各个领域的学者从各自的视角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和学术思考。 |
任亮, 南振兴主编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X171-53 |
78 |
0 |
荐购
|
| 12713 |
|
滨海生态景观营造技术 |
本书系统地分析了现阶段滨海生态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华南滨海地区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 从景观设计原则、植物选择、植物配置、土壤改良、乔木移植技术及养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供业内人士参考应用, 以期为华南滨海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景观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
谭广文主编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X171.4 |
88 |
0 |
荐购
|
| 12714 |
|
承德生态恢复与居民福祉 |
本书用地理学方法进行论述, 内容共分两篇, 第一篇介绍承德市生态环境, 包括承德市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土壤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耕作养殖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旅游资源; 第二篇论述承德市生态恢复与居民福祉耦合关系, 包括生态恢复概述、区域生态恢复与居民福祉耦合关系研究方法、承德市生态恢复与居民福祉耦合关系研究案例。建构了承德市社会经济系统的可计算一般均衡化模型, 模拟了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人类福祉耦合关系。通过制定不同的政策情境, 对京津冀地区的多种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权衡与协同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在总结多个实践案例的基础上, 对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理论及应用途径进行了归纳。 |
张月丛, 成福伟等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X171.4 |
89 |
0 |
荐购
|
| 12715 |
|
环境微生物作用与技术研究 |
本书包括绪论、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探析、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环境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环境污染的微生物监测技术、环境微生物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和资源微生物等内容, 系统的探讨了环境微生物的作用以及环境微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本书结构严谨、清晰。内容上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简明易懂, 便于读者理解。 |
姜华著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X172 |
54 |
0 |
荐购
|
| 12716 |
|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
本书针对高等学校环境类专业学生及环境工作者的实际需求, 结合环境学科对环境微生物学方法和技术发展的新需求, 从最基本的微生物实验室基础知识入手, 在注重环境微生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的同时, 力求详细地介绍现代分子微生物学技术和显微技术, 使读者能够由浅入深、系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 增加了环境微生物相关的综合性、研究性实验项目, 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
陈兴都, 刘永军主编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X172-33 |
46 |
0 |
荐购
|
| 12717 |
|
我国碳会计制度设计与运行机制研究 |
运用低碳经济对现代会计影响的最新成果, 通过文献分析、实务剖析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概述碳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来研究碳会计制度框架设计问题, 采用科学的方法从“资本、技术和环境”三重依赖的高度来重构和设计碳会计的信息反映、披露和分析规范, 即建立一种专门针对碳行为的理论体系、操作体系、运行体系和共管体系。 |
张亚连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X196 |
98 |
0 |
荐购
|
| 12718 |
|
区际间环境不公平问题研究 |
本书对公平和环境公平的一般认识进行总结梳理, 作为后文分析环境不公平的一个基础和参照物, 然后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环境不公平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及相关研究方法的研究, 最后对既有研究做了一个归纳述评并提出了笔者对研究环境不公平问题的框架思考。 |
闫文娟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X196 |
36 |
0 |
荐购
|
| 12719 |
|
会计视角的资源环境核算与管理 |
环境会计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价值管理会计, 环境外部性理论直接反映了环境会计管理思想的内核。环境会计信息系统包括环境会计核算信息和环境管理控制信息, 环境会计本身就包括环境财务会计和环境管理会计, 进而构成企业环境会计的全部内容。环境会计是对环境外部不经济的管理, 对资源环境管理的重视, 成就了环境会计新学科, 并赋予其管理的内涵, 其核心价值是对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 实际应用意义就是环境成本会计。环境会计教育是对环境管理技术知识和环境文化的教育, 环境文化是环境会计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 环境文化特别强调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优化和人对自然行为的科学化, 它是环境会计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本专著从会计视角诠释了环境管理的内涵、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 是到目前为止的环境会计应用于环境环境领域的国内最新著作。 |
袁广达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X196 |
88 |
0 |
荐购
|
| 12720 |
|
环境产权会计与审计研究 |
本书围绕环境产权实务与会计基础、基于环境产权行为的新环境审计模式再造、基于碳排放和自然资源资产的环境审计实务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 以期将环境产权行为及其与环境审计之间的内在逻辑系统化, 探索环境审计的本质, 直面环境治理现实困境的解决方略。 |
伍中信, 张薇, 周红霞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X196 |
50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