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61 |
|
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保护与治理 |
本书采用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与系统的方法、反思与批判的方法和文献阅读法, 坚持马克思生态文明观, 沿着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研究路径, 系统地研究了生态文明相关问题, 辩证地分析了西部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 提出了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对策。 |
娄胜霞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X321.24 |
52 |
0 |
荐购
|
| 12762 |
|
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 (西安段) 适应性保护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 |
本书主要从山水城市的视角出发, 对秦岭北麓 (西安段) 适应性保护模式及规划策略进行了研究, 通过分析秦岭北麓 (西安段) 的生态环境的具体状况, 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模式与规划策略。全书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 逻辑清晰, 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 |
肖哲涛, 和红星著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X321.241.1 |
52 |
0 |
荐购
|
| 12763 |
|
干旱风沙区风蚀监测与防治技术实践 |
本书是以宁夏干旱风沙区生态农业及退化沙地植被构建、恢复与利用研究为主线, 以干旱风沙区生态环境治理与退化植被构建及利用、沙区优势灌木资源开发与利用、沙区代表性中药材甘草人工高效栽培与田间管理优化研究、宁夏中部干旱带典型景观地貌风蚀特征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沙区灌区与旱作高效节水潜力拓展、干旱风沙区绿洲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与优化技术等理论的研究、实践与示范的基础上集成总结的综合性技术专著。全书共分生态治理篇、产业开发篇、综合技术理论与实践优化篇等3大部分7章内容。系统的阐述了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治理、植被构建与节水型高效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关键技术。 |
左忠著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X321.243.02 |
85 |
0 |
荐购
|
| 12764 |
|
西部资源富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 |
本书的研究首先探讨了构建符合资源富集区域特征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进一步完善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 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的资源富集区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评价模型; 进而科学的测度评价资源富集区域“生态文明”发展程度与趋势; 最终, 提出全面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资源富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体系与战略规划。 |
李瑞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X321.244 |
58 |
0 |
荐购
|
| 12765 |
|
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研究 |
本书以确定研究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评价思路与方法, 采用“多系统一体”指标体系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 模型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由于考虑到生态效率与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因此使用投入产出体系构建生态效率评价体系以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体系, 并采用相应的评价方法, 从省域与城市两个维度对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定量评价分析, 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及各城市提供一个动态的、相对的参照坐标, 归纳出长江经济带各省 (市) 以及城市当前存在的不同类型生态文明发展态势, 再进行收敛协调性分析, 研究影响因素, 找出存在的问题, 进而对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
孙欣, 宋马林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X321.25 |
42 |
0 |
荐购
|
| 12766 |
|
江西省武宁县“点绿成金”的样本解读 |
本书包括4个篇章: 起始篇、保护篇、发展篇和探索篇。其中起始篇主要包括3个层层递进的序以及从全县视角对生态文明建设“武宁样板”的特色总结。保护和发展篇是核心篇章, 保护篇从山、水、林、田四个维度展开。而发展篇从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空间、生态文化、生态机制六个方面切入, 把“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文化机制全过程、全领域。探索篇主要介绍武宁目前正在进行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探索, 以及新时代下武宁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方向等。最后还有一个附录, 用于展示武宁县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主要领导视察、主流媒体评论、省部级获奖及荣誉证明材料等。 |
本书编委会编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X321.256.4 |
99 |
0 |
荐购
|
| 12767 |
|
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本书指出要提高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与效率, 需要对现阶段广西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现状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广西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 在生态资源开发和利用、生态产业建设、生态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等方面都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与挑战。为此, 要提高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 需要构建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机制, 转变思想, 树立生态文明观,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促进广西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需要构建广西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机制, 促进广西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相协调; 需要构建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机制, 发展生态经济, 发展生态产业; 需要构建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补偿机制和配套措施。广西生态文明建设中已经总结了恭城模式--农村生态建设的典范和贵糖模式--发展循环经济的范例, 为新的历史阶段进一步推进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何林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X321.267 |
88 |
0 |
荐购
|
| 12768 |
|
推进绿色小康 建设壮美广西:“两山”理念在八桂大地的实践与探索 |
本书分为理论、实践和应用三大篇章。理论篇章分析了“两山”重要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基于哲学理论、生态文明理论、马克思发展理论等理论框架。实践篇章以新时代广西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现状为基础, 分析了广西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典型案例, 评估了广西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成效, 总结了广西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基本经验, 提炼了“两山”重要思想在广西的新发展, 并进一步认知了广西践行“两山”重要思想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应用篇章总结分析了国内其他兄弟省份的经验, 提出了广西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战略以及保障措施。 |
马璐, 熊娜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X321.267 |
88 |
0 |
荐购
|
| 12769 |
|
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技术指南 |
本技术指南整理了最新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文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有关文件、技术方案、技术指南等, 共三篇, 内容包括: 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技术文件; 技术方案。 |
云南省环境保护厅, 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编 |
中国环境出版社 |
X321.274-62 |
85 |
0 |
荐购
|
| 12770 |
|
亚太城市绿色发展报告:建设面向2030年的美好城市家园 |
本研究报告基于联合国全球发展议程,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点, 构建了城市绿色发展的分析框架, 提出了宜居、富裕、包容、善治的城市绿色发展理念, 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 对亚太地区100个主要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和分析。同时, 报告集聚了来自美国、俄罗斯、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英国的知名智库、国际组织和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水平研究机构的青年专家学者, 共同组成研究团队, 开展了城市绿色发展案例研究和中国城市绿色发展专题研究, 总结和梳理了国内外城市绿色发展的经验, 研究了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绿色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以为亚太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合作和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研究借鉴。 |
主编赵峥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X321.3 |
99 |
0 |
荐购
|
| 12771 |
|
煤炭矿区节能减排多目标优化决策研究 |
本书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综述、煤碳矿区节能减排现状和潜力、煤碳矿区节能减排静态多目标优化、煤碳矿区节能减排动态多目标优化、煤碳矿区节能减排最终决策方案等。 |
杨娟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X322 |
48 |
0 |
荐购
|
| 12772 |
|
生产者责任延伸 (EPR):理论、政策与实践 |
本书通过揭示传统环境治理中存在的两个“管理缺口”引出“延伸生产者责任 (EPR)”的概念, 进一步剖析了废弃物问题及其产生的经济根源, 旨在探寻废弃物管理政策的理论依据。在系统阐述EPR理论基础上, 分析了EPR政策的运作机理与运行模式, 比较分析了EPR政策工具的激励效果。系统考察了发达国家EPR实践经验, 通过梳理中国应对废弃物问题的政策演变揭示了已有政策的缺陷, 最后就EPR在中国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解决的思路。 |
郑云虹著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X322 |
75 |
0 |
荐购
|
| 12773 |
|
社会责任视角下丝绸之路经济带环境信息披露研究 |
本书在综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文献的基础上, 首先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实施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实施环境会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其次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西北五省区特别是重点区域陕西省, 进行了历史性的实证研究与回顾; 而后从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视角分别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即从西北五省和西南四省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及方式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 |
王小红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X322.2 |
88 |
0 |
荐购
|
| 12774 |
|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
本书共八章。在开篇缘论部分对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典型实践进行了综述, 第二章和第三章, 用这两章对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治理对象一废弃物, 进行全面的梳理分析, 本书第三章是对废弃物治理理论和典型的外部性治理政策的一个分析, 自在从理论角度认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设计遵循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指导。通过第二、第三章的分析, 为第五章-第七章核心制度分析时, 废弃物有经济价值和没有经济价值条件下制度推行的差异分析奠定了基础, 这也是国内外现有研究和著述所普遍忽略的。本书第四章-第七章, 是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 特别是基于废弃物的经济价值判定, 从废弃物有经济价值和无经济价值两个角度, 对基金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押金返还制度的制度内涵、推行条件、费率模型、推行方式、典型经验分析等方面, 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本书第八章, 按照前面几章的研究逻辑, 对中国当前废弃物的属性、废弃物回收利用市场的特点、二元利用体系的形成进行了分析, 指出中国当前废弃物尤其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有价”的市场条件下, 推行废弃电器电子处理基金会导致二元利用体系的形成。 |
张德元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X322.2 |
76 |
0 |
荐购
|
| 12775 |
|
江苏中小企业生态环境评价报告:2018 |
本书涉及资金情况、产能利用、市场销售、成品库存、投资计划等内容, 对于政府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科研单位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可明确产业扶持和金融业务方向, 打造良好的政策、金融服务平台。 |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企业生态研究中心著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X322.253 |
49 |
0 |
荐购
|
| 12776 |
|
我国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
本书综合运用农业生态系统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社会福利理论等, 就湖北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测度与模糊评价以及农业产业生态福利实现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博弈行为及特征进行全面的统计与测度分析, 全面了解湖北省农业产业发展的生态福利现状、发展趋势以发展潜力、生态效率及产业可持续发展, 最终提出了全面提升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的策略。 |
刘应元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X322.263 |
39 |
0 |
荐购
|
| 12777 |
|
城市防灾规划丛书:第三分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
本书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2015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城市防灾规划丛书》的第三分册, 主要针对地震灾害进行规划理论、规划实务和规划案例三个部分的阐述, 通过理论的梳理, 构建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体系, 并对抗震性能评价、规划结构与内容、规划组织与实施做了详细阐述, 最后通过日本三个城市尺度案例的梳理以及我国四个城市尺度的抗震防灾案例的梳理, 对城市抗震防灾规划进行了具体化, 对从事相关防灾减灾工作的工程师、学者、政府管理部门工作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
王志涛 ... [等] 编著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X4 |
88 |
0 |
荐购
|
| 12778 |
|
城市综合防灾与应急管理 |
本书包含了对城市的认识、城市综合防灾基本理论、城市综合防灾与应急管理政策和法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城市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综合防灾标准与技术支撑、城市综合防灾与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和演练、我国中央和地方应急反应体系、国外应急管理经验借鉴、各国防灾及应急管理机构设置等十章内容。 |
翟宝辉, 袁利平等编著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X4 |
52 |
0 |
荐购
|
| 12779 |
|
城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第四分册 |
本书主要针对地质灾害进行理论、实施技术与案例的阐述, 首先梳理了城市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理论以及规划原理, 构建了方法与管理体系, 其次对泥石流、滑坡、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城市地质灾害的具体防治规划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并辅以典型规划案例, 对从事相关防灾减灾工作的工程师、学者、政府管理部门工作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
崔鹏, 彭建兵等编著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X4 |
108 |
0 |
荐购
|
| 12780 |
|
灾害治理实证研究:受灾群众、社会工作者、社区和社会视角 |
本书是作者对参与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思考, 分别从受灾群众、社区、社工和社会四个不同的视角, 围绕灾后快速需求评估、恢复重建监测四个有关灾害治理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凸显中国灾害治理体系下的社会变迁、制度创新、多元社会抗逆力建筑等方面的变化。本书“以人为本”来探索了汶川地震从紧急救援到灾后恢复重建等不同阶段的相关研究问题, 是对巨灾管理领域的有益补充, 强调灾区需求分析、社区服务模式、灾后重建监测等工作都应从“人”的角度展开。 |
陆奇斌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X4 |
4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