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1 |
|
电工与电子技术 |
本书主要包括电路理论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内容, 涵盖了直流电路、单相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变压器、电动机、常用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与集成电路、逻辑代数基础、门电路以及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此外, 全书对基础理论、基本定律、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做了阐述, 并通过实例、例题和习题来说明理论的实际应用, 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理解。 |
主编姜凤利 |
东北大学出版社 |
TM |
48 |
0 |
荐购
|
| 1262 |
|
电工电子技能实训教程:第2版 |
本书分成三篇, 共10章。第一篇为电工技能实训 (包括安全用电常识、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常用低压元器件、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线路设计、电工技能综合实训); 第二篇为电子工艺实训 (包括电子设备装接技术、SMT及应用)。第三篇为PLC控制实训。这三篇为两个层次, 既可以独立使用, 也可以合并使用。各章融入了课程思政内容。 |
顾涵, 张惠国主编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TM |
49 |
0 |
荐购
|
| 1263 |
|
电工电子学实验教程 |
本书共分6章, 包含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继电接触控制等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实验验证, 包括电工电子学实验基础知识、常用仪器仪表与实验系统、Multisim仿真基础、VerilogHDL基础及Vivado设计工具使用、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等章节。本书配套齐全的教辅资料, 包括: 微课视频、实验设备操作视频、电子课件、实验设备说明书等。 |
孙晖, 贾爱民主编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TM-33 |
58 |
0 |
荐购
|
| 1264 |
|
电路分析基础 |
本书共14章, 主要内容包括: 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及其分析方法; 单、双口网络及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动态电路的时域和复频域分析;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及其功率的分析; 非正弦周期稳态电路的分析; 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及三相电路等。 |
谢晓霞主编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TM133 |
69.9 |
0 |
荐购
|
| 1265 |
|
通信电缆设计与制造 |
本书基于通信电缆的基础理论, 全面而系统地探讨了通信电缆的结构类型、结构设计、关键的生产工艺以及实用的测试方法。此外, 本书还深入地剖析了通信电缆回路间的相互干扰特性, 详尽地阐述了外界电磁场对电缆的影响机制, 并据此提出了有效的防护措施, 旨在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
肖飚, 倪艳荣主编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M248 |
59 |
0 |
荐购
|
| 1266 |
|
无铁芯永磁同步平面电机设计与应用 |
本书围绕无铁芯永磁同步平面电机展开, 系统论述其设计、控制等关键技术。首先阐述应用需求与发展历史, 剖析关键技术, 如电机设计方法、驱动及控制方法等。接着深入研究推力模型, 提出统一解析推力模型及扩展模型, 涵盖周期与非周期磁场情况。随后介绍电流分配方法、计算驱动方法、多轴解耦控制等。最后给出两个设计实例, 展示在工业自动化和精密运动控制领域的应用。 |
朱煜, 张鸣, 胡楚雄著 |
科学出版社 |
TM351.02 |
118 |
0 |
荐购
|
| 1267 |
|
电磁发射用直线电机理论与技术 |
本书共七章, 系统介绍电磁发射用直线电机的最新成果。第一章在简要概括电磁发射技术的基础上, 引出了电磁发射用直线电机的概念, 并重点介绍电磁发射用直线电机的特点、难点和核心技术; 第二章介绍了电磁发射用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 以及屏蔽效应和饱和效应带来的非线性影响, 讲解了故障模式及诊断算法; 第三章介绍电磁发射用直线电机的纵向边端效应现象、互感不对称机理及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第四章介绍电磁发射用直线电机的横向边缘效应现象、次级漏感定量计算及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第五章研究电磁发射用直线电机控制技术, 发明了高速串联分段供电技术, 建立了含段间、相间切换过程的瞬态动力学模型, 提出适用于高速长初级分段供电直线电机的弱磁控制策略、多定子控制技术和运动轨迹优化技术, 实现了行波磁场的平滑过渡; 第六章介绍电磁轨道发射电机、电磁线圈发射电机等其他类型电磁发射用直线电机; 第七章指出了电磁发射用直线电机的发展趋势和典型应用场景。 |
鲁军勇, 马伟明著 |
科学出版社 |
TM359.4 |
160 |
0 |
荐购
|
| 1268 |
|
电力互感器结构手册 |
本书从电力互感器的具体类别和典型结构入手, 以读者“置身”于制造厂或变电站时面对各类电力互感器等“具体”设备的视角, 对电力互感器进行“解剖”: 在细述电力互感器各组成部件 (包括概念、作用、实物、材质、运维要点等) 的基础上, 通过解体实例建立起各组成部件的“零”与设备整体的“整”之间的有机联系, 最后通过概述制造流程为读者介绍电力互感器的“生”, 以此使读者全面掌握电力互感器的结构知识。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实施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 环保绝缘介质的电力互感器已被研发出来并实现了挂网应用。为使读者了解这一行业动态, 在附录B中收集了相关产品信息。 |
冯宇等编著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TM452-62 |
120 |
0 |
荐购
|
| 1269 |
|
电气GIS局部放电光学感知与诊断技术 |
本书针对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GIS) 中局部放电光学特性及检测定位技术, 主要介绍了GIS局部放电光学原理研究及采集方法、GIS局部放电的多光谱特性研究、基于荧光光纤与仿真指纹的局部放电光学定位方法、基于双空间分辨率指纹库的局部放电光学改进定位方法、基于NSCT光电图谱融合的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方法等内容。本书内容明确了GIS局部放电的光学原理及特性, 创新性地提出了局部放电的光学检测与定位技术, 为完善GIS局部放电的光学诊断体系提供重要参考和支持。 |
臧奕茗著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TM564 |
59 |
0 |
荐购
|
| 1270 |
|
城市建成环境太阳能光伏应用 |
本书对IEA于1997年提出的建成环境光伏应用的概念, 从建成环境光伏应用范围以及需要考虑的经济、社会、美学等相关影响方面进行完善, 并界定了建成环境光伏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进而, 从光伏组件选型以及建成环境光伏应用方式两个层面对于建成环境光伏应用设计提出建议。在IEA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了建成环境光伏应用设计形式标准建议, 提出建成环境光伏应用设计流程, 并增加方案评估阶段, 以推动建成环境光伏应用项目落成, 降低公众对于光伏应用的消极态度。本书对于建成环境光伏应用从概念演进、设计方法与流程、潜力评估方法以及建成环境中屋顶光伏应用局部区域热环境影响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为未来建成环境生产性改造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
张文, 张玉坤著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TM615 |
58 |
0 |
荐购
|
| 1271 |
|
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测试与智能运维关键技术 |
本书共十二章, 分别介绍了电化学储能电站发展及应用、组成、并网测试技术、状态巡检和状态评价技术、故障预警技术等。 |
湖南省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余斌主编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TM62 |
60 |
0 |
荐购
|
| 1272 |
|
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第2版 |
本书以300MW、600MW火电厂机组及热力系统为介绍对象, 以火电厂能量转换过程为主线, 结合国内目前采用的新技术和新设备, 重点介绍火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热力学、传热学、锅炉设备、汽轮机设备、火电厂热力系统的基本知识。 |
焦海锋主编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TM621.4 |
58 |
0 |
荐购
|
| 1273 |
|
特高压变电工程智慧工地技术研究与实践 |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特高压工程建设概况, 电网基建数字化概况, 特高压工程智慧工地总体方案, 现场组网, 综合、土建类典型应用场景, 电气类典型应用场景, 创新与展望7章。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高压建设分公司组编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TM63 |
49 |
0 |
荐购
|
| 1274 |
|
输变电设备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上册 |
本书主要阐述电力变压器、互感器、避雷器、电力电缆、电力电容器、高压开关设备、高压电动机、发电机等电力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和事故原因, 并指出处理方法。书中还介绍了接地网的安全运行以及架空线路绝缘和变电所外绝缘的事故原因及防止措施, 二次回路及其故障处理方法、电力红外诊断技术的应用等。 |
《输变电设备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编写组编著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TM72 |
245 |
0 |
荐购
|
| 1275 |
|
输变电设备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下册 |
本书主要阐述电力变压器、互感器、避雷器、电力电缆、电力电容器、高压开关设备、高压电动机、发电机等电力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和事故原因, 并指出处理方法。书中还介绍了接地网的安全运行以及架空线路绝缘和变电所外绝缘的事故原因及防止措施, 二次回路及其故障处理方法、电力红外诊断技术的应用等。 |
《输变电设备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编写组编著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TM72 |
245 |
0 |
荐购
|
| 1276 |
|
无线电能传输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 |
本书源于作者十几年研究成果的总结, 书中系统地介绍了无线电能传输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应用, 同时还提供了多个无线电能传输的仿真案例, 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发展趋势。 |
张献等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M724 |
99 |
0 |
荐购
|
| 1277 |
|
电力视觉技术在架空输电线路走廊树障风险中的应用 |
本书对树木建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包括特征单体建模, 单体组合消隐, 确定树木各组成部分的断裂极限值, 风、雨作用于对象的受力分析, 确定断裂、摆动幅度的运动轨迹。涵盖了数据结构、建模算法、对象受力分析和碰撞处理等关键问题。 |
于舜著 |
东北大学出版社 |
TM726.3 |
58 |
0 |
荐购
|
| 1278 |
|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第3版 |
本书共11章, 包括概述、配电网及一次设备、配电网自动化数据通信、配电网馈线监控终端、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配电网高级应用软件、配电网自动化规划、配电网自动化新技术。书中融入了编者多年的教学心得、科研成果及工程经验, 力求使读者能够较快掌握和应用配电网自动化技术。 |
郭谋发主编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M727 |
65 |
0 |
荐购
|
| 1279 |
|
新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技术研究 |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能互动的主动配电网多时空尺度能量优化调度研究”的成果。本书主要解决“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 车、风、光等分布式资源的能量优化调度问题, 以便为新能源系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并深刻揭示“源、网、荷、储”多能互动的内在联系和协同机理。本书以新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 重点研究电动汽车、风光等异构能量的负荷特征描述与建模、基于博弈论的多元主体利益均衡与聚合调控等问题, 并对各类充电站等能源枢纽的选址定容进行了初步探讨, 从而实现新能源系统的合理配置与协同增效。 |
朱永胜著 |
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 |
TM73 |
88 |
0 |
荐购
|
| 1280 |
|
输配电线路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下册 |
本书以实际典型故障案例为主要内容, 运用电工学的基本原理、数学知识和运行工作实践经验, 对输配电线路及设备的各种故障进行了详尽地分析, 论述了故障起因、故障诊断和故障排除方法, 并提出了预防故障的措施。 |
《输配电线路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编写组编著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TM732 |
195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