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1 |
|
昆虫志 |
本书包含作者创作的5篇作品: 《昆虫志》《红蝈蝈》《天虫》《蟋蟀为谁而鸣》《你好, 蜣螂》。《昆虫志》以一位喜爱昆虫的机关工作人员为主人公, 他工作中面临过若干重要节点, 每一次都是从昆虫身上感受到了哲理, 能够更坦然地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困境。《红蝈蝈》的主人公为某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认真工作, 喜欢养蝈蝈, 捕获了一只罕见的红蝈蝈, 偶然机会受到县长重视, 获得机会到新的岗位, 并为县城的发展贡献智慧。《天虫》则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 回忆少年时农场的几位成年人朋友, 记录了点点滴滴平凡的生活。《蟋蟀为何而鸣》中的蟋蟀更像是主人公心中的家乡的符号, 镇上一条历史街道面临拆除改造, 主人公经过多方努力, 保住了家乡的历史的标志。《你好, 蜣螂》记录了农场上若干蜣螂的生活, 运用拟人的方法, 让这些小昆虫充满了趣味。 |
老藤著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247.7 |
68 |
0 |
荐购
|
| 1322 |
|
梦中秀丽 |
本书是作者欧阳斌历时20余年, 精心打造的一部小说选集, 收录了10部现实题材中短篇小说。其中自传性力作《梦中秀丽》以第一人称视角, 细腻书写九岁失母少年随父扎根“秀丽山养殖场”的成长轨迹, 既是献给父亲的深情挽歌, 也是中国式少年成长的心灵独白。其余九部作品风格各异, 题材多元。既有《美狐》《牛葬》中充满神秘色彩的乡村叙事, 也有《男人的约会》《虚幻之恋》对都市生活的冷峻观察。从《一粒沙》的简洁哲思, 到《第九十七号“俘虏”》的跌宕情节, 作者摒弃说教, 以生动笔触暗藏人生智慧。 |
欧阳斌著 |
团结出版社 |
I247.7 |
89 |
0 |
荐购
|
| 1323 |
|
迷舟 |
本书收录了格非的中短篇小说七部, 包括《褐色鸟群》《没有人看见草生长》《武则天》等。这七篇小说多以“记忆”为载体, 在循环往复的回忆中, 时间与空间的秩序感失效, 故事常常呈现出充满着内在矛盾却又耐人寻味的结局。其中《褐色鸟群》是格非的代表作, 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 人们谈论“先锋文学”时必提的作品; 同名篇《迷舟》则是格非的成名之作, 用平实冷静的叙述剔发命运变幻莫测的微妙精义, 使写实的笔触也平添了神秘的恐怖气势。 |
格非著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I247.7 |
69 |
0 |
荐购
|
| 1324 |
|
传承:广铁集团离休干部红色故事集 |
本书通过讲述老干部们亲身经历的革命故事, 展现了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顽强的斗争意志。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 从新中国的建设到改革开放,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用奉献谱写了一个个激励广大铁路职工的红色故事。书中的故事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 这些故事激励着年轻一代铁路职工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为实现铁路“六个现代化”、现代化铁路强国不断奋进。 |
广铁离退部, 广铁文联编 |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
I247.81 |
118 |
0 |
荐购
|
| 1325 |
|
火狐 |
本书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反思, 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观察、感悟和赞美。书中通过春蚕、火狐、狼、脯红鸟、蜜蜂、蝴蝶、蟒河猴、娃娃鱼等动物的故事, 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生机与神秘的自然世界。从春蚕的无私奉献到火狐的智慧与美丽, 从狼的复杂性格到脯红鸟与人类之间的温馨互动,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对动物的敬畏和对自然的赞美, 不仅仅是对动物行为的描述, 更是对生命、自然和人类情感的深刻反思。 |
卓然著 |
泰山出版社 |
I247.81 |
39 |
0 |
荐购
|
| 1326 |
|
让我留在你身边 |
本书为大家讲述了一只分期付款买来的金毛狗梅茜的故事。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看似是梅茜眼中的时间与距离、拥有与消逝, 但也是张嘉佳讲给千万人的故事, 是一份汪星人送给地球人的温暖礼物。梅茜的朋友就好像是我们身边的朋友, 梅茜的日常生活就好像零距离地发生在我们身边, 梅茜也好像就一直在我们身边。 |
张嘉佳著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I247.81 |
56 |
0 |
荐购
|
| 1327 |
|
一弯月儿跌进水碗里 |
本书为原创小小说集, 分为三辑: 第一辑“寄养灵魂的梦”, 写的是梦境, 在这个空间, 不受时空、人物和故事限制, 所有的都是率性地自由流动。第二辑“行走的烟云”, 每一个片段就是一段生活, 是作者具体生活场景的再现。第三辑“放歌秦岭里的沙村”, 在那里, 人们守望着一个被自己视为宇宙中心的龙脉。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作者走在熟悉的生活的土地上, 让本书散发出特有的风土人情和时代特征, 而且, 含有梦幻元素。就像《一弯月儿跌进水碗里》《风拂银须》《独眼》, 有诗意, 有温暖。甚至, 同一个素材, 可为两种表达, 改变的是时代背景, 可见文学含有永恒的人性。 |
湛社琴著 |
团结出版社 |
I247.82 |
68 |
0 |
荐购
|
| 1328 |
|
血色采访本:调查记者重案追凶手记 |
本书是一本以法制记者白鸥的视角记录的案件纪实故事。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法制节目记者, 白鸥深入一线, 采访了众多案件。本书收录了其中的十个案例, 内容丰富, 既有大案, 也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在白鸥的采访经历中, 她曾帮助一个患病孩子的家庭, 但在孩子意外去世后, 她坚持追求真相, 却让这个家庭陷入了更深的困境。这使她开始思考, 情有可原和法无可恕之间究竟哪一句更为重要。她还见过一个重度烧伤的病人, 其实只是别人的替身, 而这背后隐藏着关于利益的谜题。 |
白鸥著 |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
I25 |
56 |
0 |
荐购
|
| 1329 |
|
闪亮的坐标 |
本书是一本介绍江苏省南通市劳模先进事迹的书籍, 以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工匠等先进人物为采访、撰写对象, 用图文结合的方式, 讲述他们的追梦、筑梦故事。 |
南通市海门区总工会主编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I25 |
68 |
0 |
荐购
|
| 1330 |
|
出梁庄记:全新增订版 |
本书书写了离开梁庄去外地打工的父老乡亲生存状态。他们进入了中国的哪些城市? 做什么样的工作? 如何流转? 他们与城市以什么样的关系存在? 他们怎样思考梁庄, 是否想回去? 怎样思考所在的城市? 怎样思考自己的生活? 他们的历史形象, 他们的身份, 是如何被规定, 被约束, 并最终被塑造出来的? 中国有近2.5亿农民和梁庄打工者一样, 他们是中国特色农民, 长期远离土地, 长期寄居城市, 他们对故乡已经陌生, 对城市未曾熟悉。然而, 他们构成完整的农村与城市, 构成完整的中国。此书由梁鸿探访10余座省市、400余位打工者, 以200万字图文资料整理撰写而成, 是“梁庄”范本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当代中国最细节的观察。 |
梁鸿著 |
中信出版集团 |
I25 |
69 |
0 |
荐购
|
| 1331 |
|
没有尽头的旅程:非洲十年 |
本书共8章记录作者在非洲8国的纪实游历, 深度书写跋扈命运中坚韧生长的非洲女性群像。十年来, 梁子八次独身闯荡非洲, 给她留下最深印象的, 并非广阔壮美的风光, 而是那些坚强豁达, 乐观阳光的女人。在莱索托, 跟着大酋长挺进村庄, 竟被诸多男人“爱”上了; 在塞拉利昂, 和神一样的女大酋长拉家常; 在喀麦隆, 与尸体同车, 跟坟墓住在一个院子里; 在布隆迪, 婚礼上竟被邀请吸“大粪”……她用镜头捕捉到非洲女性在贫瘠土地上的生命光芒--那些与坟墓为邻仍乐观歌唱的村妇、以果敢撑起部落的女酋长, 皆在书中绽放鲜活力量。全书以极具张力的图文, 解码非洲大陆的野性与温柔, 以全新视角呈现大陆深处的生存史诗, 是一本纪实佳作。 |
梁子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25 |
65 |
0 |
荐购
|
| 1332 |
|
英雄山河:1942年的衢州之约 |
本书是一部以杜立特行动为主题的纪实文学作品。1942年美国派出由16架B-25轰炸机组成的突袭队, 对日本本土实施了第一次空袭。15架轰炸机 (1架迫降于海参崴) 均在浙赣皖闽等地迫降或坠毁, 包括总指挥杜立特在内的67名突袭队员被中国军民营救, 并安全转移到重庆。作者通过大量实地考察、采访、结合历史资料, 第一次把参与营救美国空军的中国军民作为主角, 更多地展示中国场景, 讲述中国故事。2023年,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旧金山高度赞扬了杜立特突袭者和中国营救者, 并充分肯定了由此而产生的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今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本书讲述了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并肩战斗的故事,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周立文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I25 |
78 |
0 |
荐购
|
| 1333 |
|
师傅 |
本书作者八十年代初曾在天津某工厂工作了四年, 通过对铆工组众师傅们的回忆, 刻画了一个个生动的师傅形象。铆工匠杨伟东、“白胖李”李光明、“卷毛孙”孙在庭、“贾淄博”贾建章等。每一位师傅都身怀绝技, 他们各自身份背景、年龄籍贯不同, 却都把青春热血洒在热火朝天的厂房里。天津的工业历史长河就是由无数个师傅们这样的小人物汇聚起来的。本书展现了一幅热血朝天、阵仗庞大、细致入微的工厂图景, 是八十年代天津工人乃至全国工人的缩影。 |
武歆著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I25 |
58 |
0 |
荐购
|
| 1334 |
|
人生之路 |
本书是一部自传体回忆录。作者用编年体的形式讲述了自己的祖籍家世, 回忆了少年时期的艰苦生活, 记录了自15岁参加工作以来经历过的峥嵘岁月、奋斗岁月, 以及退休之后依然心系国家发展、无私奉献的点点滴滴。全书分为五个部分, 分别为早年岁月、峥嵘岁月、奋斗岁月、退休岁月和生活札记。在每一个部分中都可以看到作者本人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成长历史, 还可以看到当年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可以看到作者个人学习工作的成长进步, 还可以看到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的与时俱进。 |
任克礼著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I25 |
150 |
0 |
荐购
|
| 1335 |
|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 |
本书通过对抗战历史事件、人物故事、抗战遗址等的书写, 再现发生在太原的抗战史实, 歌颂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讴歌太原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现太原人民英勇奋战、无私奉献的民族气节和抗战精神, 为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太原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
本书编委会编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I25 |
78 |
0 |
荐购
|
| 1336 |
|
共产党员服务队 |
本书以共产党员服务队的萌芽、发展、壮大历程为主线, 采用纪实文学的写法, 将具有代表性的服务队、标志性事件、典型人物等的生动故事串联起来, 点面结合、上下结合, 全景展现国家电网共产党员服务队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场景、针对不同人群的服务实践。 |
《共产党员服务队》编写组编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I25 |
98 |
0 |
荐购
|
| 1337 |
|
水流岸绿 |
本书以写实手法记录了作者从山村孩子到大学教授、从教书育人到党政工作的历程, 既展示了勇毅前行的人生, 又体现了所在单位和事业的发展; 既述说了老师、同事和亲友们的帮助及情谊, 也为人们了解和认识一些社会阶段及事件提供了“个案”和“特写镜头”。 |
李以章著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25 |
51 |
0 |
荐购
|
| 1338 |
|
我与食物的爱恨纠葛:一个进食障碍女孩的康复之路 |
本书从孤独的童年讲起, 讲述自己跌入进食障碍的泥潭后挣扎求生, 最终回归正常生活的全过程。作者用第一人称的真实经历, 深刻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 将自己与进食障碍斗争的经历活生生地暴露在读者面前。她从自身家庭入手, 深入探讨了缺失父母关心的背景因素; 之后又进入深刻的自我剖析, 讲述了坠入厌食症深渊的经过; 她在黑暗中反复挣扎, 因为进食障碍, 她的身体状况急剧下降, 这时的她却获得了来自父母久违的关心。为了抓住来之不易的关心, 为了让父母的目光一直注视着她, 她开始变本加厉, 直到身体再难以承受……在亲历进食障碍的过程中, 她遇到了很多与她情况类似的伙伴, 父母的转变、心理咨询也让她开始意识到她真正获得了父母的爱, 不再需要利用暴食、厌食来求得关注, 她渐渐走出了阴霾。 |
Sweet甜著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I25 |
68 |
0 |
荐购
|
| 1339 |
|
种金子的人 |
本书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 讲述了全国防沙治沙标兵--胡兵在巴丹吉林沙漠西缘防沙治沙、造林致富的事迹。胡兵带领一群追梦人克服恶劣天气及生产生活设施不完善等诸多困难, 风餐露宿、攻坚克难, 历经11年在戈壁沙漠的锋线地带植绿种草, 换来了沙海变绿洲, 造林面积达53万亩, 林下经济18万亩。这群植绿人坚定地守在沙漠边缘, 做阻击风沙的绿色屏障, 将个人的创业梦想与为家乡植树增绿紧密融合在一起, 走出了一条从防沙治沙到“沙里生金”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
陈玉福著 |
甘肃人民出版社 |
I25 |
62 |
0 |
荐购
|
| 1340 |
|
南京上空的孤鹰 |
本书稿为纪实文学作品。记录了中国首个王牌飞行员乐以琴热血报国、为国牺牲的英勇事迹。乐以琴是雅安芦山人, 1937年的夏天, 23岁的飞行员乐以琴在杭州、上海一带, 以7天击落6架日军飞机的惊人战绩, 成为中国空军史上第一位王牌飞行员。后在南京保卫战中血洒长空, 不幸殉国, 年仅23周岁。2014年9月1日,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 民政部发出公告, 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乐以琴(1914-1937), 空军第4航空大队22中队分队长名列其中。 |
高富华著 |
成都时代出版社 |
I25 |
6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