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0916(3067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321 春秋穀梁传注疏 本书选用宋刻元修十行本为底本,经传部分对校选用唐石经(中华书局影印民国皕忍堂摹刻本《唐石经》春秋谷梁传部分)、余仁仲春秋谷梁注疏重校本(《古逸丛书》影刻日本影钞本),注疏部分对校选用明李元阳刊本(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本)。在尽量保存底本原貌的基础上,择善而从,力求全面反映各种版本的差异。是对《谷梁春秋》学的代表性著作进行全面系统整理的学术成果。 (晋)范甯集解 上海古籍出版社 K225.04 148 0 荐购
1322 出土文献与《国语》新证 《国语》凡二十一卷,记八国之“语”,其文“宏衍精洁”,对语言学、历史学、文献学而言都具有极重要的研究意义。本书即期望按照王国维所提倡的“二重证据法”,以“地下之新材料”检验补充“纸上之新材料”。将出土文献这类新材料与传统的校勘考订方法相结合以校订、解读《国语》文本。本书校释了几十余例《国语》字词,文中还对学界以往利用出土文献校读《国语》的二十余例可信意见予以补充说明。在校勘文本的基础上,本书搜集、整理了清华简《越公其事》、慈利楚简《吴语》等出土文献材料中可与《国语》对读的语句、段落,并依据此类材料分析今本《国语》编纂与成书的过程。 李聪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K225.04 98 0 荐购
1323 立中国之人纪:庄存与《春秋正辞》研究 本书深入文本与学术史,全面、细致地解读清代经学之常州派开山庄存与代表作《春秋正辞》。在深入解读的基础上,解析、阐释了庄氏该著的公羊家法、尊王、旨趣、夷夏、与官学关系、与乾嘉汉学关系等枢要问题,并对庄氏学术旨趣的形成原因作了切实地探析。附录的四篇文章,《<春秋正辞>标点平议》可见作者解读文献的审慎精神与辨析入理的功力;《庄存与研究三题平议》是纠正庄氏研究中存在的三种因误读文献而产生的错误认知;另外两篇专论庄氏尚书学和毛诗学之要旨。全书文字精炼,词义曲折而周延,不乏哲思卓识。 辛智慧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K225.04 78 0 荐购
1324 漫话晋国 本书稿为系统介绍春秋五霸之一晋国600多年历史的通俗读本,全书共30余篇,每篇都以精美的故事线描图,结合幽默风趣的文字形式,娓娓讲述晋国600多年跌宕起伏的风云历史和重要人物的趣事。 中共曲沃县委宣传部,曲沃县晋国博物馆编 三晋出版社 K225.09 68 0 荐购
1325 三国谋略论 本书围绕一系列大规模的战争,论述了一个接一个的经典性的谋略,揭示了东汉末年由天下大治到天下大乱,由天下一统到天下分裂;又由天下大乱到局部之治,天下大乱到局部统一;再由局部之治到天下大治,局部统一到天下统一的基本过程,并揭示了其中变化发展的内在必然性。 龚光余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K236.09 80 0 荐购
1326 唐人的一天 本书为历史科普书,以富有创造性、创新性的历史题材故事,生动描绘唐代历史背景、人物风貌及其社会生活场景,让读者近距离触摸历史真实,感受历史人物情感变化,并徐徐展开一幅幅唐人百态生活画卷,能够满足你的一切“穿越”感、体验感。透过不同阶层主角一天的吃穿住行、文娱生活等历史细节,能让我们全景式感受到唐人真实、饱满的精神状态,也可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唐人世界开放包容的风气,以及形形色色的世俗味与市井气。图文并茂,有情、有趣、有知识。 李晓敏主编 济南出版社 K242.09 79 0 荐购
1327 东坡志林 本书涵盖了苏轼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生活起居、友人往来以及对自然景观和社会历程的描摹。书中既有对日常生活的记录,也有人情世故的感怀,展现了苏轼在朝为官以及贬谪黄州、惠州、儋州等地的生活情景。 罗宁译注 中华书局 K244.066 56 0 荐购
1328 混一戎华:元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 本书通过深入考察蒙元统一中国历史进程中诸多关键历史事件的具体情境以揭示其复杂性,并对历史的动态过程以及诸多可能性提出不同于以往的解读。蒙古的世界征伐并非出于成吉思汗的规划,实由其子孙逐步推进而成。最终藉由编史者依照当政者的思想、观念以及现实的政治需要,加以叙事处理。 温海清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K247.07 98 0 荐购
1329 历史的谜局 本书聚焦并解读了明清帝国十三场影响深远的历史大案,这十三场案件分别是空印案、金英案、骗赏案、严嵩父子案、云南矿税案、封疆通贿案、江南科场案、江宁织造亏空案、甘肃冒赈案、福建大狱案、李毓昌案、五宇官号案、丁未大参案。作者以通俗文学的笔法,挖掘史料,将明清时期这十三场案件的案情一一梳理并还原,着重剖析案件发生的时代背景与后续影响,通过历史风云人物在漩涡中的两难抉择与可叹命运,透视出封建帝国运行的明暗逻辑。 胡桂林,龙在宇著 现代出版社 K248.09 78 0 荐购
1330 幸鲁盛典 本书四十卷,清康熙间孔子第六十七代孙衍圣公孔毓圻编撰。其中“事迹”二十卷,记述康熙二十三年圣祖玄烨东巡幸鲁的来龙去脉;“艺文”二十卷,载录各级官员围绕康熙皇帝东巡幸鲁这一事件所作的应制诗文。不仅如此,《幸鲁盛典》在记述康熙皇帝东巡幸鲁的具体仪节时,以附录的形式对历代皇帝尊孔祭孔的史料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使得该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专题文献汇编的性质,从而成为我国古代尊孔祭孔研究的必备之书。本次点校以原刻本为底本,参校其他各本,旨在为学界提供一方便閲读之本。有志古学者,读此一书,实可知秦汉以下尊孔祭孔之故事,明有清一代尊孔祭孔之导源,见康熙一朝尊孔祭孔之隆盛。 姚文昌点校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K249.03 98 0 荐购
1331 日暮途穷:大清覆灭前夕的关键时刻 怀揣温情与敬意的旁观者、社科院研究员马勇,解读晚清史最新力作。为什么说晚清最后十年的政治改革是真诚的,也是有效的?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迈出了全球化的关键一步?为什么说义和团运动和清廷选接班人有关?坦然面对历史的不完美,坦然面对改革的缺陷与失误,就是历史学应该面对的事情。本书记录了清王朝由觉醒而自救,自救失败直至倾覆的全过程,中间涉及诸多重要历史人物,如慈禧、光绪、恭亲王、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孙中山,等等。 马勇著 文化发展出版社 K252 88 0 荐购
1332 简明晚清史 本书融合通史、纪事本末等体例优点,吸收革命史、现代化等范式优点,以传统与现代、公心与私欲、平衡与失衡、理性与感性为抓手,以夹叙夹议的风格,梳理了从嘉庆帝亲政(1799)到清帝退位(1912)的中国历史进程。在全球视野中解读政治运行,在因果链条中分析历史事件,力求“通古今之变”。在微观细节中理解宏观冲突,在真实语境中推论微妙心理,力求以小见大、举重若轻。选配三百余张图片,帮助读者建立晚清具象认知。见人、见事、见世道,有理、有据、有感情,见兴、见衰、见人心,有古、有今、有未来。简明而不简单,丰富而不繁杂。 姜萌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K252 108 0 荐购
1333 知识与国运:近世政治人的困惑 青年历史学者羽戈的最新力作,观察晚清政治的必备之书。适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执政者面临新旧思想的交替。进退之间的决策,影响的就是一世之国运,是拥抱新思想,还是固守旧手段?羽戈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这一历史线索,深度分析慈禧、李鸿章、袁世凯等人的知识结构与素养,以及在时势之中各自所作出的决策,剖析其复杂的心路历程,总结治国理政的经验与教训。羽戈指出,回溯晚清历史,往前多谈制度,而忽略人,而我们谈国运,终归还得落到个体。 羽戈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K252.07-53 72 0 荐购
1334 大清为何轰然倒塌 本书讲述了清末内部各路势力,如朝廷、民间会党、觉醒的读书人之间的斗争与发展;横向对比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展现了同一时间的西方世界是如何快速完成了资本积累和工业发展,揭示了大清是如何在近代远远落在了世界的后头。 佛要跳墙著 孔学堂书局 K252.09 68 0 荐购
1335 红军长征史 本书记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至1936年两年时间里,进行战略大转移的艰辛历程、粉碎国民党围追堵截的艰苦卓绝斗争和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历史,是一部具有较高质量的记述红军长征的正史。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 中共党史出版社 K264.406 138 0 荐购
1336 中华民族源流史:2版 本书共分为中国民族演进史和中国民族史两个篇章,其中包括中国民族的起源怎样、中国民族第一次向外开拓怎样、中国民族演进的总观察怎样等内容,并介绍了汉族、匈奴、丁令以及苗族等民族。 吕思勉著 九州出版社 K28 68 0 荐购
1337 蒙古秘史新译并注释 《蒙古秘史》与《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合称有关蒙古历史的三大著作。本书于13世纪中叶成书,是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是研究蒙古社会发展史的最重要典籍。内容记述蒙古人的起源和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期的事迹,为研究蒙古早期的历史、社会、文学、语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蒙古秘史》的蒙文原本已失传,现存的是明初的“汉译蒙音本”,称为《元朝秘史》。本书初版于1978年,以《元朝秘史》为基础,将其还原为蒙文,再翻译成汉文,并根据元朝的历史事实和中外学者的研究进行注释,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札奇斯钦译注 东方出版中心 K281.2 89 0 荐购
1338 蒙古黄金史译注 本书的蒙文原意是:记载古代(蒙古)可汗们的源流,并建立国家纲要的黄金史纲。编著者罗卜桑丹津为清代乾隆年间博学的喇嘛,成书时间在1649—1736年之间。《蒙古黄金史译注》由札奇斯钦1962年译成,1978年修订。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蒙古黄金史〉与〈蒙古秘史〉之间关系及其异同》。《蒙古黄金史》从成吉思汗的祖先到斡歌歹可汗(窝阔台)时代的传说与历史,内容与《蒙古秘史》有许多章节大致相同,本书略去完全重复的部分,仅保留《黄金史》中所有而《蒙古秘史》中所无的部分,同时考据两书内文章节之关联以及内容记述有出入之处。另外,也针对蒙古的神话及后人加入的传说进行探讨。第二部分《自斡歌歹可汗至林丹汗的历史》,翻译和注解了斡歌歹可汗(窝阔台)时代到17世纪林丹可汗之间的历史,并使用各种蒙文的史料进行补充考证。关于明代蒙古的历史,汉文资料相当匮乏,本书为研究蒙古史极具价值之史料。 札奇斯钦译注 东方出版中心 K281.2 78 0 荐购
1339 北京志:1991-2010:交通志 本书上限追溯到民航北京管理局体制改革前,下限至2010年12月底。记述北京地区民航事业的历史状况和发展进程。内容包括:体制机构、民用机场、航空器、航空运输、空中交通管制、行业管理、航空安全等。 《北京志·交通志·民用航空篇》编纂委员会编 中国民航出版社有限公司 K291 198 0 荐购
1340 延安时期图志:新闻出版卷 本书是一本基于延安时期的新闻出版发展历史情况,分六编进行整理、编写的主题类图书。本书要通过对延安时期新闻事业的回顾和再学习,一方面为此类研究者提供史料依据;一方面在借鉴历史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巩固、立足现实,做好新时代的新闻工作,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充分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的作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苏雅琳编著 西安出版社 K294.13-64 98 0 荐购
页码:67/113页  每页: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