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 |
|
新时代社区治理创新研究 |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围绕推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 从目标导向、党建支撑、组织建设、居民参与、队伍建设、智慧社区建设等领域深入研究了社区治理创新问题。本书主要以武汉市的社区治理为研究案例, 通过广泛的实际调查, 梳理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
赵兴著 |
人民出版社 |
D669.3 |
60 |
0 |
荐购
|
| 122 |
|
礼贤未来社区:中国式现代社区的探索与理想 |
本书即围绕开发商的枢纽角色展开, 梳理其与政府、社区、专业力量的关系变革, 分析其成功经验与现实困境, 为中国城市化和地产业转型的制度探索提供借鉴。 |
崔国, 张晶轩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D669.3 |
88 |
0 |
荐购
|
| 123 |
|
社区社会工作 |
本书主要包括社区社会工作中“社区”概念的界定, 社区社会工作的思想渊源、理论基础、价值体系,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介绍了社区研究、社区建设、社区发展、社区服务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并针对我国社区建设的实践, 介绍了社区社会工作的方法。社区社会工作相关概念和理论采用了社区工作最新研究成果, 整体思路更为清晰, 贴合实际; 对社区工作的实务模式进行了整合, 能够给学生们提供准确方向, 为社区工作实务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
李娟编著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D669.3 |
69.9 |
0 |
荐购
|
| 124 |
|
志愿服务导论 |
本书内容包含了什么是志愿服务、志愿文化与志愿精神、志愿服务伦理、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阵地、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督导与评估、志愿服务传播和志愿服务研究, 内容深入浅出, 详细介绍了志愿服务的基础知识, 为社会工作专业纳入志愿服务必修课程准备基础。 |
周林波, 侯维主编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D669.3 |
58 |
0 |
荐购
|
| 125 |
|
社区治理研究 |
本书属于社会治理和社区管理的学术专著, 由社区基本理论、社区治理的基本理论、社区治理体制与模式、社区治理主体、社区服务与社区工作、社区教育与文化, 以及社区治理实践等部分组成, 全书以中国社区治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社区的定义、类型、功能、历史演变, 探讨了治理理论、社区治理的内涵、原则、理论基础和内容。深入研究了社区治理体制、模式、主体, 包括政府组织、社区基层自治组织及社会组织的作用和互动。本书详细介绍了社区服务、社区工作的程序和模式、社区教育、文化建设及其实践案例。提出了对中国社区治理模式的理解和构建方法。 |
李哲著 |
中南大学出版社 |
D669.3 |
98 |
0 |
荐购
|
| 126 |
|
中国志愿精神培育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研究 |
本书内容讲述志愿精神 (VolunteerSpirits) 是人类共有的精神现象,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起它就一直演绎着自己的价值逻辑。中国特色志愿精神既有人类共有的一般意蕴, 又具有自己的特色。从历史视角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志愿精神培育的发展历程, 将其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大历史时期。从理论层面阐释中国特色志愿精神的理解思路, 沿着秉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根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兼蓄西方先进文化价值理念等加以展开。从现实维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志愿精神培育的基本经验进行总结, 包括其基本思路、主要举措、具体方法等内容。从发展视野对新时代我国志愿精神培育的启示启发进行展望, 主要从优化环境、强化激励、加强应急、夯实制度等层面推进。 |
韩迎春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D669.3-05 |
78 |
0 |
荐购
|
| 127 |
|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整合与服务体系优化 |
本书以人口老龄化为背景, 为积极应对老龄化, 以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与服务需求与供给为研究对象, 首先分析了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与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然后重点通过对当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的挖掘与整理、农村养老服务面临的多维困境的分析总结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需求特点。最后在养老保障制度与服务整合的学理分析基础上以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为导向, 从农村养老服务链中精准服务需求、精准服务供给、精准服务支持层面展开, 对农村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中政府、社会组织 (市场)、家庭、自我四个方面做具体角色定位并关联相关政策分析, 探究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整合及养老服务精准化的完善, 从而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难题、促进养老服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
张尧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D669.6 |
78 |
0 |
荐购
|
| 128 |
|
养老服务中的人文关怀 |
本书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是如何构建养老服务中的人文关怀体系, 弥补和破解目前养老服务中人文关怀的缺失问题。如何把人文关怀融入我国养老服务体系、融入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籍和社会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 如何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人文关怀体系, 建立非常时期的人文关怀应急机制, 从而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的品质和水平。 |
青连斌等著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D669.6 |
78 |
0 |
荐购
|
| 129 |
|
残障儿童社会服务:供给现状与支持体系建设 |
本书从残障互动视角出发, 借助场域理论、福利多元主义、中国国家治理理论以及结构-机制分析的基本原理搭建一个“宏观-中观-微观”的整合式理论分析框架, 以分析残障儿童的社会服务供给发展历程与重大成就、供给逻辑、面临的困境与支持体系建设路径。基于对A市的案例分析, 本书发现: 第一, 残障儿童社会服务的供给困境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不同主体 (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与家庭) 互动产生, 因此需整合多元主体进行解决; 第二, 参与主体的场域位置、场域结构性约束和个体/组织惯习的交互作用决定了不同行动主体的供给逻辑, 进而表现为不同的行为; 第三, 解决残障儿童社会服务的供给困境应该从改变惯习、赋能和积累三个方面出发。 |
亓彩云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D669.69 |
98 |
0 |
荐购
|
| 130 |
|
AI欺诈:深度伪造与虚假信息防御 |
本书由佩里·卡彭特撰写, 是一本在这个复杂的数字环境中生存的必备指南。作为网络安全和防欺诈专家, 作者深入探讨了生成式AI (ArtificialIntelligence) 技术带来的潜在危险, 并为读者提供了保护自己免受网络诈骗和威胁的策略。对于想要利用技术并在不断演化的数字环境中保持安全的人来说, 本书提供了实用的防御策略。此外, 作者也传达了对技术的未来及其潜在积极用途的乐观态度。 |
(美) 佩里·卡彭特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D669.8-39 |
79 |
0 |
荐购
|
| 131 |
|
谱写新时代胆剑篇:何谓与何为 |
本书分为10个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 导论: 从殷切嘱托到重大使命; 谱写新时代胆剑篇的逻辑理路; 谱写新时代胆剑篇的价值旨归; 谱写新时代胆剑篇的内生动能; 谱写新时代胆剑篇的城乡景象; 谱写新时代胆剑篇的文化蕴涵; 谱写新时代胆剑篇的生态图谱; 谱写新时代胆剑篇的善治方略; 谱写新时代胆剑篇的保障定力; 愿景与导向: 锚定“五个率先”, 再谱胆剑新篇。 |
杜坤林, 刘孟达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D675.53 |
88 |
0 |
荐购
|
| 132 |
|
宋代边疆层级体系与边疆思想研究 |
本书稿共八个章节, 分别为: 前言, “五方与三方: 宋人方位与区域思想”, “内边与外边: 宋人‘边’认知体系”, “族群与空间: 二元制下的边疆层级”, “远近与地位: 郡县制下的层级思想”(上·三边·北宋、中·三边·南宋、下·西南), 结语等。本书稿利用历史文献法, 借助古地图、图表与语词分析等, 归纳、总结了历史发展长河中人们边疆层级思想演变发展的历程以及阶段性特征, 能更好正确认识宋人边疆思想的历史地位。 |
杜芝明著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D691.21 |
98 |
0 |
荐购
|
| 133 |
|
科举1905 |
本书内容讲述科举学肇始于隋唐, 完善于两宋, 发展于明清, 却在清末陷入僵局, 难以跟上时代发展, 最终于1905年在清末改革中被废除。科举废除前后发生了什么, 科举废除的过程究竟如何, 科举废除对当时的教育、读书人、社会都产生了何种影响, 科举废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后世有何历史借鉴价值, 都是值得当代人思考的重要问题。本书以平实易懂的文字, 去梳理、叙述1905年废除科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没有学术著作的高门槛却又不失专业性, 是一本优良的历史普及读物。 |
张亚群著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D691.3 |
72 |
0 |
荐购
|
| 134 |
|
科举趣谈 |
本书以不同的朝代和主题为线索, 按照不同的主题分章节撰写, 图文并茂, 讲述中国古代的科举故事, 兼具文学性、史学性和趣味性, 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科举文化, 读起来轻松愉悦, 读者能通过这本书以一种趣味的方式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科举社会有一定的了解。 |
李兵著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D691.3 |
60 |
0 |
荐购
|
| 135 |
|
科举学家访谈录 |
本书以辑刊《科举学论丛》“科举学家访谈”栏目为基础, 收录21位科举学家访谈录, 访谈对象包括当今中国、美国、日本、韩国、越南等海内外科举学界最具代表性的科举学家。访谈内容涉及科举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科举学家的治学经验与心路历程, 从不同学科、不同断代、不同领域、不同国别、不同视野展现出海内外科举学的研究脉络、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旨趣、研究特色, 从中可以看出科举学家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多种多样的写作路数、丰富多彩的研究成果、方兴未艾的发展前景, 也体现出科举学是一门内容广博的多学科、国际性的专学。 |
刘海峰编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D691.3 |
58 |
0 |
荐购
|
| 136 |
|
简明科举史 |
本书以刘海峰、李兵的学术著作《中国科举史》为基础。科举制始创于隋唐, 成熟于宋, 延续至明清, 终至清末被废除。在古代中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 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 其影响力甚至绵延至今, 甚为深远。本书定位为学术通俗读物, 收入大量图片, 写成一本图文并茂的中国科举发展史, 降低学术性, 增强趣味性, 向大众普及科举制从起源到废除的历程。一般读者通过阅读本书, 可以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
刘海峰, 李兵著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D691.3 |
68 |
0 |
荐购
|
| 137 |
|
科举学十讲 |
本书内容讲述在古代中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 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 其影响力甚至绵延至今, 甚为深远。在当今学界, 科举研究已成为一门显学。然而, 尽管科举学日渐兴盛, 一般读者对科举的兴趣也日渐浓厚, 但目前市面上以科举为研究对象的书籍大多学术性更强, 且研究范围日渐专精, 若读者对科举没有一定的了解, 则存在较高的阅读门槛。本书选取科举学领域最有代表性的十个问题, 进行专题性讲解, 适合希望进一步探索科举制度的普通读者阅读。 |
刘海峰著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D691.3 |
65 |
0 |
荐购
|
| 138 |
|
唐给事中考 |
本书围绕唐代给事中, 收录唐代门下省给事中姓名、年代及其史实, 时限起自唐高祖武德元年 (618), 终于唐哀帝天祐四年 (907), 共12卷。书中辑录史料以唐代历任给事中授任之史实为主, 同时兼及其籍贯、世系、出身、仕履、交游、著述、才艺等。史料来源丰富翔实, 包括正史、政书、诗文总集、笔记小说、方志地记、画谱书史、释教僧传、碑刻墓志及新近出土文献等。 |
张忱石汇编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D691.42 |
98 |
0 |
荐购
|
| 139 |
|
大兴庠序:唐代官学制度述略 |
本书以唐代官学制度为研究对象, 涵盖了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两大部分, 以制度演变及机构运行为着眼点, 关注学官简选、生徒选拔、日常考核等重要问题, 从唐代官学的基本架构、制度沿革、日常运行等层面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
韩达著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D691.42 |
59 |
0 |
荐购
|
| 140 |
|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第3版 |
本书关注明清易代之际这一特殊时代中国士大夫的思想、言论、心态, 上、下两编各以“话题”和“人物”(明遗民) 为切入点, 借助大量生动的历史材料, 深入洞察明清之际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与现实抉择。本书将学术史、思想史和社会史研究的内在理路相互交织, 深入宏观叙事之下的历史细节, 既通过开阔的整体性视角关注动荡时局的社会特征, 也结合具体细致的个案分析, 读解知识人的命运, 在研究视角、结构方式和学术眼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是一部难得的高质量思想史研究著作。 |
赵园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D691.71 |
13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