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1 |
|
机械CAD项目化教程 |
本书从软件基础入门着手, 详细阐述了中望CAD的操作界面、文件管理、基本输入操作等基础知识, 确保读者能够快速熟悉软件环境。随后, 教材深入到基本绘图设置、二维绘图命令、二维图形编辑等核心技能的讲解, 通过丰富的动手学习实例, 引导读者逐步掌握机械绘图的关键技术。本教材还涵盖了尺寸标注、表格与图块的创建和编辑, 以及三维造型的基础知识和复杂三维造型的技巧, 全面提高读者的CAD绘图能力。通过多个综合实例, 如球阀三维设计。 |
赵彦军主编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TH122 |
49 |
0 |
荐购
|
| 1482 |
|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 |
本书共10章, 包括绪论、尺寸精度设计与检测、测量技术基础、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表面粗糙度、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螺纹结合的精度设计与检测、圆锥的公差与配合、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圆柱齿轮的精度与检测, 书中各章设有相关习题以及解题所用的公差表格, 以配合教学的需要, 也便于读者自学。 |
范智广, 姜壹夫, 田阳主编 |
东北大学出版社 |
TH122 |
42 |
0 |
荐购
|
| 1483 |
|
智能化施工机械与装备 |
本书共8章, 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在建筑工程和交通工程中广泛使用的各种新型施工机械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应用范围和选用方法, 重点阐述了各类施工机械与装备实现智能化的途径、技术特点, 应用案例和发展趋势。内容包括智能化施工机械与装备概述、土方施工智能化机械与装备、起重吊装智能化机械与装备、混凝土浇筑施工智能化机械与装备、钢结构件智能化加工装备、地面工序与墙面工序智能化施工机械与装备、施工现场监管智能化装备和建筑施工智能化机械与装备的信息化管理。 |
江苏省建设教育协会组织编写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TH2-39 |
48 |
0 |
荐购
|
| 1484 |
|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多能流耦合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本书聚焦多能流耦合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以模型预测控制为核心手段。首先, 阐述多能流耦合系统的概念、构成及发展现状, 包括电力、氢气、氧气等多种能量流在系统中的交互机制。其次, 模型预测控制部分详细介绍其基本原理、算法流程及其在多能流耦合系统中的适用性。在关键技术方面, 深入探讨如何建立精确的多能流耦合系统模型, 以反映不同能量流之间的复杂动态关系。对于多能流耦合系统的优化调度问题, 利用模型预测控制实现对多种能源的协同优化, 考虑到能源的供应需求平衡、新能源 (风能、太阳能) 本地消纳最大等多项目标。 |
张启龙著 |
东北大学出版社 |
TK01 |
88 |
0 |
荐购
|
| 1485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综合实验教程 |
本书共设计了24个实验, 内容涵盖了当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这些实验涉及半导体材料、光电催化材料、超级电容器、锂/钠离子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多种新兴材料与器件, 全面展示了该领域的多样性与前沿性。书中详尽介绍了相关材料的研究背景, 帮助读者理解其发展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还系统讲解了这些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 确保读者能够通过实践掌握实验室中的操作技巧。此外, 教材特别强调了材料测试与表征技术的应用, 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测试手段, 如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等, 深入解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每个实验还包括了对材料和器件的性能测试与评价, 帮助读者掌握从实验到实际应用的过渡步骤。 |
李鑫主编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TK01-33 |
49.8 |
0 |
荐购
|
| 1486 |
|
能源化工综合实验 |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 实验室安全及数据处理方法、石油及石油产品分析、煤质分析及性能测试。本书共设37个实验, 涵盖了我国目前石油和煤炭分析的主要内容。本书中的实验是根据最新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编写而成。 |
张彦甫, 李昀衡, 李佳其主编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TK01-33 |
43 |
0 |
荐购
|
| 1487 |
|
综合能源系统运营机制与商业模式 |
本书引入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概念, 梳理了国内外典型综合能源系统的项目经验, 从综合能源系统功能分析、优化调度与商业模式三个维度展开, 在功能分析中, 着重介绍综合能源系统类型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并进行通用建模; 在优化调度中, 着重提出综合能源系统”源- 网- 荷- 储”容量配置优化模型、城市综合能源系统自治平衡优化模型、农村综合能源系统随机优化模型、孤岛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模型, 以及综合能源系统群外衍响应优化模型, 在商业模型中, 分别介绍了商业模式理论、综合能源系统商业模式和效益分配方式。通过上述研究内容的构成, 为读者呈现综合能源系统完整的认识与了解。 |
鞠立伟, 杨莘博, 谭忠富等著 |
科学出版社 |
TK018 |
120 |
0 |
荐购
|
| 1488 |
|
智慧储能革命 |
本书源于作者多年新能源研究的心得体会, 旨在让读者理解储能技术路线, 洞悉智慧储能发展的底层逻辑, 并领悟当前人类能源变革的深远意义。书中指出, 人类每一次生产力的变革都伴随着能源技术的改变, 而当下新质生产力革命正推动能源存储方式的深度转型。人工智能的融入, 将极大提升能源产生、传输、使用的智慧化水平, 开启人类生产力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
刘渝阳, 陈冕著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TK02 |
79 |
0 |
荐购
|
| 1489 |
|
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实验教程 |
本教程作为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课程的配套实验教材, 偏重于测试仪器和实验方法的介绍, 与理论课教材实现有效互补。在实验基础部分, 介绍工业和科研测量仪表、测量数据采集和自动显示的方法、能源与动力测试中常见的设备、以及能源与动力测试中必不可少的管路和阀门基本知识, 使学生通过实验基础部分的学习初步建立能源动力测试的入手方法。在具体的参数测量部分, 介绍测量每种参数所使用的传感器、测量仪表和测量影响因素。针对每种测量参数精心设计多个典型的参数测量以及传感器标定实验, 实验项目分为验证型、设计型和提高型三种类型,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项目, 使学生真正掌握每种测量参数的测试方法和要点, 并能够针对实际具体的测量要求设计最优的测试方法。 |
王桂芳, 张可主编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TK05-33 |
36 |
0 |
荐购
|
| 1490 |
|
工程热力学精要与题解:第2版 |
本书每章内容包括主要要求、内容精要、思考题和习题的详细解答以及解题中易出现的问题和相关提示等。内容安排循序渐进, 注重引导读者清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及基本定理, 明确重点和难点, 培养从热力学的角度抽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
吴晓敏编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TK123 |
39 |
0 |
荐购
|
| 1491 |
|
工程热力学:第3版 |
本书是工程热力学课程配套教材, 主要讲述关于能源特别是热能的基本概念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让读者理解能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结合气体动力循环、蒸汽动力循环和制冷循环, 给出能量转换的原理和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原理和方法, 给出从理想气体、到水蒸气、再到理性混合气体、最后到工质的一般关系式, 让读者掌握能量转换的计算方法。书的内容既注重经典能量知识的讲解, 也介绍能源领域科技发展的新方向与新原理。 |
朱明善, 刘颖, 林兆庄等编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TK123 |
65 |
0 |
荐购
|
| 1492 |
|
燃气轮机PYTHON建模与仿真 |
本书围绕燃气轮机建模与仿真技术, 以Python语言为开发环境, 介绍了仿真与建模的基础理论、Python语言编程基础, 分析了数值计算工具箱Numpy、科学计算工具箱SciPy、绘图工具Mathplotlib、热力系统工具箱TESPy使用和操作方法, 介绍基于TESPy的燃气轮机系统仿真实例。本书通过仿真建模理论与仿真工具相结合, 以具体应用例程分析为立足点, 力求读者掌握燃气轮机仿真技术应用能力。 |
曹云鹏, 马宇佳主编 |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
TK47 |
58 |
0 |
荐购
|
| 1493 |
|
微生物能源转化原理及应用 |
本教材以自然界对能质循环起主导作用的微生物为对象, 重点介绍微生物在碳减排、废水处理、清洁燃料生产过程中作用, 并结合现有微生物、化工转化的方面教材的优点, 将能源化过程中的关键热物理基础问题-多相流动和能质转化有机纳入并进行重点讲解, 以弥补现有微生物相关教材在这方面的缺乏, 形成适合工程热物理、环境、化工交叉学科的教材。教材分为原理篇和应用篇, 前5章为基础篇重点阐述生物光合/非光合固定CO2并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过程, 讲述生物反应器内的光传输、碳源传输与多相流动问题, 解析微生物能源转化过程中的多相流动及能质转化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后5章为应用篇, 重点介绍微生物在减排降污及能源转化方面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
廖强等编著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TK6 |
59 |
0 |
荐购
|
| 1494 |
|
海上风能资源评估技术创新与应用 |
本书共有8章, 主要包括绪论、风能资源评估、漂浮式激光雷达技术、风能资源数值模拟技术、尾流评估与风机排布技术、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数字化平台集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前景等内容。 |
易侃等编著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TK81 |
138 |
0 |
荐购
|
| 1495 |
|
氢能开发与利用 |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有关氢能方面的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 氢的发现、制取、纯化、存储、输运、加注、计量、利用, 以及氢内燃机、燃料电池、氢安全等, 体现了氢能开发与利用各个环节在当下新能源发展中的重要性。本书响应国家《能源战略行动计划》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是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重点立项建设教材。 |
包福兵, 侯立凯, 高晓燕主编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K91 |
39 |
0 |
荐购
|
| 1496 |
|
聚变能源概论 |
本书将从能源的基本概念和太阳等恒星中的聚变开始, 讲述人造太阳--受控核聚变可以利用的聚变反应及不同反应的比较。从能源系统的功率平衡概论出发, 阐明聚变实现能源利用的必备条件。从如何实现聚变条件, 讲述几种可能实现受控聚变的主要途径。从物理走向工程, 讲述聚变堆核聚变电站面临的物理和工程挑战。最后从聚变能源和聚变研究的特点出发, 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探讨聚变能源研发的前景。 |
高喆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TL |
58 |
0 |
荐购
|
| 1497 |
|
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与辐射技术 |
本书是在编者多年科研技术积累的基础上, 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是国内第一部旨在介绍非动力核技术 (通常称同位素与辐射技术) 及其应用所涉及的主要方法、原理及新进展的教材, 其内容涉及同位素制备技术, 核分析技术, 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学、环境、材料改性等领域的应用; 并对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作概略介绍。 |
罗顺忠编著 |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
TL99 |
68 |
0 |
荐购
|
| 1498 |
|
电工电子技术:第2版 |
本书强调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础技能, 弱化教学基本要求中变压器、电动机等选讲内容, 增加硬件描述语言等新技术的介绍, 并结合实际案例和计算机仿真分析介绍知识点。本书配套的教学视频有100多个, 基于“让电路动起来”的理念制作教学视频, 基于卡通交互或多人语音交互强调重点内容。 |
陈新龙, 胡国庆编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TM |
66 |
0 |
荐购
|
| 1499 |
|
电工学实验教程 |
本书共5章, 包括实验基础知识、常用实验设备与仪器仪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以及FPGA数字逻辑电路设计, 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实验项目的设计采用了“基础验证+进阶拓展+故障分析”的分层次教学设计理念, 结合超星“电工实验”课程学习资源, 强调基础验证与创新设计的融合,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以及创新设计的习惯与能力, 逐步加深学生对实验理论的理解和实验技术的应用, 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 |
孟超主编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TM-33 |
42 |
0 |
荐购
|
| 1500 |
|
电路:微课版 |
本书共分8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基本电路元件、电路的等效变换分析、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与电路定理、一阶电路与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三相电路。每章开头设有内容概要和学习目标, 每章最后一节设有“走近科学家”, 引导读者逐步培养科学家精神和创新意识。 |
黄辉主编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TM13 |
59.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