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1 |
|
光电子技术及应用 |
本书针对光电子技术及其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内容包括光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光的传播与物质光学性质的关系、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各种效应、激光与激光器、光电探测技术、电光调制和扫描技术、声光调制和扫描技术、光电子技术在网络接入方面的应用。 |
杜思超, 孟坤, 梁祎玮等著 |
中国建设科技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TN2 |
68 |
0 |
荐购
|
| 1502 |
|
光电信息专业综合实验 |
本书针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而编写的专业实验课程教材。实验项目内容涉及基础光学、信息光学与激光技术、光学器件设计、光电器件、光纤传感等实验的原理、仪器、步骤。既体现了光电子学科领域的系统性, 也体现了不同类型实验的特点。每个实验着重描述实验的操作, 强调实验的施行技巧。实验综合了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知识, 采用光、机、电、算等手段, 尽可能使其与工程应用相联系。 |
张金锋主编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TN2-33 |
34 |
0 |
荐购
|
| 1503 |
|
数字芯片后端设计基础与实践:微课版 |
本书共11个模块, 其中模块一为数字芯片后端设计基础; 模块二~ 模块十以实际的数字芯片后端设计流程为主线, 介绍数字芯片后端设计的相关内容, 包括逻辑综合、形式验证、可测试性设计、布局布线、物理验证、RC参数提取、静态时序分析、仿真验证、芯片流片前签核等; 模块十一为数字芯片后端设计全流程项目实践。 |
田晓华主编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TN402 |
59.8 |
0 |
荐购
|
| 1504 |
|
硅基光电集成电路 |
本书回顾了光电子学和光电集成电路设计的各个主题。介绍了光探测器的光学吸收和器件物理的基本特征, 以及它们在现代CMOS和BiCMOS技术中的集成。这对于理解光电集成电路 (OEIC) 的基本机理提供了基础。书中详细介绍了最新的集成高带宽PIN光电二极管、线性模式和盖格模式下的雪崩光电二极管, 以及OEIC的广泛应用, 即从光学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图像传感器、3D传感器和光学存储系统到光纤接收器和光学无线通信接收器及单光子检测。 |
(德) 霍斯特·齐默尔曼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N491.02 |
159 |
0 |
荐购
|
| 1505 |
|
半无桥Boost PFC变换器及其有源软开关技术研究 |
本书针对半无桥BoostPFC变换器及其有源软开关技术开展深入研究, 主要包括基于平均电流控制方式的半无桥BoostPFC变换器及其改进拓扑; 可实现辅助开关管软开关的ZVT半无桥BoostPFC变换器; 可实现辅助开关管准ZCS的半无桥BoostPFC变换器; 可实现辅助开关管完全ZCS的半无桥BoostPFC变换器等。本书不仅给出了变换器拓扑及其有源辅助谐振支路参数设计, 还提出了自耦变压器激磁能量回馈的设计原理。 |
胡玮著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TN624 |
88 |
0 |
荐购
|
| 1506 |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 |
本书精心组织, 精选内容, 注重知识的基础性、结构的系统性, 强调内容的实用性。全书共8章, 包括半导体二极管、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反馈放大电路、信号处理和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每章附有本章小结、自我检测题和习题。 |
李娜, 艾延宝主编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N710.4 |
49.8 |
0 |
荐购
|
| 1507 |
|
数字电子技术 |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 由数制和码制、逻辑代数基础、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半导体存储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等部分组成。 |
张梅, 王仲根, 李昕主编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TN79 |
59 |
0 |
荐购
|
| 1508 |
|
重构通信:当机器学习遇到无线信号 |
本书内容讲述近年来, 人工智能 (AI) 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 在包括电子信息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都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AI在通信业中也得到大量的研究与应用, 被用在处理复杂的资源调度等环节。但是, 这些应用大都集中在通信系统功能之上, 如何利用AI技术处理通信信号的研究工作还有待全面开展。通信技术经过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 学术界和产业界建立了大量看起来近乎完美的信号处理模型, 维持着从电报到5G通信系统的发展。但是, 需要明确的是, 我们的通信系统是建立在一个不确定的且越来越复杂的传输环境中, 我们无法为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预先构建一个完美的模型。 |
孙卓, 冯锡平, 赵成林著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TN91 |
66 |
0 |
荐购
|
| 1509 |
|
2024中国信息通信大会暨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 |
本书系统性地聚焦2024年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前沿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 紧密跟踪全球技术演进与行业变革脉搏。内容全面涵盖5G/6G移动通信、物联网智能感知与协同、大数据分析与处理、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创新、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关键方向, 集中呈现了国内外科研机构与企业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关键技术突破及典型实践案例。论文集不仅关注技术本身的突破, 更注重跨学科融合与产业落地, 旨在为学术界和工业界提供前瞻性的技术参考与发展思路, 推动信息通信技术迈向智能化、融合化、可信化的新阶段。 |
中国通信学会编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TN91-53 |
99 |
0 |
荐购
|
| 1510 |
|
数字信号处理 |
本书分为12个章节, 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性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频域及复频域分析;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频域及复频域分析; 两种类型数字滤波器的结构和设计方法, 最后一章简单介绍了抽样频率的转换。 |
张凤元等编著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TN911.72 |
49 |
0 |
荐购
|
| 1511 |
|
基于云网融合的5G技术与应用创新 |
本书基于上述方案, 对基于云网融合的5G技术与应用创新进行了阐述, 首先回顾了5G的需求与面临的挑战、5G标准的发展历程和5GSA网络架构及组网方案; 通过对5G覆盖增强、云边协同、网络切片和能力开放4个特性的分析, 希望能让读者对基于云网融合的5G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然后重点阐述了基于云网融合的5G网络云化部署与演进策略, 并从5G网络共享、5G网络运营支撑系统和AI赋能5G网络方面介绍了5G网络部署方案和运维情况, 并对云网一体下的5G应用创新进行展望; 最后对5GRel16标准-5GRel18标准的标准演进情况进行了综述。 |
谢沛荣, 毛聪杰, 谭华等主编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TN929.538 |
189.8 |
0 |
荐购
|
| 1512 |
|
5G无线异构网络资源优化与干扰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
本书主要研究了5G无线异构网络中的资源优化及干扰管理技术。首先, 本书建立了部署飞蜂窝网络的两层异构网络系统模型, 考虑到飞蜂窝网络可能会对宏小区用户造成通信盲区致使宏小区用户的服务质量严重恶化, 本书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定价的飞蜂窝网络功率控制方案, 将其对宏小区用户的同频干扰限定在门限值范围内; 随后, 基于以上系统模型及其拓展, 本书进一步从绿色通信及降低通信延迟的角度出发, 分别研究并设计了网络系统能效公平、系统能效最优、加权和能效最优、D2D通信和速率最优的网络频率资源块分配及功率控制联合优化方案; 此外, 本书建立了一种部署CRN的异构网络系统模型并基于博弈理论设计了空闲频谱交易方案以提升网络频谱效率。。 |
张国栋著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TN929.538 |
72 |
0 |
荐购
|
| 1513 |
|
超宽带MIMO穿墙雷达成像探测技术 |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超宽带MIMO穿墙雷达成像探测的背景和概念、环境中第三方射频干扰的抑制方法、穿透成像模型与墙体参数估计补偿方法、墙后运动目标指示、成像以及微动特征提取方法。除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外, 本书还配有大量的仿真与实测试验数据处理结果, 便于读者全面、直观地了解超宽带MIMO穿墙雷达成像探测技术。 |
金添, 宋勇平, 邱磊等著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TN953 |
185 |
0 |
荐购
|
| 1514 |
|
频率分集阵列雷达信号处理技术 |
本书主要聚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技术, 涵盖其时空耦合方向图原理、收发联合波束形成技术、抗干扰和抗杂波应用多个方面, 拓展分析了频率分集阵列与多种发射波形分集调制方法的联系, 从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层面剖析频率分集阵列的体制优势和应用约束, 为波形分集阵列雷达系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主要内容包括: 频率分集阵列雷达基本理论与方法、波形分集阵列典型体制及相互关系、频率分集阵列多输入多输出 (FDA-MIMO) 雷达参数估计技术、频率分集阵列雷达杂波抑制与运动目标检测技术、FDA-MIMO雷达空时距三维处理技术、FDA-MIMO雷达抗干扰技术、频率分集阵列MIMO雷达系统设计与抗干扰试验。 |
许京伟, 廖桂生, 张玉洪著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TN959 |
149 |
0 |
荐购
|
| 1515 |
|
探地雷达数据处理技术与应用 |
本书以探地雷达数据处理的理论研究为基底, 以相关技术的应用为导向, 对探地雷达数据处理技术与应用展开论述。开篇即为导论, 让读者对本书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 介绍了电磁场理论及探地雷达技术; 对探地雷达天线进行了概述; 介绍了探地雷达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探究了探地雷达信号降噪; 介绍了探地雷达弱信号增强; 论述了探地雷达数据反演; 介绍了地质构造智能解释技术; 介绍了矿井地质构造三维可视化系统; 介绍了回采区探地雷达探测应用; 介绍了掘进工作面超前探测应用, 为探地雷达数据处理技术的未来应用提供了参考。 |
乔旭著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TN959.1 |
72 |
0 |
荐购
|
| 1516 |
|
海上雷达有源诱饵干扰理论与集群干扰方法 |
本书总结了作者针对海上雷达有源诱饵的干扰理论以及方法的研究成果, 主体内容由6章组成。第1章, 介绍了海上雷达有源诱饵发展与应用现状, 分析了雷达有源诱饵工作原理与局限性; 第2章, 介绍了海上雷达有源诱饵的动态干扰过程, 建立了有效干扰临界条件的理论分析模型; 第3章, 介绍了影响有源诱饵干扰效果要素, 提出了非合作条件下的干扰有效性评估理论与方法; 第4章, 介绍了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雷达集群干扰阵型优化方法; 第5章介绍了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集群干扰目标分配方法; 第6章介绍了深度强化学习方法以及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雷达有源诱饵集群自主干扰决策方法。 |
胡生亮等著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TN959.72 |
89 |
0 |
荐购
|
| 1517 |
|
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 |
本书系统论述自动控制理论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分析方法与设计技术。全书完整涵盖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的核心内容。全书共8章,依次介绍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连续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分析与设计、根轨迹法、频率法、状态空间法,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以及自动控制理论的综合应用设计。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精简复杂公式推导, 着重突出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的融合。书中引入MATLAB软件工具, 辅助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帮助读者直观理解抽象概念、掌握系统设计方法。每章配有典型例题解析, 第1-7章配有习题, 助力读者巩固理论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刘妹琴, 董山玲, 郑荣濠编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TP13 |
79 |
0 |
荐购
|
| 1518 |
|
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应用基础:微课版 |
本书系统构建从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到前沿应用的完整知识体系, 以任务式教学为特色, 包括五大项目、14个典型任务, 核心内容涵盖人工智能基本概念与平台工具、典型的机器学习算法与应用、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自然语言处理与语音处理技术应用、AIGC与大模型技术应用。每个任务采用“任务提出-任务分析-知识准备-任务实现-任务总结-巩固练习-任务拓展”的编排方式, 实现理论知识与场景实践的深度融合, 帮助读者全面掌握人工智能核心技术, 提升实践能力。 |
冯磊主编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TP18 |
59.8 |
0 |
荐购
|
| 1519 |
|
人工智能概论实践教程 |
本书共分为8章,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基础实验、WPS文字处理实验、AI文字处理实验、WPS电子表格处理实验、AI数据处理实验、WPS演示文稿实验、AI演示文稿实验及人工智能多元化应用实验。通过本书的学习, 大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及常用的AI工具, 为后期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 |
拜战胜, 肖毅, 刁洪祥主编 |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TP18 |
38 |
0 |
荐购
|
| 1520 |
|
人工智能通识教程:理工版 |
本书本着“重思维、强实践、应用驱动”原则, 包含人工智能软硬件基础、人工智能数据和编程基础、人工智能应用实践和人工智能的伦理与法律四个模块, 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兴趣与培养能力并重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 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 读者将对人工智能的核心思想、硬件平台和软件基础形成清晰的认识; 同时, 书中详细探讨了多模态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与处理方法, 系统地介绍了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读者通过对机器学习实践、机器视觉实践、自然语言处理实践, 深刻理解机器学习作为实现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手段的重要意义。 |
汪红兵, 张敏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TP18 |
45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