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81 |
|
铝电解生产工艺与技术 |
本书主要介绍了现代铝电解生产工艺基础理论与技术,内容涉及铝电解生产概况、铝电解质体系及其性质、铝电解过程的机理、铝电解的电流效率和电能效率、铝电解槽的物理场、铝电解的生产操作和氟化盐的消耗、铝电解新技术及原铝的精炼、铝电解生产中的烟气治理与固体废料的回收利用、铝电解过程控制、铝电解智能工厂等方面。 |
金会心主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TF111.52 |
49 |
0 |
荐购
|
| 1682 |
|
气泡精炼技术:英文 |
本书详细介绍了目前最新的精炼技术——溶气气浮技术。本书共分为8章,从新工艺的基本机理出发,详细阐述了真空处理钢液N2、H2饱和体系中气泡凸球形核的热力学模型和气泡漂浮与长大的动力学模型,揭示了溶气气浮技术去除钢中夹杂物的机理,阐述了溶气气浮技术对硅锰脱氧钢中夹杂物的去除效果,该技术在RH精炼中的应用效果和机理,以及该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效果。 |
张杰,冯超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F114 |
99 |
0 |
荐购
|
| 1683 |
|
粉末冶金及粉体材料制备技术 |
粉末冶金制备技术是以粉末为原料,经过特定的加工及表征方式,利用适宜的能量使粉末固结生成金属或非金属结构,形成粉末冶金工艺的全过程。本书共8章,以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为指导,介绍了粉体及粉末冶金的概况、粉体的特性、粉体的性能表征、粉体的制备方法、粉体的预处理、粉体的成型、烧结基本原理与工艺,结合实际生产案例,介绍了粉末冶金制品的典型应用。本书内容涵盖面广,在内容上既注重对成熟理论及生产技术的介绍,也注重对本领域新技术发展动向的介绍。 |
胡平等主编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F12 |
49 |
0 |
荐购
|
| 1684 |
|
道路用钢渣全组分资源化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
本书共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道路用钢渣全组分资源化利用研发背景和意义;钢渣资源化过程中重金属安全处置技术;钢渣全组分绿色加工技术;钢渣集料性能分析;钢渣-水泥稳定基层材料性能分析等。 |
乔志,赵建雄,牛昌昌著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TF341.8 |
98 |
0 |
荐购
|
| 1685 |
|
高炉炼铁过程运行信息在线检测与智能感知 |
高炉炼铁过程关键信息在线获取是国际公认的挑战性难题。本书拟从在线检测与智能感知的角度系统性总结和阐述作者及其团队近10年在高炉炼铁过程关键信息在线获取方面的系列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内窥式微光成像为核心的高炉料面三维形貌直接在线检测新方法、以特谱辐射和分区补偿模型为核心的高炉铁口渣铁流温度场分布实时在线智能感知新理论、基于光流与形态特征的高炉铁口渣铁流量检测方法、基于数据与知识融合的多元铁水质量智能感知新方法等4个方面。 |
蒋朝辉等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F53 |
148 |
0 |
荐购
|
| 1686 |
|
走进一线谈炼铁 |
本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概论部分简要介绍了炼铁技术的发展简史和铁前系统概述,为读者提供了炼铁技术的基本框架。第二章由一线操作者谈高炉炼铁,详细介绍了炼铁原料、高炉设计、操作以及常见问题处理等方面,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高炉炼铁的实际操作和管理。第三章炼铁过程中的理论创新,探讨了中医思维在炼铁生产中的应用实践以及铁前一盘棋的理念,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第四章经济炼铁综合技术,重点介绍了铁前系统原料优化技术、高炉高煤比关键技术以及智慧炼铁技术等,旨在提高炼铁生产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第五章未来炼铁发展趋势,展望了炼铁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为读者提供了行业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
张宏星,陈龙智编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F53 |
118 |
0 |
荐购
|
| 1687 |
|
氮化钒铁短流程制备原理及技术 |
本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概述;第二章为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氮化钒铁;第三章为两步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氮化钒铁;第四章为铁高温过程作用机理分析;第五章为碳高温过程反应行为分析;第六章为CO气基还原V2O5基础分析;第七章为氨气还原氮化法制备氮化钒铁,冶金领域是钒使用量最多的领域,钒在钢铁工业中的消耗量约占其总产量的85%-90%。目前,钒主要应用于微合金化结构钢以及合金钢的冶炼。钒能够细化钢的组织和晶粒,提高钢的强度、韧性、抗腐蚀能力、耐磨性和抗冲击性能等综合性能。 |
张国华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F646 |
99 |
0 |
荐购
|
| 1688 |
|
钢的浇铸凝固原理 |
本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手段阐述了钢在浇铸条件下的凝固行为与特征,其中涉及金属凝固理论的发展、钢的金属学概念、钢的浇铸特性与过程、钢的凝固热/动力学特征、钢的凝固冷却缺陷、钢的凝固组织及其演变规律和钢的凝固传输过程与描述等,相关内容构建了一套解析钢的浇铸凝固过程的基本原理。 |
兰鹏编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F7 |
65 |
0 |
荐购
|
| 1689 |
|
炼钢学:2版 |
本书根据冶金工程专业特点,重点对炼钢原理、炼钢原材料、气体射流与熔池的相互作用、转炉炼钢设备、氧气转炉炼钢工艺、转炉炼钢计算机控制、电弧炉炼钢设备、传统电弧炉炼钢工艺、现代电弧炉及强化冶炼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各章末均附有思考题,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
任兵芝,杨治立,王宏丹主编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F7 |
49 |
0 |
荐购
|
| 1690 |
|
基于埋入式多介质混合喷吹的电弧炉炼钢技术:英文 |
本书共7章,重点分析了熔池内石灰粉喷吹脱磷和熔池内碳粉喷吹增碳助熔机理,研究了电弧炉熔池内气-固喷吹冶炼的物料及能量变化;研究了熔池内气-固喷吹冲击搅拌特征,建立并验证了熔池内气-固喷吹射流轴线轨迹方程,建立并验证了氧气射流冲击区深度和体积计算模型;开展了基于熔池内喷吹的电弧炉熔池搅拌优化研究,确定熔池内喷枪B布置方式、炉壁氧枪F布置方式为电弧炉“熔池内喷吹+炉壁侧吹”最佳匹配方案;开展了电弧炉熔池内气-固喷吹冶炼工业试验。 |
魏光升,朱荣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F741.5 |
199 |
0 |
荐购
|
| 1691 |
|
连铸结晶器内钢液流动及铸坯质量控制 |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连铸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动行为及其对连铸坯质量的影响,具体包括连铸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动特征和规律、钢液流动控制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连铸结晶器液面钢液流动测量工业实例、连铸结晶器内夹杂物的控制以及连铸坯质量控制。 |
任磊编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F777 |
89 |
0 |
荐购
|
| 1692 |
|
现代伴生金属冶金 |
本书共7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现代伴生金属冶金理论、工艺、技术、主要设备及生产实践,主要内容包括铜冶炼伴生金属和铅锌冶炼伴生金属的综合提取,书中还特别介绍了铜冶炼现代伴生金属提取冶金的新工艺、新技术及新研究。 |
周松林,谢祥添编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F8 |
148 |
0 |
荐购
|
| 1693 |
|
有色冶金副产石膏资源化利用 |
本书介绍了石膏资源、工业副产石膏的种类及特点、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现状、相关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副产石膏的贮存利用现状及综合利用途径、我国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领域新进展等内容。 |
朱北平,张国华,谭艳霞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F80 |
68 |
0 |
荐购
|
| 1694 |
|
中国古代冶铜技术的萌生与早期发展 |
本书较细致地阐述了中国古代人工冶铜技术的萌生与早期发展,分析探讨了所谓中国人工冶铜技术源自西亚,即“西来说”的背景,以及目前尚难成立的主要障碍。 |
毛卫民,李一鸣,王开平编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F811-092 |
88 |
0 |
荐购
|
| 1695 |
|
实验之火:锻造英格兰炼金术 |
本书追溯了炼金术在英格兰400多年的发展,阐明了炼金术阅读和实验实践在国家和科学史的背景下的作用,展示了像乔治·雷普利、约翰·迪伊和爱德华·凯利这样的从业者,以及许多以前不为人知的炼金术士,如何在寻求君主支持的同时,根据往昔的炼金术文本,设计出新的炼金术方法。通过重构他们的炼金术思想、实践和争论,作者揭示了英格兰炼金术是如何在四个世纪的时间里不断被重塑的。 |
(英)兰博臻著 |
格致出版社 |
TF831-095.61 |
108 |
0 |
荐购
|
| 1696 |
|
金矿的加工与提炼 |
本书以氰化提金工艺为主线,系统论述了金矿整体加工提取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全流程地介绍了金矿的加工提取与环境保护技术,内容包括:金矿物特征分析及加工提取方法选择,金矿的自磨、半自磨、ISA磨、高压辊磨等磨矿新工艺,颗粒金的尼尔森与法尔考重选,载金铁、铜、铅、锌、锑等多金属金矿的浮选,金精矿的氧化焙烧、加压预氧化及生物预氧化新方法,CIP、CIL氰化提金工艺,氰化金的碳吸附、解吸原理与方法,金矿氰化堆浸技术及水平衡,金电积与精炼,氰化物的解毒、回收与矿山环保等。 |
李宏煦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F831.03 |
89 |
0 |
荐购
|
| 1697 |
|
考虑间隙效应的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 |
本书密切结合我国高端制造领域对空间并联机构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需求,采用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含间隙空间并联机构的动力学特性研究框架,围绕劣化空间并联机构动态性能的间隙效应,系统研究含干摩擦间隙、非规则磨损间隙和润滑间隙空间并联机构以及动力学响应试验等。全书共6章,主要内容包括:含干摩擦间隙的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含非规则磨损间隙的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含润滑间隙的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考虑运动副间隙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优化建模与分析,以及含间隙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响应试验研究。 |
陈修龙,贾永皓,崔梦强著 |
科学出版社 |
TH113 |
138 |
0 |
荐购
|
| 1698 |
|
UG NX高级曲面设计方法与案例解析:微课视频版 |
本书针对有一定UGNX使用基础的读者,循序渐进地介绍了使用UGNX进行产品造型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曲面设计概述、基本空间曲线、样条曲线、螺旋线、涡状线、投影曲线、相交曲线、偏置曲线、桥接曲线、镜像曲线、截面曲线、等参数曲线、抽取曲线、文本曲线、曲线的常用分析工具、拉伸曲面、旋转曲面、扫掠曲面、有界平面、填充曲面、直纹曲面、通过曲线组曲面、通过曲线网格、艺术曲面、N边曲面、桥接曲面、偏置曲面、曲面的修剪、曲面的延伸、曲面的分割、曲面的缝合、曲面的删除、规律延伸、扩大曲面、曲面圆角、曲面展平、开放曲面实体化、封闭曲面实体化、修剪体、替换、减消曲面设计专题、曲面的拆分与修补专题、曲面中的自顶向下设计、曲面设计综合案例等。 |
赵勇成,邵为龙,国双权编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TH122 |
99 |
0 |
荐购
|
| 1699 |
|
设备健康监测与故障诊断:2版 |
本书第1章介绍了设备健康监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和内涵、技术体系、实施过程及发展历史和现状等;第2章介绍健康监测与诊断的基础知识,如故障的机理、故障的规律、信号及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等;第3章介绍了健康监测与诊断的主要实施技术,包括振动监测与诊断技术、温度监测与诊断技术、油污染监测与诊断技术及无损检测技术等;第4章以超声导波损伤监测技术为例介绍了静设备的健康监测技术;第5章结合齿轮箱和滚动轴承的结构、主要故障来源、故障特征,介绍齿轮箱及滚动轴承的健康监测与诊断;第6章是针对旋转机械的健康监测与诊断,重点是介绍旋转机械不平衡、不对中、弯曲、偏心、松动、碰摩、油膜涡动和振荡、旋转失速和喘振等典型故障的机理、故障特征、诊断方法,并结合工程案例进行阐述;第7章介绍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方法及系统等。 |
周邵萍,罗志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TH17 |
40 |
0 |
荐购
|
| 1700 |
|
陕西风能资源及开发利用 |
本书全面总结了陕西省风能资源普查、详查以及风能研究课题的最新成果,详细阐述了陕西省复杂地形下风工程气象参数变化特征、潜在风电场选址方法、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技术和风电开发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等,并从多方面详细介绍了陕西风能资源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技术在风电场选址、风电场发电预测(中期)和综合评估的应用。 |
孙娴等著 |
气象出版社 |
TK81 |
100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