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21 |
|
光子储备池计算:光学循环神经网络 |
本书分八章,第一章介绍了光子计算机发展的历史以及神经网络的概念。第二章重点介绍了物理储层计算的原理,以及一些与光子计算相关的重要概念——品质因数、拓扑网络、线性和非线性记忆容量。第三章介绍了储层集成的最新技术,主要集中在被动架构的实现,以及如何通过光电探测器实现非线性变换的原理。第四章介绍了大规模光子储层的潜力,重点讨论了几种可以产生复杂网络耦合的光学配置。第五章概况介绍了基于延迟系统的储层计算。第六章详细阐述了池田延迟(Ikedadelaydynamics)动力学与光子储存计算机控制和开发的相关性。第七章讨论了使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物理衬底的光子RC的实现。第八章重点介绍如何使用光电系统作为主体构建先进的光子储存计算机。 |
(德)丹尼尔·布鲁纳,(西)米格尔·科尔内利斯·索里亚诺,(比)盖伊·范德桑德编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TN3 |
79 |
0 |
荐购
|
| 1722 |
|
低维半导体材料及其信息能源器件 |
本书较全面地论述了低维半导体材料的生长机制,及其在信息、能源和传感等领域的应用潜力、物理基础及研究现状。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低维材料的生长和表征;二维材料在触觉传感器的应用;过渡金属硫化物用于生物传感节点;二维MoS2的纳米光子学和光电子学;二维材料非易失性阻变存储器和射频开关;IVA/VA族X烯二维材料的热电性能;低维材料新型发电机器件(TENG、PENG)。 |
陶立等编著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TN304 |
59 |
0 |
荐购
|
| 1723 |
|
花岗伟晶岩钾长石尾矿制备多晶硅及HIT太阳电池模拟研究 |
硅类太阳电池中,HIT太阳电池的最高转换效率已达到24.7%,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太阳电池之一,但其影响效率的因素和相关机理尚未探明,若能通过模拟研究找出其影响因素将会对HIT太阳电池的开发应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书利用伟晶岩精选钾长石后的尾矿,采用“强磁选-酸浸-煅烧-水淬-二次酸浸”的提纯工艺,制备出高纯石英粉;以高纯石英粉为原料,氯化钙为熔盐,利用熔盐电解法制备多晶硅;再利用该冶金级硅制备出标准直拉单晶硅片;根据测试单晶硅片的部分性能参数和参考相关文献获得的参数,模拟研究HIT太阳电池。 |
张研研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N304.1 |
66 |
0 |
荐购
|
| 1724 |
|
锗尘中锗的二次富集及提取 |
本书主要包括引言、文献综述、实验方案、锗尘基础物理化学性质及造块、GeO2与氧化物间相互作用、锗尘中锗的二次富集研究、锗的微波湿法提取研究、结论。本书探明了内蒙古胜利煤田含锗褐煤燃烧后除尘灰中锗的存在方式,探明了高温处理时GeO2与氧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对锗湿法提取的影响,开发了锗尘的造球技术,开发了锗尘中锗的二次火法富集技术,开发了锗尘的微波浸出蒸馏技术,液固比低,回收率高,为锗尘的后续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对锗的清洁提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刘丽霞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N304.1 |
99.9 |
0 |
荐购
|
| 1725 |
|
SMT基础与工艺 |
SMT是一门包括元器件、材料、设备、工艺以及表面组装电路基板设计与制造的系统性综合技术,是突破了传统的印制电路板通孔插装元器件方式而发展起来的第四代组装方法,也是电子产品能有效地实现“短、小、轻、薄”,多功能、高可靠、优质量、低成本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教材针对SMT产品制造业的技术发展及岗位需求,详细阐述了SMT中的PCB设计与制造、焊锡膏印刷、贴片、焊接、清洗等技能型人才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特别强调了生产现场的工艺指导,同时也介绍了SMT设备的性能、操作方法及日常维护。为解决学校实训条件不足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书中配置了较大数量的实物图片。 |
李勇,夏明,陈骁康主编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TN305 |
30 |
0 |
荐购
|
| 1726 |
|
薄膜晶体管材料与技术 |
本书归纳薄膜晶体管(TFT)材料、器件及制备技术,总结和梳理TFT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材料物理与化学、器件物理、工艺原理以及实际应用设计原理,进一步提出新见解,为TFT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方向参考。 |
兰林锋,吴为敬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TN321 |
49 |
0 |
荐购
|
| 1727 |
|
IGCT器件与应用 |
本书围绕IGCT器件,分别展开介绍半导体物理基础及工作原理、阻断特性、开通与导通特性、关断特性、封装、驱动、可靠性及应用。同时,在各章中穿插IGCT的关键工艺技术,如深结推进、边缘终端、质子辐照等。 |
曾嵘,吴锦鹏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TN34 |
198 |
0 |
荐购
|
| 1728 |
|
LED封装与检测 |
本书从LED的灯珠结构入手,详细论述了LED封装工艺与生产管控中的必要工艺和相关基础知识,之后又针对LED封装前工序和封装后工序进行了详细明,尤其是对其中的扩晶工艺、固晶制程、配胶等用实操图片加文字讲解的形式进行了论述,接着对LED产品控制的重要流程———参数测试进行了特别说明。本书最后安排了实训项目,供广大读者在进行产教融合培训时参考使用。 |
钟柱培主编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N383 |
59 |
0 |
荐购
|
| 1729 |
|
集成电路设计实践:工具、方法与应用 |
本书第1章为概述,模拟集成电路与数字集成电路的关系、模拟及数字集成电路的抽象层次以及集成电路设计方法、EDA技术的发展;第2章是SPICE仿真基础,各种元器件的SPICE描述、SPICE分析语句以及控制选项;第3章为基于HSPICE的集成电路仿真,HSPICE工具使用以及电路分析方法;第4章为基于SPECTRE的集成电路仿真,SPECTRE工具使用以及电路分析方法;第5章为版图设计,版图工具使用以及基本版图设计技术;第6章为版图验证,版图设计规则检查、版图一致性检查以及版图寄生参数提取和后仿真的方法;第7章为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实例,以一个放大器为例展示电路设计、仿真以及版图设计验证方法;第8章为HDL描述及仿真,可综合VerilogHDL、仿真验证平台、VCS及Verdi工具的使用以及仿真方法;第9章为逻辑综合,逻辑综合工具介绍以及使用EDA工具进行逻辑综合的方法;第10章布局布线,布局布线流程以及工具介绍、使用EDA工具进行布局布线的方法;第11章为数字集成电路的验证,形式验证、时序验证以及物理验证方法;第12章为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实例,以一个基于RISC-V的SoC的实例展示数字集成电 |
王永生,付方发,桑胜田编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TN402 |
59 |
0 |
荐购
|
| 1730 |
|
我的中国芯:集成电路素养提升课 |
本书分为4篇,分别为数字知识篇、数字职业篇、数字产业篇、数字未来篇。数字知识篇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问题由简入繁;数字职业篇围绕特定的数字经济领域介绍相关职业的由来、人才培养及促进高质量就业等情况;数字产业篇介绍数字技术在工业生产及人民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数字未来篇展现数字产业的前瞻性发展。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编 |
中国人事出版社 |
TN402 |
26 |
0 |
荐购
|
| 1731 |
|
绝缘封装与聚合物介质材料 |
本书围绕绝缘封装技术和绝缘介质材料安排了10章内容,深入探讨绝缘封装技术与聚合物绝缘材料在电力电子器件与电力装备制造领域中的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前沿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趋势,以期实现绝缘封装在满足现代电力电子器件与电力装备需求的同时,更加环境友好、可持续,为未来高性能电力电子器件和电力装备制造行业发展提供重要工艺和材料支撑。 |
党智敏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TN405 |
128 |
0 |
荐购
|
| 1732 |
|
电子器件装配 |
本书包括5个培训任务:安全生产管理、装配工艺文件的识读与编制、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电子元器件的组装、电子产品的组装调试。 |
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编写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TN6 |
20 |
0 |
荐购
|
| 1733 |
|
电子器件基础 |
本书主要介绍包括电介质器件、半导体陶瓷器件、磁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等在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核心电子器件。该课程涵盖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电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方向。该课程旨在让学生系统了解电子器件的主要类型、工作原理、应用领域、发展前景等,并思考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
傅邱云,董文主编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TN6 |
79.8 |
0 |
荐购
|
| 1734 |
|
电路仿真与PCB设计 |
本书系统论述了电路的原理设计、电路仿真和印制电路板设计,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第1-4章)为电路设计及仿真,在介绍常用的电路仿真软件基础上,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嘉立创EDA、ADS软件实现模拟电路和射频电路仿真,举例说明了基本单元电路的设计与仿真方法。第2部分(第5-7章)为电路原理图和PCB设计,以嘉立创EDA软件为设计工具,详细介绍了印制电路板基础知识、元器件符号和封装库设计、电路原理图和PCB设计的流程、规则、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为更好的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和新工科建设,作者在多年的教学基础上,参阅了众多的相关书籍和资料,结合工程实践项目,编写了本教材。 |
崔岩松,黄建明,赵同刚编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TN702 |
59 |
0 |
荐购
|
| 1735 |
|
Multisim14在电工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
本书介绍Multisim 14软件的基础操作、分析方法及其在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通信电子电路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全书共分为11章:第1章、第2章介绍EDA技术和Multisim 14系统;第3章介绍Multisim 14的元件库;第4章介绍Multisim 14的仪器;第5章、第6章介绍Multisim 14的基本分析方法和高级分析方法;第7章介绍Multisim 14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第8章介绍Multisim 14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第9章介绍Multisim 14在数字电路中的应用;第10章介绍Multisim 14在通信电子电路中的应用;第11章介绍Multisim 14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
李明晶等编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TN702.2 |
59 |
0 |
荐购
|
| 1736 |
|
无源互调建模基础理论 |
本书系统的介绍了一些物理建模和全波仿真方法,章节内容包括绪论、单点接触结构无源互调建模、射频电连接结构无源互调建模、传输矩阵法微带电路无源互调建模、虚拟端口法MIMO单元无源互调建模、基于非线性麦克斯韦方程的无源互调仿真以及无源有源非线性干扰的行为模型。 |
赵小龙,贺永宁著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TN710 |
98 |
0 |
荐购
|
| 1737 |
|
通信系统微波滤波器:基础、设计与应用 |
本书是微波滤波器设计领域的经典著作,全书共23章,基本涵盖了通信系统微波滤波器的基础理论、设计及工程应用。本书前两章介绍了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第3章和第4章介绍了常用的滤波器函数特性,以及计算机综合和优化方法;第5章描述了二端口网络的表示方法,以及多端口网络的分析;第6章至第8章叙述了各类滤波器传输函数及其电路网络综合方法,深入讲解了滤波器的耦合矩阵理论;第9章和第10章详细说明了各种滤波器耦合矩阵,以及相关拓扑结构的综合方法与应用;第11章介绍了各类微波谐振器的理论与应用;第12章至第14章,以及第16章至第18章分别讨论了微波低通滤波器、波导单双模滤波器、耦合谐振滤波器、介质谐振滤波器、自均衡全通滤波器网络,以及多工器的设计与实现;第15章和第19章介绍了电磁仿真软件在微波滤波器方面的应用,给出了多种工程优化实例,以及基于各种计算机辅助调试方法的应用实例;第20章专门论述了高功率微波滤波器的设计与应用中的关键影响因素,系统地分析了复杂的无源互调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第21章提出了多通带滤波器的设计概念,并通过各种实例分别讨论了基于高Q值同轴、波导和介质谐振器的双通带滤波器和 |
(英)理查德·J.卡梅伦(RichardJ.Cameron),(加)钱德拉·M.库德西亚(ChandraM.Kudsia),(加)拉法特·R.曼苏尔(RaafatR.Mansour)著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TN713 |
199 |
0 |
荐购
|
| 1738 |
|
能量单方向传输的新型中高压变频器关键技术研究 |
本书是一本有关电网中能量单方向传输的新型高压变频器的专业书。本书共分为六章,分别是引言,三相无桥整流器输入电流过零点畸变抑制方法,基于无桥结构的电网不平衡控制方法,半桥串联谐振变换器控制方法,实验验证与分析,结论与展望。 |
孔佳仪著 |
文化发展出版社 |
TN773 |
55 |
0 |
荐购
|
| 1739 |
|
数字电路设计与实践 |
本书介绍数字电路设计与应用的关键知识点,帮助读者掌握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的方法。全书共6章,包括多人表决器电路、二进制数相乘电路、七进制计数器电路、交通信号灯倒计时控制电路、铁塔图案彩灯电路、救护车扬声器发音电路。 |
张艳主编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TN79 |
49.9 |
0 |
荐购
|
| 1740 |
|
数字逻辑电路基础 |
本书共7章,包括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产生和整形电路以及模数与数模转换电路,通过大量实例与习题解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数字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
谢玲等主编 |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
TN79 |
49.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