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22期2157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 本书详细介绍了邓小平故居纪念馆的概况, 主要展陈内容, 一些重要文物背后的故事, 以及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情况。今年是邓小平诞辰120周年, 场馆作了新的调整, 本稿根据调整后的展馆陈设作了补充修订, 主要是第一部分场馆简介和第三部分特色活动, 修订补充了新内容。 本书编写组编 学习出版社 A767 48 0 荐购
2 《资本论》美学研究 本书上篇聚焦《资本论》美学内核, 所思所见如: 庖丁解牛寓言足以印证《资本论》“劳动”范畴的艺术内涵, 两者协同提供了现代知识人“工作美学”范型; 《资本论》讽喻叙事与《文心雕龙》“比兴”论殊途同趣; 《文心雕龙》诗文论是以“工匠”精神为楷模;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有强大生命力, 原因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资本论》与朱光潜“未来美学”预言。下篇考察《资本论》美学的底蕴和周边: “商品细胞”与马克思的科学精神; 《资本论》创作使用了哪些“生产资料”马克思何以称颂“公共卫生医师报告”恩格斯何以推重“有教养者队伍”《资本论》日译者河上肇的汉诗风貌; 西马美学的启示和盲点。 陆晓光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A811.23 158 0 荐购
3 马克思“空间生产”的伦理形态研究 本书从伦理学角度对“空间生产”的理论形态进行归纳; 借鉴马克思的分析框架, 构建包含在地化和去地化两大核心过程的空间的生产理论分析框架, 并基于此框架分析资本的循环过程、转型期的社会运动、政府的企业化和土地利用政策, 指出城市空间的合理规划和空间正义是顺应中国实际需求的历史选择。本书分析了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的当代意义, 论述了马克思空间正义的当代出场问题, 并结合现实的空间实践进行了理论创新, 竭力克服资本扩张带来的空间悖论, 努力平衡国际空间和国内空间的发展。 孙全胜著 九州出版社 A811.63 185 0 荐购
4 马克思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研究 本书分别从演进轨迹和逻辑展开两个维度, 全面考察马克思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形成的思想背景和生成路径, 系统梳理马克思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起源、特征、内在矛盾与解决方案, 从而达到澄明马克思主义现实批判内涵及实践功能的目的。本研究认为德国启蒙运动的特殊性孕育出独具德国特色的现代性哲学话语体系。正是在批判黑格尔的基础上, 马克思开启资本主义现代性之法哲学批判和异化劳动批判; 在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础上, 马克思首创资本主义现代性之现实人学分析和资本批判。 郑小霞, 苏跃辉著 人民出版社 A811.64 88 0 荐购
5 马克思政治哲学通论 本书分为五篇: 第一篇考察马克思政治哲学所蕴含的存在论、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诸基础性问题; 第二篇追述马克思政治哲学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近代政治哲学以及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史渊源关系; 第三篇专题研究马克思政治哲学所包含的自由、民主、正义、阶级、财产权、革命和国家等重大核心主题; 第四篇以施特劳斯、韦伯、西美尔、阿多诺、福柯和鲍德里亚等20世纪重要思想家为案例, 分析了马克思政治哲学在当代西方思想界产生的深刻而持久的理论效应; 第五篇探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和依法治国问题的政治哲学基础。 张盾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A811.64 198 0 荐购
6 马克思的现代国家建构思想及当代启示 本书通过考察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现代国家建构, 回归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国家的起源、本质、类型、职能和命运等问题的基本观点。从这些基本观点出发, 寻找当代中国推进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现代国家建构的概念、要素及历史逻辑; 马克思现代国家建构思想的探索与形成; 马克思现代国家建构思想的发展与深化; 马克思对现代国家建构的总体剖析; 马克思现代国家建构思想的中国化及其成果; 马克思现代国家建构思想对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等内容。 唐立军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A811.64 45 0 荐购
7 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学说文本解读 本书依托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 梳理了空想社会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构建过程, 突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第一次飞跃。从动态视角展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从西方到东方的演进, 以及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总结了列宁主义和苏俄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孟艳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A811.64 85 0 荐购
8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5年 本书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中外文化发展现状、中国传统文化、多领域文化问题 (比如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外交、军事等领域的文化问题)、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世界文化思潮等。本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中外文化理论与实践, 积极刊发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的新成果; 坚持学术第一的标准, 大力推荐富有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的关于中外马克思主义相关领域的文化研究成果。 张士海, 程恩富主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 A811.67 62 0 荐购
9 从这个维度走近列宁 本书阐述列宁党的政治建设思想, 它是列宁主义尤其是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列宁主义视域下和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基础上的列宁党的政治建设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史上的一座历史丰碑。党的政治建设关乎党的存亡和前途。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是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的精髓。列宁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形成和提出主要有2条逻辑理路: 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学说是其理论渊源。二是列宁同党内外种种错误思潮尤其是党内“左”右倾错误进行长期坚决的斗争。 樊欣著 吉林文史出版社 A82 58.5 0 荐购
10 毛泽东的文艺世界 本书聚焦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主题, 展现了百年毛泽东文艺思想传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艺理论发展的伟大历程, 提出毛泽东文艺思想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文艺理论不断发展的四个高峰, 即以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主要标志的第一个高峰, 以1956年“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方针为主要标志的第二个高峰, 以1979年邓小平发表《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为主要标志的第三个高峰, 以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主要标志的第四个高峰。 宋贵伦著 东方出版社 A841.691 59.8 0 荐购
11 哲学的逻辑讲演录 本书主要尝试构勒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系统、涵盖中西的关于人类抽象思维至哲学思想发展的逻辑与演进路程。运用抽象法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开篇, 探讨了语言、文字及其理性思维能力的产生过程, 探寻了人类抽象思维历经神话话语模式、巫术话语模式到宗教话语模式发展的历史, 分析了人类早期思维的内容和特点、理性思维形成的进程。进而依序叙述了哲学的演化历程: 即古希腊罗马哲学, 中世纪经院哲学, 近代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张轩著 九州出版社 B0 98 0 荐购
12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体系研究 本书主要围绕马克思唯物主义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包括导论一共设计了六章内容。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构成了文章的第一大部分, 该部分主要论述了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体系相关的几个问题, 深入探讨了建立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体系的必要性, 这一部分主要是为全书写作奠定基础, 提供方法论指导。第三章到第五章构成本书研究的第二部分, 也是本书主体部分。 任琳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B03 68 0 荐购
13 卡尔·考茨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研究 本书的主要内容: 共分七章, 第一章主要考察了考茨基一生的思想发展进程。第二章到第五章, 集中论述了考茨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内容。第六章立足于“论争中的考茨基”视角, 试图以考茨基与第二国际内部的理论家以及列宁在社会革命策略、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的论争, 以及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考茨基的批判为据点, 全方位地对考茨基在马克思主义流派中的角色和定位进行批判性解读。最后, 第七章是对考茨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总结和基本定位, 批判性分析了考茨基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局限。 张颖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B03 98 0 荐购
14 生命哲学研究:总第8辑 本书聚焦于生命哲学的多元视角, 全面呈现了国内外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本辑包含18篇论文, 涉及佛道生命哲学、儒家生命哲学、现代生命哲学等多个学派与理论视角, 力图通过不同思想体系的交汇与对话, 探索生命哲学的深层内涵与当代意义。本辑深入讨论了当代生命哲学的诸多问题, 试图从中国传统哲学资源中汲取智慧, 回应当下人类社会面临的生存、道德与文化挑战。通过多视角的研究与讨论, 本辑为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与思想碰撞。 詹石窗主编 商务印书馆 B083 83 0 荐购
15 实用主义 本书是重要的哲学思想, 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一场重要的学术运动。与其竞争对手不同的是, 它远远超越了哲学的界限, 涉及政治、科学和文化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学科。在这本简洁、引人入胜的概述中, 约翰·R.舒克描述了实用主义的起源、概念以及持续的全球意义与吸引力。他关注了实用主义运动的最初思想家以及当代支持者, 解释了实用主义如何思考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可知的以及人们在做什么。鉴于实用主义的深远影响, 作者展示了其关于现实、真理、知识和认知的观点如何与它对能动性、社会性、人性和人格的研究方法相协调。 (美) 约翰·R. 舒克著 商务印书馆 B087-53 75 0 荐购
16 巨灵擘地:“门罗主义”与区域国别研究的知识生产 本书收录的一系列论文记录了笔者解剖“巨灵”留下的轨迹, 分为上、下两编: 上编“擘地巨灵”偏重于对旧殖民主义的讨论, 收入了三篇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对西方思想家的案例研究; 下编“冷眼向洋”是一个研究“门罗主义”全球传播与接受史的专题, 展示了作者分析“门罗主义”的理论框架和视角, 以及对中国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的“门罗主义”认识的考察, 启发今人思考如何从中国经验出发探究更具普遍性的理论, 从而推进“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章永乐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B089 69 0 荐购
17 象数易学伦理思想研究 本书在学科层面, 克服易学领域对象数易学伦理思想问题的缺乏关注局面, 尝试以象数符号运动本身对伦理的涵摄为视角予以研究; 在学理层面, 澄清象数易学伦理思想不同于义理易学和象数体例研究的地方, 确定研究的边界, 同时又不失创造性的诠释。提出道德思维方式的重构问题, 讨论中西伦理思想蕴含的思维方式歧异, 为反思道德思维提供契机。本书试图探究中国道德文化基因在逻辑与历史辩证中的发展状况, 持续关注与道德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 努力为社会人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基点。 文平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B2 95 0 荐购
18 中国哲学原著导读 本书精选了从孔子、孟子、庄子、管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王充、张载、程颐到王国维、严复、熊十力、冯友兰等中国哲学史上若干哲学大家的名著名篇进行导读, 分为先秦编、汉唐宋明清编、近现代篇, 既有对儒释道经典的介绍, 也有对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思想的阐释, 以及对熊十力的现代新儒学、冯友兰的新理学思想等的剖析。每一篇导读包括作者及作品简介、名著名篇的背景和阅读方法, 以及对作者及原著思想的简要述评等。 周海春, 姚才刚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B211 128 0 荐购
19 此道之美:先秦诸子人性艺术论 本书共分八部分, 分别为第一章、孔子: 人本主义者的艺术人生; 第二章、墨子: 底层社会的审美公义; 第三章、孟子: 仁善之为美; 第四章、荀子: 礼义之为美; 第五章、韩非子: 法家的艺术审察; 第六章、老子: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第七章、庄子: 性情消汛, 言语逍遥; 第八章、庄子后学: 自然人性论美学。 张学君著 华文出版社 B220.5 88 0 荐购
20 从“修身”到“工夫”:儒家“内圣学”的开显与转折:增订版 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儒家内圣学的开显”, 刻画孔子所开启的“为己之学”的基本特征, 修身目标是“君子”, 修身焦点是德性与德行的培育。第二部分“儒家内圣学中的反省向度与修炼技术”, 检视儒学修身传统中自孔子孳乳而至宋明粲然大备的反省技术与类型。第三部分“儒家内圣学的转进”, 从“朱子时刻”入手, 对朱子所创辟的“独知”话语进行长时段、历时态的分析, 以期由此管窥儒家内圣学由先秦德性的培育时代转向宋明心灵操练时代的内在理路与基本特征。 陈立胜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B222.05 95 0 荐购
页码:1/108页  每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