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24期2042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 共产党宣言中西对照与中西版本图典 本书的中文版以2009年出版的中央编译局翻译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译本为基础, 其内容包括《共产党宣言》正文以及作者在不同时期撰写的七篇序言, 西译文以莫斯科前进出版社的版本为基础, 还收录了我国著名国画大师蒋兆和创作的马克思画像和恩格斯画像, 以及不同国家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的部分封面图辑等。 马克思, 恩格斯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A122 315 0 荐购
2 资本论 本书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 首次将经济和历史联系起来, 拆解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马克思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融于一体, 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和论证, 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这一历史性的伟大发现。全书共三卷, 以剩余价值为中心, 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 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 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讲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分别研究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马克思著 上海三联书店 A123 298 0 荐购
3 信息时代阅读马克思:从媒体和传播视角解读《资本论》第1卷 本书作者对《资本论》第1卷进行了全面的、逐章的解读, 帮助读者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能够更好地理解卡尔·马克思最重要的、最具开创性的著作, 并以媒体和传播学的视角, 通过诸如互联网、数字劳动、社交媒体、传媒行业以及数字阶级斗争等一些当代现象来介绍马克思的重要观点。福克斯通过分析一系列国家的最新案例, 强调即便在亚马逊、谷歌、脸书等跨国媒体企业在当今全球资本主义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时代, 马克思的著作仍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每一章的结尾有一些讨论和练习题, 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将马克思的著作应用到现代生活的情境和需要中去。 (英) 克里斯蒂安·福克斯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A81 128 0 荐购
4 《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精学导读 本书作为一本研读《〈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的单行本, 对其创作背景、理论内涵、思想精粹、理论贡献和时代意义作出详细释解, 并阐明著作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影响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 凸显了马克思这本经典著作所彰显的科学理论。其背后蕴含的价值历久弥新, 昭示着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与经典对话, 才能领悟经典的价值魅力, 感悟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力量。 顾海良著 科学出版社 A811.22 68 0 荐购
5 我与《资本论》翻译 本书是的该项目的第五卷, 是马列经典著作翻译家张钟朴先生的个人口述录。在书中, 张钟朴先生回忆了自己参加工作、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经历, 向我们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传播事业的伟大实践和经典著作翻译家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而又热情高涨的工作态度。 口述张钟朴 中央编译出版社 A811.23 80 0 荐购
6 《资本论》是怎样形成的:追溯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本书旨在探究《资本论》的形成史。在这次研究中, 作者对一直以来想要解决的课题, 即追溯从起初的《1857-1858年手稿》发展到《资本论》三卷的构成过程及其理论, 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概括地说, 著述结构的这一进展成就了这样一个结局, 最初本应该在“资本一般”的框架下展开的“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和利润”的三部结构, 随着马克思经济学内涵和方法的发展, 到后来在吸收各项预定内容的基础上, 取得了包括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各主要方面的研究成果。 (日) 不破哲三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A811.23 99 0 荐购
7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研究:以性别理论为视角 本书前4章主要针对文本进行研究及导读, 这一部分在充分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 对一些问题的导读加入了新的内容, 如关于母权制社会是否真的存在的争论, 私有制的出现与妇女地位的关系问题, 妇女生育与女性的“性”, 爱情与婚姻, 家庭的出现, 不同形式的家庭特征, 以及恩格斯对资产阶级家庭的批判, 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等问题。本书的最后探讨了《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女权主义的关系如何, 如何理解私有制、阶级、性别与妇女解放的关系? 如何理解私有制及国家消亡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如何继承和发展《起源》中所提出的理论观点的? 本书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 朱晓慧著 人民出版社 A811.24 98 0 荐购
8 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本书讲述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研究既有生态危机促逼与发展模式反思国际背景, 又有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实践的国内现实需要, 还有历史唯物主义迎接时代挑战与生产力理论重新认识等学科内在发展需要。反思传统生产力论时代局限, 挖掘生产力生态内涵, 促使其发展遵循生态规律, 发挥人资源开发利用合理度之自觉性, 使生产力发展行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上。生产力基本要素有内在本质上的生态向度。自觉深度挖掘生产力结构的生态蕴含, 能够全面协调环境、社会和人口三者关系, 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建设以生态安全为基础的“两型”社会。生产力生态标准要求其发展严格受控于生态承载力阈值, 在维护生态平衡下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开发,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坚持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质, 为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实践作积极贡献。 夏承伯著 人民出版社 A811.66 98 0 荐购
9 后理论时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本书以后理论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研究对象, 以“文学事件”“非美学思想”“感性分配”“艺术体制”“空间批评”“地理批评”“图像理论”等为分析要素, 揭示后理论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呈现出的诸多新特点: 以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方式重返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立场, 重新激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命题, 重新思考西方哲学中的古典问题, 对整个后现代主义理论进行了系统性批判与反思, 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全面审视、深入剖析和深刻反思, 从而展现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活力。 李长生, 傅庶, 唐诗佳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A811.691 68 0 荐购
10 世界历史哲学散论: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的内在张力 本选题主要考察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1.尝试从“两个世界与一个人生”这一透视视角和解释框架出发, 尝试对中国与西方两种不同的哲学-文化传统进行初步考察; 2.以理性、自由、普遍法治、理性国家与世界历史为核心概念, 以“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作为特定的透视视角和解释框架, 解读世界历史理念; 3.探索包括世界历史理论在内的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 阐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世界历史与人类解放有机贯通的内在逻辑, 通过历史观点与阶级观点、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民族观点与阶级观点等一系列的内在张力, 揭示和阐发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生机和魅力; 4.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总体图景和哲学范式, 从传统与近代的内在张力这一解释框架出发, 揭示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与中国近代哲学的重大变革之间的逻联系, 阐释在世界历史潮流与东方秩序危机的双重背景中, 中国近代哲人立足中国文化传统、奋力开拓世界之路的过程。 刘敬东著 人民出版社 A811.692 129 0 荐购
11 《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精学导读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 约请著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 对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这两本经典著作进行细致地解说和导读。主要内容包括: 该文献的理论价值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光辉地位, 该文献的写作背景与形成过程, 文献的理论内涵与逻辑框架, 文献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精髓、该经典文献的影响和发展, 该经典文献对建设新时代的启示与意义等。 闫方洁, 孟睿著 科学出版社 A821.24 48 0 荐购
12 《哲学笔记》精学导读 本书作为一本研读《哲学笔记》的单行本, 对其创作背景、理论内涵、思想精粹、理论贡献和时代意义作出详细释解, 并阐明著作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影响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 凸显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所彰显的科学理论。其背后蕴含的价值历久弥新, 昭示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强大生命力。与经典对话, 才能领悟经典的价值魅力, 感悟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力量。 陈胜云著 科学出版社 A821.24 58 0 荐购
13 延安时期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史论 本书稿遵循由历史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脉络, 从研究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历史和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局部执政思想, 以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特殊贡献为切入点, 研究毛泽东描绘出中共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蓝图、提出的中共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基本理念、扩大中共延安时期执政基础的理论、探索中共延安时期执政体制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共延安时期局部执政方式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共延安时期局部执政资源理论与实践, 以及毛泽东与陕甘宁边区的局部执政。系统总结和归纳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思想和实践中取得的经验, 期望对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长期执政提供历史借鉴。 闫团结, 梁星亮著 人民出版社 A84 98 0 荐购
14 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当代诠释 本书立足新时代, 以理论自身发展历程为前提, 着力于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党对毛泽东思想体系建构以及毛泽东思想研究视域拓展等方面的论述, 力图呈现理论创新、体系建构及实践发展三者的有机统一, 进而揭示毛泽东思想在当代特别是对于思政课教学的价值。 刘洪森著 人民出版社 A84 58 0 荐购
15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精学导读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该文献的理论价值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光辉地位, 该文献的写作背景与形成过程, 文献的理论内涵与逻辑框架, 该经典文献的影响和发展, 该经典文献对建设新时代的启示与意义等。 何怀远著 科学出版社 A841.65 58 0 荐购
16 为了共同的事业 本书收录了37位从事中央文献对外翻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世界社会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建设、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以及学术交流活动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的口述、回忆资料43篇。我们知道, 经典著作编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央编译局始终坚持中译外和外译中同行、翻译与研究及宣传普及并重, 不同岗位的工作相伴相生、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了经典著作编译事业的完整体系。 本卷主编刘强, 柳宁 中央编译出版社 A85 135 0 荐购
17 跨世纪的宏伟工程 本书收录了27位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编译家和年轻编译工作者本人或亲属的口述、回忆资料36篇, 其中包括四任中央编译局局长的采访录。从不同侧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编译人组织领导和参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三大全集编译这项跨世纪工程以及其他经典文本的奋斗历程。 本卷主编詹珩, 路军 中央编译出版社 A85 158 0 荐购
18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本书收录了36位马列经典著作编译者本人或亲属、同事的口述、回忆资料44篇, 另附有媒体采访报道8篇。生动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老一代编译人“严谨治学、无私奉献、追求理想、传播真理”的崇高品格、精神风范、优良传统、工作作风、治学经验以及青春风采, 彰显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编译事业的敬畏与坚守、热爱与奉献。这是他们用心血和汗水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将激励后来者一代接着一代干, 一棒接着一棒跑, 奏响接续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强音。 本卷主编龚格格, 路军 中央编译出版社 A85 150 0 荐购
19 哲学十五问 本书是为没有专业哲学基础的听众所开设的“哲学导论”, 由两部分构成。主体部分是十五个讲座, 分别是: 哲学是什么? 如何清楚地思维? 什么是真实的存在? 世界真的存在吗? 真理何以可能? 实践的哲学地位? 语言为何如此重要? 机器能不能思维? 我是谁? 普世伦理何以可能? 如何理解自由? 什么是正义? 生活有意义吗? 站在常识的大地上、问题与回应。还有一个辅助部分, 通过专门介绍某些有代表性的哲学家的观点, 学习专业思考的方式、方法, 训练理论论辩的能力。 陈亚军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B 78 0 荐购
20 3-8岁儿童的哲学讨论课:用故事启蒙孩子的哲学思维 本书是一本写给幼儿园及小学教师与家长的儿童哲学讨论和探究手册。围绕与儿童有关的15个主题, 包括自我、个性、好奇、动物、爱、友谊、团结、幸福等, 本书介绍了组织儿童进行哲学讨论和探究需要做的准备以及具体的组织过程, 内含饶有趣味的谜题式问题和原创故事, 能够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和自主性。每个讨论和探究活动后都附有思考问题和延伸活动, 便于教师和家长切实地掌握讨论和探究方法, 帮助儿童养成哲学思维, 促进他们的哲学思考。 (法) 朱利安·拉弗尼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B 52 0 荐购
页码:1/92页  每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