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26期2373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与个人关系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国家与个人关系思想, 从国家与个人关系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问题出发, 探究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的思想家在认识到国家与个人之间悖论性关系即国家有促进个人的一面和国家有束缚个人的一面后是如何解决国家与个人之间的悖论性关系。但研究分析得知这些思想家并没有彻底解决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矛盾, 而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出发, 认识到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从而指出要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国家,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大力发展生产力, 从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国家消亡, 国家与个人矛盾得以解决。 李萍萍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A81 68 0 荐购
2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教材 本书系统阐述了“青马工程”“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时代命题, 围绕“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四大主题深入剖析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青年观, 并从“青马工程”开展的方法路径、实践模式等方面为高校培养新时代“青马人”提供参考。 沈强, 朱青, 刘继东主编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A81 45 0 荐购
3 马藏:第二部 本书是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相关文献进行的汇集与编纂, 旨在通过对文献的系统整理及文本的再呈现, 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和世界传播与发展的相关文献集大成地编纂荟萃为一体,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基础性学术文化工程。马藏·第二部·第五卷本卷收录了1906至1907年的文献, 这些文献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起始阶段的主要文本, 这些内容呈现了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思想过程和文本特征。 北京大学《马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编纂 科学出版社 A81-53 580 0 荐购
4 《德意志意识形态》百年文献学研究 本书稿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为考察对象, 一方面全景梳理了这一重要文本从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家时期如梅林等的初步研究, 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一版即MEGA1中的第一次完整出版, 再经由上世纪60-70年代新手稿、新资料的发现而引发的多个“费尔巴哈”章版本编辑热潮, 直至2017年MEGA2版《德意志意识形态》问世的百年恢弘编辑出版历程; 另一方面以MEGA2新成果为视域, 对《德意志意志形态》文献学研究的新资料和新问题进行了专题分析。 赵玉兰著 人民出版社 A811.21 128 0 荐购
5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精学导读 本书作为一本研读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的单行本, 对其创作背景、理论内涵、思想精粹、理论贡献和时代意义作出详细释解, 并阐明著作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影响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 凸显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所彰显的科学理论。其背后蕴含的价值历久弥新, 昭示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强大生命力。与经典对话, 才能领悟经典的价值魅力, 感悟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力量。 吴海江, 徐伟轩著 科学出版社 A811.22 58 0 荐购
6 《资本论》的当代价值: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资本论》辩证法的新探索 本书通过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当代生产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新趋势, 在继承马克思《资本论》辩证法思想的基础上, 对《资本论》的现实意义做出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创新探索, 多层面展示了《资本论》的当代价值, 拓展了人们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与新特点的认识, 包含《资本论》理论问题与辩证方法的再探索、《资本论》价值辩证法的新审视、《资本论》与金融危机的辩证批判、《资本论》视域下的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矛盾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辩证批判等五部分内容。 付文忠著 山东大学出版社 A811.23 76 0 荐购
7 中国《资本论》年刊:第二十二卷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汇集了2024年专家学者的《资本论》研究成果, 力求促进当代《资本论》的研究。本书收录了近一年来我国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章及最新研究成果, 计40余篇。这些研究成果紧扣时代主题,不仅深入探讨了《资本论》的基本理论、中国式现代化、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新发展格局、分配理论等课题, 还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数字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对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编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A811.23-54 98 0 荐购
8 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语言观比较研究:基于哲学革命的视角 本书讲述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都是语言哲学家, 他们分别开启了“哲学的革命”, 而马克思实现了“哲学的革命”和“革命的哲学”的双重变奏。在语言观层面, 马克思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超越。马克思之后, 哲学革命进程并没有终结, 而是在反形而上学、崇尚“实践”的方向演化为种种“实践哲学”。维特根斯坦以“语言图像论”为代表的语形学思想、以“语言游戏说”为代表的语用学思想深化了“哲学的革命”, 但在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的纠缠中徘徊, 难负“革命的哲学”使命。从哲学革命的高度看, 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都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 深度解构与超越了先验形而上学, 但在价值目标、根本路向、形态类型、方式方法、后续影响等方面迥异。 李包庚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A811.68 98 0 荐购
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程 本书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统编思政课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依据, 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 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本书每章分为“导航篇”“理论篇”“实践篇”三个板块, “导航篇”包括知识网络和学习指南两个模块, 对本章知识框架和知识要点进行归纳, 帮助学生对本章主要知识点有一个总体了解; “理论篇”包括要点解析、案例精选、经典品读和习题演练四个模块, 可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本章知识, 同时还可以通过习题训练巩固本章知识; “实践篇”设置若干实践项目, 校内校外结合, 方案具体清晰, 操作简单明了, 可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同时用理论指导实践, 提升综合素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程编写组编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A84 39.8 0 荐购
10 再读毛泽东《论持久战》 本书以6章篇幅, 运用多重视角, 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初期的一段重要历史。作者从毛泽东为何要写《论持久战》、为什么能写出《论持久战》, 以及《论持久战》蕴含着的时代观、体现出的中华文化根脉、发挥着的持久意义等方面全面考察了《论持久战》的丰富内容和厚重价值, 史料翔实、分析透彻, 有助于读者进一步汲取这部经典著作蕴含的精神和智慧, 具有一定的理论、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曹应旺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A841 50 0 荐购
11 制造怪物:非人化的异常力量 本书中, 作者结合心理学、哲学与社会学理论, 对非人化的心理根源展开了深刻的思考。史密斯以清晰的哲学思辨、平实晓畅的行文澄清了非人化的本质, 并指出, 非人化过程并不仅仅发生在隐喻层面--它实际上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内心。史密斯引用大量历史上的事例, 探讨了非人化、等级制背后的心理学, 以及它们意味着什么。唯有理解非人化的心理机制, 才能尽可能地避免伤害。 (美) 大卫·利文斯通·史密斯著 商务印书馆 B 98 0 荐购
12 存在主义及其他 本书稿是著名哲学研究专家陈嘉映的最新作品, 以个人如何生活、如何过好生活、如何进行生活等问题为中心, 以德国古典主义哲学为内容依托, 展开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哲学思考。 陈嘉映编译 云南人民出版社 B 78 0 荐购
13 语言的计算:双柱体 本书是一个充满神秘和新颖的文本, 是雅克·德里达首次尝试分成两列来书写。《肤浅的考古学》(Archéologiedufrivole, 1973) 的封底上曾宣布其“即将出版”, 但这在作者的生前未能实现, 这本书的打字稿是在德里达去世后发现的。现在出版的这一文本展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书写的实验, 德里达在撰写他最著名的著作之一《丧钟》(Glas, 1974) 之前, 曾大胆的将页面切成两半以便重新思考哲学和写作之间的关系。德里达对18世纪语言科学的持续反思, 始于《论文字学》(Delagrammatologie, 1967), 在那里, 他提供了一个对孔狄亚克的《写作的艺术》( L’Artd’écrire) 的双重阅读。 (法) 雅克·德里达著 商务印书馆 B0 35 0 荐购
14 意义的迷失与追寻:当代生活世界的价值哲学批判 本书通过详细阐述这种迷失的根源与表现, 揭示了当代生活世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作者运用价值哲学的理论工具, 对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现象等进行了深入的批判与分析, 旨在帮助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重新找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本书内容深刻、语言流畅, 既具有学术价值, 又贴近生活实际, 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是一本极具启发性和思考性的著作。 晏辉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B018 128 0 荐购
15 通观的真理:概念、谱系、功能及意义研究 本书围绕“何为真理”“真理何为”“为何真理”三个问题展开, 在学术层面, 这是一个出入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哲学与生活世界的通观性真理研究。书稿主体部分由“真”与“真理”的概念分析入手, 在区分“真”之“如一 (是)”义及“真假”义的基础上, 给出概念上真理的“真知”与“真谛”的“双核真理”观, 并在学理上将之梳理、概括为“事实真理”与“意义真理”。本书关于真理的结论性观点是, 真理“内为光明”, “外为法度”, “止为至善”。 周建漳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B023.3 86 0 荐购
16 实用主义的谱系研究 本书稿在澄清和分析实用主义面临的“多元思想的新实用主义归属”和“新实用主义的自身归属”的双重谱系学困境及其根源基础上, 提出了以“实用主义准则”为谱系线索的自然主义谱系重构设想。并以此为主线, 在“方法论/方法”“语言/经验”的双重互动构架中重释了实用主义的百年叙事、从“古典”到“新”的话语转换逻辑, 不仅完成了对实用主义谱系的重构, 也对实用主义的“新老之争”等焦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和阐释。 姬志闯著 人民出版社 B087 78 0 荐购
17 胡适讲中国哲学史 本书是一部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的专著, 在胡适先生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和其在北大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讲义之基础上经修改、扩充而成。胡适先生继承了汉学家对哲学的考究方法和成果, 运用西方哲学研究范式, 把中国先秦经史研究贯连成一个条理清晰的学术系统。书稿按照时代的先后和思想的演变, 对每一派哲学进行考证、分析、探究, 说明其产生的原因和对后世的影响, 使哲学史不再是“流水账”式的块状记录, 而成为有其内在逻辑的进化史。 胡适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B21 88 0 荐购
18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财富观研究 本书聚焦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和农家的财富观, 归纳总结了诸子百家在财富观方面的经典论述, 其中包括儒家的“取之有道”“富而教之”与“贫富有差”理念, 道家的“知足、寡欲”“无为而治”与“逍遥、至乐”观念, 法家的国富论、农本观与弱民政策, 墨家的节用理念、劳动观与分工理论, 农家的农本观、并耕论与“市贾不二”理论等等。本书围绕以上财富观念的理论释义、文化影响和实践启示等进行研究挖掘, 以期为新时代构建积极健康的财富观念体系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刘涛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B22 49.8 0 荐购
19 《周易》与中国上古文学:修订版 本书从主题、结构和原型意象三个方面考察了《周易》与中国上古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选取了狩猎、安土重迁、用舍行藏和变革等四个主题, 论析《周易》的价值取向对上古文学某些主题的生成所起到的作用。从爻辞结构与三句体诗、《坤》卦七爻与《庄子》内篇、占问与问对体、《周易》经传与战国秦汉散文的体制等方面, 考察《周易》的编排体例对秦汉诗歌、散文的结构和体裁的影响。从马龙、羊牛、鸿鸟和刑狱四个原型意象入手, 探究《周易》与上古文学相应意象之间的深层联系及文化学意义。 于雪棠著 人民出版社 B221 49 0 荐购
20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十七辑 本书收录论文22篇, 内容涉及经学研究、版本校勘、专人专书、儒学新论、儒藏讲坛、《儒藏》编纂与研究六大版块, 主要围绕《周易》《礼记正义》《四书》《说文》《春秋左氏传》《仪礼》《艺文类聚》《省心杂言》《文选》《三国志旁证》《周书全译》等典籍进行文献学、校勘学、版本学等方面的考证辨析, 并对儒家的道统说、格物论、“君子不器”等进行了现代意义的阐发。此外, 本辑还收录了儒家讲坛的两次讲座整理稿, 以《公羊注疏》的重校和蜀石经研究为话题展开探讨, 为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讲坛主题提供文本依据。“《儒藏》编纂与研究”收录两篇有关校勘整理的实例, 主要围绕北大《儒藏》精华编本《春秋左氏传注疏证》《西河文集》的校勘得失进行总结,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古籍整理经验。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B222.05-53 98 0 荐购
页码:1/100页  每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