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特价250910(3033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 马克思对现代平等观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 文章首先论述了现代平等观的产生、特征及其对青年马克思产生的影响和困惑。这是理解马克思对现代平等观批判的前提。由此,依据马克思文本考察了其对现代平等观不断认识与批判的过程。基于对马克思现代平等观批判的认识,文章一方面对当代西方社会的平等议题,包括当代自由主义内部关于自由与平等的争论、以科恩为代表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平等辩护以及社会民主主义现代化“第三条道路”的平等诉求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认为他们要么是通过价值优先排序以缓和或辩护不平等事实,要么停留于语言与道德上的反驳和辩护,要么是满足于政党选举口号的需要,而没有从根本上克服现代平等观的困境。另一方面通过认识平等在当前中国的语境和问题意识,对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平等原则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自由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李逢铃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A811.64 78 0 荐购
2 “物”的解放:马克思主义社会时空观研究 国外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时空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别时列斐伏尔和大卫·哈维分别从日常生活批判和《资本论》入手为马克思主义社会时空观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但是他们没有把社会时空理解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思想有机统一。为此,我们从所有制与社会时空的关系入手,研究了生产方式中的原生形态和次生形态。明确原生形态主要跟作为空间生产力的土地有关,而次生形态主要跟作为文明生产力即积累的社会劳动时间有关。同时,我们运用马克思的时空观对海德格尔的时空思想进行唯物主义的批判,明确了他在阐明作为社会形式的使用价值方面的独到之处。对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唯心时空观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批判。 张文涛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A811.64 78 0 荐购
3 马克思货币哲学与当代现实问题研究 主要从经济哲学的维度去反思和批判现代货币与现代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现代精神文化的发展方向、现代人的生存方式之间的内在勾连,通过具体探讨现代货币与国家权力、语言结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之间的关系,提出货币并未决定现代社会,而是货币具体化了现代社会;现代社会也并未决定货币,而是现代社会利用货币。 欧阳彬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A811.66 68 0 荐购
4 新时期教育基本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发展研究 本书以教育学史和教育实践史为对象,梳理了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发生的思维变革,具体包括教育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历史发展追溯、新时期教育基本理论中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进展、新时期教育基本理论中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发展等内容。新时代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只有充分理解并把握这种思维变革,才能在时代要求的思维水平上真正实现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艾子著 江苏大学出版社 A811.67 58 0 荐购
5 马克思历史规律理论的当代诠释 本书立足于马克思文本中的基本立场和核心观点,坚持以“问题”为研究导向,探究马克思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进程与贡献,对马克思历史规律理论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再诠释,并从理论、历史与现实的维度论述这一理论的独特价值和当代意蕴,着重阐述它对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启示,力图真实还原马克思历史规律理论的辩证本质。 李国泉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A811.692 78 0 荐购
6 马克思生态思想研究 本书阐发了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的主要观点,论文的创新在于,从生态学的切口,论述了“实践的人化自然观”的生态价值,批驳了有些人视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是反自然,反生态的观点。本书阐发了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的主要观点,论文的创新在于,从生态学的切口,论述了“实践的人化自然观”的生态价值,批驳了有些人视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是反自然,反生态的观点。 解保军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A811.693 78 0 荐购
7 马克思生态休闲思想研究 马克思是现代休闲研究的早期开拓者和创始人,他的许多思想成为现代休闲思想的起点和源头,对马克思生态休闲思想的研究是现代休闲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全面考察马克思的生态休闲思想,在理论上有助于驳斥西方学者攻击马克思崇拜物质生产,忽视生态问题和人类享受的谬论。 石磊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A811.693 68 0 荐购
8 规范通论 本书廓清了“规范论”这个新的学术方向(或许将来会是一个新的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性质与特点、学科的基本问题,并且把规范论的一般范式和方法,运用于许多具体规范,如科学规范、技术规范、宗教规范、法律规范的研究。 徐梦秋等著 商务印书馆 B 46 0 荐购
9 守望智慧的记忆 本书共分为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哲学门中的人和事;新文化:中国与世界;哲学:它的本性和价值;现代思潮和观念等。 王中江编 商务印书馆 B-53 64 0 荐购
10 哲学视域中的人:陈新夏学术论文集 本著作包括六部分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认识论;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人学思考;可持续发展的人学思考。 陈新夏著 人民出版社 B-53 95 0 荐购
11 工作就是要玩转情商 本书作者向大家讲述了如何通过运用情商,挖掘自己的潜力、提高自己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来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标。作者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工作中所要的情商。 姜朝川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B026-49 39.8 0 荐购
12 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西方哲学史上一本划时代的著作。它从认识何以可能出发,对唯理认和经验论进行了批判、扬弃,认为人类知识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人的感官提供的后天感知经验,另一个是人类思维中先天的、给知识带来必然性和普遍性的先天形式和范畴,它们只适用于现象界,而不适用于超验的本体——自在之物。康德哲学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被称作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纯粹理性批判》与康德的另两部著作,《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被称为三大批判。 (德)康德著 商务印书馆 B081.2 88 0 荐购
13 从生存的观点看 本书从生存的观点看,许多哲学问题的性质和意义会变样。生存既朴素又繁难。限时生存的个人在社会、历史、真理面前究竟有何价值?哲学介入生存之际催生何种景观和难题?哲学言说在何种意义上必定是一类修辞?修辞又如何关涉生存教化?问号总像是对答案的预订,答案却未必如期到来。 马天俊著 商务印书馆 B086 78 0 荐购
14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2版 本书对西洋中国印度三方哲学进行全面、综合的比较,论述了世界未来的文化与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等。 梁漱溟著 商务印书馆 B1-03 38 0 荐购
15 观念史论文集 《观念史论文集》是A.O.洛夫乔伊的代表作之一,是作者所倡导的观念史理论运用于具体的观念史研究的代表性论文的汇编。这部文集所涉及思想史、哲学史、文学、历史乃至造园艺术等诸多领域,论题广泛,征引繁复,充分体现了作者以尖锐的批判精神,在多元世界探索“可理解性”的学术特色。 (美)阿瑟·O.洛夫乔伊著 商务印书馆 B1-53 46 0 荐购
16 中国哲学批评史论 《中国哲学批评史论》是一部探索性、开创性的著作。书分序论、卷一、卷二、卷三、结语和附录六个部分。全书有以下特点:第一,从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的需要出发论述了创建中国哲学批评史的必要性和如何创建的问题,他指出,已有多种中国哲学史,但一直缺少中国哲学批评史。所以可以说张先生的著作是一部填补空白的著作。第二,在对中国哲学史料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哲学批评史的分期和格式,即原创格式期、佛禅格式期与西学格式期。 张耀南编著 商务印书馆 B2 20 0 荐购
17 北京大学哲学学科史 北京大学哲学学科史的编写,一方面固然在于庆祝北京大学哲学系建系一百周年,另一方面了在于总结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现代中国的奠基、演变和发展的历史。哲学学科史在国内学术界尚无先例,即使在国际学术界,也鲜有系统的哲学学科史研究和著述。人文学科其他学科的学科史的研究著作虽然已有所见,但在学科观念、制度和体系等方面,都还缺乏理论性的、系统性的思考和研究。 韩水法主编 商务印书馆 B2 73 0 荐购
18 碧海苍穹:哲人萧焜焘 本书是一本纪念萧焜焘先生哲学生涯的文集,由萧先生自述、师友弟子回忆文章、萧先生著述摘录,以及“学术活动年表”构成,共收录文章39篇,从著作、生平、友人见证的角度,描绘了一个立体而丰富的哲人形象。 陈天庆编 商务印书馆 B2-53 158 0 荐购
19 元代朱子易学研究史 本书旨在勾勒元代学者研究朱子易学的全貌,揭示其在朱子学、易学、经学、理学等方面的地位与意义。全书主体部分七章:第一章概述朱子易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南宋后期发展的基本情况。第二章从元代以《易》应举的士人情况、指导治《易》应试类著作的出现,阐明科举对朱子易学发展的推动。第三章讨论胡方平、胡一桂父子的朱子易学研究著作,及从中体现出的从保守到开放的思想转变。第四章叙述胡炳文、张清子、熊禾、熊良辅注释和阐发朱子易学著作的情况,以及其不同的思路取象。第五章研究元代学者对朱子象数学的基本态度,以及对其象数学具体方法与易图学的不同看法。第六章研究朱子的理气、太极、阴阳等哲学命题,以及有关《易》书性质、作者、读《易》之法、古《易》面貌等说,在元代引起的讨论。第七章研究梁寅、赵采、董真卿三位元代学者,折衷程朱二家易学的情况。 谢辉著 人民出版社 B221.5 100 0 荐购
20 现代新儒家易学思想研究 本书以若干问题意识为基本线索,系统疏解马一浮、熊十力、唐君毅、牟宗三共四位现代新儒家的易学思想,揭示出现代新儒家通过阐发“寂感”、“感通”、“观象”、“三易”、“知能”、“翕辟”、“体用”、“阴阳”、“生生”等《周易》哲学与易学思想的论题,塑造出现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色。现代新儒家的易学思想在易学史上具有独特的位置和意义。 刘乐恒著 商务印书馆 B221.5 60 0 荐购
页码:1/128页  每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