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特价250910(3033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41 公正德性论:亚里士多德公正思想研究 黄品中博士的《公正德性论——亚里十多德公正思想研究》一书即将出版,这是一件大好事。作者约我写篇序言,我欣然接受,因为这是近几年我所读过的最能体现独市思考、深思熟虑的书稿之一,是一部有深厚功底和创见性的学术著作。 黄显中著 商务印书馆 B502.233 26 0 荐购
42 启蒙运动与马克思主义 本书旨在探讨启蒙运动及其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运动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通过对以法国大革命为代表的启蒙实践对启蒙精神的确立;以笛卡尔、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启蒙理性构造传统的奠基,分析理性主义是怎样取得统治地位的。第二部分分析了马克思及其后继者对启蒙的基本态度和观点。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自身限制必然会导致这些成熟历史条件对资本主义的再一次否定,而这恰恰应当是启蒙政治理想的再一次自我否定,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将带来真正启蒙的实现,这正是与马克思主义主要观点相一致的。本书将启蒙运动作为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客体对待,将其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诠释相结合,在吸收西方社会学、后现代主义等主要思潮的观点中做出了马克思主义的诠释,并将其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结论有机结合在一起。 刘云杉著 经济日报出版社 B504 56 0 荐购
43 西方哲学家中的中国之友:马勒伯朗士、莱布尼茨、伏尔泰思想研究 本书通过一条共同的线索——与中国的关系——将马勒伯朗士、莱布尼茨与伏尔泰这三位哲学家串联在一起,分析比较中国与西方哲学思想异同,更在此基础上弘扬中华文化,是一部面向中国之未来的著作。 文聘元著 商务印书馆 B516.22 68 0 荐购
44 权力意志 《权力意志》为尼采晚年哲学思想的代表之作,也是尼采最有影响哲学著作,尼采主张权力意志是支配世界和人类行为的唯一绝对动因,人生就是权力意志的追求。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以极大的热情,强调自然界中的生命的丰盈、过剩。他认为世界不是一个万物求生存的消极过程,而是一个万物求生命力扩展的积极过程,“权力意志”造就最强的人,这样方能粉碎社会一切骗人的、病态的、仇视生活的东西。这个译本是严格按照德国尼采全集考订本译出,并配有许多注释,可谓是权威的译本。 (德)尼采著 商务印书馆 B516.47 178 0 荐购
45 海德格尔与布洛赫曼通信集 本通信集搜集了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与教育家伊丽莎白·布洛赫曼自1918年至1969年间的107封书信。横跨半个世纪的历史变换,通过这些文字被反映出来;两人的个人命运,在这些书信中被无比生动地展现。这份通信集是研究两人思想,特别是海德格尔思想发展的珍贵材料。可以通过这份通信集,读到海德格尔在不同思想阶段的个人生活与情感。 (德)约阿希姆·W.斯托克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B516.54 45 0 荐购
46 林中路 《林中路》为20世纪德国著名思想家海德格尔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已被视为现代西方思想的一部经典作品,是进入海德格尔思想的必读之作。本书汇集了作者30、40年代创作的六篇重要文章,其中第一篇《艺术作品的本源》,原为海德格尔在1935到1936年间所做的几次演讲的讲稿,演讲在当时即激起了听众的狂热的兴趣——此事后被德国当代解释学哲学大师伽达默尔描写为“轰动一时的哲学事件”,这篇文章现已成为西方美学领域的名篇而备受关注,其余诸篇也各有特色,均为厚重之作。本书最引人注目的是海德格尔围绕“存在之真理”问题对艺术和诗的本质的沉思,以及海德格尔独特的“存在历史”观,也即对西方形而上学以及西方文明史的总体观点。 (德)海德格尔著 商务印书馆 B516.54-53 78 0 荐购
47 从现象学到形而上学:舍勒哲学思想经典研究文集 本书稿收录了现当代舍勒哲学思想方面的经典研究论文19篇,分3个栏目——“现象学的基本态度”、“胡塞尔与海德格尔背景中的舍勒”和“世界观、形而上学与现象学”——较为集中展现了当代西方舍勒哲学思想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现象学的基本态度”部分包括7篇论文,其中有阿维—拉勒芒、亨克曼和保罗·古德等著名学者的论文。“胡塞尔与海德格尔背景中的舍勒”部分包括6篇论文,主要是关于胡塞尔与舍勒、舍勒与海德格尔的思想的交锋。“世界观、形而上学与现象学”部分6篇论文则侧重对舍勒的形而上学思想(包括他的宗教思想)的论述。 张任之编 商务印书馆 B516.59 98 0 荐购
48 心有其理:舍勒现象学伦理学经典研究文集 《心有其理——舍勒现象学伦理学经典研究文集》以舍勒的现象学伦理学为主题,设立三个栏目,选译了19篇论文,分别阐述舍勒伦理学三个基本方面:现象学伦理的基本问题、人格现象学与人格伦理学和共同体与文化现象学。本书收录19篇出自英德法现象学和舍勒研究专家之手,是了解、研究舍勒伦理学思想的重要参考文献。 张任之编 商务印书馆 B516.59-53 158 0 荐购
49 人性论 《人性论》是英国著名哲学家休谟(1711-1776)的代表作。休谟在这部著作中,以人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知性、情感与道德三个部分的考察与分析,建立了其认识论与伦理学,并希望通过这种探究在精神科学领域构筑一个完整的体系。休谟认为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如果人们彻底认识了人性的范围和能力,我们在这些科学中将会取得极大的变化和改进。《人性论》是休谟的重要著作,其中的深刻思想与丰富内涵对现代西方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另一本名著《人类理智研究》也是在此基础上写就的。 (英)休谟著 商务印书馆 B561.291 108 0 荐购
50 社会公约 本书是由英译本翻译而来的卢梭政治论文集,包括《社会公约》、《论不平等的起源》、《论艺术和科学》、《爱弥尔》(节选)。书中论述的许多理念,如人性、自由、平等,曾对中华民族的民智启蒙和民族觉醒起到极大的作用,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法)卢梭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B565.26-53 35 0 荐购
51 福柯的当代性思想研究 这是一部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法国哲学背景中研究福柯思想的专著。借助“历时性与同时性”、“时间性与空间性”、“神话、心语与物语”、“神性、心性与物性”、“观念性、精神性与物质性”等几组重要概念,作者试图充分展示福柯思想从现代性反思到当代性描述的丰富意蕴。作者在本书用“当代性”来指称以“精神的失落”为表征的当今社会的别一种“精神”,意味着现在主义对未来主义、空间思维对时间思维、异托邦对乌托邦、物质主义对观念主义的取代,意味着当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胜利。从当代性这个更能够准确地表达消费主义或物质主义时代的精神状况的角度把握福柯的思想,作者在本书中开启了福柯研究的新维度。 杨大春著 商务印书馆 B565.59 79 0 荐购
52 美国儒学史 发端于中国本土的儒家学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区域文化交流的扩展,不仅由一种地方学术渐而成为一种全国性的学术,并且还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儒学在美国也经历了逐步发展壮大的历史。作者将美国儒学的发展细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汉学研究的兴起时期,大约指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第二阶段:汉学与“中国学”的分化与并容时期,时间大致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第三个阶段:美国儒学研究的开展阶段,时间大致为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第四个阶段:美国儒学研究的纵深发展,时间大致为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叶。第五个阶段:后现代时期美国儒学的新动向。对各自的特征及代表人物的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 程志华著 人民出版社 B712 78 0 荐购
53 思路决定出路:一定要学会的60种思维方式 本书精选了26种图书,包括生活与修养等各方面的内容。生活图书内容都是与都市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指导书,涵盖当下人们最关注的饮食、健康、美容、营养、医疗等各个方面,对于家庭生活质量提高有着简明易查、实用丰富的特点。人生修养方面的图书包括了文化艺术经典故事等。 《新家庭书架》编委会编 北京出版社 B804-49 25 0 荐购
54 耿宁心性现象学研究文集 为纪念中山大学哲学系已故著名哲学家朱谦之先生,弘扬其学贯中西的学术精神,中大哲学系创办《中大谦之论丛》,论丛主要收录国内外学者对于著名哲学家以及重要哲学论题的研究性论文。《耿宁心性现象学研究文集》收集论文26篇,这些论文从多个角度对耿宁的心性现象学进行了研究,并涉及王阳明、熊十力等人的哲学思想和唯识论、胡塞尔现象学等问题。 倪梁康,张任之编 商务印书馆 B81-06 128 0 荐购
55 广义论证视域下的中国逻辑思想研究 本书以广义论证理论为研究工具,对中国古代的文体(以《战国策》为例)、训诂学、数学(以《九章算术》为例)、汉字语用推理等文化活动中的逻辑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力图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探索中国古代逻辑的独特属性,为世界范围内的逻辑学研究提供全新的研究视域。本书以广义论证理论为研究工具,对中国古代的文体(以《战国策》为例)、训诂学、数学(以《九章算术》为例)、汉字语用推理等文化活动中的逻辑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力图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探索中国古代逻辑的独特属性,为世界范围内的逻辑学研究提供全新的研究视域。 王克喜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B81-092 78 0 荐购
56 人性与个性 本书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问题;人性、主体性、人道主义问题;个体、个人、个性问题等。 王江松著 中国社会出版社 B82-061 39 0 荐购
57 中国伦理文化与金融现代化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步入新阶段,建设现代化金融体系是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迫切需要。本书以中国伦理文化与金融现代化为研究对象,内容包括七章:第一章从金融范畴、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现代金融体系及其功能三个方面对现代金融体系进行了概述。第二章是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概论,主要阐述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次贷危机后欧美国家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的启示、金融监管的目标、模式与国际合作。第三章是伦理文化与金融现代化,第四章为金融与伦理文化的关系,第五章是伦理文化与金融安全。第六章是我国金融体系发展概要,分析了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金融体系建设。第七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与金融现代化。 唐丽华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B82-092 68 0 荐购
58 托尔斯泰谈幸福 《托尔斯泰谈幸福》是大文豪托尔斯泰关于“幸福”的思想成果结集。晚年托尔斯泰的创作热情更多地让位于思想的传播,他花了大量的时间试图把自己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更直捷的方式传达给民众。这些思考最终凝练为篇幅庞大的日志式的语录及文选。本书摘选了其中有关“幸福”的部分,共分为十五章,每一章皆围绕一个主题,如“信仰”、“良知”、“爱”等等,通过分主题的讨论,托尔斯泰逐步揭示出“幸福”的真正含义:生活即幸福。即只有以灵魂为旨归的生活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只有真正有价值的生活才值得过,才能称之为幸福的生活。 (俄)托尔斯泰著 商务印书馆 B82-49 43 0 荐购
59 伦理与德性:王淑芹学术论文集 人性完善、社会有序发展、人的好生活内蕴了一种合理的伦理秩序及其道德要求。伦理秩序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自然和顺的应然状态,是天道之本然、人道之当然,具有客观性;道德是人尊重伦理的“应然法则”而形成的良善行为、品质和情操,是人的意志自律的表现。本著作着力于我国社会转型期所引发的伦理关系变化及其道德失范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主要包括道德哲学、政治伦理、经济伦理、诚信伦理和公民道德五大部分。 王淑芹著 人民出版社 B82-53 88 0 荐购
60 人生不必太纠结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树立人生目标,不因迷茫而纠结;坚定信念,不因困难挫折而纠结;坚决果敢,不因犹豫彷徨而纠结等。 孙朦编著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B821-49 25 0 荐购
页码:3/128页  每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