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 |
|
地球物理测井学:第五卷:声波测井 |
本书以不同的声波测井方法的主要原理、基础的地质 (工程) 应用为主要内容, 以传统的声波测井方法的发展顺序为主线, 介绍了声波测井的物理基础部分、声波速度测井、声波全波列测井、固井质量评价测井、超声成像测井、远探测声波测井及其他声波测井方法。 |
王兵等编著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P631.8 |
120 |
0 |
荐购
|
| 2002 |
|
地球物理测井学:第四卷:电法测井 |
本书在说明电法测井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 (第一章) 的前提下, 依次介绍自然电位测井 (第二章)、普通电阻率测井 (第三章)、侧向测井 (第四章)、感应测井 (第五章) 和电磁波传播测井 (第六章) 等电测井方法的方法原理、仪器结构和主要特点, 并简要介绍它们的数据处理、曲线校正和实际应用。电法测井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地球物理测井方法, 到目前为止, 电法测井资料 (尤其是电阻率测井资料) 是地层流体饱和度定量评价的主要依据, 因此, 电法测井仍然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有效的测井方法。 |
高杰编著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P631.8 |
110 |
0 |
荐购
|
| 2003 |
|
地球物理测井学:第一卷:测井解释 |
本书介绍了测井解释评价的发展历史、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 测井解释理论模型及测井响应方程, 岩性岩相、沉积相、储集空间和流体性质等测井定性评价理论方法, 矿物含量、泥质含量、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等测井定量计方法, 直井数据处理及油气解释理论方法, 水平井数据处理及解释评价理论方法, 多井数据标准化、地层对比及油藏综合描述方法原理系统阐述了测井解释的经典理论方法, 又特别立足当前非常规油气和深地深海等复杂地质工程条件下的测井挑战, 融入了近年来测井解释的最新理论技术成果和国内外推广应用的成功案例。 |
李宁等编著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P631.8 |
170 |
0 |
荐购
|
| 2004 |
|
地球物理测井学:第九卷:油气井射孔 |
本书主要介绍油气井射孔的发展、原理、器材和技术等内容。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射孔技术的科学内涵、国内外射孔技术的漫长发展历史及其技术发展方向。第二章介绍了爆炸现象及其特征、炸药的定义与分类、炸药爆炸基础理论、炸药起爆与感度、炸药爆炸性能及参数、油气井火药理论。第三章介绍了聚能效应形成、聚能粉末药型罩形成的射流特性、射流拉伸与断裂过程, 阐述了影响聚能效应的因素。第四章和第五章介绍了聚能射孔器、起爆类、传爆类和增效类器材的作用原理与结构, 阐述了射孔器设计和制造。第六章介绍了射孔器材检验技术。第七章从射孔器材安全要素出发, 介绍射孔器火工品制造、储存、运输、销毁到现场作业等环节的安全要求和措施。 |
陈锋等编著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P631.8 |
150 |
0 |
荐购
|
| 2005 |
|
地球物理测井学:第六卷:核测井 |
本书包括五章, 第一章介绍了核测井物理基础; 第二章主要阐述了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原理、方法和应用; 第三章介绍了散射伽马能谱测井, 主要包括伽马-伽马密度测井及其应用; 第四章以同位素中子源为主, 介绍了中子孔隙度测井和地层元素能谱测井等内容; 第五章介绍脉冲中子测井, 涵盖了碳氧比能谱测井、中子寿命测井、脉冲中子孔隙度测井和快中子散射截面测井等内容。 |
张锋等编著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P631.8 |
120 |
0 |
荐购
|
| 2006 |
|
地球物理测井学:第七卷:核磁共振测井 |
本书共分八章, 内容包括核磁共振测井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储层评价方面的应用、核磁共振的基础概念和测量方法、与核磁共振岩石物理参数计算有关的问题以及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中识别流体的方法原理、核磁共振测井仪器、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处理、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在地层评价方面的应用、核磁共振岩心分析方法等, 主要强调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原理、测量方法、仪器装备、数据处理与基础应用相关知识。 |
肖立志等编著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P631.8 |
130 |
0 |
荐购
|
| 2007 |
|
地球物理测井学:第十二卷:测井地质应用 |
本书以近几年中国石油开展的致密油气测井评价技术攻关取得的成果为主要内容, 系统深入地剖析了致密砂岩储层在物性、电学、核磁共振等方面的响应特征与机理, 按照致密油气“七性”关系的基本思路, 围绕烃源岩特性、储层岩性、储层品质、储层物性、油气层识别与富集区评价等内容进行论述, 并就非常规油气中水平井处理与评价、地应力测井评价等前沿内容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
王贵文等编著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P631.8 |
140 |
0 |
荐购
|
| 2008 |
|
基于多源传感信息融合的滑坡监测方法研究 |
本书系统阐述了基于多源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滑坡监测新技术与典型应用案例, 针对关键技术问题深入研究, 运用低功耗物联网技术构建滑坡无线传感器自组网监测系统, 实现多源传感信息的有效采集; 通过多源传感信息融合方法分析滑坡变形状态, 并借助机器学习耦合预测模型研判位移变形趋势。全书共6章, 涵盖概述、监测理论与方法、自组网监测技术、信息融合分析处理、位移预测分析及研究展望。 |
王晨辉著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P642.22-39 |
96 |
0 |
荐购
|
| 2009 |
|
地质灾害机理与防治:第2版 |
本书主要讲述地球科与灾害基础、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灾害管理及应急预案、常见地质灾害 (地震地质灾害、斜坡地质灾害、地面变形地质灾害、海岸带地质灾害、特殊土地质灾害、地下空间地质灾害、冰冻圈地质灾害) 产生机理、防治措施及资源开发与灾害的关系, 并简要介绍国外地质灾害防治现状。 |
黄雨等编著 |
科学出版社 |
P694 |
198 |
0 |
荐购
|
| 2010 |
|
典型地质灾害智能化快速监测预警及云平台建设 |
本书稿通过融合北斗/GNSS、遥感、传感器、无线通讯、PDA等多种技术, 设计和研发低成本、高精度的地质灾害协同监测设备, 并实现多源信息的深度融合, 以提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研究了地质灾害的成灾机理, 综合分析了云平台地质数据、多尺度气象数据和多源监测数据, 建立了重大地质灾害的成灾模式, 并提出了高效、高精度的过程监测方法。利用分布式计算和高并发处理技术, 开发了一个能够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理监测数据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云平台, 提升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的效率和准确性。在滑坡体、矿山开采沉陷等典型地质灾害高发区域, 开展实地监测和预警系统的示范应用, 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
吕伟才 ... [等] 著 |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P694 |
58 |
0 |
荐购
|
| 2011 |
|
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地质灾害综合遥感判识技术规程:T/CRS C0203-2025 |
本书共8章, 主要内容包括: 总则、术语和缩略语、基本规定、数据选择、数据处理、灾害隐患判识、野外核查和成果编制, 另有5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1.明确了规程适用范围以及开展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地质灾害综合遥感判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规定了综合遥感判识工作的总体思路、技术流程, 以及全域、区段和重点隐患判识三个工作层次和相应比例尺等要求。3.提出了地质灾害综合遥感判识数据选择的原则、精度要求、类型和动态分析数据要求等。4.规定了光学遥感数据、SAR数据、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等不同类型数据处理的共性要求和一般流程。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著 |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
P694-65 |
45 |
0 |
荐购
|
| 2012 |
|
海岸带蓝碳纳入我国碳市场的模式与路径 |
本书聚焦如何将海岸带蓝碳有效纳入我国碳市场, 分析了海岸带蓝碳的定义、分类、分布、功能和价值, 并结合国际经验, 阐述了构建蓝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 梳理了我国海岸带蓝碳发展的政策体系、资源禀赋和面临的挑战, 并借鉴国内外典型案例, 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海岸带蓝碳纳入碳市场的模式。最后, 从政策、市场、技术、社会等多个维度, 提出了推动海岸带蓝碳纳入我国碳市场的具体路径。 |
谢素美等著 |
海洋出版社 |
P737.11 |
198 |
0 |
荐购
|
| 2013 |
|
海洋经济发展视阈下海洋“双碳”目标创新实现路径:以浙江省为例 |
本书概述面向海洋的“双碳”目标实现路径和深远意义, 从海洋经济理论层面探讨海洋经济发展模式与双碳目标实现的关联, 进而以浙江省为例, 分别从海洋经济调查数据角度、海洋经济统计数据、海洋经济调查数据角度分析海洋经济发展模式与双碳目标实现的战略决策和实施方案的可行性, 为我国从海洋经济发展模式角度, 实现数据驱动的“双碳”战略目标提供决策支持和模型参考依据。 |
赖瑛, 陈培雄著 |
海洋出版社 |
P74 |
128 |
0 |
荐购
|
| 2014 |
|
山河锦绣:中国自然奇观:英文版 |
本书从《世界遗产名录》中精心挑选出风采各异的中国风景名胜区, 以人文地理、风光地理的独特视角向读者介绍各处自然奇观, 让读者在欣赏中国美景的同时, 也能够获取更多有趣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 |
“大使书香”系列丛书编委会编著 |
华语教学出版社 |
P942 |
168 |
0 |
荐购
|
| 2015 |
|
走进美生本体论:人本生态美学的范式旋升 |
本书有29篇文章, 是从作者四十多年间发表的近百篇美学论文中精选而出, 大致反映了曾永成教授从系统论出发, 到系统论与还原论两极结合的“感应论美学”, 再到提出人本生态美学, 最后走进美生本体论的元美学范式的学术探索。其过程贯穿着人本生态美学理论范式的根本转换主题, 作者将其称为“范式突围”, 即突破流行的审美学范式, 而转向美生本体论的新范式。该文集展示了作者根据马克思美学思想, 主张和阐发的人本生态美学的理论范式突围之路。 |
曾永成著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Q14-05 |
99 |
0 |
荐购
|
| 2016 |
|
自然-社会因素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及驱动机制研究 |
本书以四川省为例, 基于遥感影像、社会经济资料、实地调研、InVEST模型和地学空间分析技术等, 开展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研究, 探讨了自然与社会因素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空间分异特征, 分析了自然与社会因素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驱动机制及其变化过程, 并提出了四川省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
黄莹, 周波著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Q147 |
88 |
0 |
荐购
|
| 2017 |
|
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 |
本书分为导论、遗传学篇、发育生物学篇三部分。遗传学篇涵盖遗传基础和中心法则、遗传变异和重组、基因调控与表达、群体遗传选择和进化、人类遗传学和疾病、遗传筛选和模式生物、表型分析和突变分析、修饰基因遗传筛选、反向遗传学、体细胞遗传学; 发育生物学篇包括胚胎发育和形态发生、器官发育、神经发育、生殖细胞和性发育、植物发育、细胞命运分化和死亡、尺寸与生长调控、干细胞和再生、发育和衰老、发育和进化等。 |
许田, 金力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Q3 |
165 |
0 |
荐购
|
| 2018 |
|
生物化学拿分考点随身记 |
本书包括两大版块: “高分考点精编”以图表形式梳理考试重点知识内容, “高分考点速记”帮助考生速记历年高频考点。随身记袖珍小开本, 双色印制, 还设置有“大纲要求”与“真题重现”等实用备战版块, 方便随时随地复习。力争帮助忙碌的考生花最少的时间轻松突破国家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堡垒而快速过关取胜。 |
张翟轶, 杨琳, 许国顺主编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Q5 |
45 |
0 |
荐购
|
| 2019 |
|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 |
本书主要介绍了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酶活性测定、代谢物质分析等经典实验项目, 如蛋白质提取、核酸电泳、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等。实验步骤详细, 包含所需试剂配制、仪器使用、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还附有实验原理讲解, 帮助学生理解实验背后的理论基础。同时, 配有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和思考题,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本书内容涵盖了生物化学实验的各个方面, 从实验室安全与基本操作到糖、脂、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分析检测。书中详细介绍了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和注意事项, 同时配有清晰的插图和表格, 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通过实验, 学生可以亲手操作各种生物化学实验仪器, 如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泳仪等, 培养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
李靖, 贾璐, 于虹漫主编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Q5-33 |
45 |
0 |
荐购
|
| 2020 |
|
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程:第2版 |
本书共九章, 第一章为动物生物化学实验常识; 第二章为常用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原理及应用, 包括离心技术、分光光度法、电泳技术和层析技术等; 第三章至第八章分别为酶学实验、糖类实验、脂类实验、蛋白质实验、核酸实验和维生素实验; 第九章为综合性实验。本书所选的大部分实验是目前多所农业高校开设的实验, 代表性强、涉及范围较宽。在附录中整理了生物化学实验中常用缓冲液、洗涤液的配制、常用生物化学网络资源等内容。大部分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基本原理、试剂与器材、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思考题,有的实验还包括计算、实验结果以及结果处理。 |
杨群辉, 胡兰主编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Q5-33 |
35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