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特价250910(3033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2001 清昇平署志略(全二册) 升平署为清代音乐机构,该书系统考察了清代升平署的机构沿革、职掌及人员构成变化,展示了清代宫廷戏曲的发展脉络。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清代宫廷戏团运作的详细情况。作者王芷章为我国著名戏剧史学家,著有《清代伶官传》、《中国京剧编年史》。 王芷章著 商务印书馆 J6 35 0 荐购
2002 从教育看向音乐学:蔡梦音乐教育研究文集 本文集文章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近十年来一直积极发挥智库作用,作为教育部特聘人员不间断地参与了普通高中及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及解读的相关工作;其次,紧扣当前美育导向与时代脉搏,着力思考与探索音乐教育与美育相结合的实施策略与有效路径,深化在课程体系和课程群建设方面的构想,努力走出一条切合普通高等师范院校自身办学特点与实际的一种人才培养与社会对接模式。第三,提出学科——专业一体化的理念,并倾力实践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其中对“专业音乐教育”“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三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廓晰,明确彼此的交集与独立存在,并分析目前三种不同类型办学单位或研究机构事业发展定位差异的系列文章和发言,在业界引起广泛共鸣与认同。 蔡梦著 人民出版社 J60-059 92 0 荐购
2003 被寂静惊醒 全书分为两部分,上篇为“音乐识小”,漫谈古典音乐史上巴赫、帕赫贝尔、布克斯特胡德、达坎等大师的音乐特质和创作故事,也从古尔德、西蒙、图雷克、怀尔德等当代演奏家的诠释出发,解读古典乐之美。下篇以“乐器之王”管风琴为主题,以“古典音乐之父”巴赫的管风琴音乐为线索,讲述管风琴音乐的发展史,同时勾勒近代社会技术变革背景下西方古典音乐的变迁。 马慧元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J605-53 49.8 0 荐购
2004 中国民族音乐的几点思考 本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中国民族音乐概述,第二章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色,第三章中国民族音乐的构成,第四章合奏音乐的主要类别与艺术特征,第五章中国民族音乐的音乐体系及其支脉,第六章中国民族音乐的现状和传承,第七章打造中国民族音乐人才培养高地,第八章中国民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探究。 张明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J607.2 49 0 荐购
2005 写给大家的音乐简史 本书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静心读来,高雅的音乐,经典的旋律,名垂乐史的大师,仿佛就在你的身边。该书逻辑和条理清晰,读者可以读一本故事书的状态来品读房龙的音乐思想,并由此大体把握西方音乐史的发展脉络,知晓那些光鲜的音乐家的别样人生。 (美)房龙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J609.5 69 0 荐购
2006 非遗视域下万载“开口傩”音乐文化研究 本书是作者主持的江西省社科规划最终成果。作者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技术的进步,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具有非常凸显的非物质性和民族性以及精神性与易逝性特征。其特殊性决定了其传承和保护中的存在着活态性特点。本书以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万载“开口傩”的研究,来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涵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以此来传承和保护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 聂萌慧著 新华出版社 J617.556 46 0 荐购
2007 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与应用研究 本书包含了计算机音乐制作相关的音频和MIDI基础知识,在对计算机音乐制作全面的论述后,对比较主流的计算机音乐软件进行介绍,然后用大量的篇幅来论述音乐制作的应用实例及详细操作步骤来为读者讲解计算机音乐制作的过程,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本书在理论讲解的同时,更多的是对音乐实践应用的操作,将理论知识转化到实际的音乐创作中去。书中选用大量的实例与理论结合,层次分明,结构完整,以便读者更快地熟悉并能操作软件,学习音乐制作。 莫军生著 中国商业出版社 J619-39 73 0 荐购
2008 西洋乐器演奏与编配技法研究 本书对西洋乐器的演奏与编配技法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西洋乐器及其音乐体裁、弓弦乐器及其演奏方法梳理、木管乐器及其演奏方法梳理、铜管乐器及其演奏方法梳理、打击乐器及其演奏方法梳理、键盘乐器及其演奏方法梳理、弹拨乐器及其演奏方法梳理等九章。 王鸣娜,来雯,苏娅塔娜编著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J620.6 70 0 荐购
2009 从零起步学吉他 本书是为零基础读者贴身打造的吉他弹奏入门书。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吉他基础知识的讲解,第二部分为伴奏形态弹奏的方法讲解,第三部分为旋律弹奏的方法讲解,而第四部分则是实战案例。按照本书的教程进行学习,读者可以掌握吉他弹奏的方法,掌握各种类型和风格的乐曲的伴奏技巧。本书针对课程和曲谱均录制了示范音频和视频,更方便读者学习,跟本书和教程书学习一段时间以后,让你既会弹唱又会独奏!弹唱技法讲解,让你跟着书中的案例轻松掌握成名曲!旋律技法讲解,让你同一首歌曲用不同调式和把位来演奏,灵活变通,乐趣无穷! 王铮编著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J623.26 108 0 荐购
2010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演奏与应用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民族打击乐器的历史演进;民族打击乐器的分类;民族打击乐的演奏技法;民族打击乐在民族管弦乐中的应用等。 蔡明君著 九州出版社 J632.5 65 0 荐购
2011 层层水澜:现代古筝曲精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古筝独奏曲:层层水澜,风之猎,飘飘何所似,风起舞动时,玲珑剔透和古筝协奏曲:体验几部分。 陶一陌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J648.32 48 0 荐购
2012 民舞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民舞;农耕文化型舞蹈;草原文化型舞蹈;海洋文化型舞蹈;农牧文化型舞蹈;绿洲文化型舞蹈;原始社会的舞蹈;原始舞蹈形式的遗存等。 孙世静编著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J722.21 23.8 0 荐购
2013 黄河三角洲民间舞蹈文化研究 本书对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的丰富性进行了概观式的探析,该地区有富有特色的民歌、东路大鼓、渤海大鼓、吕剧、拽腔、鼓吹曲、鼓子秧歌等五大类民间歌舞,本书稿主要分析了该地区民间舞蹈美学的审美特征,即情感与意境的水乳交融的特征,原始、古朴、不加雕琢的原生态之美等。本书是以黄河三角洲民间舞蹈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旨在通过对黄河三角洲的舞蹈、舞蹈文化,以及黄河三角洲舞蹈的主要种类的研究,整体把握其文化内涵,探讨其历史和现状,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寻找可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传统文化元素。内容分为绪论、四个章节、结语,四章分别为:黄河三角洲与民间舞蹈文化、黄河三角洲民间舞蹈、黄河三角洲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阶段、黄河三角洲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保护。 舒永智著 江苏大学出版社 J722.21 58 0 荐购
2014 20世纪爱尔兰戏剧史 本书导言介绍写作思路,对整个20世纪爱尔兰戏剧的生成和发展进行综述,主要以民族身份和后殖民理论为框架,分析戏剧成为想象和叙述民族身份的重要媒介。五章正文以时间发展为顺序,选取不同时间节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爱尔兰戏剧运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作为自由国家的戏剧、50、60年代的戏剧第二次浪潮、70、80年代北爱戏剧、90年代凯尔特之虎时期的戏剧),介绍20世纪爱尔兰戏剧的发展,以历史背景、社会政治文化思潮、重要剧院、剧作家作品为主要内容,侧重阐述不同剧作家在不同时期对爱尔兰特性的理解、演绎和修正,形成视角多元的局面。后记以全球视野来考察20世纪爱尔兰戏剧与世界的关系,主要从爱尔兰戏剧如何影响海外剧场,以及海外剧场如何进入和影响爱尔兰这双向角度来分析。 李元著 商务印书馆 J809.562 38 0 荐购
2015 戏剧在美国的衰落 又如何在法国得以生存 本书追溯了一段美国戏剧衰落的历史,同时也讲述了它是如何抵抗,如何与时俱进的。它向整个世界——黑人、拉美人和亚洲人——敞开胸怀,也向各种身份的群体——女性、同性恋者——张开怀抱。 (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著 商务印书馆 J809.712 48 0 荐购
2016 戏剧在美国的衰落:又如何在法国得以生存 “如果你想预测一个走向民主制度的国家的文学发展,就研究研究它的戏剧好了。”——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美国文化的统治地位体现在全球几乎每一个艺术领域,唯有戏剧是个例外。原因何在?喜好逐利的好莱坞为何涉足举步维艰的百老汇?以创新著称的美国人又如何应对戏剧的衰落?戏剧衰落是美国的产物还是这个时代的趋势?戏剧为何在法国和多数欧洲国家得以生存?美国“戏剧”曾经富有激进和创新精神,往往以其音乐剧获得大众的青睐,作品中有糟粕也有精华。然而,近二十年来,随着政府的不作为,迪斯尼进军百老汇,娱乐业一统天下,戏剧开始走向衰落。本书追溯了这段美国戏剧衰落的历史,同时也讲述了它是如何抵抗,如何与时俱进的。它向整个世界——黑人、拉美人和亚洲人——敞开胸怀,也向各种身份的群体——女性、同性恋者——张开怀抱。社会戏剧复苏,先锋戏剧再次觉醒,大学戏剧在新技术的滋养下繁荣发展,它们都开始征服新的观众。幸运的是,在法国,戏剧仍处于人们的关注之下。但为了走出商业化趋势和精英主义诱惑的无谓之争,为了避免自身走向衰落,戏剧需要奋起直追。美国戏剧是一面镜子,它可以反映戏剧何以衰亡,何以重生。 (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著 商务印书馆 J809.712 52 0 荐购
2017 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戏谚与戏曲文化 本书以戏谚为研究对象,从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角度,采用语义、语用、形式、功能、认知、文化等多角度论证的方法,考察戏谚产生的路径、类别和原因,探讨戏谚与戏曲文化的关系,同时对相关语言文化现象进行梳理和阐释,挖掘具有通用表义作用戏谚的认知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审美价值。第一章戏理篇,分戏曲演绎谚和娱乐教化谚;第二章戏场篇,分戏台谚和观戏谚;第三章角色篇,分角色分工谚和角色合作谚;第四章表演篇,分“四功”谚和“五法”谚;第五章舞美伴奏篇,分服装、化妆、布景、灯光、道具、脸谱、伴奏等谚;第六章学艺艺德篇,分科班学艺谚和艺德修养谚;第七章剧种剧目篇,分剧种谚和剧目谚;第八章普泛喻理篇,分戏文戏场、戏班角色、表演、剧种剧目、舞美伴奏等喻理谚。戏谚记录和反映了悠久的戏曲文化,肩负着中华戏曲艺术的传承,具有其历史价值,同时,“开场白”“走过场”“唱双簧”“救场如救火”“当面锣对面鼓”等一大批戏谚具有了普泛化的意义,为百姓喜闻乐见。戏曲行业的熟语是语言的传承,也是文化的传承。这种语言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并不断发扬。 李树新著 商务印书馆 J82 98 0 荐购
2018 简明京剧词典 《简明京剧词典》是一本以通俗易懂方式向京剧初学者、京剧爱好者以及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介绍京剧知识的简明词典,词典的编写工作依托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科研项目。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刘侗负责项目建设及词典编撰的整体规划,聘请《中国京剧》杂志编辑部主任封杰为顾问,把关词条释义的准确性及权威性,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中文教研室教师执笔完成词条的具体编撰工作。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编 商务印书馆 J821-61 98 0 荐购
2019 用戏剧讲好中国故事:蒲剧《山村母亲》及景雪变艺术之现象 “蒲剧皇后”景雪变及其表演的《山村母亲》成为蒲剧及其民族戏剧的样板戏,不单纯代表传统艺术及地方艺术的特色,且代表中华民族传播中国声音,获得国际的认可。景雪变及《山村母亲》所取得的成就,引起了文化界、艺术界的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本书由众多评论家对《山村母亲》的研究作品汇聚而成,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本作品及其表演进行了分析和点评,方便我们了解这部剧成功的原因,也能更赏析本剧的艺术特色。同时给其他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借鉴意义。 卫君翔,秦建华主编 东方出版社 J825.25 78 0 荐购
2020 疏影幽兰:中国昆曲的当代传承与发展 本书在回顾昆曲历史、论述昆曲现状的总体观照下,从昆曲剧目的传承和发展;昆曲舞台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昆曲理论研究的发展与探索三个方面进行了分别整理与梳理。其中昆曲剧目的内涵着重论述了知识分子的主体精神和特定时代的审美旨趣;从上层社会对“正”与“雅”的崇尚的视角梳理了剧目体制逐渐规范的过程,通过分析剧目体制日益摆脱“规范”之严格限制的现象,揭示出昆曲从业者面对变化了的社会生活和大众思维方式,既让昆曲在一定程度上被动的迁就观众,也对昆曲实行了积极有效的改革的真实发展面貌;而在昆曲理论研究方面,则反映出了昆曲剧目创作和舞台演艺的现实状况,并对昆曲的发展产生指导作用。此外,本书还对当代以来的昆曲发展诸事件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整理,形成了“当代昆曲大事记”一部分,颇有学术价值。 柯凡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J825.53 32 0 荐购
页码:101/128页  每页: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