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1 |
|
Grok 4大模型原理剖析及应用开发 |
本书共10章, 前5章聚焦核心架构设计, 后5章探讨训练优化与应用开发。在核心架构方面, 本书从Transformer基础入手, 详细解析自注意力、多头注意力及稀疏变换器的优化策略, 并探讨MoE在专家选择、负载均衡、动态路由等方面的应用。此外, 结合GNN与知识图谱, 探讨Grok 4在结构化数据处理与跨模态任务中的适配性。在训练优化与应用开发方面, 本书分析自然语言推理 (NLI) 任务, 结合强化学习探讨推理优化策略, 并介绍大规模预训练、多任务学习的关键技术。在应用开发方面, 结合LiteLLM与Continue编码助手, 深入解析Grok 4在企业级应用集成中的实践方案。 |
颜佳明, 谈存实编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P18 |
89 |
0 |
荐购
|
| 2062 |
|
AI Agent实战指南:构建高效、可协作的智能体 |
本书是一本认识、应用AI Agent的实战指南, 系统梳理了智能体的基础知识、构建工具、配置流程与场景实践, 面向希望用AI技术提高工作生产力的读者。一方面, 内容涵盖基础的技术理论及主流框架的实战方法, 详解本地与云端部署、安全合规、持续升级与维护机制等。另一方面, 精选多个行业实用案例, 覆盖常见业务场景, 帮助读者构建高可用、强扩展、真落地的智能体。 |
谭星星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P18 |
89 |
0 |
荐购
|
| 2063 |
|
大模型企业级应用与工程化实践 |
本书从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切入, 梳理了大模型的技术演进与核心原理, 结合市场头部模型 (如GPT、DeepSeek、文心等) 的对比分析, 揭示其技术优势与商业价值。在应用开发层面, 全书覆盖智能文档处理、协同办公、对话系统三大核心场景, 详细阐述表格推理、文本纠错、公文写作、RAG问答系统等关键技术方案, 并通过企业级案例展示工程化落地的全流程。硬件加速章节深入剖析GPU架构、分布式训练及推理优化, 提供模型压缩与部署的实战经验。智能体章节则展望未来, 探讨多智能体协作在自然科学、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
周佳 ... [等] 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TP18 |
99 |
0 |
荐购
|
| 2064 |
|
人工智能通识实践教程 |
本书从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出发, 以人工智能实践应用为主线, 系统构建了“编程基础-AI开发平台-AIGC应用-辅助办公”的完整知识体系。本书共分9章, 聚焦于人工智能编程基础、数据处理、人工智能无代码开发平台实践、AIGC 文本应用实践、AIGC图像应用实践、AIGC音频应用实践、AIGC 视频应用实践、智能体和数字人构建实践、AI辅助办公实践。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既保持技术深度又注重通俗表达, 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验设计降低学习门槛, 帮助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形成直观认知。 |
渠慎明, 罗来干, 吕永飞主编 |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
TP18-33 |
38 |
0 |
荐购
|
| 2065 |
|
快速掌握大模型应用开发:写给AI时代程序员的技术指南 |
本书系统介绍了大模型应用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涵盖大模型应用开发概述、应用架构设计、前端开发升级、后端服务升级、数据基础设施、大模型能力集成、提示词工程体系、智能特性开发、智能体开发与集成, 以及智能写作助手、智能客服平台等项目的实战案例。 |
周泉玺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P18-49 |
129 |
0 |
荐购
|
| 2066 |
|
零基础用AI学编程:人人都能学会的DeepSeek和Windsurf编程指南 |
本书共11章, 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编程环境搭建开始, 通过DeepSeek学习Python的基础知识, 为后续的项目开发打下坚实基础。第二部分通过不同的实际案例, 学习不同类型应用的开发方法, 还列举了实践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案。第三部分是对前面章节的总结, 也是对未来AI发展趋势的展望。 |
兰翔 ... [等] 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P18-62 |
79 |
0 |
荐购
|
| 2067 |
|
具身智能标准体系与测试方法 |
本书结合具身智能技术的前沿研究进展,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具身智能系统的标准体系与测试方法, 内容涵盖核心零部件、灵巧手、整机、群体智能系统等多个方面, 同时涉及工业自动化、健康医疗、家庭服务、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场景。本书不仅深入探讨了具身智能的标准化框架与测试方法, 还结合了典型应用场景的实践案例, 旨在为行业提供统一、规范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南, 确保具身智能系统在多样化应用场景中的运行稳定性、系统兼容性及使用安全性。 |
刘少山 ... [等] 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P18-65 |
99 |
0 |
荐购
|
| 2068 |
|
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理论及案例分析 |
本书全面介绍了数据挖掘领域的关键概念、常用技术和实践方法, 内容包括从模型评估到集成学习, 从推荐算法到知识图谱等多个方面, 覆盖了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的核心内容。第2章至第8章结合实际案例, 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理论知识, 又展示了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
主编廖志芳 |
中南大学出版社 |
TP181 |
55 |
0 |
荐购
|
| 2069 |
|
对抗性机器学习安全 |
本书聚焦机器学习攻防对抗问题, 根据机器学习的生命周期系统梳理了包括模型训练、模型推理、算法实践3个阶段的安全与隐私相关问题, 并深入探讨了常见的攻防对抗场景以及对应场景面临的安全威胁与隐私风险, 如数据隐私泄露、模型后门攻击等。此外, 本书还展望了提升模型安全性的可行方案, 为读者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全面视角。 |
沈超著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TP181 |
149.8 |
0 |
荐购
|
| 2070 |
|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 |
本书旨在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之路, 从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 从技术创新到应用实践, 力求为读者呈现系统的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技术知识体系。 |
王鹏, 丁晶晶, 靳霞著 |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TP181 |
83 |
0 |
荐购
|
| 2071 |
|
统计机器学习数理100题:Python版 |
本书主要内容共9章, 具体包括线性回归、分类分析、重采样、信息量准则、正则化、非线性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无监督学习。 |
(日) 铃木让著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TP181 |
89.8 |
0 |
荐购
|
| 2072 |
|
强化学习与随机优化 |
本书旨在介绍近年来作者在强化学习和随机优化领域的研究成果, 包括动态随机优化的稳定性与方法、机会约束规划的理论与算法、非平稳强化学习的样本复杂度与泛化能力分析、机会约束马氏决策与强化学习、风险厌恶马氏决策与强化学习, 以及平均场强化学习等内容。同时, 本书提出融合随机规划和强化学习的统一框架, 为开展强化学习和随机优化的交叉研究提供参考, 并探讨上述研究成果在解决投资组合选择等复杂决策问题中的应用。 |
陈志平, 刘嘉, 徐宗本著 |
龙门书局 |
TP181 |
158 |
0 |
荐购
|
| 2073 |
|
知识图谱:从理论到实践 |
本书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知识图谱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 包括知识图谱概述、知识图谱表示、知识图谱存储、知识图谱构建以及知识图谱推理。第二部分主要讲述知识图谱的实际操作和领域知识图谱的构建, 包括Neo4j图数据库相关知识和实践、医疗知识图谱构建以及农业知识图谱构建。第三部分主要讲述知识图谱和其他模型的融合, 包括知识图谱和图神经网络, 知识图谱和多模态以及知识图谱和大模型的融合。 |
徐礼逵著 |
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 |
TP182 |
88 |
0 |
荐购
|
| 2074 |
|
膜计算的学习模型与应用 |
本书共分为7章, 分别介绍膜计算概念、基本模型、聚类模型、卷积模型、循环模型, 以及在图像处理和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本书力图在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的基础上, 重点阐述膜计算的三种学习模型以及应用, 旨在向国内读者介绍膜计算这个新兴研究领域。书中内容取材于国内外最新的资料, 并且总结了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 反映了膜计算学习模型与应用的研究现状和最新水平。 |
彭宏, 王军, 王涛著 |
科学出版社 |
TP183 |
118 |
0 |
荐购
|
| 2075 |
|
自动化专业实践课程思政育人案例选编 |
本书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 聚焦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 聚焦冶金行业特色和国家新能源、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制造等重大发展战略, 聚焦北京科技大学发展历史及先进典型, 深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课程思政建设优势, 确立每门课的思政目标、建设方法以及实现路径,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深度融合, 探讨课程思政建设之路。全书分为6章, 分别从使命担当、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团队合作、工程伦理、学思结合等六个方面精选了50多个个优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 所有案例均来自北京科技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库, 其实施效果也经历了一线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检验。 |
李擎, 阎群主编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P2 |
46 |
0 |
荐购
|
| 2076 |
|
无线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
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 技术的专业书籍, 旨在深入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特别是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场景认知、传感器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蓝牙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WIFI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Zigbee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其他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智能家居系统集成案例开发。本书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入手, 逐步深入到技术原理、系统架构、通信协议以及实际应用等多个方面, 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知识体系。 |
杜云龙, 李廷, 史子新主编 |
湖南大学出版社 |
TP212 |
49 |
0 |
荐购
|
| 2077 |
|
光学传感器件的自组装方法与应用 |
本书以微纳米尺度的颗粒为基本单元开展多种光学器件的自组装研制, 结合不同的光纤传感机理探索其在传感信号优化方面的作用, 并进一步探索了自组装结构在光学聚焦元件与发光器件研制方面的优势。本书从自组装的基本原理出发, 厘清了三维微球、球盖与二维平面的自组装结构调控方法。在此基础上, 将自组装器件与光纤以多种方式耦合, 实现了不同类型的光学应用器件。本书旨在向读者展现了自组装光学器件在传感领域独特的技术优势, 以及在构建发光器件方面的技术潜力, 对促进光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岳莹, 李飞著 |
中国石化出版社 |
TP212.14 |
68 |
0 |
荐购
|
| 2078 |
|
光驱动微型游泳机器人:基本原理、设计制备、运动控制及应用 |
本书共分六章, 层层递进地剖析光驱动游泳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脉络。第一章对比典型驱动方式, 梳理了光驱动技术从光热效应利用到智能光控系统的演进历程。第二章深入剖析光-力-运动转换的物理化学机制。系统阐释了光热膨胀效应、光致相变等核心驱动机理, 建立了光参数与机器人运动模态的定量映射模型。第三章聚焦光驱动机器人使用的光响应性复合材料的合成策略与性能优化路径,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 展示了如何实现光-机械能转换效率的最大化。第四章研究动态行为调控, 构建了光场参数与机器人运动轨迹的闭环控制模型, 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光模式动态优化算法。第五章系统展望了该技术在不同领域的产业化潜力。第六章以批判性视角指出当前光响应材料存在的问题; 分析复杂环境中的控制难题; 探讨微纳制造工艺的标准化提出光驱动技术伦理边界的新命题。 |
王大磊著 |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TP242 |
68 |
0 |
荐购
|
| 2079 |
|
工业机器人智能运维项目式教程 |
本书内容包括工业机器人操作安全、工业机器人的安装、工业机器人系统构成认知、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工业机器人系统故障及检修等六个项目。 |
主编刘云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TP242.2 |
76 |
0 |
荐购
|
| 2080 |
|
工业机器人维修与维护 |
本书以项目--任务式的体例进行编排, 读者依据项目完成任务, 一边操作一边学习,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其中, 项目一工业机器人维护安全准备工作、项目二工业机器人伺服系统的维修与维护、项目三工业机器人减速机构的维修与维护、项目四工业机器人电气系统的维修与维护的主要内容是工业机器人硬件的基本应用与维修养护, 使读者熟悉相应的操作步骤及功能特性; 项目五工业机器人例行维护保养主要是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大型工程应用, 可投人生产线作为教学练习。 |
主编谢雨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TP242.2 |
93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