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1 |
|
一个政治家的肖像:约瑟夫·富歇传 |
本书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传记作品之一。通过对约瑟夫·富歇一生经历的描写,展示了从法国大革命时期到拿破仑时期再到路易十八王朝复辟时期,法国的社会、政治全景,以及置身其中的主人公与各色人等的行动和支配这些行动的心理及思想动机。茨威格是将传记作为基于史料的小说来写的,因此本书再现于逼真历史场景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的描写风格和技巧保持了其作品的一贯风格,也和其他名篇一样获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和追捧。 |
(奥)茨威格著 |
万卷出版公司 |
K835.657=41 |
32 |
0 |
荐购
|
| 2242 |
|
梭罗:旷野中的漫游者 |
亨利·大卫·梭罗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复合型作家,他的哲学论述自成一体,散文文笔优美、睿智,在动植物学研究方面有广博的学识,爱好旅行,喜欢诗歌。他十分看重自我修养,并且认为人只有在自然中精神才能得以升华,才能最终实现自我发展。于是他的一生把目光投向了自然,把自己融入了自然,他最主要的一些作品,如《瓦尔登湖》《在康科德河和梅里马克河上一周》《散步》《秋色》《种子的传播》等都是以人对自然的沉思为主题的,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的描写以及人生哲学的思考。在2世纪环境运动兴起之后,梭罗关于自然的思想获得了丰富的生态学寓意,并且成了非人类中心环境伦理学的象征和标志。梭罗本人也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主要的自然阐释者,是美国环境主义的第一位圣徒。 |
段爱兰著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K837.125.6 |
46 |
0 |
荐购
|
| 2243 |
|
艺术考古学研究:第一辑:科技美术考古学 |
本书以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科技美术考古学人才培养”项目的主要成果为核心,以技术美学为统领,旨在解决艺术感性量化标准的一门跨学科专业研究科学,结合新技术、新方法,主要研究艺术呈现的量化分析和历史艺术实证逻辑的规律。本书研究主要分为“图像的意义”“工艺与审美”和“田野的价值”三个主题,其成果的价值更多体现在研究过程中对新理念的认知,思想和灵感的创新碰撞,以及不同学科的交融扩展。力求在这种碰撞中拓展进步,影响并推动学术界对科技美术考古学研究的认知。 |
李杰主编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K85 |
98 |
0 |
荐购
|
| 2244 |
|
考古论史:张金龙学术论文集 |
本书收入著者学术论文十二篇,主要内容包括:结合碑志资料对北魏离散部落的时间、内涵与意义及领民酋长制问题作了新的探讨;结合《南巡碑》对文成帝时期的北魏政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考析《弔比干文》碑阴题名以加深对孝文帝时期统治集团构成的认识;分析文物图像资料以订正学界关于北魏狩猎图渊源的错误认识;通过文物图像资料以充实对孝文帝汉化改革的认识;全面钩稽墓志资料研究北魏洛阳里坊制度及其在中古都城史、基层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意义;分析文献记载并结合《南巡碑》提供的信息对高欢家世族属问题作出总结性研究;结合墓志记载及文献资料对虞弘族属及其宗教信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
张金龙著 |
人民出版社 |
K85-53 |
85 |
0 |
荐购
|
| 2245 |
|
海外珍藏中华瑰宝:青铜器 漆器 古玩杂项 |
本书介绍欧洲一些博物馆珍藏的部分中国青铜器、漆器和古玩杂项,其中古玩杂项包括铜镜、金银器、竹木雕、石雕、牙角雕、玛瑙器、紫砂器等门类。 |
张怀林著 |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K870.4 |
48 |
0 |
荐购
|
| 2246 |
|
海外珍藏中华瑰宝:彩陶 唐三彩 |
本书以年代分类,介绍欧洲一些博物馆珍藏的部分中国彩绘陶,包括原始彩绘陶、秦及汉魏六朝彩绘陶以及隋唐彩绘陶。清代的中国唐三彩,包括人物俑、动物俑、神怪俑以及器皿。 |
张怀林著 |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K870.4 |
45 |
0 |
荐购
|
| 2247 |
|
海外珍藏中华瑰宝:汉代后古玉 |
本书介绍欧洲一些博物馆珍藏的部分从汉代以后到清代的中国玉器,包括挂件、牌饰、器皿、玉玦、玉璧、玉璋玉佩、摆件等。 |
张怀林著 |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K870.4 |
45 |
0 |
荐购
|
| 2248 |
|
青铜传奇 |
《青铜传奇》是“中华传奇文物书系”中的一本,也是该书系中涉及年代最悠久的一本,书中大部分的文物集中在上古先秦时代。史学家将人类世纪分为“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前两个时代归类于神话虚构,而后两个时代则属于历史。青铜时代是人类利用金属的第一个时代,也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第一部曲。本书由20个章节组成,作者分别选取了20件各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的青铜器(夏代1件,商代6件,西周7件,春秋战国2件,元代1件,明代1件,清代2件),以实例具体的描述,结合旁观的视角,展现了每件器物走过的历史的轨迹,并宏观地揭示了中国文明进步发展的历程。本书还秉承着一个观点贯穿始终,即一件文物的价值在其实体被创造出来后并没有静止不变,而是由不断发生的历史事件附加在其身上,将其具备物质与精神双重的文化象征。 |
窦忠如著 |
北京出版社 |
K871.3 |
36.8 |
0 |
荐购
|
| 2249 |
|
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增订本 |
本书是一部作者关于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的论文集。原收录21篇论文,此次增订又加了4篇。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新疆地区,共15篇论文,主要探讨丝绸之路开辟之前的新疆早期文化的类型、分布、渊源和总体发展格局,特别是对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对骑马民族的东进过程、塞人文化的确认、塔里木盆地文化与境外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做了专题研究,对中外文明比较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和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二部分为甘青地区,共10篇论文,主要分析了该地区青铜时代九种文化遗存的时空分布、结构体系和经济形态等问题,特别着重考察了青铜时代文化发展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提出了由于环境变化而导致文化和经济形态发生一系列相应变化的认识。书中许多观点对于推动中国西部考古学文化研究、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环境考古研究、边疆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
水涛著 |
商务印书馆 |
K871.3-53 |
98 |
0 |
荐购
|
| 2250 |
|
西域考古记 |
该书是英国考古学家,探险家斯坦因对中国新疆及中亚地区进行四次探险的纪实之作。书中通过记录大量的考古挖掘,首次揭开了诸如楼兰、尼雅等古国的神秘,具有珍贵的史料意义,对于我们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中一方面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西域的重要文化成就,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以斯坦因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家、探险家对于这一地区的考古文物的觊觎之心。该书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向达翻译,准备生动,文字流畅,是不可多得的译本。 |
(英)斯坦因著 |
商务印书馆 |
K872.4 |
68 |
0 |
荐购
|
| 2251 |
|
民族考古之路:我的治学生涯 |
本书是作者从事民族考古60年的学术回顾,以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事件,详细生动地再现了作者参与的历次民族调查及考古实践,具有极强的知识性和故事性,雅俗共赏。宋兆麟先生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民族学家、民俗学家及博物大家,他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参加了我国首次民族调查,参与了多次民族普查,掌握了大量一手民族考察资料,出版了一系列民族、民俗及民族考古学论著,参与筹备了民族博物馆。80年代调入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后,参与了一系列重大考古文物调查,具备丰富的考古调查实践。 |
宋兆麟著 |
商务印书馆 |
K874.04-53 |
48 |
0 |
荐购
|
| 2252 |
|
刻铜文房闲赏 |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铜墨盒,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好。本书共收集老铜墨盒200余个,其中不乏名人作品,图文并茂,对其造型、年代、尺寸、及上刻图文等都做了介绍,具有较高的收藏鉴赏和艺术价值,可谓一本有关此类收藏的必备指导性图书。 |
谢洪涛著 |
三晋出版社 |
K875.4 |
128 |
0 |
荐购
|
| 2253 |
|
陶瓷传奇 |
该书依循中华古文明的发展线索,秉持一部文明史也是一部科技史的精神,将古代陶瓷业从萌发到成熟,再到发展、繁荣等阶段,在各历史时期、朝代一一找到对应,脉络清晰,方便读者容易进入。本书分为20个章节,每一章为一个独立的时代叙述,包括先秦、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重点是讲述各个时期一件陶瓷珍品的生产、流传,最终被国家或者私人收藏,或者佚失。它们或曾为王公贵胄珍赏,也曾被文人墨客深藏书室,或在乱世被投机者倒卖以至于湮灭无踪;作者试图从“历史博物馆”的视角引领读者,从每一件文物当前的面目引申出其走过的历史途径,述说有多少风流人物在围绕着这件文物搭起的历史舞台上留下身影;揭示出中国艺术史中最为独特、最为深厚的层面——人力附着于物象形成独特的艺术整体,并迸发无限的艺术潜力。 |
窦忠如著 |
北京出版社 |
K876.3 |
36.8 |
0 |
荐购
|
| 2254 |
|
紫砂壶把玩与鉴赏:2版 |
本书为“把玩艺术系列图书”之一,全面介绍了紫砂壶的选购、把玩、鉴赏、收藏与保养,附参考价格和名家名壶。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紫砂的发展历史和各个年代代表人物及作品样式,让我们了解了紫砂壶从深埋地下的紫砂泥矿石,如何一步一步成型为手中把玩的品茗器具,并对这集合大成的紫砂艺术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和体验。 |
于川编著 |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K876.3 |
28 |
0 |
荐购
|
| 2255 |
|
白瓷 |
白瓷是中国瓷器“族群”中的一个大家族。白瓷烧造历史悠久,窑口分布广泛,其空灵玉洁、质朴典雅的品质,不仅国人喜爱,在海外也备受青睐。在中国瓷器史上,白瓷虽不是最早的瓷器,但白瓷的出现,不仅标志着烧瓷技术的一大进步,而且为后来五彩缤纷的青花、彩绘、彩瓷世界,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
林瀚编著 |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K876.34 |
42 |
0 |
荐购
|
| 2256 |
|
明天顺末前青花瓷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瓷器的国家。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生产的基本上都是单色瓷。元朝是个善于开拓的朝代,不仅开拓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疆域,在文化方面也有许多重要建树,比如中国戏曲、文人画等都起源于这个朝代。就在这个朝代,政府在景德镇专门设置了“浮梁瓷局”督烧瓷器,大约在延祐年间,一种白地蓝花,素雅而不失靓丽,简练而内涵丰裕的青花瓷器在景德镇窑诞生了。本书介绍的海外青花藏品中,除了前文所说世界唯一一对铭书元代纪年款的至正青花象耳大瓶,国内绝迹的明洪武款青花器、明永乐桃纹压手杯外,还有元青花釉里红开光贴塑花卉纹罐、明宣德深浅双色青花龙纹盘等等存世罕见的青花精品。还有一件“世界之最”的展品,就是英国著名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珍藏的明中期开光花卉寿纹葫芦瓶。为了满足西方观众对中国瓷器的神秘感和好奇心,该博物馆特意去掉了这只瓷瓶外的玻璃保护罩,并允许观众用手触摸,这是世界各大博物馆唯一一件允许观众触摸的展品。 |
林瀚编著 |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K876.34 |
36 |
0 |
荐购
|
| 2257 |
|
颜色釉瓷 |
从明开始,景德镇瓷工创造了高温铜红釉——祭红,为单色瓷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
林瀚编著 |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K876.34 |
48 |
0 |
荐购
|
| 2258 |
|
单彩瓷·五彩瓷 |
五彩瓷是彩绘瓷的一个品种,可分为“青花五彩”和“釉上五彩”两大类。 |
林瀚编著 |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K876.34 |
48 |
0 |
荐购
|
| 2259 |
|
雨过千峰:“中国龙泉青瓷创新工艺研究”论文集 |
本书在保护的基础上对龙泉青瓷的当代文化创新与传承进行研究,所收录文章涉及龙泉青瓷的关键材料研发、制造技术革新、艺术设计融合、学科理论建设等,有利于提升龙泉青瓷产品的文化影响力、经济附加值,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书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对研究龙泉青瓷文化和龙泉青瓷制瓷工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沈其旺编著 |
江苏大学出版社 |
K876.34-53 |
60 |
0 |
荐购
|
| 2260 |
|
鼻烟壶·景泰蓝:海外珍藏中华瑰宝 |
本书以材质分类,介绍欧洲一些博物馆珍藏的部分中国鼻烟壶,包括玻璃鼻烟壶、金属鼻烟壶、瓷鼻烟壶、玉石鼻烟壶以及其他材质鼻烟壶。还介绍了欧洲博物馆的部分明代、清代的中国景泰蓝。 |
张怀林编 |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K876.44 |
30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