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1 |
|
转型期中国城市公共服务业管治研究 |
本书所探讨的服务业地理主要研究服务业结构及空间组合、过程和规律,并探讨服务型经济社会和新技术支撑背景下的人文地理学方法论变革。 |
刘筱,闫小培著 |
商务印书馆 |
D669.3 |
32 |
0 |
荐购
|
| 262 |
|
基层政区改革视野下的社区治理优化路径研究:以上海为例 |
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这是我国首个以党中央和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城乡社区治理纲领性文件。这也预示着我国社区发展在历经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阶段后,进入到了以社区治理为重点的新时代。如何破解目前社区治理中存在的“行政有效、治理无效”、复杂社会中精准化和精细化治理不足、社区治理体系不完善等难题,推进社区治理迈向社区善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优化社区治理路径、迈向社区善治的路径探索中,选择基层政区改革视角进行分析,具有中国特色明显、现实性和操作性更强等优势,因此,本文以政区地理学为理论,构建基层政区改革的建制职能、空间规模和层级体系的三维度分析框架,对上海社区治理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基于三维度的分析,提出了基层政区改革视角下推进社区善治的改革思路、近期远期改革方案以及若干面向未来的创新理念。 |
熊竞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D669.3 |
98 |
0 |
荐购
|
| 263 |
|
农村居民节能行为形成机理与节能激励政策研究 |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农村居民节能行为形成机理与节能激励政策研究——基于江西的抽样调查”(项目批准号:71663032)的研究成果之一。本书以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以有效激励农村居民节能为目标,基于江西省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研究农村居民节能行为的形成机理,探究不同类型节能政策工具对农村居民节能行为的影响,可以为引导农村居民节能的政策开发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 |
滕玉华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D669.3 |
59 |
0 |
荐购
|
| 264 |
|
郑州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
本书总结这些政策,对比供求实际,可以找出下一步政策的着力点,为构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夯实政策基础。本书通过详细介绍郑州市长期护理服务模式选择与效应评估、人员队伍建设、机构发展现况、体系建设、积分养老的构想和借鉴、管理体系的框架与建设、中老年人能力评估与信息化系统建设、“三社联动”参与长期护理服务的路径、日本老龄化应对中的地区综合照护体系等内容,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了郑州市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希望通过总结这些政策,对比供求实际,找出下一步政策的着力点,为构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夯实政策基础。本书对于研究郑州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的高校师生和研究人员,以及长期护理服务的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
张盈华等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D669.6 |
62 |
0 |
荐购
|
| 265 |
|
养老模式发展调查研究:以厦门市为例 |
本书通过对日本、德国和美国养老保障制度和养老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研究,总结国外养老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模式建设的具体成功经验和教训,以期能够启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我国养老事业发展提供先进经验和理论依据。 |
黄浩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D669.6 |
59 |
0 |
荐购
|
| 266 |
|
让晚霞更美:优秀老年社会工作案例选集 |
本书收录60篇优秀案例,所选案例不仅反映出当前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实务的实际情况,有助于了解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现状,而且对于探讨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促进老年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带动全国的老年社工实务向更广范围、更多领域、更高水平发展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
徐瑞新主编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D669.6 |
98 |
0 |
荐购
|
| 267 |
|
养老质量测评:中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评价与保障制度 |
本书以老年人口为研究对象,以生活质量为中心,以制度保证为重点,以指标体系评价为主线,针对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情况,探索我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评价的理论依据。 |
刘渝琳著 |
商务印书馆 |
D669.6 |
33 |
0 |
荐购
|
| 268 |
|
老年人的生活世界 |
本书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研究我国的老年人问题。首先,从宏观层面介绍了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特点、政府老龄工作机制,以及老年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和福利服务的发展和现状。其次,从微观层面讲述了老年人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重要事件以及他们对此的情绪和感受。希望通过本书的研究成果,可以对我国的老龄化和老年人问题的解决方案有所助益。 |
李晶著 |
商务印书馆 |
D669.6 |
60 |
0 |
荐购
|
| 269 |
|
新时代空巢老人 |
本书内容包括:文化观念、养老方式、医疗保障、心理健康、经济管理、政策期待、他山之石等几部分。作者通过走访城市和农村家庭、深入社会养老机构、医院、医疗行业调研,以生动翔实的典型人物、事件为案例,反映老年人群在精神和物质生活、医疗和照护方面的现状;透过微观,折射在社会变革中,我国养老制度、医疗体系尚不完善,难以适应老龄化社会的急剧变化,难以满足当今的养老需求,并借鉴国外养老的成功经验,提出理性思考及对策。本书还展现了一批新时代的空巢老人,自我意识觉醒,独立自尊,在观念、生活方式、养老方式发生的可喜变化,启迪着更多的老人安享晚年。 |
宋小英,邓和主编 |
天津大学出版社 |
D669.6 |
35 |
0 |
荐购
|
| 270 |
|
健康老龄化:政策与产业双轮驱动 |
本书的研究主题为中国健康老龄化策略的研究。书稿共分综述、四个专题报告、五个背景报告,研究重点集中在四个主要领域,分别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征,中国老年人群生活与健康需求分析,中国应对老龄化的政策体系改革与完善问题以及重点领域的产业发展路径选择。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深度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去多地开展实地调研。并听取有关政府部门官员、专家学者以及产业界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力求本书的出版能为有关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体系、为学界进一步深化对老龄化问题的研究以及相关产业发展和企业决策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参考。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著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D669.6 |
79 |
0 |
荐购
|
| 271 |
|
时代镜像中的性别之思 |
2015年是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了联合国世界妇女峰会并重申中国将始终坚持性别平等理念,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本书秉持性别平等观念,以时事、电影、戏剧、文学作品等为文本,透视和分析当今社会流行的各种性别观。其特点在于,从学术视角点评流行文化,以流行文化启迪学术研究,文字出入于学理和感性之间,不拘泥观念,不随意评判,以沟通、对话之姿,诉求更广阔的性别言说空间。 |
马姝著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D669.68 |
39.8 |
0 |
荐购
|
| 272 |
|
积极福利视角下残疾人就业保障研究 |
本书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研判残疾人就业保障的发展趋势,探讨积极福利视角下实践残疾人就业保障的可能性。首先,立足与文献研究,梳理残疾人就业保障研究的历史脉络,判断残疾人就业保障发展的时代趋势。然后,分析积极福利思想出现的时代背景及其自身的思想要义与特点,在探讨残疾人就业保障发展世界先进经验与我国残疾人就业发展时代要求的基础上,阐释利用积极福利思想促进河南省当前残疾人就业发展的可能性。第二,归纳当前残疾人就业保障发展所面临主要问题,分析影响残疾人就业实践效果各主要因素的内在关联。首先,立足于实证调查与统计分析,揭示新法制环境与时代背景下残疾人就业保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发展瓶颈。然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影响残疾人就业实践效果主要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而厘清各责任主体对于残疾人就业保障支持的主要需求以及各责任主体的主要职责。第三,提出政策建议,构建残疾人就业保障支持体系。首先,在残疾人就业保障研究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然后,在对积极福利视角下残疾人就业保障支持体系实践逻辑解析的基础上,探索构建科学多元的残疾人就业保障支持体系,满足残疾人日益个性化就业帮扶需求 |
王豪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D669.69 |
65 |
0 |
荐购
|
| 273 |
|
红寺堡移民史 |
红寺堡移民开发区,是宁夏贯彻落实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和自治区“双百”扶贫攻坚计划,解决宁夏中南部山区贫困群众脱贫问题而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是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红寺堡开发区异地移民搬迁,是一个历史的、现实的重大课题,红寺堡区引黄河灌溉,在一片荒原上开发建设,20年奋斗经历已成为一片绿洲,经济社会文化同步推进,在全国也是一个扶贫攻坚的典型实例,系统总结红寺堡移民史,对我国正在全面展开的扶贫攻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
薛正昌著 |
商务印书馆 |
D69 |
168 |
0 |
荐购
|
| 274 |
|
先秦制度考论 |
本书先秦时代的认识,在立足于各种史料文献的基础上,需要考古学的发掘和研究来完善。著名考古学家王恩田先生对关于先秦时代的婚姻制度、土地制度、继承制度、礼制建筑、昭穆制度、客馆与戍守制度、丧葬制度等一系列问题,运用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许多观点,并对学术界的一些认识提出了商榷。 |
王恩田著 |
商务印书馆 |
D691.2 |
148 |
0 |
荐购
|
| 275 |
|
元代吐蕃地方行政体制研究 |
以元代管理吐蕃地方行政体制问题的历史为中心,系统深入地探讨了制约吐蕃地方行政事务的三股势力及管理吐蕃地方行政事务的中央机构和设在吐蕃的三路宣慰司等重大问题,并对其下辖机构一一作以考证。纠正了前人的某些疏失,另立新说,使相关诸问题得以通解,为元代吐蕃地方政治史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
张云著 |
商务印书馆 |
D691.2 |
90 |
0 |
荐购
|
| 276 |
|
明朝宦官 |
信史中的宦官究竟面貌如何?以用事之久、握权之广著称的明朝宦官,是如何逐步插手、直至把持国家政治经济各领域,将宦官之患发展到三千年之极致的?本书正是一部全方位、多层次、透彻解析明朝宦官的权威力作,作者治明史四十余年,对明朝宦官深有研究,为58名明朝宦官分别立传,汇聚古今典籍中所有点滴信史,使读者对其个体有完整准确的把握,对明朝宦官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
王春瑜,杜婉言著 |
商务印书馆 |
D691.42 |
66 |
0 |
荐购
|
| 277 |
|
宋史职官志考正 宋史刑法志考正 |
本书作者广征博引宋代史料,对《宋史》中的《职官志》和《刑法志》进行校雠,勘正其谬误,补苴其疏漏,考论其得失,疏通其晦涩,探索其源流。对《宋史职官志》《宋史刑法志》存在的各种错误,细致周详地进行核查、比证。所论各条有理有据,考证精当,多属不刊之论。其成果得到学术界认可。是研究宋代职官制度的案头必备参考书。此次出版,系这一著作首次推出单行本。 |
邓广铭著 |
商务印书馆 |
D691.42 |
98 |
0 |
荐购
|
| 278 |
|
中国监察法制史 |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产生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上,具有鲜明的特征。其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不仅注重监察体制的完善,而且致力于监察法的制定,以保证监察效能的发挥。本书论述了中国自夏商至清的历代监察法制建设,史料充实,分析精制,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着重修改之处为:一、加强监察思想部分,以显示思想对于制度建设的引领作用;二、沟通中枢制度与监察制度的内在联系,强调中枢制度的发展变化对于监察制度的直接影响;三、充实了明清两朝的监察立法,作为古代最后两个王朝,监察法和其他立法一样,均已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 |
张晋藩著 |
商务印书馆 |
D691.49 |
78 |
0 |
荐购
|
| 279 |
|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对三民主义认知与践行的研究 |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对三民主义认知与践行的研究》一书,围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对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对三民主义的认知与践行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通过比较国共两党对三民主义的认知与践行,突出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坚持,促成并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房世刚著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D693.0 |
43 |
0 |
荐购
|
| 280 |
|
清末民初政府管理模式的现代性流变 |
本书集中研究了1901年清末新政到1916年袁世凯政权结束这一历史时段的政府管理模式,因为在此期间,中国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管理模式变更频繁、内容丰富、操作复杂、影响深远。从清末新政改革政府行政的重点和方式、重新安排权力架构,到民国初年建立新型民主分权式管理模式的种种尝试,政府本身和整个社会的政治架构也经历了“千古未有之变局”。因此,系统分析这十五年间的变革,对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具有特殊和典型的意义。作者力图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坚持历史学的主体,以文献分析和实证分析作为基本研究方法,在厘清清末民初社会政治变迁史实的基础上,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这一历史时段政府管理模式复杂的流变过程、作用、绩效和规律。全书体例完整,框架合理,层次分明,资料丰富翔实。 |
岑红著 |
商务印书馆 |
D693.6 |
85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