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特价250910(3033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301 魏玛国家学 《魏玛国家学》是“法哲学与政治哲学评论”的第6辑,其中收录了《民主的基础》《凯尔森真的是一个康德主义者吗?》《法律与判决》《柏拉图〈政治家〉中的政治知识》《作为“第二自然”的历史、法权和国家——论谢林的政治哲学》《魏玛国家学思潮中的黑勒——中间道路上的国家学》《卡尔·施密特关于宪法本质和修订界限的学说》《托马斯·格林的公民哲学(二):伦理政治论》《未完之国家哲学初稿》《“古典法学”如何思考现代——黄涛〈法哲学与共同生活——走向古典法学〉读后》共10篇文章。其中既有对外国经典法理学文献的翻译,也有国内学者的原创论文,还有对民国时期国家学论文的整理和对当代法学著作的评论。 吴彦主编 商务印书馆 D90-53 148 0 荐购
302 公法研究:第三辑 本书主要介绍了论行政裁量的性质及其构成、关于行政主体理论的几个问题、行政事实行为之再阐释等内容。 胡建淼主编 商务印书馆 D90-53 43 0 荐购
303 沈曾植论学集 沈曾植是晚清民初重要的政治家、书法家、诗人,他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华,曾五任学政,务尚有用之学,一生校刊之书颇多。近年来,两岸多位学者为“沈档”的整理做出了贡献,也陆续分类出版了部分“沈档”,不过多为图版、影印或是竖排排印,且多体量庞大,不适宜大众作轻学术阅读。《沈曾植论学集》从前人整理本、民国竖排刊物中选取了他的法政著述,以及其他一些论学文章,以简体横排编录。该书对沈曾植研究和普及有一定的价值。 沈曾植著 商务印书馆 D90-53 58 0 荐购
304 立法论证研究 “立法论证研究”,分为导论、主体章节和结论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意义并对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一章主要研究立法论证的主体及其与法律效力的关系问题。第一节分别研究国外和我国立法论证的主体,并区分了立法论证的主导主体和参与主体,认为立法机关是立法论证的主导主体,而专家学者、社会公众、利益集团是立法论证的参与主体。第二节研究了立法论证与法律效力的关系。第二章主要研究立法论证的对象及立法论证思维过程。第一节主要研究了立法论证的对象。从陈述类型而言,立法的实质对象涉及的陈述类型包括规范陈述以及相关的事实陈述和评价陈述。第二节主要研究立法论证的思维过程:从社会问题中归纳出事实陈述——对事实陈述进行评价得出评价陈述——由评价陈述得出规范陈述。第三章主要结合案例论述了立法论证中的合宪性、合法律性、合政策性证成。第四章主要立法论证中的正当性。第五章立法论证中的合理性。第六章立法论证的体制:以广告法烟草广告为例。第一节对广告法修改中烟草广告的论证全过程以及问题作了阐述。第二节主要回答了我国立法论证体制为什么属于共识型体制。第三节主要论述了我国立法论证共识型体制的基本机制。结尾部分主要论述了如何完善我 王锋著 商务印书馆 D901 46 0 荐购
305 法哲学导论 本书原为庞德在1922年的一篇演讲稿,基于宏大的历史社会视野、以雄辩的语言极为精炼地概括了庞德的法哲学思想。本书的特色有三:其一,本书是法哲学的历史性研究。侧重于法哲学总体及其主要论题(法律的目的、法律的应用、责任、财产、契约)的历史演变过程;其二,本书是法哲学的社会学(社会理论)研究。偏重法哲学思想的社会基础,以社会变迁为出发点解释法哲学思想的历史演进。其三,本书是法哲学的社会功效式研究。以社会功效作为评判法律的基本准则,立足于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的社会功效最大化,为法哲学诸多争议性议题提供了答案。 (美)罗斯科·庞德著 商务印书馆 D903 22 0 荐购
306 《十二表法》研究 公元前五世纪时,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控制在贵族法官手里,贵族法官利用这个权力为贵族阶级谋取利益,于此同时,平民要求法律保护的呼声日渐高涨,希望以成文法的确定形式维护自己的利益。经过长期斗争,贵族在平民阶层的压迫下,于公元前449年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因这个文法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而得名。十二铜表法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还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它对奴隶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十二铜表法反映了罗马奴隶制的发展和奴隶主阶级国家的形成过程,被视为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被认为是最早的罗马法文献,在世界法律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徐国栋著 商务印书馆 D904.1 49 0 荐购
307 常人的法律意识:中庸思维与反中庸思维的纠纷应对方式 本书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以四个案例为切入点,探讨不同类型当事人的法律意识,所选取的案例故事生动鲜活,文笔流畅,可读性较强。此外,本书不聚焦于当事人应对纠纷的认知与策略方法,而以社会心理学为理论视角进行解读,研究视角新,学术性较强,对社会学、法学、社会心理学相关领域的学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赵静著 九州出版社 D909.2 96 0 荐购
308 《尚书》法学内容译注 《尚书》有丰富的法学内容,是研究中国法律思想史,特别是先秦法律思想必不可少的古籍。中国经历了百年的法律现代化过程,当今现有的法律体系、制度都来源于西方,法学更多地被作为西学看待。但不可否认,中国本土本拥有博大精深的法文化。本书就是阐发《尚书》法学内容的唯一专著,具有开发本土法学资源,引领法学研究注重固有文化的挖掘具有重大意义。本书按照《尚书》篇章分原文、译注、评析等。后附作者研究《尚书》文章2篇。 张紫葛,高绍先著 商务印书馆 D909.223 29 0 荐购
309 权力的限度:西方宪制史研究 自从政治国家这一事物出现在人类社会,对于政治权力的制约与反制约,随即成为反复上演的历史剧情。当然,也就成为学术界、思想界和实务界反复讨论的永恒话题。本书主要围绕西方宪政制度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而展开,内容涉及权力的来源、权力的合法性、权力的限度等权力的正当性问题,以及权力与自由、权力与权利、权力与民主、权力与社会正义等诸对关系结构。本专题讨论的作者,既不乏业界翘楚,更多有专业中坚和新锐;相关讨论学术性与思想性兼备,且迭有新见,不乏启迪,读之必有创获。 刘京希编 商务印书馆 D911.02 56 0 荐购
310 环境法的法权结构理论 本书是环境法学权利论前沿成果,其突出的特色是,提出了法权结构两重理论。按照这个理论,可以兼顾国家事务中的环境管理权力,与社会个人关系中人人享受优美环境的社会生活权利,二者相结合的理论,为新近出现的诸如检察机关办理环境损害案件(公益诉讼),提起公诉,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同时,通常情况下的环境诉讼,是民事侵权损害之诉,其诉讼标的涉及环境民事权利救济,也属于本书法权结构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本书环境权力与权利的结构,跨越公法与私法,兼顾不同利益诉求。这样的权利论,比较包容多元,彰显了绿色经济条件下,法律治理明晰的架构与路径,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史玉成著 商务印书馆 D912.604 62 0 荐购
311 权利表象及其私法处置规则 权力表象是私法中的常见现象,私法本身必须对此做出回应,从而形成独具价值的权利表象规则。该书集中探讨对权利表象的私法处置,特别是将权利表象视为真实的处置方式,从其功能及理论基础、法律构造等方面进行研究。作者吴国喆现任西北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民商法学的教学和研究。 吴国喆著 商务印书馆 D913.04 24 0 荐购
312 法治国思想的展开 法治国是文化进化的产物。在这个进化的过程中,国家的角色或者说如何理解国家的进化?法治国的观念来源于权力国家乃至警察国家的压迫,在这些国家里存在一种机能的国家,国家根据法律进行社会规制,仅此而已。从文化的角度,看国家观念的进化,就需要反思机能国家学说。进而,从最初的罪刑法定主义,进入教育刑思想,这种趋势代表着一种文化进化的力量,或者说文明进步的力量。在此基础上,《法治国思想的展开》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国家治理的广阔空间。因为,在牧野英一的法治国思想里,不仅注意到了公序良俗是文化法律规范的源泉,而且还要关注到报应刑思想在现代转型为实证主义、社会刑、教育刑思想。 (日)牧野英一著 商务印书馆 D914.01 56 0 荐购
313 民事救济法:案例和解释 全书由前言外加四个部分组成。前言界定了为什么叫民事救济法?何谓民事救济法?具体解释为什么法科学生要重视民事救济法课程的学习,为什么律师要重视民事救济法?指出民事救济就如同律师的工具箱一样,民事救济诸种类型,本书一一介绍。第一部分补偿性赔偿,共五章,含赔偿金、侵权损害赔偿、合同损害赔偿、例外:侵权中的期待利益损失和合同中的信赖利益损失赔偿、确保应有的状态规则(审视确定性、减少损失、损益相抵、平行来源)。第二部分衡平法救济,共四章,含禁令和其他衡平法救济(在伤害之前阻止的)、对禁令的进一步讨论、预先禁令和其他初步救济、禁令的执行(藐视法庭惩处权)。第三部分利益返还,共四章,含利益返还和不当得利规则、不当获利的衡量和收益分配、利益返还的再讨论(推定信托、衡平担保、其他的利益返还救济)。第四部分其他重要的救济概念,共四章,含惩罚性赔偿及其宪法限制、宣告(确权)判决及其相关救济、辅助性救济、救济抗辩权,以及实用教材必须涉及的参加一个救济法的考试内容举例。 (美)理查德·L.哈森著 商务印书馆 D915.205 148 0 荐购
314 证据法视野下的法庭科学实验室管理 法庭科学是科学和法律之间的桥梁,它以科学为根基,为法律所用。生发于基础科学之上的科学证据,并非感官上那么科学、可靠,实质上它是一个客观性和主观性交织、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存、科学性和法律性交融的复合体。科学证据最终要转化为定案根据,需满足证据法的基本要求。作为科学证据生成场所的法庭科学实验室,就要提升管理水平。本文正是立足于证据法和法庭科学的契合点,以证据法的要求为基点,以法庭科学实验室管理为重点,综合运用证据法学、科学哲学、管理学知识,尝试着对证据法学和法庭科学予以交叉研究,以期在法庭事实认定科学化趋势下,弥合普通人士与科学证据之间的“知识性鸿沟”,既让法官当好事实认定的“守门人”,也要让司法鉴定人做好哑巴证据的“解读者”,提炼出法庭科学实验室管理的六大要素,以避免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陷入不确定的法律风险中。 王桂玥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D918.9 68 0 荐购
315 简明中国法治文化辞典:公民读本 《简明中国法治文化辞典(公民读本)》旨在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律文化,弘扬法治理念。全书共收入中国当代法律体系中32个法律门类的169个词条,涉及民商事法律部门如民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律部门如劳动法、社会保障法、消保法、税法;刑事法与行政法律部门如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交通法、环境法等;具有国际因素的法律部门如国际法、文化遗产法、教会法,以及涉及司法制度的如公证法、律师法,等等。以规整的法律体系,集中与公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或者对公民的权益保护最为重要的法律部门,从中抽取核心法律词条,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从侧重文化的角度清晰铺陈、简明释义,每个词条一般不超过2000字,从而构成全书的主干内容。本书既可以作为读者了解、学习我国法律体系主要内容的普及读物,也可以作为读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相关法律问题时的案头查阅工具。 韩君玲主编 商务印书馆 D920.4 58 0 荐购
316 村官常用法律知识必读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村委会组织与村民自治法律常识、土地承包与宅基地法律常识、农村经济发展与合同法律知识、农民与农民工权益保障法律常识等。 李笑主编 经济管理出版社 D920.4 38 0 荐购
317 农村实用法律知识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对农村基层组织、农村民事法律和农民工劳动、农村经济等农村实体和程序法律问题进行解答。第二部分“怎样处理房屋土地纠纷”,回答了农村房屋与宅基地、农村建设用地、农村农业用地以及农村其他土地等方面的法律问题。第三部分“如何处理婚姻家庭纠纷”,主要包括婚姻、继承、收养、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法律问题。 李旭东,汪力主编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D920.4 29.8 0 荐购
318 让我们做自己的法律顾问 本书中的案例都源自作者在教学中、成人学生课堂讨论中的问题和社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普通民众宣传法律常识提供了模型方案,也为成人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指明了方向。本书以案析法,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法律的规定和法律常识的引用,并对法条进行归纳。让读者切实体会到法律给予自己的关怀与帮助,能够引导读者的生活方式,使读者能够触类旁通,掌握更多更全的法律知识。同时也体现出法对人们的终极关怀渗透到每个人的出生死亡、衣食住行,展现了将法律生活化的理念。 马丽艳著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D920.5 42 0 荐购
3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法规全书:含司法解释:8版 本书涵盖常用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文件、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书中收录文件均为经过清理修改的现行有效标准文本,方便读者及时掌握最新法律文件。法律文件按照紧密程度排列,而不是文件公布的时间顺序排列,以方便读者集中对某一类问题查找使用,避免疏漏重点法律文件的相关规定。重点法律文件附加条文主旨,指引读者快速找到目标条文,了解条文规定的主要内容。本书重在全面收录法律文件,同时确保内容准确。 中国法制出版社编 中国法制出版社 D920.9 108 0 荐购
320 魏建新讲行政法 本书内容共13章,具体包括行政法概述;行政组织;公务员;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综合性案例。 魏建新编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D922.104 49 0 荐购
页码:16/128页  每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