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1 |
|
以治理看待发展:走向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农业农村 |
本书聚焦探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治理与发展的互动关系。当前,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农民收入不稳、生产效率下降等挑战, 亟需构建公平、包容、可持续的现代治理体系。本书从治理视角出发, 梳理中国农业农村治理的演进历程, 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两大维度, 分析五大重点领域推动发展的实践与成效, 提炼以治理促发展的关键路径。书中论证了良好治理对激发农民积极性、解放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避免落后治理制约发展。 |
郁建兴, 周俊, 任杰等著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F320.1 |
68 |
0 |
荐购
|
| 262 |
|
2024乡村人才振兴政策与实践研究报告 |
本书搜集整理了全国不同地区在乡村人才振兴方面的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调研工作于2024年8月展开, 调研地区涵盖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 包括天津市、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云南省昆明市、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等地。访谈对象涉及乡镇干部、组织部、人社局、农业农村局等与乡村人才发展相关部门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在宏观层面, 关注调研地针对五大乡村人才的政策支持和实践情况。 |
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组编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F320.3 |
58 |
0 |
荐购
|
| 263 |
|
革命老区乡村全面振兴的多维实践 |
本书共分为5篇: 第一篇, 发挥红色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共9个典型案例; 第二篇, 深耕资源优势发展乡村产业, 共9个典型案例; 第三篇, 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 共9个典型案例; 第四篇, 深化共治善治建设和美乡村, 共10个典型案例; 第五篇, 创新发展模式激活发展活力, 共11个典型案例。整部书稿涵盖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方向和重点领域, 既有宏观层面的机制创新, 也有村镇基层的实践探索; 既有独具革命老区特色的有效做法, 也包含乡村振兴普遍规律的成功经验。 |
陆汉文, 蔡华玲, 段雨主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F320.3 |
98 |
0 |
荐购
|
| 264 |
|
中国乡村振兴学:第五辑 |
本书稿立足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 坚持以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致力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多学科研究, 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理论性、先导性研究和经验国际分享, 以实现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等领域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 促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乡村振兴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回答好中国乡村建设时代之问、世界之问, 展现学者使命与担当, 为走好乡村振兴中国道路、传播中国乡村振兴的好声音等贡献学者智慧。本书稿为第五辑, 主要包括四个栏目, 分别是理论前沿、交叉视点、案例集成、青年论道, 每个栏目1-3篇文章。 |
王志章主编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F320.3-53 |
68 |
0 |
荐购
|
| 265 |
|
转型期:行政下沉与资本下乡背景下的中国乡村 |
本书基于长期的实地调研, 意在揭示当下中国乡村社会正在经历的剧烈变迁及其推动力量。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 中国乡村社会的转型进程进一步加速。在这一进程中, 两股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来自上级政府的行政下沉, 二是来自城市社会的资本下乡, 前者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乡村社会转移支付的增多、组织管理的增强和治理干预的增加, 后者则集中表现为城市资本对农村土地的大规模流转和对乡村产业的密集投资。行政下沉使得乡村治理的主体、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资本下乡则极大地加速了乡村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方式和利益分配格局的变迁。在行政下沉与资本下乡的推动下, 中国乡村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 |
望超凡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F320.3-53 |
79 |
0 |
荐购
|
| 266 |
|
中国土地市场问题:特征事实、制度成因与经济影响研究 |
本书采用提出问题-现状和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的思路, 采用公开数据库的资料, 构建DDD模型, 利用Bunching方法, 构造地理集中熵和行业专业化指数, 检验行业分散化对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 以提炼增长目标压力下中国土地市场问题的特征和评估其产生的经济影响为研究目标, 对其影响机理展开研究, 基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 多维度检验理论分析得到的相关研究假说, 从而为弱化增长目标硬约束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为相关问题提供有效的工具选取和政策建议。 |
刘若鸿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F321.1 |
56 |
0 |
荐购
|
| 267 |
|
中国农民合作社发展报告:2024 |
本书将客观反映2019-2023年间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并着重关注近年来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热点问题, 包括合作社办企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同时, 通过精选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典型案例, 再辅以相关法规政策摘编、相关研究文献推荐以及国际合作社发展近况, 力图呈现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在实务界、学术界以及政界的总体观感。 |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民合作社组织研究中心编著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F321.42 |
100 |
0 |
荐购
|
| 268 |
|
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提升研究 |
本书系统分析了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的理论逻辑, 深度剖析了我国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的发展现状及形势需求, 全面总结了典型农业强国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的主要做法以及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数字化发展经验, 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我国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的典型案例, 提出了提升我国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水平的发展思路、实现路径和政策建议, 以期为发展智慧农业和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支撑。 |
邓小明, 朱华平, 朱承亮主编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F323-39 |
98 |
0 |
荐购
|
| 269 |
|
农村低保家庭叙事研究 |
本书从抗逆力理论的角度出发, 探讨了农村低保家庭面临的压力、风险、保护性资源以及如何提升他们的抗逆力。研究采用了叙事研究方法, 并通过建构主义范式和生命故事的研究取向, 对农村低保家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农村低保家庭内部面临经济、金融、健康、心理和照顾等多重压力, 外部面临社会流动化、社会歧视与排斥、社会隔离和礼尚往来的压力。在保护性资源方面, 内部保护性因素包括家庭信念和家庭团结, 这些因素有助于家庭在面对逆境时保持积极态度和适应性改变。外部保护性因素则涉及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 包括政府、社会政策、社区邻里和其他个人主体的支持。 |
王慧娟著 |
九州出版社 |
F323.89 |
89 |
0 |
荐购
|
| 270 |
|
临夏州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关键技术 |
本书以临夏州马铃薯发展现状为切入点, 结合技术应用经典案例, 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马铃薯品种选育、脱毒种薯繁育、高效栽培、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农产品加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同时阐述了马铃薯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李建国主编 |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F326.11 |
58 |
0 |
荐购
|
| 271 |
|
粮食安全概论 |
本书稿系统探讨了粮食安全的理论与实践, 界定了粮食安全的概念、特性及影响因素; 梳理了粮食安全的思想渊源与宏观、中观、微观理论体系; 分析了全球、区域及中国粮食安全的环境与态势, 并深入探讨了粮食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与管理策略。本书稿还聚焦于粮食安全战略决策, 比较了世界主要国家的战略选择与实施调整; 剖析了粮食贸易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全球贸易格局演变, 强调了粮食节约的重要意义及各国政策实践。最后, 本书稿系统阐述了粮食安全保障的目标定位、制度建设、能力提升及国际合作机制, 为构建粮食安全系统性保障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
肖晞主编 |
时事出版社 |
F326.11 |
128 |
0 |
荐购
|
| 272 |
|
高唐县优质小麦全产业链服务概论 |
本书从高唐小麦的种植栽培技术、农业技术服务、小麦加工情况、申报绿色食品情况、社会化服务等多角度出发, 对高唐小麦全产业链情况进行了一一阐述, 为当地小麦生产起到指导作用。本书旨在全面、系统地阐述高唐县优质小麦全产业链服务的理论与实践, 为从事小麦生产、加工、销售以及相关研究的人员, 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参考资料。通过深入剖析优质小麦全产业链, 期望能够助力高唐县小麦产业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 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
周莉, 王子强, 李勇主编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F326.11 |
75 |
0 |
荐购
|
| 273 |
|
粮食经济学 |
本书首先基于经济学原理分析粮食供给与需求, 其次从粮食供给层面深入剖析了粮食生产、粮食储备、粮食进口贸易等问题, 接着从粮食需求层面深入剖析了粮食消费、粮食出口贸易等问题, 然后从粮食市场层面详细分析了粮食价格、粮食供求形势、粮食流通、粮食物流与应急保障、粮食加工、粮食市场建设等问题; 最后分析了粮食宏观调控与粮食政策。本书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系统分析了粮食经济所涉及的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等问题; 注重教材内容的应用性和现实性, 运用现实数据阐述了当前我国粮食生产、粮食消费、粮食流通、粮食储备、粮食应急、粮食进出口贸易等状况。 |
朱坤林主编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F326.11 |
108 |
0 |
荐购
|
| 274 |
|
“一带一路”茶业发展报告 |
本书以“一带一路”茶业发展为研究主体, 将从沿线国茶叶产销概况、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茶叶贸易的历史文化等视角出进行进一步探究。本书紧紧围绕着“一带一路”倡议下茶文化与茶产业的发展问题全方位深层次进行了探讨, 是茶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的最新思考和成果。 |
周国文, 李闽榕, 冯廷佺主编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F326.12 |
98 |
0 |
荐购
|
| 275 |
|
一杯通透悦人间:径山茶品牌文化互荣发展模式研究 |
本书紧密结合茶文化与品牌文化的最新研究趋势, 顺应了近年来品牌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消费文化升级的学术发展潮流。以径山茶为研究对象, 本书构建了品牌文化互促共荣的发展模式, 深化了品牌文化理论在茶品牌研究中的学术深度与现实应用价值, 为茶品牌与茶文化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支撑。本书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 融合历史学、文化学、符号学、管理学与市场营销学, 系统剖析径山茶品牌文化的发展模式, 尤其是在品牌文化象征体系、品牌文化力指数测评及品牌文化互荣发展策略等方面, 填补了国内茶品牌文化建设理论的部分空白, 为后续学术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胡晓云, 陈清爽, 周锋著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F326.12 |
118 |
0 |
荐购
|
| 276 |
|
构树扶贫工程:我国生态农牧业发展的新探索 |
本书从杂交构树产业发展历程、产业扶贫、效益分析、带贫机制、专项评估、前景展望、乡村振兴等方面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精准扶贫十项工程之一构树扶贫工程的实践过程, 认真总结了国家行业部门、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参与企业等协同推进该工程的经验成果, 深入分析了实施过程中好的做法、经验教训和突出问题, 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与解决方案。构树扶贫科技成果还催生启动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将更好地为“十四五”巩固拓展构树扶贫产业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
沈世华, 罗朝立主编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F326.23 |
68 |
0 |
荐购
|
| 277 |
|
兰州渔业发展研究 |
本书内容包括兰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土著鱼类种类特征及图谱、经济鱼类种类特征及图谱、水产养殖场的规划设计、新型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水生生物疫病防治、水生生物常用药物简介、水产品质量安全、养殖水质及尾水处理、渔业安全生产、休闲渔业发展、附录等十四部分。以大量翔实实可靠的资料, 记载了对兰州渔业水域、鱼类资源、饵料资源的调查结果, 同时涵盖了对渔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以及鱼病防治、渔业管理的研究。 |
张明盩, 王廷宽主编 |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F326.474.21 |
68 |
0 |
荐购
|
| 278 |
|
北京“三农”决策咨询研究:北京市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2023年调研课题成果选编 |
本书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农业中关村等北京市“三农”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和基础性决策咨询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汇集成该书, 以期推动形成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北京“三农”问题、宣传北京“三农”成果、服务北京“三农”决策的多元咨询格局, 为北京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思想引领和智力支撑。 |
北京市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办公室,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编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F327.1 |
128 |
0 |
荐购
|
| 279 |
|
草原深处的村庄: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嘎鲁图嘎查调研报告 |
本书是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级国情调研基地--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嘎鲁图嘎查 (村) 5年调研报告的集成。嘎鲁图嘎查为呼伦贝尔草原鄂温克族人口聚居的牧业村庄, 是集少数民族地区、沿边乡村、远离中心城镇的偏远牧区、传统经济等为一体的欠发达村庄, 具有代表性和调查研究的价值。自2014年至2022年, 我们对嘎鲁图嘎查进行了5年的调研, 重点了解嘎鲁图嘎查村民生产生活状况。本书动态呈现了村庄和村民生产生活状况的变化, 也反映了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 同时一并体现了全旗 (县) 经济社会发展的面貌, 是数十年来对鄂温克族村庄比较完整的基础调查, 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村庄的发展与治理情况。 |
李青, 索龙格主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F327.264 |
128 |
0 |
荐购
|
| 280 |
|
甘肃农村观察:2024 |
本书内容包括四部分: 一是乡村变迁研究。主要围绕五个不同类型的固定观察点开展解剖麻雀式的蹲点调研, 通过个案研究、数据分析、实地观察、深度访谈等, 进一步探求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 为加快推进陇原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省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二是发展调研报告。收集了2024年以来甘肃省“三农”以及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一些高质量调研成果。三是工作动态观察。立足全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 提炼总结了固定观察点所在乡、县“三农”发展的特色亮点工作。四是问题调查分析。紧扣甘肃省“三农”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 进行调查分析, 提出意见建议。 |
杨定涛主编 |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F327.42 |
7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