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1 |
|
自然美育教程 |
本教材展示多学科视角下对“自然之美”的感受、理解、鉴赏与评价。全教材含十章内容, 第一至四章呈现文化视野中的自然之美, 从自然物象、自然景象和自然意象之美三个角度, 阐释自然美的内涵特征、呈现形式和价值属性等。第五至九章呈现自然科学视野下的自然之美, 结合多学科研究成果, 展示声音、颜色、茶与园林之美, 探索美妙的数字化自然界。第十章总结审美实践与诗意栖居的人生态度。本教材可作为大学美育类通识课程教材。 |
饶峻妮主编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G40-014 |
95 |
0 |
荐购
|
| 402 |
|
数字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模式构建与实践路径:价值意蕴、模式塑造与实践要求 |
本书主要研究了数字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新要求与新挑战, 以及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运用政策分析、技术阐述、内容剖析等方法, 总结了数字时代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政策导向、技术驱动、内容革新等新要求, 分析了数字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教师主导权挑战、数字元素融合不充分、时空环境边界模糊化、评价体系滞后性等新挑战, 得出了构建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多元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等结论, 对数字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人才培养以及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作用。 |
杨娇主编 |
九州出版社 |
G40-015 |
85 |
0 |
荐购
|
| 403 |
|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用教程 |
本书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文件要求, 为高等院校贯彻落实劳动教育新部署 新要求而专门开发的劳动教育通识课实用教材; 本教材结合学校实际, 对劳动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主题进行优化组合、再开发, 致力开发一本具有本土特色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根据实际特色, 设计贴近学生的实践课程, 真正让高校劳动实践课程落地, 保证劳动实践课的开展有平台依托, 有业界导师力量支撑, 也让劳动实践有趣有益有料。 |
主编陈秀香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G40-015 |
49 |
0 |
荐购
|
| 404 |
|
智能教育技术及应用 |
本书共11章, 内容包括绪论、教室中的师生行为分析、基于智能分析的知识图谱构建、学位论文智能格式检测、基于课堂行为的学生成绩预测、双师型智慧教育平台、基于语音信号处理的多语言慕课生成、基于虚拟教师形象的MOOC 资源生成、面向智能教育的边缘计算、大规模语言模型与智慧教育、元宇宙与智能教育。 |
苗启广, 谢琨, 王泉著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G40-057 |
49 |
0 |
荐购
|
| 405 |
|
核心素养落地呼唤新课型 |
本书为教育类学术专著, 分理论篇、实践篇、案例篇, 三者相互交织并行, 有机融合, 既是一种新课型教学的思维方法, 也是一条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经验。其中, 实践篇的单元教学设计是对整体单元设计的教学改革实践的总结, 共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 即整体单元设计, 导读引学设计和反思架构设计。本书旨在运用以追求意义理解、大概念、逆向设计、真实任务情境、合作体验学习等方式优化教学过程为特征的理解为先教学理论来规范教学, 指导教师改进课堂实践, 打造思维课堂。设法教给学生所学知识并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在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
盛群力主编 |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G42 |
60 |
0 |
荐购
|
| 406 |
|
当代教育信息化教学创新实践探究 |
本书以当代教育信息化教学为研究中心, 对当代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与学习资源建设、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索、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职业成长与专业发展、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教学手段探索与应用、当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创新实例与未来发展等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述, 旨在对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理论进行研究与创新, 对加强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对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与科技的进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一份贡献。 |
董承秀, 吴敏, 张海岩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G43 |
98 |
0 |
荐购
|
| 407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本书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展开系统论述, 从解读心理现象、明晰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出发, 深入探讨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人格发展、恋爱心理、家庭心理、情绪心理等核心议题, 剖析各领域常见心理问题, 并提供科学调试方法; 同时结合互联网时代特征, 阐述网络心理健康与障碍矫正策略, 讲解压力管理、挫折应对技巧; 最后从生命意义角度, 引导大学生思考生命价值与幸福追求, 旨在帮助大学生提升心理素质, 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
主编宋龙宾, 刘照源, 单锐 |
燕山大学出版社 |
G444 |
49.9 |
0 |
荐购
|
| 408 |
|
阳光心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本书突出面向学生的编写思路, 以青少年学生的阳光心态为导向, 提炼出对中学学生最重要的八个心理要素, 也是中学时代学生面临的实际心理波动和心理成长。八个心理要素“自我意识、乐观、自信、交际、主动学习、自控、爱心、勇敢”, 依据心理学逻辑, 按“意识-情绪-行为-价值”的结构顺序, 逐步展开解析, 保证了逻辑流畅性。在解析中, 针对中学生心态, 按照常规思维方式: 从现象到重要性, 到自测, 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
刘海钦主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G444 |
49 |
0 |
荐购
|
| 409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 |
本书涵盖了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自我认知与成长、情绪管理与调节、人际交往与沟通、压力应对与放松技巧等多个方面。通过案例分析、心理测试和互动练习等多种形式, 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
吴燕, 王彦, 梁孟姣主编 |
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 |
G444 |
49.8 |
0 |
荐购
|
| 410 |
|
心旅同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实践与创新 |
本书基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根据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 呈现10个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旨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认识自我、自控能力、情绪管理、自控能力、学会学习、和谐人际、亲密关系、领导能力、职业规划这10个主题是当前大学生最为关注的主题, 也是大学生最需要发展的心理素质。团体心理辅导目标是对生活中可能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前期预防, 提升学生面对心理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
许敏主编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G444 |
75 |
0 |
荐购
|
| 411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本书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设适应篇、自我篇、人际篇、发展篇和生活篇五篇, 共十二个章节, 重点关注适应、健康、自我、人格、情绪、人际、爱情、学习、成功、幸福、休闲、网络等十二个主题, 有机融合案例、心理测验、心理健康知识、团体心理训练营等内容, 助力读者洞悉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 探寻科学解决路径, 护航学生健康成长。本书内容兼顾可读性与专业性, 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 既利于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和实践反思, 也便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
李俊茹, 赵红芳主编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G444 |
52 |
0 |
荐购
|
| 412 |
|
育家之道 |
本书主要基于家校共育的特例关注和整体施教实施策略为切入点, 通过具体家庭状况分析、“特殊”学生教育案例解决策略以及家道传承等, 探寻有效实施方法, 从而形成家庭、学校共同关注和支持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 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 |
刘红艳著 |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
G459 |
69.8 |
0 |
荐购
|
| 413 |
|
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差异研究 |
本书采用质性研究范式中的个案研究策略, 以我国东部的W、Z市为个案, 基于意义建构理论视角深入考察两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差异为何发生及何以可能。研究发现, 一方面, 执行者的不同意义建构形塑政策执行的差异。执行者对政策的意义建构涉及定义政策问题、创建原因故事及选择解决方案三个环节。另一方面, 执行者通过构建政策的正当性的方式寻求人们对其执行差异的认同。为促进政策的顺利实施, 执行者会综合运用权威化、理性化、道德化、叙事化等话语策略构建政策正当性。 |
陈宣霖著 |
九州出版社 |
G52 |
89 |
0 |
荐购
|
| 414 |
|
对话、互鉴、共生:教育与文化传承研究 |
本书围绕“中华文化认同与文化教育”“教育现代化”“教育政策”“教育国际交流”等开展专题研究, 就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育对外合作交流、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教育治理、教育原理、教育管理等层面, 为面向2035的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具有参考意义的理论与应用成果。 |
张学敏, 兰正彦主编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G52 |
35 |
0 |
荐购
|
| 415 |
|
科学衔接:幼儿园入学准备的实践探索 |
本书内容包括: 第一章入学准备的理论视野, 厘清了入学准备的内涵与价值, 国内外相关政策和理论视野; 第二章入学准备的现状调查, 通过大规模实证调研, 客观揭示山东省入学准备的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 并基于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第三章到第六章, 分别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 介绍幼儿园相关准备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实施策略和典型案例, 试图较为全面地分析和解读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工作, 并给一线工作者提供详实的参考。第七章入学准备的教研支持, 旨在从教研的角度剖析入学准备工作的问题, 重塑教研理念, 优化入学准备教研质量; 第八章入学准备的园校家社共育, 分析了幼儿园、小学、家庭和社会四方合力的内涵与意义, 提出了共育策略, 呈现了典型的共育案例以供幼儿园参考。 |
冯天晓主编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G61 |
48 |
0 |
荐购
|
| 416 |
|
0-3岁婴幼儿科学育儿活动 |
本书0-3岁婴幼儿科学育儿指导活动包括ECSTEM、亲子指导活动以及代际活动。在ECSTEM的内容中, 以游戏和简易的实验形式, 把科学、数学、工程等概念融入到游戏中, 让幼儿在玩中学, 充分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在亲子指导活动及代际活动内容中, 围绕中国传统节气与节日为主线, 探索多样的活动内容与形式, 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同时, 增进亲子、隔代亲子的感情和默契。本书内容主要介绍科学育儿活动, 主要分为ECSTEM亲子指导活动方案、亲子活动方案和代际活动方案三部分内容。 |
深业托育 (深圳) 有限公司组编 |
中国人口与健康出版社 |
G61 |
46 |
0 |
荐购
|
| 417 |
|
爱上学习, 成就未来:基于儿童立场的幼儿园信息化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 |
本书所阐述的内容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 以促进每一位幼儿和谐发展为根本, 将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主动发展、差异发展作为价值导向, 立足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通过对幼儿在情境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学习过程的具体分析, 提出了幼儿园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基于儿童视角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支持策略, 并为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落实和优化教育教学行为提供可操作化的经验。 |
刘琪著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G612 |
58 |
0 |
荐购
|
| 418 |
|
0-3婴幼儿课程:25-30个月托育课程 |
本书主要针对25-30个月的托班上学期这个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 设计了10个主题的活动, 每个主题用时两周, 活动可覆盖托班上学期从9月份到次年1月份 (共5个月) 的活动需求。活动目标明确, 活动内容能够较好地与幼儿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衔接, 活动过程比较具体。书稿结尾部分还附有详细的上学期周工作计划表。 |
吴邵萍主编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G613 |
45 |
0 |
荐购
|
| 419 |
|
0-3婴幼儿课程:31-36个月托育课程 |
本书具体分为7-12个月亲子课程、13-18个月亲子课程、19-24个月亲子课程、25-30个月托育课程和31-36个月托育课程五本; 同时提供了托育课程幼儿用书 (操作单和主题画册) 两册 (25-30个月和31-36个月)。适用于0-3岁托育机构课程的组织和实施, 也为托育机构从准备开班到实施提供了全面参考, 同时也是婴幼儿家长开展亲子游戏宝贵的资源库。本书是31-36个月托班机构课程, 针对31-36个月的婴幼儿设计了10个主题活动, 每个活动包括活动的目标、准备、过程、游戏材料等, 比较详细, 对托育机构教师开展课程非常有帮助。 |
吴邵萍主编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G613 |
45 |
0 |
荐购
|
| 420 |
|
学前教育实习指导 |
本书响应当前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改革与创新要求, 基于产出导向的教育 (OBE) 理念, 阐述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与研习的目标、内容、实施、管理与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教育云实习以及中本贯通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等四大版块, 每个版块中既有对OBE理念下重构的实习或研习目标、内容与实施的描述, 又有相应的实践任务观察与记录表格, 还有精选的优秀案例。 |
李林慧主编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G613 |
5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