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1 |
|
景观设计导论 |
本书是介绍景观设计原理的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依托2022年上海市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而编写,编写团队由理论与实践多元的专业人才组成,并加入由美国波士顿建筑学院师资团队编写与设计的内容。图书采用中英双语的结构形式,并配有大量的实践案例,在专业的介绍中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去探索景观设计的原理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形成可能性。全书由前言、八章正文、后记和参考文献构成,每一章包含学习要点、讨论题、设计实践题和推荐读物,为进入环境艺术基础课程的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思路与国际化设计创新的参考。 |
伍晓雯,(美)凯伦·尼尔森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TU983 |
98 |
0 |
荐购
|
| 3202 |
|
山东小清河流域传统地域景观研究 |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重点探讨区域尺度小清河流域传统地域景观的发展变迁、构成要素与格局特征,主要包含自然本底、水利建设、农业生产、交通体系和城乡营建五部分内容,重点梳理自然景观、土地利用景观与聚落景观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探讨海岱合围、齐带山海的自然地理环境背景,及黄河改道、运河开凿及交通线变迁等多重自然与社会因素影响下地域景观的特征与变迁;下篇选取临淄、青州、济南、淄川4座城市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城市发展历程,并从山水格局、城市营构、水系梳理、景观格局和意境感知等方面对比研究城市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主要特征。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小清河流域传统地域景观受到了巨大冲击,历史上形成的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之间的固有平衡被打破,城市与自然山水的关系逐渐割裂。 |
王越,林箐,王向荣著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TU983 |
99 |
0 |
荐购
|
| 3203 |
|
冰雪旅游景观设计与开发 |
本书阐述了冰雪旅游景观设计与开发的背景、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政策导向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牡丹江雪乡等具有代表性的冰雪旅游胜地的实地调查,总结出当前冰雪旅游景观设计与开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选取国内外冰雪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各景区在冰雪旅游景观设计与开发中的得与失进行深度剖析,进而构建冰雪旅游景观设计与开发评价体系,并完成对所选景区冰雪旅游景观设计与开发效果的评价;最终,提出黑龙江冰雪旅游景观设计与开发的实施策略,探索如何利用黑龙江省丰富多彩的冬季旅游资源进行景观设计,为冰雪旅游景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
黄磊著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TU983 |
99 |
0 |
荐购
|
| 3204 |
|
数字孪生城市探索与实践 |
本书共分为6章,第1章叙述数字孪生城市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第2章介绍数字孪生城市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原则。第3章阐述数字孪生城市的核心技术。第4章介绍数字孪生城市支撑平台的设计和实施。第5章介绍数字孪生城市的典型案例及应用。第6章介绍数字孪生生态建设基础、数字孪生产业发展和数字孪生生态体系构建。 |
杨忠,刘欣主编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TU984-39 |
79.8 |
0 |
荐购
|
| 3205 |
|
周干峙文集:第一卷:城镇化 |
本书是对周干峙先生的有关学术成果进行系统化整理,为研究周干峙先生的学术思想提供支撑,同时也是对周干峙先生的一种纪念,由于周干峙先生长期处于我国城市规划行业的重要领导岗位,其学术成果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家城市规划行业的形势、政策变化以及有关科学、技术等的发展情况,从而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文集收录了周干峙同志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文化方面的各类文章,内容涉及建设科技的各个门类和文化工作的各个方面。周干峙对许多重要问题的深入论述和富有创见的思考,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TU984-53 |
88 |
0 |
荐购
|
| 3206 |
|
周干峙文集:第九卷:城市生态与抗震防灾 |
本书是对周干峙先生的有关学术成果进行系统化整理,为研究周干峙先生的学术思想提供支撑,同时也是对周干峙先生的一种纪念,由于周干峙先生长期处于我国城市规划行业的重要领导岗位,其学术成果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家城市规划行业的形势、政策变化以及有关科学、技术等的发展情况,从而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本册系统梳理了周干峙院士在城市生态与抗震防灾等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建议、行业发展思路等,收入论文、发言稿、序言等40余篇,便于读者全面了解院士在治学、研究、管理等方面的成就。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TU984-53 |
92 |
0 |
荐购
|
| 3207 |
|
周干峙文集:第六卷:城市交通 |
本书针对当前我国大城市交通科学决策的需要,对城市交通问题的现状及其形成机理进行比较分析。作者就20世纪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历程,21世纪城市交通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从可持续生产、消费和住区域协调发展的交通观点,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战略措施、规划建议以及管理相关的对策。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TU984-53 |
96 |
0 |
荐购
|
| 3208 |
|
周干峙文集:第七卷:住宅与房地产 |
全书分为住宅建设、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住宅设施和房地产业发展四部分,反映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住宅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管理对策,是研究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资料。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TU984-53 |
118 |
0 |
荐购
|
| 3209 |
|
周干峙文集:第三卷:城市规划与管理 |
本书是对周干峙先生的有关学术成果进行系统化整理,为研究周干峙先生的学术思想提供支撑,同时也是对周干峙先生的一种纪念,由于周干峙先生长期处于我国城市规划行业的重要领导岗位,其学术成果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家城市规划行业的形势、政策变化以及有关科学、技术等的发展情况,从而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文集收录了周干峙同志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文化方面的各类文章,内容涉及建设科技的各个门类和文化工作的各个方面。周干峙对许多重要问题的深入论述和富有创见的思考,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TU984-53 |
122 |
0 |
荐购
|
| 3210 |
|
周干峙文集:第五卷:人居环境科学与城市科学 |
本书是对周干峙先生的有关学术成果进行系统化整理,为研究周干峙先生的学术思想提供支撑,同时也是对周干峙先生的一种纪念,由于周干峙先生长期处于我国城市规划行业的重要领导岗位,其学术成果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家城市规划行业的形势、政策变化以及有关科学、技术等的发展情况,从而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文集收录了周干峙同志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文化方面的各类文章,内容涉及建设科技的各个门类和文化工作的各个方面。周干峙对许多重要问题的深入论述和富有创见的思考,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TU984-53 |
102 |
0 |
荐购
|
| 3211 |
|
周干峙文集:第二卷:城市规划理念 |
本书是对周干峙先生的有关学术成果进行系统化整理,为研究周干峙先生的学术思想提供支撑,同时也是对周干峙先生的一种纪念,由于周干峙先生长期处于我国城市规划行业的重要领导岗位,其学术成果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家城市规划行业的形势、政策变化以及有关科学、技术等的发展情况,从而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文集收录了周干峙同志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文化方面的各类文章,内容涉及建设科技的各个门类和文化工作的各个方面。周干峙对许多重要问题的深入论述和富有创见的思考,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TU984-53 |
128 |
0 |
荐购
|
| 3212 |
|
周干峙文集:第四卷:城乡建设 |
本书是对周干峙先生的有关学术成果进行系统化整理,为研究周干峙先生的学术思想提供支撑,同时也是对周干峙先生的一种纪念,由于周干峙先生长期处于我国城市规划行业的重要领导岗位,其学术成果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家城市规划行业的形势、政策变化以及有关科学、技术等的发展情况,从而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本分卷是周干峙院士关于城乡建设领域的论述,包含了城市建设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绿化与环境卫生、城市科技与城市经济等内容。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TU984-53 |
126 |
0 |
荐购
|
| 3213 |
|
开启规划HAI时代 繁荣教育新生态:2025中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教育年会论文集 |
本书为2025中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教育年会论文集,本书汇聚了来自多所大学的教学一线的教师、学者的文章,是教育年会的主要内容之一。各位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探索,介绍了自己的教学成果和教学方法,本书汇集各家之长,展示了全国城乡规划专业教师的集体智慧,是各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师间的经验交流,有助于高校间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城乡规划专业教学质量,对全国城乡规划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积极作用。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城乡规划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TU984-53 |
168 |
0 |
荐购
|
| 3214 |
|
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实践案例集 |
本书精心选取了北京、绍兴、亳州、青岛、长沙、遵义、西安、乌鲁木齐等具有代表性的省市级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综合监管平台实践案例,以及管线类、燃气类、道桥类、排水防涝类、电梯类等专项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实践案例,围绕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实施前的问题和必要性、实施中的挑战和关键举措、实施后的成效和经验启示等内容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归纳总结,为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工作提供典型案例和经验借鉴。 |
全国市长研修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组织编写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TU984.11 |
128 |
0 |
荐购
|
| 3215 |
|
老旧小区应急疏散与标识 |
本书以老旧住区标识系统优化设计为切入点,提炼以疏散走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室外疏散道路为主体的疏散空间体系,分析每类疏散空间中的空间要素及相关参数,构建基础数据库,针对疏散空间体系和各类疏散空间,分别通过改变其疏散预案构建对比模拟实验。 |
张彤彤主编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TU984.12 |
49 |
0 |
荐购
|
| 3216 |
|
老工业区“突围”:首钢老工业区涅槃重生之路 |
工业区的建设发展曾经热火朝天、人潮拥挤、机器轰鸣,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出现了技术陈旧、资源枯竭、污染严重、设备老化、产品积压、人口流失、城市贫困等系列问题。为了重振工业区的辉煌,解决区域经济悬崖式下滑、企业亏损、产业升级、职工就业、城市活力等问题,在企业往往难以自救的情况下,政府旋即开始了它的拯救行动,规划、土地、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工具箱被综合使用,努力注入“维生素”“强心针”。 |
袁钟楚主编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TU984.13 |
128 |
0 |
荐购
|
| 3217 |
|
文化娱乐业空间结构的嬗变与居民出行时空间特征 |
本书以西安市为例,从文化娱乐业空间结构的嬗变和居民出行时空特征两方面,研究文化娱乐业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规律,测度文化娱乐业与城市要素的空间关联特征,揭示文化娱乐业空间结构图谱演化的发育机制。测度西安市文化娱乐业与城市居民连通的可达性格局,提取出基于可达性的文化娱乐业空间模式图谱,提出对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出行行为的识别和提取方法,分析其出行轨迹,从时间过程和空间分布两个方面分析居民出行行为特征。从居民休闲娱乐出行的主要时间断面和空间节点入手,基于空间约束谱聚类对居住—休闲功能空间联系格局进行探究。 |
薛东前等著 |
科学出版社 |
TU984.14 |
180 |
0 |
荐购
|
| 3218 |
|
新空间·新业态·新交通:2025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 |
本书探索以下多个议题:(1)城市群、都市圈交通规划理论与实践;(2)轨道交通站城融合:理论与实践;(3)城市更新与交通协同治理;(4)交通新业态与新质生产力;(5)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6)电动自行车精细化治理;(7)交通模型与决策支持方法;(8)人工智能赋能交通规划与治理;(9)城市交通与公共服务均等化;(10)综合交通系统韧性与应急管理。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编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TU984.191-53 |
59 |
0 |
荐购
|
| 3219 |
|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城市规划设计 |
本书从城市更新的理论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历史脉络入手,深入分析了城市更新背景下的规划策略,详细阐述了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城市用地评价、组成要素规划以及总体布局。在交通规划方面,探讨了城市交通系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道路系统、综合交通规划和交通设施规划的关键问题。地下空间规划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领域,书中重点讨论了地下空间的竖向分层设计、功能布局以及连通与整合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章节则从设计特征、构成要素及设计原理入手,探讨如何在城市更新中提升城市景观品质。此外,本书还聚焦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分析其意义、保护历程以及基于保护的城市更新战略。 |
周小颜,郭颖,梁创主编 |
中国建设科技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TU984.2 |
78 |
0 |
荐购
|
| 3220 |
|
文化赋能城市更新:理论探索与地方实践 |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通过理论溯源来解析城市更新的范式转移,分析历史街区文化更新相关理论的历史脉络、知识框架和热点演变,建构中国本土化的历史街区文化更新理论;(二)系统梳理提炼南京历史街区文化更新的样板经验与典型做法:作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近年来南京立足历史街区更新,深度挖掘文化在发挥凝聚精神价值、优化生活品质和激发经济活力等多重作用,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南京经验:南京小西湖有机更新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奖,颐和路更新入选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本部分将选取4-5个南京历史街区的典型案例,细致探讨文化介入历史街区更新的作用机制与实践路径;(三)选取中国古都(八大古都: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的历史街区,综合运用社会问卷调查、网络平台数据爬取与语义分析、指标体系构建等方法,开展古都历史街区文化更新的比较研究,全景式展现中国古都历史街区文化更新的现状。 |
何淼,李惠芬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TU984.2 |
9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