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81 |
|
美丽中国视阈下生态保护修复监管 |
本书以扎实的理论为基石,融合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社会生态学、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对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定义、内涵和外延等进行了深入解析,并首次系统、完整地搭建了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理论框架,为读者呈现出一幅清晰严谨的知识图谱。 |
全占军等著 |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
X171.4 |
56 |
0 |
荐购
|
| 3282 |
|
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恢复与保护策略研究 |
本书针对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深刻影响,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分析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多层次的生态恢复与保护策略,旨在为学者、政策制定者和生态保护工作者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书中全面梳理了相关理论基础、技术手段、政策框架及区域实践,探讨了如何科学提升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和韧性。内容涵盖生态学、环境科学和气候变化的基本理论,并融入了国际国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成功案例,是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恢复与保护的一部学术著作。 |
汪洋,李洋著 |
江西高校出版社 |
X171.4 |
58 |
0 |
荐购
|
| 3283 |
|
流域:被水改变的世界 |
这是一本以流域为主题的科普图书,从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水土保持、流域内的生物多样性、水域环境污染、流域的自然变化、流域城市化以及绿色生态等角度,对流域与自然和人类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并配有精美的插图。本书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并从研究和解释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的众多环境问题中,找到一些帮助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的方法。 |
(加)格雷戈尔·吉尔平·贝克(GregorGilpinBeck)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X171.4-49 |
89 |
0 |
荐购
|
| 3284 |
|
“双碳”引领:能源、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概论 |
本书在对国内外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实际案例的大量研究基础上,经作者的整理和分析而成。本书的宗旨是向读者介绍自双碳战略制定以来,国内外在能源结构调整、环境污染控制、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等方面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的进展,以及通过案例介绍和阐述实现该目标所采取的解决方案。贯穿全书的主线是双碳背景下环境、能源、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多学科交叉下的政策变迁与技术进展,展现能源、环境、经济、社会学科的最新进展。 |
周彦波,周易编著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X22 |
128 |
0 |
荐购
|
| 3285 |
|
“两山”理念践行二十载:中国之答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05年8月15日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提出的。2025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为了深刻领会“两山”理念的丰富内涵和实践意义,总结20年来全国践行“两山”理念的成功经验,更好地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进程,本书从“两山”理念的中国特色与世界贡献、自然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经济绿色化等方面全面总结20年来中国对中国及世界繁荣的贡献,向世界展示我国在“两山”理念指导下在生态环境保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取得的成就。 |
金佩华,贾卫列主编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X321.2 |
146 |
0 |
荐购
|
| 3286 |
|
产业密集型河网城镇水环境治理技术与应用 |
本书围绕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城市重污染河道污染控制与水质维持技术研究和示范、封闭水体水系营造和维系、古镇河道水质修复与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内容涉及重污染河道污染特征与评价、城市重污染河道水体流态调控-增氧与生态调度、基于LID的城市降雨径流调蓄利用与面源污染控制、城市河道典型污染物快速分离技术、城市河道生态景观功能的快速高效修复和封闭水体水环境持久维持技术等,形成了产业密集型城镇重污染河道污染控制与水质维系技术体系。 |
贾海峰等著 |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
X321.2 |
148 |
0 |
荐购
|
| 3287 |
|
生态共富的理论、模式和政策研究 |
本书聚焦“生态文明+共同富裕”的时代主题,研究探讨生态共富的理论,剖析生态共富的山区、海岛、都市近郊、重大项目驱动四大模式的特点、路径及典型案例,研究支撑生态共富的产权、金融、政策性资金“三驾马车”和生态保护补偿等支撑政策,提出生态资源资产包运作模式及相关政策建议。 |
高帅,舒也,丁丽莲著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X321.2 |
68 |
0 |
荐购
|
| 3288 |
|
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一体化治理:钱塘江源头生态保护修复的福利效应与机制创新 |
本书以钱塘江源头生态治理为案例,在详细阐释钱塘江源头生态治理政策演进的基础上,构建“生态-经济-社会”评价指标,系统分析钱塘江流域系统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化;运用SBM模型、双重差分与空间计量模型分别探讨钱塘江源头不同生态治理阶段所带来的生态福利、经济福利效果变化以及对流域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下钱塘江源头生态治理在项目管理机制、后期管护机制、公众参与机制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上的创新,并从经济、社会、法律维度设计完善现有的钱江源头生态修复保护的保障政策体系,主要包括生态补偿政策、绿色金融支持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 |
朱臻等著 |
科学出版社 |
X321.254.4 |
168 |
0 |
荐购
|
| 3289 |
|
明清时期的灾害治理机制 |
本书分别对于宗族赈济、社区赈济和官民合作赈济三个层级的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和效率优势进行了考察,重点在于分析系统的灾害治理机制得以在明清时期形成的文化根源。本书发现,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孝”和“忠”思想,引导士绅从自利逐步走向利他,构成了明清时期灾害治理机制得以形成的文化根源。 |
禹思恬著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X4 |
60 |
0 |
荐购
|
| 3290 |
|
综合应对多种灾害的安全韧性城市治理策略研究 |
本书以突发事件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从应急预案制定、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和灾后恢复等角度,重点探讨城市突发事件救援行动的全过程管理策略。根据当前我国城市突发事件多发频发的特点和趋势,立足于保卫国家安全、维持社会稳定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出城市突发事件多灾种协同防控的系列对策建议。 |
张世翔著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X4 |
98 |
0 |
荐购
|
| 3291 |
|
居民消费碳排放与减排政策研究 |
全球变暖对世界构成巨大挑战,影响人类安全,而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长期气候变化的最大贡献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以及消费的不断升级,碳排放的重点渐渐由生产侧向消费侧过渡,居民消费碳排放逐渐成为未来碳排放的新增长点。本书界定了居民消费碳排放的相关概念,建立消费碳排放的福利分析框架,对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进行测算,预测消费碳达峰路径,探讨消费碳减排政策,为我国消费碳减排实践提供参考。 |
尹龙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X511 |
90 |
0 |
荐购
|
| 3292 |
|
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研究: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与技术 |
本书共8章,第1章为气候变化及双碳战略的提出,介绍了碳中和、碳减排的基本概念;第2章为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分别阐述了全球碳中和面临的挑战和难题以及解决之道;第3-4章以碳中和为主线,分别介绍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第5章为碳汇,探讨地球自然和人为二氧化碳减排理论、实践和成果;第6章为碳排放交易;第7章探讨碳捕获和存储(CCS)技术;第8章为中国及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 |
蒋山泉,刘菊梅,李强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X511 |
76 |
0 |
荐购
|
| 3293 |
|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
本书以我国碳交易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研究对象,开展碳交易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分析,分析我国碳交易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演进,评价我国碳交易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效果,解析碳交易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技人才驱动效应,探究碳交易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构网络演化,开展碳交易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风险管理研究,探索碳交易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优化路径。 |
刘超等著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X511 |
58 |
0 |
荐购
|
| 3294 |
|
碳中和社会 |
本书对碳中和社会的概念、理论、系统和行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介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融合了社会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旨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理解碳中和社会的切口,引领大家共同探索碳中和社会建构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路径,激发参与热情,为碳中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双碳”目标的实现,既需要科技创新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又需要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因此实现碳中和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建设碳中和社会更是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本书聚焦碳中和社会的概念、理论基础进行全视角的呈现,以期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实践中引导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是本书的主要目标。 |
何雪松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X511 |
50 |
0 |
荐购
|
| 3295 |
|
碳交易:市场与规则 |
本书系统探讨了政府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规制与调控。首先,全面梳理了美国SO2排污权交易市场、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韩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策实践,并总结了其中的典型经验;其次,分析评估了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实施效果,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最后,构建了演化博弈模型和主体仿真模型,分别在完全信息情形和不完全信息情形下,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政府和企业的行为策略演变,为政府主管部门科学制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规制与调控规则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
文扬著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X511 |
88 |
0 |
荐购
|
| 3296 |
|
中国碳达峰的区域路径与协同策略 |
本书以“中国碳达峰的区域路径与协同策略”为研究对象,以“碳核算指标测度——碳排放影响机制——碳达峰路径实证研究——区域协同策略制定”为研究主线。首先,对碳核算理论进行阐述,对碳核算方法进行比较,结合区域投入产出数据将碳核算方法拓展到区域层面,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事实对中国各省份和城市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追寻各区域的差异化碳足迹;其次,结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分析碳排放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因素,从非线性视角结合门限模型思想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碳排放的多阶段影响机制;然后,在碳排放数据核算的基础上,结合面板平滑转化模型实证探究世界主要新兴经济体、中国各省份和各城市的异质性碳达峰路径,明确各层面碳达峰的峰值点;最后,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对中国各省份和各城市在碳达峰目标实现过程中的角色进行定位,并提出中国碳达峰目标实现的区域协同策略。 |
曲越,秦晓钰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X511 |
98 |
0 |
荐购
|
| 3297 |
|
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机制及效率研究 |
本研究基于农户调查数据概括分析了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并通过构建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行为分析框架,实证检验了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为驱动机制和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意愿与行为的悖离机制,随后又结合Tobit和OLS模型进一步检验了农户参与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的影响机制和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准确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产量大而分类治理成效弱;我国农村当前正处于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治理阶段,积极引导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这一阶段的重点;农户自身特征及外在环境因素对其是否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存在影响;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等会造成农户分类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农户直接参与更利于提升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效率;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是影响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准确率的重要原因。最后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研究结论,本项目从激励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效率和优化相关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
王成军著 |
科学出版社 |
X799.305 |
98 |
0 |
荐购
|
| 3298 |
|
国学经典解读:道德经篇 |
本书旨在深入探讨老子《道德经》原文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探索运用通俗化语言解释国学经典,让经典思想活起来,让老子思想走进现代社会,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生活。 |
李红梅编著 |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Z126 |
68 |
0 |
荐购
|
| 3299 |
|
科学之美:解码纯理性终极浪漫 |
本书作为北京科协与视觉中国共同推出的科学文化精品,开启了“科学深处”书系的序幕。希望读者,从画面中体会到科学无声的巨响,从每一个科学探索的灵感时刻回想起科学发现的现场。科学,是人类对万物之美的追问,而视觉,正是唤醒这种本能认知的第一语言。本书不囿于摄影技术的展示,更非冰冷图像的堆砌。它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科学传播实践。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传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碎片化信息肢解了认知系统性,技术黑箱遮蔽了探索过程。而视觉叙事的力量,恰在于重建看见——理解——共情的完整认知链条。当我们学会用眼睛阅读世界,每一次快门的轻响,就都变成科学精神的心跳。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深处,用发现美的眼睛,一起发现科学,发现科学之美。 |
丁勇,李昕主编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Z228 |
168 |
0 |
荐购
|
| 3300 |
|
万物生辉:科学照亮未知之境 |
全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医学健康、生命物质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科技研究成果与最新进展,展现了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科学家精神。书中汇集了各领域的知名专家,他们从科研一线出发,以专业的视角向读者传播前沿的科学知识和思想;从微观世界到宏观宇宙,从细胞奥秘到星河璀璨,让读者全面感受科学技术如何改变世界、改变生活。 |
王丽华,梁偲,张显明主编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Z228 |
8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