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41 |
|
网络文学创作理论及未来发展分析 |
本书共七章, 内容包括: 网络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网络文学的价值、特征和局限; 网络文学的主要类型; 网络文学创作的原理分析; 网络文学创作的基本设定; 网络文学传播、欣赏与批评; 网络文学的未来发展。 |
梅选智, 韩向阳, 张敏丽著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I207.999 |
58 |
0 |
荐购
|
| 3242 |
|
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 |
本书是王向远文学史论丛之一种。本书是一部2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学术通史著作, 是在作者的《中国比较文学二十年 (1980-2000)》(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二十世纪中国人文学科学术史丛书·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础上扩写而成。全书将史学、文献学方法与学术批评结合起来, 评述了2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发生发展与学术研究的百年历史, 对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及代表性成果做了分析评论, 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规律及其学术特点做评述, 从一个侧面揭示了20世纪中国学术的世界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基本特征, 展现了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现代化、世界化的历程。本书曾由宁夏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此次在原版基础上加以精校。 |
王向远著 |
九州出版社 |
I209 |
99 |
0 |
荐购
|
| 3243 |
|
古文论要籍之文学史观察 |
本书分为四卷, 内容包括: 文学史背景总说、《尚书·虞书》“诗言志”说的启示、《诗大序》读解、王逸《离骚经序》读解、陆机《文赋》及其出现的意义等。 |
郭外岑著 |
甘肃人民出版社 |
I209.2 |
80 |
0 |
荐购
|
| 3244 |
|
南朝彭城刘氏文学研究 |
本书用四个章节的篇幅, 阐述了南朝皇帝刘裕为代表的刘氏家族, 不仅武功上建树大, 而且在文学方面也有所建树并力争超越传统的高门士族。在文化发展历程和特点上, 体现为起步低微的刘氏不断文雅化、士族化。在创作方面, 主要体现在诗歌、文两面的创作; 在风格上, 刘氏家族既有相同的一面, 也有不同的一面。 |
邹建雄著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I209.391 |
93 |
0 |
荐购
|
| 3245 |
|
十九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
本书对19世纪中国文学思潮进行了宏观上的观照和具体层面的剖析, 论述了16-19世纪中国文化与文学思潮的变动, 以及鸦片战争诗潮、太平天国与曾国藩集团文学异同、19世纪小说创作趋向, 以及诗文论争等方面的内容, 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 |
关爱和著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I209.5 |
88 |
0 |
荐购
|
| 3246 |
|
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 |
本书是著名文学史研究专家陈子展的一部文学史专著, 被公认为近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本书共11节, 第一至第九节析论1894年“甲午之役”至五四运动间诗歌、散文、词曲、小说创作的发展及民间文学的演变, 最后两节论述了文学革命运动。出版后, 在学术界曾引起较大反响。 |
陈子展著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I209.6 |
39.8 |
0 |
荐购
|
| 3247 |
|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流脉:1917-1949 |
追赶世界潮流的中国现代文学, 处处显示出与现代主义的联系。在西风东渐的20世纪上半叶, 渐成大波的现代主义思潮也涌入国门,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作家的思想和创作。本书通过分析现代作家作品中的现代主义意识或因素, 尝试梳理现代主义思潮在现代文学中的流脉。 |
李延江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I209.6 |
45 |
0 |
荐购
|
| 3248 |
|
鄱阳湖文学研究 |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江西省鄱阳湖地域文学的研究专著。主要通过对鄱阳湖地域文学的梳理和分析, 深入探讨了鄱阳湖地域文学的特点和价值。作者主要是采取地域文学视阈, 来全面阐述和还原鄱阳湖文学在两千多年里, 一路走来的发展与变化过程, 向读者真实呈现鄱阳湖地域文化及其地域文学的成因与建构起来的形态特征。还分析了鄱阳湖地域文学的文学主题、艺术特色、传承与创新等方面, 揭示了鄱阳湖地域文学的价值所在。为鄱阳湖地域文学的挖掘和振兴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
明然著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I209.956 |
78 |
0 |
荐购
|
| 3249 |
|
闽文学研究选粹 |
本书遵循闽文学发展规律, 从“闽文化研究学术论丛”中钩沉探骊, 潜心遴选出约30篇力求反映闽文学发展成就的研究力作, 加以出版, 以飨读者, 以期为闽文学研究留下历史的跫音。 |
赵麟斌主编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I209.957 |
78 |
0 |
荐购
|
| 3250 |
|
鲁迅作品中的“家” |
本书对鲁迅作品中的“家”的情绪与意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和阐释, 通过多个章节的阐述, 作者认为, 无论从微观的小家、中观的家族、宏观的国家都显现出衰败、破碎、令人绝望的氛围, 表现出鲁迅对于家国的焦虑情怀, 一言以蔽之, 可以说: 家国, 就是鲁迅的失乐园与寻乐园。 |
苏克军著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I210.97 |
95 |
0 |
荐购
|
| 3251 |
|
鲁迅小说修辞论 |
本书共三章, 内容包括: 鲁迅小说修辞的基本属性: 传统性与创造性; 鲁迅的思想与鲁迅小说修辞的关系; 鲁迅小说的话语修辞。 |
许祖华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I210.97 |
99 |
0 |
荐购
|
| 3252 |
|
吕和叔文集校笺 |
吕温 (771-811), 字和叔, 又字化光, 郡望东平。中唐思想家、文学家。温少从陆质学《春秋》, 从梁肃学文章, 贞元十四年登进士第, 贞元十九年拜左拾遗, 贞元二十年至二十一年出使吐蕃, 后谪道州刺史, 衡州刺史, 世称吕衡州。本书四部丛刊为底本, 粤雅堂为校本, 参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简称四库本。编次依据四部丛刊。卷一卷二赋诗、卷三书序、卷四表、卷五表状、卷六、七志铭、卷八铭文、卷九颂赞, 卷十杂著。四部丛刊六、七卷缺文部分, 据粤雅堂本补文。吕温文集的系年考证、词语溯源、本事考证等是本书笺注的重点。 |
张丽著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I214.22 |
98 |
0 |
荐购
|
| 3253 |
|
李清照诗词文选注 |
本书立足李清照生平所作诗词文进行注解, 新增作者关于李清照在《词论》中评“东坡体”和秦观词的两篇评述文章, 另附“李清照年谱”“李清照小传”“李清照身世及其亲属关系的再厘定”及“嫠不恤纬, 唯国是爱”。通过对诗词文的详细注解, 读者能准确理解作品内容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附录部分的人物生平经历情节性较强, 能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作品注解与人物经历相得益彰的结合, 有助于全面呈现李清照其人其作其思, 使读者能更加全面直观了解这位“千古第一才女”。 |
陈祖美注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I214.42 |
58 |
0 |
荐购
|
| 3254 |
|
李平书文集 |
本书收录了李平书诗、文论、书信、公文、函电、杂著等200多篇, 24.5万字, 处处显现李平书顺应时代潮流、善于革新发展的思想精神。是首次对李平书著作进行结集整理。 |
李平书著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I215.02 |
138 |
0 |
荐购
|
| 3255 |
|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徐志摩陆小曼爱情札记 |
本书内容: 世界上最动人的爱情不是长相厮守, 而是念念不忘。陆小曼与徐志摩的爱情虽历尽千辛万苦, 终是步入婚姻殿堂。徐志摩评陆小曼说: “你这样一朵稀有的奇葩, 决不是为一对不明白的父母, 一个不了解的丈夫牺牲来的。你对上帝负有责任, 你对自己负有责任, 尤其你对于你新发现的爱负有责任, 你已往的牺牲已经足够, 你再不能轻易糟蹋一分半分的黄金光阴。”陆小曼评徐志摩说: “最知我者当然是摩! 他知道我, 他简直能真正了解我, 我也明白他, 我也认识他是一个纯洁天真的人, 他给我的那一片纯洁的真, 使我不能不还给他, 一个整个的、圆满的、永没有给过别人的爱。”这就是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爱情, 传奇而浪漫。本书所收录的徐陆二人的一封封通信和一篇篇日记, 完美再现了徐志摩陆小曼旷世爱情。 |
徐志摩, 陆小曼著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I216.1 |
69.8 |
0 |
荐购
|
| 3256 |
|
当代江苏金融文学优秀作品集 |
本书稿收录了诗歌、小说和散文约100余篇 (首), 较为系统地呈现出江苏金融领域文学创作的成绩和现状, 其中相当多的篇目的写作题材为金融领域本身, 这也从一个方面让较为神秘的金融领域以文学的方式进一步走向大众。本书涵盖了以金融为主要创作题材的文学作品和金融人创作的文学作品, 秉承了“金融人写, 写金融人”的文学特质, 反映了金融人的理想追求、责任担当与人文情怀。它作为当代文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带着一种高度的文化自信, 快速提升着自己的影响力, 用一个个充满正能量的金融故事去感动社会, 去赢得文学同行的瞩目。 |
江苏金融工会编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I217.1 |
69.8 |
0 |
荐购
|
| 3257 |
|
文韵松州:《松州韵》十周年精选集 |
本书精选由中共松潘县委宣传部主办的《松州韵》杂志十年中刊登的中短篇小说、散文等, 计20余万字, 以展示松潘文艺事业十年的成果。本书既有关于松潘美丽的自然景色的内容, 又有充满人性关怀的人文内容。题材广泛, 涉及不同视角下各人的经历、精神风貌和人文情怀, 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记录着生活的美好、个人的思考等等, 其中无不展现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中共松潘县委宣传部编 |
团结出版社 |
I217.1 |
89 |
0 |
荐购
|
| 3258 |
|
红心向党 强国有我:思想政治理论课征文大赛优秀作品集 |
本书收录了《将青年梦融入中国梦》《新时代的中国信心》《土地是血沃的》《裂缝中的光》《致敬“疫”中人》《让榜样成为青春的力量》等文章。 |
郑海友主编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I217.1 |
68 |
0 |
荐购
|
| 3259 |
|
萎泥与飘逸 |
本书为作家鲁敏的精选集, 包含代表作《思无邪》《墙上的父亲》《伴宴》《谢伯茂之死》《徐记鸭往事》《幼齿摇落》《以父之名》等, 以及相关评论文章如《鲁敏小说论》《距离与欲望的“关系学”》《浮世绘、六棱体或玻璃屋》《“不规矩”的叙述人--鲁敏论》等, 以及访谈录《“把虚妄定作这一生的基调”》《在别处: 人性中萎泥与飘逸的永恒矛盾》等, 尤其收录了其迄今为止的创作年表, 是一部全面呈现鲁敏小说创作全貌、艺术特点, 以及其创作状态的作品集, 有较强的资料性。 |
鲁敏著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I217.1 |
55 |
0 |
荐购
|
| 3260 |
|
曲江新声 |
本书属于当代大学生古体诗文作品集, 共分律诗、词、对联和古体散文四个部分, 作者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2014级中文基地班、创新实验班等班的学生和少数研究生, 内容多表现的是校园生活, 兼具山水游记、思乡怀友、咏物言志、感时论事之作。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历来重视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和传承, “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课均把创作古体诗文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本书就是部分教学成果的反映, 经过授课教师的润色修改。作品虽然难免青涩稚嫩, 写作技巧有待进一步提高, 但思想健康, 内容丰富, 感情充沛, 不乏佳作,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国计民生、热爱传统优秀文化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
胡安顺主编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I217.1 |
5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