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特价251010(8079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3621 文化视阈下的日本文学发展研究 全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 都极为重视文学, 并出现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本书就着重在文化的范畴之内, 对日本文学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本书包括古代时期的日本文学和近现代日本文学两部分: 先是对日本文学的起源进行了探究, 接着详细论述了古代日本的歌谣、诗歌、散文、戏剧与小说的创作情况; 其后阐述了近现代日本文学的发展状况, 先是分析了日本文学的近现代转型, 接着对近现代日本诗歌、戏剧和小说的转型与发展进行了详细探讨。总的来说, 本书将日本文化与文学紧密结合, 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与变革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力求为广大的日本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方向。 任艳慧, 刘艳丽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I313.06 70 0 荐购
3622 中国文学视阈下的井上靖西域题材小说研究 本书是专门研究日本井上靖西域题材小说作品及其文学特点的专著。本书以井上靖文学及其西域题材小说作为研究对象, 从井上靖的成长历程入手, 包括成年时期、青年时期及文学的全盛期, 阐述了井上靖“白色河床”“诗与小说”“传承与接受”三个创作阶段的文学视阈, 分析了井上靖中国题材作品的创作, 以及井上靖中国历史题材小说与“西域情结”。阐述了中国文化语境下关于井上靖作品的译介、井上靖的作品与中日文化交流等内容。 宋琳著 北方文艺出版社 I313.074 69 0 荐购
3623 明暗 本书以开化后的日本明治时代, 电气化之后的东京为背景, 以新婚半年的津田夫妇一月内的生活经历和感情纠葛为线索, 主要描绘了日本中上阶层的亲族关系、人情往来、代际冲突, 也反映了他们与底层之间近乎不可调和的隔阂与矛盾。小说以应接不暇的人物活动、表情对话和心理描写, 塑造了多个性格鲜明、立场各异的人物, 更通过一次次精彩的人物对话, 呈现了一幕幕紧锣密鼓、唇枪舌剑下的明争暗斗。 (日) 夏目漱石著 古吴轩出版社 I313.44 88 0 荐购
3624 逃走的伸子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 根据作者宫本百合子的自身生活经验所写, 带有半自传的性质。小说以女性的视角, 讲述了伸子赴美、恋爱、结婚、与丈夫的矛盾, 直至重拾文学创作的整个过程, 精准写出女性的迷茫和渴望。小说以自我暴露的方式叙述, 格外重视角色的心理样貌, 而在文字叙述上, 作者很受托尔斯泰等俄国小说家的作品影响, 表现出非常细腻的写实风格, 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日) 宫本百合子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I313.44 58 0 荐购
3625 脑髓地狱 一名年轻男子在一个陌生的房间中醒来, 从隔壁传来一个凄惨的声音, 自称是他的未婚妻, 一切都是那么诡异而令人绝望。那是九州帝国大学的精神病科。随后出现的若林镜太郎, 声称将帮助他恢复记忆, 并且完成已故的正木教授以这个年轻人为实验对象的“疯子解放治疗”, 借此解开一桩杀人案的真相。但是, 已死的正木教授却又现身, 解开了潜藏在年轻男子身上来自盛唐祖先的记忆, 并将之唤醒。 (日) 梦野久作著 万卷出版公司 I313.45 78 0 荐购
3626 雪国 本书问世于战争期间, 从1935年1月到1937年5月, 小说的各章分别被标上“暮景的镜”、“白昼的镜”、“故事”、“徒劳”、“芭茅草”、“火枕”和“拍球歌”等题名。 (日) 川端康成著 中国华侨出版社 I313.45 35 0 荐购
3627 潮骚 本书是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创作的中篇小说, 十八岁的渔民新治, 认识了刚从外地回来的船主女儿、美丽活泼的姑娘初江。他们不知不觉地相爱了。不料, 这时谣言四起, 姑娘的父亲听到后勃然大怒, 反对他们再见面。后来在一次驾船捕鱼时, 小伙子冒着生命危险, 从惊涛骇浪中挽救了初江父亲的一条船, 受到船主赞赏。最后凭着他的勇敢顽强赢得美人归。 三岛由纪夫著 哈尔滨出版社 I313.45 45 0 荐购
3628 金阁寺 本书主要讲述了生来为口吃苦恼的青年沟口从贫穷的乡下来到金阁寺出家以后, 终日沉迷于金阁之美, 幻想在战火中与金阁同归于尽的壮美场面。然而战争的结束使这一愿望永远化为泡影, 绝望之余, 他毅然将金阁付诸一炬。沟口通过烧毁金阁, 消除了曾经存在于他精神上的魔障, 被异化的金阁形象不复存在, 原本被压抑着的人性获得了释放, 被幻影所桎梏着的眼界也得以展开, 毁灭成为了重生的路途。 三岛由纪夫著 哈尔滨出版社 I313.45 49.8 0 荐购
3629 千鹤 本书主要讲述了三谷菊治的父亲生前与一位叫栗本千花子的女人有染, 后来又钟情于太田夫人, 因后者而疏远了前者。父亲去世四年后, 在栗本千花子举行的一场茶会上, 菊治与太田夫人不期而遇。太田夫人因思恋菊治的父亲, 竟移情于他的儿子菊治, 菊治也接受了这一不道德的爱。然而太田夫人出于负罪感而饮药自尽, 太田夫人的女儿文子在与菊治接触的过程中渐渐与他产生了情愫。千花子将她的女弟子雪子介绍给菊治, 并想方设法撮合二人。文子因母亲的事羞愧难当, 最终不告而别。 川端康成 上海译文出版社 I313.45 52 0 荐购
3630 罗生门 《罗生门》为日本近代杰出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小说集, 共收录其经典代表小说9篇, 包括其成名作、生死关头的善恶抉择--《罗生门》; 夏目漱石赞叹的杰作--《鼻子》; 黑泽明经典电影《罗生门》原著小说--《竹林中》, 此外还收录广受好评的《地狱变》《河童》等。作品从多角度展现“日本短篇小说鬼才”的光辉艺术成就。全书所选篇目取材新颖, 构思精巧, 情节曲折离奇, 寓意深远, 人物上至庙堂高官, 下至市井小民, 可说将日本大正时代的人物百态如走马观花般呈现出来, 堪称时代的缩影。历经百年, 读来依旧摄人心魄、感触深远。 (日) 芥川龙之介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I313.45 39.8 0 荐购
3631 山音 本书讲述的是: 本该是安享天伦之乐的年纪, 信吾一双儿女的感情生活却纷纷出现变故。女儿离婚后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回到了娘家, 儿子背叛了温柔贤惠的儿媳另觅他爱, 面对家庭陷入不幸的泥沼, 作为一家之主的信吾会如何行动呢? (日) 川端康成著 青岛出版社 I313.45 59 0 荐购
3632 民族与女性:印度尼西亚现代长篇小说女性形象研究 通过解读印尼民族认同觉醒期 (1920-1928)、探索期 (1928-1942) 和抉择期 (1942-1950) 苏门答腊和爪哇的12部代表性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从民族视域观照女性形象的深层文化内涵和形成机制, 分析印尼现代性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构与文学话语场域之间发生的深层联系, 以及民族认同建构与女性形象塑造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 张燕著 东方出版社 I342.074 78 0 荐购
3633 西非法语诗歌中的双重文化:以桑戈尔、乌·塔姆西和塔蒂·卢塔尔为例 本书围绕桑戈尔、乌·塔姆西和塔蒂·卢塔尔的诗歌都深深印上了各自祖国以及非洲大陆的烙印, 通过讴歌非洲历史和传统文化来唤起非洲人民的自尊和自信, 在自我文化的寻求中获得对自己文化和价值的认同等方面展开叙述。非洲人民都接受过法式教育, 在双重文化背景中成长, 熟悉法国文化, 以法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深深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诗歌创作, 其诗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毋庸置疑。另一方面, 他们在诗歌中揭发西方殖民者的野蛮和罪恶行径, 对殖民主义进行了谴责和批判, 激发非洲人民的反抗精神和独立意识, 诗歌具有杂糅性、政治性和战斗性等特点。 彭晖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I430.72 95 0 荐购
3634 贝西·黑德文学艺术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 第一, 贝西·黑德的文学成长经历反映了非洲文学在20世纪的发展脉络。她的文学作品和文论是在20世纪非洲社会思想文化语境中孕育、发生、发展和演变的。第二, 贝西·黑德的文学创作根植于她所生活的现实社会。第三, 贝西·黑德的小说叙事艺术呈现出多元性、现代性、融合性、开放性以及包容性等诸多文学艺术特征。第四, 贝西·黑德的作品和书信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中国情结。 卢敏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I476.06 98 0 荐购
3635 俄国文学新论 本书稿是著名学者刘文飞近年来发表的论文或一些书稿的序言的合集, 总共14篇文章, 多为其在《文艺报》专栏文章, 也有部分载于《人民日报》(副刊), 内容涉及多个方面, 如俄国文化图腾、俄国民族意识、中俄文学外交、文学翻译的意义, 还有对文学家、翻译家的追思, 有游记, 有译后记, 也有个别作家的生平创作以及一些名家的作品和思想研究。收入的虽为论文, 然语言并不艰深, 甚至很有些散文的趣味, 如“茨维塔耶娃的布拉格之恋与《终结之诗》”等, 可作为关于俄国文学杂谈的普通读物推介。 刘文飞著 东方出版社 I512.06-53 68 0 荐购
3636 曼德尔施塔姆诗歌全集:我独自一人面对寒冬 本书是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歌合集, 他的诗充满了哲理, 继承了俄罗斯诗歌优良的希腊传统, 成为后世诗人顶礼膜拜的偶像之一。曼德尔施塔姆的一生并不算长, 但是却留下了丰厚的文学遗产, 他出版过三部诗集分别是《石头》(1913)、《Tristia》(1922) 和《诗歌集》(1928), 共500余首诗歌, 可以说这些诗作, 每一首都堪称经典。本次出版将由我国著名俄语学者郑体武老师结合现有几个版本俄语《曼德尔施塔姆诗歌全集》进行比对和勘正后进行翻译, 力求风格贴近原文, 将曼德尔施塔姆生前所做的全部具有文学意义的诗歌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翻译。 (俄) 曼德尔施塔姆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I512.24 138 0 荐购
3637 丘特切夫诗全集 本书是切特切夫的诗歌全集, 完整收录他一生创作的300多首诗歌。丘特切夫的诗歌创作以抒情见长, 善于将自然状态与内心感受融合。 (俄) 丘特切夫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I512.24 88 0 荐购
3638 复活 本书的故事情节取材于托尔斯泰听闻的真实案件。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了姑妈家的用人兼养女玛斯洛娃, 致使其怀孕, 最终因走投无路而沦为妓女。若干年后, 玛斯洛娃被诬陷犯有谋财害命罪, 而聂赫留朵夫恰好是这起案件的陪审员。在法庭上再次见到因自己的引诱而改变人生的玛斯洛娃, 聂赫留朵夫深感愧疚, 内心深处“精神的人”渐渐战胜了“兽性的人”。因法官和陪审团的疏忽, 本应无罪的玛斯洛娃被判流放, 聂赫留朵夫决心为她伸冤, 甚至同她结婚, 以救赎自己的罪过。他去监狱探望玛斯洛娃, 也遇到了其他犯人, 听到他们的经历和故事, 慢慢察觉到在迷人、繁华的贵族生活外, 世界充满压迫、痛苦和野蛮的行径。上诉失败后, 聂赫留朵夫决定同玛斯洛娃一起流放西伯利亚。一路走来, 玛斯洛娃又重新爱上了曾经给自己造成巨大伤害的聂赫留朵夫, 但拒绝了他的求婚。她不愿接受他的牺牲, 最终嫁给了政治犯西蒙松, 也走向自己的“新生”。 (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I512.44 69 0 荐购
3639 我们:扎米亚京作品集 本书是苏联作家扎米亚京的小说作品集, 收录了他最著名的作品《我们》和他中早期的三个中短篇小说: 《僻县》《岛民》和《捕人者》, 这些作品整体地反映了作家的思想变化, 也从侧面说明了扎米亚京何以能写出《我们》这样不朽的作品。可以说作家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 从《僻县》中对人追求物质而放弃道德的批判思考, 到《岛民》《捕人者》这两篇带有英伦味道的关于追求和谐统一, 达到道德完善而完全抹杀人的差异和性格。 (苏联) 扎米亚京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I512.45 68 0 荐购
3640 在喧嚣和寂静之间 当代最迷人的女诗人,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姆博尔斯卡的诗集, 她的诗取材于日常生活的事物和经验, 甲虫、海参、石头、沙粒、天空; 安眠药、履历表、衣服; 电影、画作、剧场、梦境等等, 在她的笔下无不焕发出新的诗意, 让人们重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本书收录作者继《大数目》之后阔别十年, 再度拾笔创作的诗集: 《桥上的人们》《结束和开始》《瞬间》。其中《桥上的人们》仅有22首, 是作者精挑细选的集结, 阔别十年之久, 辛波斯卡又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动? (波) 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著 东方出版中心 I513.25 46 0 荐购
页码:182/289页  每页: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