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1 |
|
留心翰墨 极虑专精:《书谱》思想与技艺 |
本书从各个层面, 不同角度揭示了孙过庭《书谱》书法理解和思想, 以及书法技法。指导学书者如何理解书法, 写好书法。既有宏观层面对孙过庭《书谱》的感情与解读, 并将孙过庭书法理解与现实相结合, 分别阐述《书谱》的现实性和辩证思想, 以及《书谱》中蕴含的各种书体普遍书写法则。又有微观层面去分析《书谱》的技法和特点, 图文并茂。对学书者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也比较系统总结孙过庭为人处世的经典名句。对如何学会做人很有裨益。同时对孙过庭人品做了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 是值得我们很好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希望本书将给读者学好书法, 学会做人, 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带来正能量, 从中获益。 |
毛家泉著 |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J292.113.4 |
70 |
0 |
荐购
|
| 3802 |
|
墨耀中华:郭沫若题匾题签通览 |
本书研究整理郭沫若历史文化遗产中, 收集到了上千幅郭老生前题词、题字、题匾作品, 其数量之大、涉及范围之广、文化内涵之深厚, 书法艺术之精湛, 可谓古今一人。本书收集郭沫若题写牌匾部分约600多家; 为书籍报刊题签300多例 (含书籍、报纸、期刊); 手迹石刻碑拓近100多幅。此书的出版将填补书法作品出版领域的空白。题匾题签内容涉及文化艺术、科学教育、新闻出版、旅游商贸等各行各业, 题写过程有着许多感人事例、极具文史价值。 |
郭平英, 邱禾, 刘文娟编著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J292.28 |
168 |
0 |
荐购
|
| 3803 |
|
一个医生的随想录 |
本书是一本叙文与手书相结合的杂文小品, 表达了一个医生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自然法则以及天地神圣、生命至上的深入思考, 在哲学、科学和文学层面上尝试追问生命之价值与限度, 风格质朴有趣。本书包括冬日读书, 渐入佳境; 庚子之春, 盼气清净; 人间四月, 世上温情等6个部分。通过300余篇杂文或书法作品, 作者带领读者不断反思与“医学医疗”“生命健康”“社会健康”相关的问题, 旨在引导读者探索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责任和力量所在。 |
郎景和著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J292.28 |
118 |
0 |
荐购
|
| 3804 |
|
澂秋館印存 |
本书共十卷, 编者为清末学士陈宝琛, 他将其先德子良公从关中得来的古玺印, 以及其自身数十年收藏的古玺印, 一同收录, 辑成此印谱。 |
陳寶琛編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J292.42 |
62 |
0 |
荐购
|
| 3805 |
|
传统雕塑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
本书致力于弥补传统艺术领域对雕塑文化研究的不足, 深化与雕塑密切相关的镌刻研究以及相关的文化研究。对雕塑进行研究, 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雕塑文化在教学、应用、实践等方面的应用, 还能更好地促进传统雕塑文化以及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张燕著 |
新华出版社 |
J302 |
48 |
0 |
荐购
|
| 3806 |
|
看懂雕塑:探寻中国文化之美 |
本书以介绍雕塑基础知识为主, 以雕塑赏析为辅, 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为读者呈现生活中的雕塑艺术。书中石雕恢宏大气, 古老质朴; 玉雕自然温润, 灵巧精致, 寄托美好寓意; 陶瓷雕塑彰显东方魅力, 天趣盎然; 砖雕艺术于方寸之间雕刻风俗人情; 木雕取材天然, 优雅别致。通过阅读本书, 让读者走进雕塑艺术的大门, 感悟雕刻之妙, 品味雕刻艺术之美。 |
杨晨著 |
安徽美术出版社 |
J305.2 |
86 |
0 |
荐购
|
| 3807 |
|
晚清民国时期东阳木雕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840-1949 |
通过深入研究梳理晚清民国时期东阳木雕的传承与发展的状况, 通过资料整理与查阅、实地勘测等方法对现存东阳境内外的晚清民国木雕的现状进行调查, 分析晚清民国时期东阳的经济、东阳的建筑; 晚清民国时期的木雕行业状况; 木雕技艺的传承情况; 木雕艺人的从艺之路; 木雕的技艺特征与体例风格的变化; 国画画谱与画工体木雕的关系。同时选择了诸暨同山边氏祠堂、兰溪姚村慎德堂和衍德堂、东阳史家庄花厅、东阳罗青四和堂、义乌佛堂吴棋记民居、绍兴上虞曹娥庙六个典型木雕精品进行了解读。本书采用文字与图片相结合, 通俗易懂, 书中图片除了标注外均为作者第一手拍摄资料。 |
张伟孝, 金柏松著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J314.2 |
88 |
0 |
荐购
|
| 3808 |
|
卢凯西泥塑形体 |
本书首次出版于1980年, 四十年来一直是雕塑家们思考、观察和理解人体构造不可或缺的经典著作。雕塑大师布鲁诺·卢凯西的作品从悠久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中汲取养分, 风格写实, 平实易懂, 技艺精湛, 在优雅的表情中渗透出美, 具有某种哀怨与谐趣。在本书中, 卢凯西为读者展示了如何用黏土从内到外构建人体, 包括搭建全身骨骼, 放置每一块肌肉, 附着脂肪组织和皮肤层, 塑造面部和头发的每一个细节, 直至完成整个身体。每一个步骤都配有特写视图和文字说明, 整个雕塑过程清晰易懂, 以便读者模仿练习。 |
(意) 布鲁诺·卢凯西雕塑 |
四川美术出版社 |
J314.7 |
58 |
0 |
荐购
|
| 3809 |
|
你的样子:浙江防控疫情快拍相册 |
本书共分四篇, 内容包括: “‘我不是英雄, 只是披上战袍的战士’”“此爱隔山海 山海皆可平”“有一分光 就发一分光 有一分热 便发一分热”“艰苦中希望的花”。 |
浙江广电集团钱江都市频道编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J429.1 |
128 |
0 |
荐购
|
| 3810 |
|
东洋镜:第六辑:京华旧影 |
本书以其《清国胜景并风俗写真帖》为基础, 另外还使用了《北京名胜》与《北京城内外胜景写真帖》的部分图片, 展现了晚清时期北京的人文与自然风光, 这些图片十分珍稀, 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赵省伟主编 |
北京日报出版社 |
J431 |
128 |
0 |
荐购
|
| 3811 |
|
歌海 |
本书内容: 侗族, 一个以大歌、木寨、梯田闻名的民族,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 还不为世人所熟悉。法国摄影师阎雷和他的朋友西梦是走进深山里的侗乡的第一批西方人, 也是第一批用彩色胶片拍下那片神奇的土地的摄影师。阎雷从1988年起, 四次长途跋涉前往位于广西和贵州的侗族聚居地区, 那里有最具有侗族特色的风雨桥, 壮观的梯田, 贯穿日常生活的歌声, 羞涩又友善的村民……在侗乡生活的六个月里, 阎雷兴奋不已地用照相机拍摄侗族的壮丽风景、历史悠久的木质建筑、热闹的斗牛节和花炮节, 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当时的侗族文化。 |
(法) 阎雷著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J431 |
138 |
0 |
荐购
|
| 3812 |
|
万物有灵: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第51届获奖作品 |
对于全世界的摄影师来说, 被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提名是一项莫大的荣誉, 每年都会涌现出一批新锐来角逐这一奖项。该项比赛是世界上最大和最负盛名的, 为了自然和自然环境而举办的摄影比赛, 其宗旨在于运用摄影的力量促使人们去发现、理解、尊重和享受大自然。本书为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2015年的获奖合集, 是该年世界性的野生生物摄影作品的顶尖之作。这些照片由国际评审团从来自数万幅参赛作品中选出, 以表彰他们的艺术价值、原创性和技术优势。摄影作品的主题、风格和类型范围广泛, 包括动物别具一格的行为的图像、令人回味的肖像、真正的荒野景观和发人深省的报道。选题来源: 英国。 |
(英) 罗莎蒙德·基德曼·考克斯编著 |
湖南美术出版社 |
J439.5 |
138 |
0 |
荐购
|
| 3813 |
|
草原丝绸之路上的中外工艺美术交流 |
大家所熟知的丝绸之路一般指绿洲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却鲜为人知, 甚至被人们忽视。本书尝试以文化理论解读我国古代草原丝绸之路上的草原文化传播, 梳理各个时期草原文化的发展进程, 以及这段时间内中外工艺美术的交流情况。深刻地剖析我国在工艺美术交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并提出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 推动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 |
常雷著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J509.2 |
65 |
0 |
荐购
|
| 3814 |
|
考工记造物设计机理及当代价值研究 |
本书为学术专著。本书为2020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冷门绝学重点资助课题“《考工记》造物设计机理及当代价值研究 (批准号: 20LMJX11YB)”研究成果。《考工计》是我国早期关于造物的书籍, 本课题主要是希望通过探讨《考工记》造物设计与儒学脉络的关系, 明晰传统造物设计的社会化工具价值与作用, 并通过研究《考工记》造物“天理”“事理”“人理”等互动关系, 清晰中国传统造物作为日常生产 (生活)“经验”的载体如何介入社会秩序“理性”的形成与发生。 |
王楠著 |
九州出版社 |
J509.22 |
78 |
0 |
荐购
|
| 3815 |
|
中国朴素工艺观的设计学价值探析 |
本书共12章, 内容包括: 绪论; 中国朴素工艺观探源与基本理念; 后工业社会的设计学研究概述; 中国朴素工艺观与现代设计学思想基础比较; 中国朴素工艺观与现代设计学思维方式比较; 朴素工艺观之系统观等。 |
苏旭著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J52 |
56 |
0 |
荐购
|
| 3816 |
|
大湘西传统手工艺的原生与再生 |
本书系传统手工艺方面的著作。上篇涵盖了印染造物、银饰锻造、竹材编制、土布绣织和民居雕饰, 分别对其形式与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下篇涵盖了文化再生、造物相生和融合发展, 主要介绍了湘西手工艺之间的融合和现代化发展。本书在介绍大湘西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 阐释了手工艺之间的融合、相生和发展, 突破了学术界关于大湘西手工艺整体性研究的不足。 |
高志敏著 |
辽宁大学出版社 |
J52 |
59 |
0 |
荐购
|
| 3817 |
|
从传统染织技术到地域文化的形成:基于地方性知识视角下的中国长三角地区传统染织技术与文化研究 |
本书基于地方性知识视角下对中国长三角地区传统染织技术与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探究该地区染织技术到染织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嬗变过程。首先, 采用地方性知识理论中“深入到知识生产者之中”的方法, 以知识生产者群体内部视域对长三角地区传统染织技术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研究; 其次, 运用地方性知识理论中“任何一种知识产生都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原则, 对长三角地区各项传统染织技术的传说、神话和相关礼仪进行深入合理的研究, 找出染织技艺、神话传说、礼仪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最后, 采用地方性知识理论中“地方性的知识能形成与当地相适宜的文化”的观点, 从正反两个方向分析长三角地区染织技术与染织文化、区域文化之间是通过什么样的运行机制相互促进。本书史料详实, 图片丰富, 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染织技术与文化的专业参考书。 |
李斌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J523 |
98 |
0 |
荐购
|
| 3818 |
|
现代纤维艺术创意设计与应用 |
纤维艺术设计是一种以各种动、植物的纤维、人造纤维或直接使用各种纤维制成品, 采用编织、环结、缠绕、包裹、捆绑、粘贴、排列等多种手段设计创作平面或立体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纤维艺术设计也逐渐走入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例如纤维艺术与文创产品设计的融合、纤维艺术设计与传统纹样的融合等, 这就对纤维艺术设计的创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书将从纤维艺术设计的材料、技法等方面对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中的创意与应用进行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纤维艺术的发展与崛起, 纤维艺术设计与材料、工具、图案关系, 纤维艺术设计技法研究, 纤维艺术工艺与表现, 现代纤维艺术的创意设计, 文创产品设计与传统纹样中纤维艺术的创新应用等。 |
冯媛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J523.4 |
58 |
0 |
荐购
|
| 3819 |
|
纤维艺术的关怀叙事 |
本书以“关怀”视角分析并建构纤维艺术的价值, 以期促进纤维艺术以更为自信、自觉的姿态面对未来。这一概念以女性的经验与价值为思想资源, 与日常生活相连密切。本书第一部分首先阐释为什么要以关怀构建纤维艺术。第二部分作者从对近20个国家60余位代表性纤维艺术家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中总结, 并通过深入她/他们作品中所体现的关怀理念和价值, 总结了这些艺术家的创作规律和实践经验。第三部分从理论上探讨阡千维艺术关怀叙事的价值与意义。可以说纤维艺术以关怀叙事打开了艺术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思路。 |
梁开著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J523.4 |
98 |
0 |
荐购
|
| 3820 |
|
楚国刺绣艺术研究 |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对楚国刺绣艺术的内在文化结构、文化精神以及外在形式语言、艺术特征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 考察楚国刺绣艺术的生长源泉, 探析其与地域古老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同时理清楚国刺绣艺术的传播渠道, 通过时空流变的观察和分析, 阐述其影响。 |
刘咏清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J523.6 |
8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