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特价251010(8079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3661 铁道尽头 几千年之后, 人类离开地球, 在宇宙中建立起庞大的帝国以及巨大的网络。机器人、智能系统、数据库成了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星球之间靠凯奔列车连接。努恩家族统治着整个帝国, 它需要不断平衡诸侯、财阀、军阀的利益关系。但真正的统治者是名叫“卫神”的智能系统, 它们已经拥有了独立思想。岑是街头小混混, 以偷窃为生, 和母亲、妹妹相依为命住在贫民窟。某天, 名叫诺娃的机器女孩和神秘人雷文找上他, 要他登上皇家列车盗取一个神秘宝盒。岑顺利蒙混过关, 窃得宝盒, 但众人以及帝国的命运由此发生转折。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 雷文到底是谁? 他为什么觊觎宝盒中的东西? 卫神又是谁开发出来的? (英) 菲利普·瑞弗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I561.45 78 0 荐购
3662 算了 本书主要内容: 法国南部, 某座庄园里, 一场夏日晚宴即将开始。可对五岁的帕特里克·梅尔罗斯来说, 这是他同变化无常的成年人生活狭路相逢的开始。他的父亲残忍而严苛, 俨然家庭的暴君, 他的母亲嗜药成瘾, 借酒浇愁度日。这个下午注定不同以往, 客人到来之前的种种事件把帕特里克的世界撕裂成了两半。 (英) 爱德华·圣奥宾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I561.45 56 0 荐购
3663 活着为了相爱:残酷战争下笃定一生的爱情誓言 本选题是一部书信随笔集。收录了1943年底到1946年, 英国人克里斯·巴克与老同事贝茜·尔之间的通信。信的内容涉及战争、懵懂的情感以及琐碎的日常生活等内容。两人尽管期间彼此没有见面, 但通过书信建立的感情同样深厚, 二战结束后, 两人结婚并共同养育了两个儿子。 (英) 克里斯·巴克, 贝西·摩尔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561.65 49.8 0 荐购
3664 贝克特戏剧研究 本书以贝克特的个体生存体验和时代生存体验为切入点, 结合文本细读, 分析贝克特戏剧创作复杂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 探讨贝克特戏剧独特的美学品质。通过综合考察贝克特戏剧文学在传统与现代审美视域中所具有的先锋性与经典性, 还原贝克特及其戏剧创作在世界文学史及文化史上的真实地位, 进而探索全球化语境下戏剧文学的发展路径。 刘秀玉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I562.073 95 0 荐购
3665 高罗佩《大唐狄公案》文化回译研究 本书选取红极一时的“高罗佩现象”中流行最广的《大唐狄公案》英文本及多个汉译本作为文本参照, 重点阐释从高氏的异语创作到英文系列小说的“文化回译”过程, 厘清这一特殊翻译现象在文化物事、叙事手法、补译现象、改写现象等文化回译手法, 从英文源语和汉语译本的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探求“文化回译”对于目的语读者进行文化回溯和文化参照的重要功能, 为今后坚定文化自信、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叙事声音及其在世界文学中大放异彩的共同愿景提供一定的参照价值。 宇文刚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I563.074 70 0 荐购
3666 理性与浪漫的完美结合:法国文学发展研究 本书以时间为序勾勒法国文学的动态发展历程, 对其发展过程中的文学变革、重要流派、文学大家及其贡献进行分析, 以便读者对法国文学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全书全面而重点突出, 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 本书都将予以提及, 并分析介绍其创作情况。 宁宁著 中国大地出版社 I565.09 82 0 荐购
3667 包法利夫人 本书描写了主人公爱玛为摆脱平淡婚姻、追求理想爱情而终致毁灭的爱情悲剧, 少女爱玛嫁给了暖男夏尔医生, 婚后却看不上朴实温厚的丈夫, 整天憧憬贵族般的生活、传奇式的爱情。迁居城镇后, 她遇到两任情人: 先是白马王子莱昂, 起初, 两人暧昧无果, 莱昂远赴巴黎; 久别重逢, 莱昂之前的爱慕已沦为情欲, 爱玛为了幽会满口谎言、债台高筑, 再是花花公子罗多尔夫, 他贪图美色, 没半点真情, 趁爱玛情伤之际百般引诱, 得到爱玛后却在约定私奔之日抛弃了她, 面对法庭的最后追债通牒, 爱玛求助于情人, 结果均遭拒绝, 绝望之余, 爱玛服毒自尽, 怀着悔恨和遗憾痛苦地离开了尘世, 夏尔得知详情后抑郁而终, 只留下女儿孤苦无依。 (法) 居斯塔夫·福楼拜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565.44 45 0 荐购
3668 生命的课堂 11岁的男孩保罗即将离开从小生活的巴黎, 前往神秘的索洛涅地区, 这里除了矮树丛、城堡和各色动物之外, 还有负责照顾他的“妈妈”塞莱斯蒂娜。初到乡下的保罗与周遭世界格格不入, 对大自然一无所知的他胆小、怯懦, 对未知的一切充满了恐惧。直到有一天, 他意外结识了猎手托托什, 托托什教会他如何克服恐惧, 如何认识自然, 如何敬畏生命, 也让他真正理解了生命与自由。 (法) 尼古拉斯·瓦尼耶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I565.45 45 0 荐购
3669 蓟与玫瑰 她们是表亲, 她们是女王。她们的一切都像镜子的两边, 互为映像。伊丽莎白·都铎, 不被教皇承认的私生女, 永远的童贞女王。玛丽·斯图亚特, 受到天主教庇佑的天之娇女, 风情万种的娼妇。她们都自称是英格兰至高无上的君主, 但是一座岛上如何容得下两位女王? 本书讲述了这两位在欧洲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女王斗争至死的一生。作者创作了两部完美对称的作品, 极富创意地展现了两位性格迥异的16世纪女性相互对立的人生, 以及她们如何各自施展魅力、玩弄权谋, 让男人们臣服于她们脚下。 (法) 尼古拉·容克著 广东旅游出版社 I565.45 138 0 荐购
3670 夏洛特 本书的主人公夏洛特·萨洛蒙是一位德国犹太裔女画家, 在世时籍籍无名。26岁时, 怀有身孕的她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 死在毒气室, 身后留下大量惊人的画作, 被誉为“艺术界的安妮·弗兰克”。小说采用了散文诗的形式, 以主线记录下夏洛特沉湎幻想的童年、醉心艺术的少女时代、燃尽激情的爱情、灵感迸发的创作和在纳粹阴影下注定走向悲剧的命运; 而副线则是作者本人对女画家人生轨迹孜孜不倦的追寻, 柏林、南法、阿姆斯特丹, 他重新站上夏洛特人生的每一个中途站, 与见证者们的后代交谈, 他仿佛夏洛特的兄长、情人、儿子, 将她从死亡与遗忘中拖出, 重新来到我们中间。 (法) 大卫·冯金诺斯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I565.45 69 0 荐购
3671 背德者 本书以法国古典文学的完美形式表现了现代人的复杂思想感情, 为传统的小说模式重铸了新典范。年轻学者米歇尔, 一直以来只和书本打交道, 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在婚后旅行途中, 他病重垂危, 妻子的悉心照顾使他脱离死亡边缘。当他病体初愈, 感受着异国的阳光、泉水、绿洲、沙漠, 他似乎发现了世间万物的美妙, 沉睡已久的感官随之苏醒了: 他惊觉自己从未真正活过。 (法) 安德烈·纪德著 文化发展出版社 I565.45 36 0 荐购
3672 门:1995-2007诗选 本书收录了阿特伍德自1995年至2007年间创作的50首作品, 其创作年代与作家本身进入创作成熟期的时间段重合, 是其以诗人身份进行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在这部诗集中, 她力图探索诗歌的本质, 时间的段落, 以及我们共同的道德意识。这是一部勇敢的、充满激情的作品, 对我们生活的立足点进行了反思和质询, 再次确立了阿特伍德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的地位。 (加)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I711.25 68 0 荐购
3673 非裔美国女性作品中的主体性构建 本书从美国非裔女性作家入手, 选取各个时期的美国非裔女性代表作家的经典作品, 试图从全新视角梳理和剖析美国非裔文学的创作机制, 从中探索文学作品中主体性构建的叙事手法及主体形象塑造方式, 为其他族裔文学的主体性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余薇著 沈阳出版社 I712.06 46 0 荐购
3674 消化硬铁:玛丽安·摩尔诗论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 以摩尔诗歌为研究, 通过比较、还原等研究方法, 追寻现代诗歌的转向, 观察美国现代派诗歌群, 进而探索摩尔诗歌的特质及美国现代派诗歌的脉络。 倪志娟著 北岳文艺出版社 I712.072 79.9 0 荐购
3675 “耶鲁学派”批评实践与批评理论研究 本书从整体上研究“耶鲁批评家”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介绍“耶鲁学派”的形成, 他们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共同的理论基础和关注点。第二章介绍“耶鲁学派”的批评理论。第三、四、五章分别介绍“耶鲁学派”的诗歌批评、小说批评、戏剧批评。第六章介绍文化批评领域的实践。第七章是“耶鲁学派”对我国文论建设的意义和对我国文学作品赏析的借鉴价值。 王月著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712.095 78 0 荐购
3676 大理石像 《大理石像》是布罗茨基一生中创作的两部戏剧中的第一部。戏剧的背景设置在一个既未来主义, 又复古主义的社会中。200年后, 在一个高度机械自动化的时代, 人类以曾经的罗马帝国为模板, 托古仿建了一个“新罗马帝国”。在一座钢筋高塔的监狱里, 两名没有犯罪, 却依照法令被随机判决终身监禁的囚徒在这“贫乏的空间与冗余的时间”之中, 展开了一场柏拉图式的对谈。 (美) 约瑟夫·布罗茨基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I712.35 42 0 荐购
3677 安宁之路 本书讲述的是两对年轻夫妇的友情发展以及个人奋斗历程。作为知识分子, 他们想要通过奋斗获得安定的生活, 去努力追寻属于自己的内心安宁。两对夫妇中的每一个人, 都有自己理想的生活, 但现实总是让这样的追求不那么容易达到。比如希德, 作为一个追求内心安宁和自我幸福的人, 他在务实和强势的妻子夏丽蒂面前充满了煎熬与痛苦, 但两个人还是相互扶持一生, 构筑起了深厚独特的婚姻关系, 谁也离不开谁。小说以友情为主线, 以半自传体的形式记录生活的点滴, 充满了作者对婚姻、生活、生命等主题的思考。 (美) 华莱士·斯特格纳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I712.45 69 0 荐购
3678 火车梦 这是二十世纪之初那不平凡的时代, 一个凡人罗伯特·格雷恩纳的故事。他在美国西部以打零工为生。遭受丧失至亲之痛, 格雷恩纳挣扎着寻找在这陌生的新世界活下去的意义。随着故事的展开, 我们看到他个人遭受的种种惊心动魄的苦难, 也见证了他一生中美国的巨变。小说仿佛让读者置身于美国西部丰富的历史与风貌之中--那里有奇异的动植物, 有强健的伐木工和造桥工--捕捉到一种独特的美国生活方式的消失过程。 (美) 丹尼斯·约翰逊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I712.45 42 0 荐购
3679 名字的意义 1918年, 随着美国对德宣战, 反德情绪像流感一样席卷全美。在美国西部内布拉斯加州的一个小镇上, 德国移民沃格尔一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仇恨和偏见, 一场身份认同危机悄然来袭……格尔达是一个女儿、一个妻子, 同时还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她深陷家庭内外的双重战争: 对外, 她要承受旁人的冷眼和仇恨; 对内, 她因为曾经的叛逆备受双亲疏离的煎熬。此外, 一战的恐怖阴霾, 随时都有可能让她和丈夫弗里茨辛苦攒下的家业毁于一旦。不幸的是, 弗里茨收到了入伍通知。与此同时, 魔鬼一般的“流感”悄无声息地侵入小镇, 大批青壮年死去。在这样的艰难岁月, 格尔达觉得, 必须战斗起来, 竭尽全力守护自己的家人。 (美) 凯伦·休梅克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712.45 56 0 荐购
3680 背叛 本书主要内容: 小说通过两位老人的交叉回忆展开, 叙述了二战后美国麦卡锡主义下主人公艾拉·林戈尔德从发迹到挫败, 又一个美国梦破灭的故事。主人公艾拉自幼失去母亲, 早年辍学, 做过挖沟工、矿工、餐馆打杂, 在二战中成为共产主义者, 二战后成为广播明星, 直到后来与女明星伊芙结婚。伊芙与前夫所生女儿的对待问题上二人产生分歧, 导致婚姻破裂。气急败坏的伊芙被政治对手利用, 在一份捏造的文件上签字, 污蔑艾拉为苏联间谍, 并出版了一本满纸谎言的自传, 终结了艾拉的演员生涯, 再次将他打入底层生活, 面临精神的崩溃。 (美) 菲利普·罗斯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I712.45 78 0 荐购
页码:184/289页  每页: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