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
|
道家政治哲学研究 |
本书将主要研讨对象限定为老、庄和黄老道家, 对“道家”及“道家政治哲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和梳理, 通过分析道家的历史渊源、思想流变及其政治哲学的核心议题, 揭示了道家政治哲学的独特性和演变过程。全书分为上下两编: 上编选出虚静 (无为)、齐物、玄德、浑沌等道家政治哲学核心概念, 探讨其概念和演变过程; 下编聚焦形名问题及道家在正名思想上的贡献。 |
陈徽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B223 |
58 |
0 |
荐购
|
22 |
|
《阴符经》《清静经》讲记 |
本书作者在“讲记”中以大量中国古代哲学文献为依据, 对两书源流进行梳理; 以历代前贤成果为参照, 对两书要旨进行解读; 以“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为原则, 对两书之文化价值进行挖掘, 为当代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养料。因此, 本“讲记”是读者学习、研究这两部中国古代哲学经典的不可多得的重要读本。 |
李合春著 |
巴蜀书社 |
B223.05 |
88 |
0 |
荐购
|
23 |
|
权力尚简:《老子》的权力政治学解读 |
本书是从政治哲学或权力政治学的角度来解读《老子》一书的学习研究成果。作者把握了两条主线: 一是道 (包括德),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 老子的思想体系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之上的。二是用政治哲学或权力政治学解读《老子》一书, 以此阐释老子的道落实于人生和政治领域, 尤其是落实于政治领域所形成的老子独特的尚简政治学说。读懂了《老子》, 就会使我们感觉到: 老子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引导我们从“道”的高度, 来观察宇宙万物和人生、社会、政治, 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宇宙万物和人生、社会、政治。 |
张国骥著 |
岳麓书社 |
B223.15 |
88 |
0 |
荐购
|
24 |
|
周敦颐理学思想研究 |
本书从哲学的维度、历史的维度和文献的维度, 对周敦颐的理学思想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揭示了其在宇宙论、伦理学和人性论等方面的开创性贡献, 展现了周敦颐理学思想的丰富内涵与深远影响, 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 |
邹宏如著 |
上海三联书店 |
B244.25 |
128 |
0 |
荐购
|
25 |
|
豫章罗先生文集 |
本书是宋代学者罗从彦的诗文集。罗从彦著有《遵尧录》《春秋解》《诗解》《春秋指归》《春秋释例》《语孟师说》《中庸说》《台衡录》等, 《豫章罗先生文集》包括《经解》一卷、《集录》九卷、《杂著》两卷、《诗》一卷、《附录》三卷、《外集》一卷, 附《增补》一卷。以《宋集珍本丛刊》影印明冯孜刻本为底本, 以元至正二十五年 (1365) 豫章书院刻本 (残本, 配补清抄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校本。校点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韩星老师。 |
(宋) 罗从彦撰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B244.7-53 |
50 |
0 |
荐购
|
26 |
|
朱子学与阳明学 |
本书共分为十五个章节, 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勾画出一幅近代东亚儒学思想潮流的承袭蓝图。作为近代东亚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儒学流派, 朱子学与阳明学思想潮流的异同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作者按照时间顺序, 整理了自宋学诞生到清代考据学的思想潮流, 从思想史的角度比较分析了朱子学和阳明学的异同。同时, 还横向比较了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对朱子学和阳明学的接受史, 以更加广域的角度重新审视了近代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
(日) 小岛毅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B244.75 |
58 |
0 |
荐购
|
27 |
|
师山先生文集 |
本书较为充分地表达了郑玉的理学思想和文学主张。郑玉对朱、陆之学的共性及利弊有深入认识, 揭示了理学末流之弊, 主张不同学派之间应该和睦相处, 取长补短。他的理学思想对其文学主张亦有影响, 有道学化之嫌。郑玉的文集对于后人全面了解其思想是很有值的。 |
(元) 郑玉撰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B244.99-53 |
56 |
0 |
荐购
|
28 |
|
清学沉思录 |
本书是著名清史、思想文化史、文献学史学者黄爱平教授的论文集, 共分为五卷, 卷一集中论述清初学术与文化政策, 卷二论述文献编纂与文化传统, 卷三论述清代学林人物与学术思潮, 卷四论述乾嘉学术与流派演变, 卷五集中论述清代社会与思想文化。所收论文涵盖范围甚广, 于清代学术和思想无所不包, 而论述深刻, 论证充分, 资料丰富, 既有厚实的考证, 又有发人深省的思想论断, 常有新见; 既注重历史细节, 又能宏大叙事。 |
黄爱平著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B249.05-53 |
188 |
0 |
荐购
|
29 |
|
严复评传:增订本 |
本书详细地描绘了严复先生的一生, 包括他内心的思考过程和他在学术领域的探索, 着重对他早年求学经历、维新文化观、西学译述、老庄评语及其中西文化观等问题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本书通过对严复晚年思想的重新解读, 清晰地勾勒出了这位文化巨匠的历史形象。在此基础上, 作者对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为理解严复思想提供了新的视角, 也全面展现了近代中国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复杂局面, 不仅确保了本书的学术价值, 也显现了作者潜心学术的勤苦与执着。 |
欧阳哲生著 |
天津教育出版社 |
B256.5 |
98 |
0 |
荐购
|
30 |
|
结构与多样性:舍勒现象学哲学研究 |
本书作者为国际舍勒协会的顾问、北美舍勒协会的创会主席, 长期研究现象学运动, 国际舍勒研究的权威学者, 著有著作多种。本书在国际最重要的现象学研究丛书出版, 其最为重要的特色和价值在于, 作者深入细致地研究了舍勒的现象学思想, 并与其他现象学家进行了比较研究, 视野开阔, 分析深入。这有助于人们把握舍勒思想最终得方法根基, 从而更好地把握现象学运动。 |
(美) 尤金·凯利著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B516.59 |
89 |
0 |
荐购
|
31 |
|
倾向性及相关模态问题研究 |
本研究先梳理潜力的学术史 (亚里士多德到直到近代), 接着形而上地探讨“潜力”, 最后探讨潜力与科学的关系。研究包括澄清潜力概念、探讨潜力与因果力等的关联。使用潜力构建语义学理论能克服休谟式分析和可能世界理论遇到的问题。明晰潜力概念便于人们控制事态的发展方向: 当个体具有正向的潜力时, 要努力促成该潜力的显现, 反之要进行压制, 防止其变为现实。 |
石运宝著 |
湘潭大学出版社 |
B81-05 |
58 |
0 |
荐购
|
32 |
|
理性之美:中小学教师逻辑学手册 |
本书大致内容包括: 如何明确概念、如何恰当进行判断、怎样正确进行推理和论证、怎样遵循逻辑规律等。在讲清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进行学习要点、重点、难点的讲解、辅之以相关知识的探究与分享、案例评析, 针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逻辑学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传授与指导。较之其他普通的逻辑教材具有更强的学习趣味性、指导性和实用性。读者对象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即将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广大在读师范专业的学生。 |
林胜强, 徐飞, 付豪编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B81-62 |
69 |
0 |
荐购
|
33 |
|
拟真势多主体认知逻辑研究 |
本书作者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对弗安全逻辑做了完善性研究, 给出了必要的内定理和元定理, 并证明了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是以极小的拟真势逻辑系统为基础, 给出了相应的内定理和元定理, 并证明了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是将拟真势逻辑的研究进一步延伸到认知领域, 建立了带有多主体认知逻辑系统。 |
郝旭东著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B815.3 |
65 |
0 |
荐购
|
34 |
|
寂静主义实在论研究 |
本书旨在批判地研究当代非自然主义者对于此问题的解决方案。本书把当代元伦理学中的非自然主义分为两类, 一类是所谓“强硬的道德实在论”(RobustMoralRealism), 另一类则被称为“寂静主义实在论”(QuietistRealism), 后者试图将关于道德客观性的外部哲学问题转变为一阶道德辩护的内部问题, 而前者选择直面那些外部问题。 |
魏犇群著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B82 |
68 |
0 |
荐购
|
35 |
|
斯坦福大学伦理课 |
本书向我们展示了道德如何被用来创造一个巨大的改变, 积极的决定可以波及到我们的家庭、社区、工作场所和更广阔的世界, 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善的机会。作为一名道德顾问, 苏珊·利奥托在斯坦福大学的道德课程中指导公司和领导者、学术机构、非营利组织和学生, 她为模糊的道德问题提供了清晰的解释, 提供了一个直截了当的、你每天都可以使用的道德决策的四个步骤。苏珊·利奥托还解释了推动我们面临的几乎每一种伦理选择的六种力量。探索当今最具挑战性的伦理困境, 并向您展示如何形成清晰的观点、以权威说话、做出有效决策、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更道德的世界。 |
(美) 苏珊·利奥托著 |
新华出版社 |
B82 |
69 |
0 |
荐购
|
36 |
|
经济伦理学 |
本书首先从元理论上探讨了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逻辑统一关系, 以经济伦理结合的思维方式对经济现象、经济目标进行伦理追问、伦理审视、伦理辩护和道德判断。其次, 聚焦当今经济伦理前沿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包括宏观经济、微观经济领域的伦理问题, 如数字经济、虚拟经济、无形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式下的伦理问题, 包括权利、公正、信用、诚信等伦理问题, 还包括在新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伦理决策等。微观企业伦理问题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ESG等的探讨与运用。最后, 聚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与伦理建设的关系问题, 如高质量发展与人的美好生活的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等。本教材注重案例分析, 每章均有专门的案例和相应的思考。内容聚焦前沿问题, 形式力求新颖,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
郝云主编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B82-053 |
98 |
0 |
荐购
|
37 |
|
新环境伦理学 |
本书总结了作者主要研究成果, 书中涉及环境伦理领域的各种研究方法, 对当代环境伦理学术研究提出了批判性评估, 并对环境伦理学发展的未来进行展望。全书分为七章, 就环境转向、人类、动物、有机体、物种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地球等议题, 依照伦理学研究范式进行讨论, 这种集中的、富有前瞻性的分析将是环境伦理教科书或选本的必要补充。 |
(美)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著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B82-058 |
88 |
0 |
荐购
|
38 |
|
精神人文学导论 |
本书是对人类精神性道德实践之可能以及人文学文本存在之意义的双向“寻根性”追问。书稿从人文学与中国哲学传统、论人文学作为“精神科学”、人文学研究之域: 文本与经典、文体·风格·话语与“喻”: 人文学文本的构成、转喻: 论作为人文学的史学文本、提喻: 论作为人文学的诗学文本、讽喻: 论作为人文学的哲学文本、感应·感通·理念: 人文学的本体世界、人文学作为“精神实践哲学等多个角度, 试着回答人文学读物与经典之于人类精神文明发育的意义。 |
胡伟希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B82-061 |
128 |
0 |
荐购
|
39 |
|
隔三岔五 |
本书是作者针对人生中纠结和困惑的事情, 以感悟的方式集结这些困惑和思考, 展开讨论。全书共收录32篇文章, 作者从方向、机会、突破、借鉴、天赋、负重、情绪、坚守、远见等方面, 叙述了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思索并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中遇到的人、事、物的观点。作者以连续提问和回答总结的行文方式, 给那些虽努力上进但暂无成就、患得患失的人们提供可以参考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困惑的方法。书中通过阐述一个个有因果联系的“人生问题”, 用平淡的、碎碎念的方式, 道出作者看问题的角度和对困难的理解, 使有同样困惑的读者避免不知而盲行、错知而误行。 |
崔克顶著 |
宁波出版社 |
B821-53 |
68 |
0 |
荐购
|
40 |
|
集体主义的政治哲学分析与教育创新研究 |
本书对集体主义从政治哲学层面进行了深度解读: 一是从人性论观点看, 集体主义是“天下之大公”的合理规范; 二是从人道主义理论看, 集体主义是“互助、利群”的道德准则; 三是从儒家“群、分”思想看, 集体主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乎群体的公共原则; 四是从儒家“和、同”思想看, 集体主义是“一带一路”的伦理基础。深入剖析了小我与大我、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团队的多方面关系, 辨析了真实的集体与虚假的集体、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 |
刘国强, 李长亮著 |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
B822.2 |
56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