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1 |
|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研究 |
本书共分五章, 第一章介绍了黄河流域的宏观背景, 第二章则从理论上出发, 帮助读者构建基本概念框架。第三章聚焦于区域内非遗资源现状, 展示了黄河流域非遗资源的丰富性与特色。第四章剖析黄河流域九省 (自治区) 传统工艺创新转化的典型案例, 第五章则在此基础上总结传承创新的局限, 探讨相应策略与措施, 并展望未来趋势。 |
柯雯著 |
中国石化出版社 |
G127.2 |
58 |
0 |
荐购
|
| 562 |
|
阜新转型之路 |
本书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对阜新转型全过程进行追踪, 采用田野调查、民族志等研究方法, 围绕阜新转型的缘起、转型酝酿与试点、转型具体实施、转型的成效及经验教训、转型升级与持续发展五个方面, 对阜新转型的历史过程、经验教训及未来转型升级规划与设计进行研究。 |
王国辉等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G127.313 |
128 |
0 |
荐购
|
| 563 |
|
Jiangnan craftsmanship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英文版 |
本书以国际化传播非遗文化知识和传统技艺为导向, 从非遗文化的概念出发, 介绍非遗文化的发展历史、分类、保护与实践, 包括九章内容: 中国非遗文化概述、温州非遗文化、瓯绣、发绣、瓯塑、米塑、彩石镶嵌、灯彩和乐舞戏曲。 |
鲁丹萍主编 |
中国商务出版社 |
G127.5 |
88 |
0 |
荐购
|
| 564 |
|
上海非遗文创设计研究 |
本书聚焦当前传统文化与创意设计相融合的发展道路, 本书从上海非遗资源解析出发, 提出非遗文创设计的概念, 解析上海非遗文创设计的资源优势, 整理上海非遗保护单位和非遗传承人研发的文创设计, 以案例方式生动鲜活地展现非遗与设计的融合过程。本书记录了在十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实施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背景下, 高校科研教学力量所赋予非遗传承的新希望。通过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携手合作的模式, 一批具有前沿探索性的非遗文创被孵化出来。 |
章莉莉著 |
东华大学出版社 |
G127.51 |
198 |
0 |
荐购
|
| 565 |
|
地方记忆与文化传承 |
本书从地方文化及文学地理学的视角, 选取徐玉诺、师陀等作家, 剖析20世纪初以来河南籍作家的创作与中原文化互动的关系, 对后来的作家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眼于河南文学发展的地方记忆问题与文化传承问题, 重点探讨中原的地方文化记忆如何影响了当代河南作家的创作, 战乱、贫穷等地方记忆在当代河南作家创作中的呈现, 以及与作家深层心理结构的关系。力图以小见大, 管窥当代文学的发展奥秘, 以及其对于时代、文化和文学发展的启示。 |
潘磊著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G127.61 |
96 |
0 |
荐购
|
| 566 |
|
文化自信:心理学的探索 |
本书是国内首部从心理学角度探讨文化自信主题的专著。文化自信是文化竞争的文化主体性建构心理, 具有从创新心智模式到增进幸福感的功能; 而这些功能又来源于从认同到对比的形成与表达机制。在国家社科基金支持下, 系列研究以主动适应和建构作为文化自信表征建构的理论起点, 围绕表征主体、表征内容与载体、表征结构等概念, 以实证方式系统阐释了文化自信的内涵、功效、形成及维护心理机制。研究成果回应了哲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对文化自信的理论阐释和现实关切, 扩展了心理学对于文化自信命题的探讨空间, 在实践层面对教育、宣传等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毕重增著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G129 |
98 |
0 |
荐购
|
| 567 |
|
湖北省县级融媒体建设与发展调研报告 |
本书以融媒体实践、学界对融媒体的观察等模块为区分, 结合五年内湖北省县域政务融合传播指数分析报告, 探讨县级媒体融合如何走深走实, 疏解县级别融媒体发展痛点的路径解析, 分析县级融媒体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型传媒人才培养路径等内容, 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 |
张卓主编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G206.2 |
99 |
0 |
荐购
|
| 568 |
|
媒介经营与管理:第3版 |
本书系统介绍了媒介产业的核心运营领域, 从组织结构设计到战略管理, 再到集团化管理和资本运营。首先探讨了媒介的组织形式与结构设计, 为理解媒介内部运作奠定基础。随后深入分析媒介管理者与领导者的角色、条件及媒介市场特性, 为媒介机构的市场定位与策略制定提供指导。本书还详细阐述了媒介产品营销、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关键环节, 强调成本控制、效率提升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最后, 本书探讨了媒介战略管理与集团化管理策略, 以及媒介资本运营的现实需求与实现路径, 有利于学习者全面掌握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关键, 积极适应行业变革, 推动媒介产业的持续发展。 |
严三九, 刘峰编著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G206.2 |
49.8 |
0 |
荐购
|
| 569 |
|
信息生态视阈下社交媒体数据要素流通与隐私保护的协同机制 |
本书从信息生态的角度出发, 通过系统性的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 深入揭示了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数据流通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复杂关系, 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协同机制, 旨在平衡这两者的利益冲突, 通过综合性的研究视角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信息生态系统, 从而为信息传播过程和隐私保护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
赵江, 吴丹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G206.2 |
120 |
0 |
荐购
|
| 570 |
|
媒体伦理与法规 |
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两个篇章, 上篇为“媒体伦理”、下篇为“媒体法规”, 两篇相互独立, 既尊重了两个领域的独有特点, 又满足了高校课程的用书需要。同时, 本书以“主题”形式呈现课程内容。本教材的最大特点是每一章都是一个独立的主题, 上篇有“伦理概述”“虚假新闻”“新闻寻租”“人文关怀”“隐性采访”等主题; 下篇分别有媒体与“淫秽色情”相关法规、“人格权”“著作权”等几个主题。这些主题既涉及新闻传播伦理领域的热门话题, 也涵盖了媒体法学中的主要内容。 |
牛静主编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G206.2-05 |
48 |
0 |
荐购
|
| 571 |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数字社会与文化群落 |
本书包含“专题探讨”(数字社会与文化群落) 和“研究论文”两个部分。专题论文聚焦于数字社会背景下, 互联网与新的数字技术为日常生活、多元主体和差异性文化所带来的影响, 探讨了在乡村社会的场景中, 人们如何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将社会机制、文化背景、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等要素植入其中, 并产生创造性的运用和理解。研究论文涉及情感极化、算法想象、数字媒体、可见性等话题。 |
夏倩芳主编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G206.2-53 |
90 |
0 |
荐购
|
| 572 |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数字时代的舆论研究 |
本书包含“专题探讨”(数字时代的舆论研究) 和“研究论文”两个部分, 共11篇文章.专题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数字媒体生态下舆论结构特征和演化规律, 涵盖舆情治理、国际舆论、社交机器人对舆论的影响、舆论与公共性以及舆情话语等议题。研究论文包括6篇, 分别涉及数字新闻生产、新闻流通新样态、平台与影视观看、新闻传播学跨界人才培养、音频媒介文化, 以及跨文化传播等主题。 |
夏倩芳主编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G206.2-53 |
68 |
0 |
荐购
|
| 573 |
|
媒介批评:第十九辑 |
本书稿的核心话题为经典文本的再生产。经典文本再生产指的是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文学作品, 通过现代媒介和艺术形式重新创作和呈现的过程。这种再生产在继承原作精神内核的同时, 也在对其进行现代化的诠释和创新, 使其在新的文化和媒介环境中焕发新的生命力。书稿通过分析近期的现象级游戏《黑神话: 悟空》在技术应用、叙事设计、跨媒介传播等方面的特点, 探讨了如何对经典作品进行创新转化的问题。书稿关注的其他话题还包括艺术批评、图像与视觉文化、新媒介学理研究、新媒介实证研究等。 |
张柠, 柳珊主编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G206.2-53 |
69 |
0 |
荐购
|
| 574 |
|
新闻的律动:理论与实践的和谐共鸣 |
本书旨在探讨新闻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的交互影响, 揭示二者如何相辅相成, 共同推动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将从多个维度切入, 分析理论对新闻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对理论的反哺和深化以及在数字化时代下二者如何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新闻理论不仅提供了新闻采集、编辑、报道的方法论, 还深刻影响着新闻的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 本书将详细探讨新闻理论的定义、功能以及其对新闻实践的具体影响。同时, 本书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实践案例, 展示理论与实践如何在现实中碰撞、融合并产生新的理论需求和实践指导。 |
扎西桑布著 |
大连出版社 |
G21 |
50 |
0 |
荐购
|
| 575 |
|
实用英语新闻教程:用英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
本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英语新闻的基础知识, 包括英语新闻分类、要素和结构、标题词汇特征、标题语法特征、句法特征、翻译难点、播报技巧等章节。第二部分汇集了24篇英语新闻作品, 按照主题分为12个单元, 包括政治、经济、法制、教育、科技、灾难、健康、环境、旅游、体育、文化和评论。每个单元包含两篇新闻作品, 每篇新闻作品后附有习题和参考答案, 涉及词汇短语、英汉翻译、理解表述、评价赏析、英语播报等综合技能训练。 |
闫晓迪编著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G210 |
69 |
0 |
荐购
|
| 576 |
|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研究 |
本书共收录国内新闻传播前沿学者的19篇文章, 从新时代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方向、媒介使用与媒介技术变革、智能视听新生态等角度, 探讨构建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 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种种挑战。 |
高晓虹主编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G219.2 |
89 |
0 |
荐购
|
| 577 |
|
“一带一路”视域下天府民俗文化网络视频传播研究 |
本书共分七章, 在对天府民俗文化网络视频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天府民俗文化网络视频“一带一路”传播的主要策略, 以及适用于“一带一路”传播的天府民俗文化网络视频创作的主要策略, 分析了天府民俗文化国际版网络视频拍摄创作手法的有关问题。书中从四大关系的维度阐释天府民俗文化网络视频“一带一路”传播模式, 基本形成有效提升天府民俗文化网络视频“一带一路”传播国际影响力、感召力较为完整的路线图。 |
陈卓著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G219.277.1 |
68 |
0 |
荐购
|
| 578 |
|
探究真谛:上海广播电视论文选:第十三辑 |
本书收入的论文均为上海广电系统一线编辑、记者及管理人员所创作, 内容分视听传播、融媒建设、新媒探究、综合专题四个篇章, 主要涉及广播电视专业有关内容采集、编辑、播出, 以及媒体融合、技术创新、经营运行、基础管理等相关类别的原创论文60余篇。 |
上海市广播电视协会编 |
文汇出版社 |
G229.2-53 |
98 |
0 |
荐购
|
| 579 |
|
2024-2025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
本书由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附录等四大部分组成。本报告采用数据实证分析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运用产业组织经济理论着力从产业主体、产业行为、产业绩效等方面对数字出版产业进行了深入分析, 同时, 也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环境加以阐析, 以求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脉动进行准确把握, 为数字出版产业的规划和发展提供连续、可比的数据依据。 |
崔海教主编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G237.6 |
158 |
0 |
荐购
|
| 580 |
|
纸背藏身 |
本书是作者从业二十年来的作品精选, 主要集中在编辑出版行业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出版史研究的探索与心得, 以及在近代文献整理和晚清史研究中的代表性成果。后附个人创作的旧体诗作, 记录了一个努力以“学者型编辑”为目标的出版人藏于纸背的悲喜和对编辑出版工作的满腔赤诚。 |
张玉亮著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G239.29-53 |
7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