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1 |
|
英语语言测试与技巧 |
本书系统阐释了以下三部分内容: 语言测试的基本理论与原则、测试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教学备考策略与技巧。书稿既阐释基本理论原则, 又辅以大量案例, 包括对比分析优质与劣质的命题设计, 提供阅读测试题眼设计的实例与分析等, 加强读者对原则方法的领悟和运用。针对较难的统计分析与图表制作, 还运用Excel或SPSS软件, 深入浅出地介绍数据统计与图表制作的方法步骤。作者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 将复杂的考试内容简化为易于理解和掌握的技巧和方法。 |
宋雨, 黄涛, 陈红梅著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H319 |
88 |
0 |
荐购
|
| 622 |
|
刘道义英语教育文选 |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 前四个部分主要反映了我国基础外语教育 (特别是英语教育) 的发展、课程与教材研究成果、教学方法探讨和教师专业发展。作者从事教育60多年, 结交了众多热衷外语教育的老、中、青人士, 其中有德高望重的师长, 有共同奋斗的同事, 还有意气风发的青年学者。为纪念他们的事迹, 本书在第五部分收录了作者讴歌这些为英语教育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的文章, 或为他们的作品所写的序文。 |
刘道义著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H319.3-53 |
75.3 |
0 |
荐购
|
| 623 |
|
考博英语词汇10000例精解:第20版 |
本书包括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基本词汇及其衍生词汇, 共计万余例。为了帮助读者在掌握基本词义和用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言使用的能力, 本书精心挑选了同义词、反义词和派生词, 并辅以经典例题和对长难句的深入讲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本书将重点院校的词汇真题融入核心词汇的解析中, 使考生能够深入掌握基本词汇, 将背记单词与考试有机结合。 |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用书编审委员会编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H319.34 |
60 |
0 |
荐购
|
| 624 |
|
考博英语作文万能模板:第11版 |
本书分为5章, 分别讲解英文写作规范、写作语言、历年真题解析、写作技巧和范文模板5个方面, 供考生模仿、背诵。本书融知识性、方法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为一体, 结合新的考博大纲要求, 从多个角度分析讲解英文写作, 为广大考博学子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备考方案, 可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提高考博英语的写作成绩。 |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用书编审委员会编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H319.36 |
50 |
0 |
荐购
|
| 625 |
|
中国大学生英语阅读策略能力量表开发 |
本书共分6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全书结构。第二章简要回顾了与研究相关的文献, 包括二语/外语阅读理解理论、语言学习策略、策略能力、阅读策略、二语/外语阅读策略实证研究、语言能力量表、二语/外语阅读策略研究工具等。第三章主要介绍了研究对象、研究工具、研究步骤以及数据收集和分析。第四章以研究问题的顺序呈现相关研究结果。第五章围绕阅读策略分类、学习者阅读策略使用、阅读策略使用与语言能力、校准结果以及阅读策略能力量表展开讨论。第六章介绍了研究发现、研究贡献和意义以及研究的局限性, 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
周艳琼著 |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H319.37 |
69.8 |
0 |
荐购
|
| 626 |
|
考研英语阅读40分 |
本书集考研英语词汇书、语法书、阅读书于一体, 面向考研英语一、英语二备考学生。词汇书通过对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进行词频统计分析, 筛选并收录了1240个考研英语精华词。集中学习记忆这1240个精华词, 学生可以攻克考研真题80%的词汇。语法书则是分为三大部分: 方法论、语法点、真题操练。方法论包括中英互译解题思路、长难句三步法。语法点包括动词、特殊结构和从句。真题操练包括18-25年的全部真题。 |
祁连山编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H319.37 |
169 |
0 |
荐购
|
| 627 |
|
考博英语阅读理解精粹100篇:第20版 |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 基础训练40篇、模拟提高40篇、冲刺演练20篇。书中内容选材系统、全面, 涉及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教育文化、社会生活、生态环境、政治历史、医学保健、宗教信仰、新闻艺术等诸多方面, 可以让考生系统地见证考博英语阅读理解材料, 强化英语背景知识, 在阅读理解考试中取得高分。 |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用书编审委员会编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H319.37 |
60 |
0 |
荐购
|
| 628 |
|
世界文化遗产精选:看人文经典学英文 |
本书精心挑选了全球50大经典文化遗产 (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英汉对照的形式, 带领读者穿越时空, 感受世界各地文化遗产的辉煌与魅力。从中国的故宫到希腊雅典的卫城, 从法国的凡尔赛宫到秘鲁的马丘比丘, 每一座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 更是文化交流的纽带。 |
何媛编译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H319.4 |
59.9 |
0 |
荐购
|
| 629 |
|
汉字东渡 |
本书以日本正在使用的字和词为切入点, 从字源、字意角度, 看中国汉字在日本是如何生根开花的。日本独有的汉字是如何产生的, 以及日中两国在文化上互为影响的文化现象。这些汉字渗透在日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书从日本料理、年中行事、地名路名、店铺招牌、商品包装、畅销书、动漫日剧等“衣食住行“, 抽取选常见的汉字、词组, 以“一物、一景、一事“对应“一字、一词”的方式, 以场景画面式的方式解读汉字。 |
黄贺强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H362 |
78 |
0 |
荐购
|
| 630 |
|
中日敬意表现体系及使用习惯对照研究 |
本书从借鉴了大量汉语表达的日语敬意表现入手进行, 将汉语敬意表现与日语敬意表现进行比较研究, 并结合历史语言学和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 梳理汉语敬意表现的流变过程, 重新对汉语敬意表现的定义和结构进行考证, 为后续汉语敬意表现的研究提供借鉴。 |
吴天一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H364.3 |
95 |
0 |
荐购
|
| 631 |
|
中国日语学习者语体转换能力发展研究 |
本书以日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 一年间三次收集学习者和本族语者的对话, 并对学习者的生活、学习环境和语言意识等进行深度采访, 多维、深入、动态地考察学习者语体转换能力的发展轨迹。结果表明, 语体转换能力受日语接触环境、母语社会文化、语言规约、心理、语言等因素的影响, 而影响因素的不同组合与优先顺序是引起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原因。这对日语教育的启发如下: (1) 即使在目的语环境中, 自然习得对语体习得所起的促进作用也有限; (2) 学习者在做语体选择时, 潜意识里受母语社会文化、语言规约的影响, 因此语体教学中应考虑母语和目的语的异同; (3) 敬语习得对学习者来说非常困难, 建议在敬语教学中开展以“对方领域”为中心的指导法。 |
田鸿儒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H369.3 |
58 |
0 |
荐购
|
| 632 |
|
完全掌握:赠听力音:新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II (中高级) 10年真题试卷与解析 |
本书从2014年TOPIK改革后的35回-66回初级真题中精选了10回新真题,并对每一年的真题进行了详细的、拓展性的解析。听力部分的解析附有完整的听力原文, 除了指出正确答案之外,还点明了对做题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句。阅读部分对文章进行了整篇翻译,对每道题目的解题思路进行了分析, 目的在于教会考生如何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去选择答案。 |
韩国教育振兴研究会主编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H55 |
129 |
0 |
荐购
|
| 633 |
|
沙博理翻译艺术研究 |
本书覆盖沙博理的28部翻译作品, 涉及小说、古典诗词、民谣、歌曲、散文等, 是以往研究难以企及的。从研究视角看, 本书既在叙事学、文体学等理论基础上, 开展分门别类细致入微的文本分析, 又提出“国家翻译实践”“制度化翻译”“制度化译者”“萃译”等新概念, 在理论上有所创新。作为翻译艺术的研究专著, 本书没有拘泥于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 而是与语料库、数据分析等定量方法相结合, 宏观演绎与微观实证相结合, 使得沙博理翻译研究更客观科学, 为“外来译家”提供了范例。 |
任东升等著 |
外文出版社 |
I046 |
98 |
0 |
荐购
|
| 634 |
|
幼儿文学:第2版 |
本书分为幼儿文学理论篇、发展篇、文体篇和实践篇四部分。其中, 理论篇紧紧围绕幼儿文学的核心理论展开, 简练而精准; 实践篇力求多方面、多角度深入挖掘幼儿文学的具体使用方式, 从而实现高校课程与社会实践需要的对接。本书尝试探寻幼儿文学与“幼儿园语言教育”“幼儿教师语言”课程之间的关系, 整合相关课程的特点, 以实用、好用, 以及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一线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乐用为原则, 使幼儿文学真正起到为幼儿精神发展奠基的作用。 |
瞿亚红主编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058 |
59 |
0 |
荐购
|
| 635 |
|
文学批评导论:理论与实践 |
本书主要介绍新批评、叙事学、心理学、生态主义等现当代主要文学批评理论, 对每一流派的理论渊源和背景、主要代表人物以及关键概念进行梳理, 同时考察其适用范围、研究对象及方法论。每一章节的理论介绍部分力求深入浅出, 提纲挈领。在批评实践部分, 结合经典文学作品展开深入探讨, 为每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提供了1-2个具体的案例分析, 让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关照文学文本, 系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技能, 提升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
黄伟珍著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I06 |
60 |
0 |
荐购
|
| 636 |
|
文学细读:第4辑 |
《文学细读》以深耕文学文本的诗学世界为宗旨,以精读细品为途径,揭示文本艺术的堂奥,促进新的批评意识和新的解读方法的发展,积极提升解读文本的审美能力。《文学细读》以古今中外文学文本为批评对象,涉及文艺学、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戏剧影视学等学科,聚焦经典文本的细读和各种文学作品的阐释,弘扬深耕细作、求真务实的学风。《文学细读》以开放包容的办刊宗旨面向学界,诚邀国内外文学研究者以及批评家加盟赐稿,以求百家争鸣,新知汇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文学细读》集刊欢迎专业研究者和批评家的关注,同时期待广大文学爱好者的青睐。 |
李小荣主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106 |
168 |
0 |
荐购
|
| 637 |
|
全球人文视域下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 |
本书分三个部分, 收入三十多篇外国文学研究论文, 由受业于王宁教授的学者撰写, 反映了在全球化时代和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的背景下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的重点学术课题和代表性科研成果。论文绝大多数都发表于学术期刊或是正式出版著作的一部分, 涉及外国文学研究、文艺理论、翻译与跨学科研究等。 |
何成洲, 生安锋主编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I106-53 |
128 |
0 |
荐购
|
| 638 |
|
诗歌及诗歌教学研究 |
本书分三大部分, 以期以诗歌为中心展开系统研究。第一部分唐代诗歌研究为“理论奠基篇”。第二部分以郑獬为例的宋代诗歌研究是“个案深化篇”。第三部分当代诗歌教学研究为“实践创新篇”。全书力求突破断代史局限, 形成“历史溯源、个案解剖、现代转化”的研究闭环, 为唐代诗歌研究提供新视角, 为宋诗研究填补个案空白, 构建传统诗歌当代传承的立体路径。 |
张文宾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I106.2-42 |
78 |
0 |
荐购
|
| 639 |
|
人工智能与古典学范式的重构 |
本书共12章加附章, 总字数22.68万, 分为三篇。上篇4章探讨人工智能与人文学术范式变革, 如《ChatGPT的挑战与启示》对人文主义的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转型, “新人文”教育范式, 以及人工智能与元宇宙结合的“智元界”。中篇4章讨论“新子学”范式下的“新古典学”建构, 包括“新子学”作为新古典学实践, 观念史与数字人文结合的知识谱系, 新古典学知识建构, 以及“新子学”在当下文化语境中的学术路径。下篇4章则在新古典学理论基础上, 通过案例探索来实践新古典学理论, 如对孔老关系的典故学还原、对《老子》中的“鬼神”观念的谱系化解释, 对《列子》“神仙”观念的学术史解读, 以及对《庄子》从人到神的观念变革等。 |
曾建华著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I109.2 |
95 |
0 |
荐购
|
| 640 |
|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第11辑 |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优势学科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学科主办,以组织、发表学科内各类学术评论(特稿、笔谈、书评、访谈、专题评论、前沿综述、会议纪要、项目动态、论点汇编、新资料或特藏文献等)为基本方式,致力于追踪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前沿状况、反思学术史经验、前瞻未来动向。本书为第十一辑,聚焦于书籍阅读视野下的近世中国文学,探讨了阅读史、书籍史对文学研究的深化作用,同时展开了《文选》研究的新视野,探究了中国古代音乐与文学的交融,以及明清档案在文学研究中的独特价值。其中,叶晔等学者通过文本分析揭示了阅读史的重要性;韦胤宗等则关注文房知识在通俗阅读中的传播;肖亚男综述了明清女性阅读研究的进展;王润英等探讨了书籍史/阅读史对近世中国文学研究的新开拓。在《文选》研究方面,刘志伟等展望了“文选学”集成研究与数字化平台建设;高薇等则突破了二元对立,提出新的理解进路。此外,曾智安等学者还研究了中国古代音乐与文学的关联,以及明清档案在文学研究中的新应用,如安东强对戚学民《清史档案中的清代文史书写》的评述,展示了档案在清学史研究中的独特价值。整体而言,该文集内容丰富,视角多元,为近世中国文学研究提 |
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古代文学优势学科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206.2 |
9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