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1 |
|
曾国藩诗文鉴赏辞典 |
本书精选曾国藩的诗歌、散文佳作约100篇, 著名曾国藩研究专家、古典文学学者王澧华鉴赏品评, 为您诠释“晚晴第一名臣”曾文正公诗词散文的独特风采神韵。 |
王澧华主编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I206.5-61 |
68 |
0 |
荐购
|
| 622 |
|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
本书共收录了二十余篇国内多位著名学者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既有作家作品研究, 也有文学史料分析。这些文章反映了近期现代文学研究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以及一些重要的学术信息。按照收录的论文所涉及的主题, 全书大致可分“当代作家研究”“当代作品评论”“现代作家作品研究”“文学史透视”“戏剧影视文学研究”“学术评论与观察”等板块。 |
张光芒主编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I206.6-53 |
98 |
0 |
荐购
|
| 623 |
|
文坛悟道:我与《中国艺术报》二十年 |
本书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 对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的学理性、创造性解读; 二是, 对重要文艺现象、文艺规律的辨析; 三是, 对重要文艺作品的品评; 四是, 对重要艺术家的论说。内容总体上涉及甚广, 紧密关注电影、电视剧、戏剧、音乐、舞蹈等门类艺术的前沿成果,是作者21世纪前20年的总结之一。与作者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成果结集出版相呼应, 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艺术报》作为文艺专业媒体、中国文联机关报20年来在文艺评论板块的工作成果。 |
仲呈祥著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I206.7-53 |
78 |
0 |
荐购
|
| 624 |
|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演唱赏析五十首 |
本书同名书法创作根据诗词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字体, 篆、隶、楷、行、草, 采取不同的书法形式, 如条幅、横幅、斗方、中堂、扇面等, 增加趣味感, 提高阅读欣赏感受力。二维码扫描可以欣赏歌曲范唱录音, 采用钢琴、古琴、MIDI制作、小乐队伴奏等。根据不同歌曲内容和意境, 采取美声、民歌、通俗、童声等形式演唱。 |
莫成练主编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I207.2 |
58 |
0 |
荐购
|
| 625 |
|
诗词曲赋 |
本书中精选朱自清、罗庸、闻一多、傅斯年、杨振声、浦江清、钱锺书等名家讲述《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明散曲、汉赋, 以及诗词曲赋名篇解读等方面的内容, 帮助读者提升古典诗词曲赋方面的文学修养。 |
西南联大博物馆编 |
东方出版社 |
I207.2 |
59.8 |
0 |
荐购
|
| 626 |
|
窗扉的光芒与忧伤:古代诗人心中的家国 |
本书以一系列经典诗词为切入点, 全方位、多角度地解读古代诗人真实具体的生活样态、精神风貌, 带领读者体会其深刻的内心世界和思想追求。本书着眼于古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高风亮节的情操、与知交好友的唱和、不同观点的交锋等方面, 将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道德价值等内容借由诗词这一独特载体呈现在读者面前, 通过平实的语言、扼要的解读, 由浅入深地剖析古仁人的精神境界, 同时也借此展现中国优秀古典文化的魅力, 有利于普及相关文学艺术知识, 提高文学素养, 增强文化自信。 |
韩联社著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I207.22 |
98 |
0 |
荐购
|
| 627 |
|
周游三教视阈中的唐宋诗学转型研究 |
本书着重从周游三教这个视阈出发, 系统阐述唐代诗学向宋代诗学转变的起源、过程、表现及影响。具体而言有如下价值和意义: 首先, 拓展唐宋诗学研究。既有的学术研究虽然涉及三教与诗学的关系, 但系统性论述三教与唐宋诗学的成果并不多。本书从儒释道三教的交融及对士人之影响来描述唐宋诗学转型, 既融合思想史、文化史, 又打通审美范式与意识形态结构, 由此将产生一系列新的视角和命题, 丰富对唐宋诗学发展的认知。 |
潘链钰著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I207.22 |
128 |
0 |
荐购
|
| 628 |
|
发明中国诗:中国古诗在西方的翻译与传播 |
本书是一部以故事形式来讲述中国古诗在西方世界的翻译与传播的文化史作品。在译介和推广过程中, 翻译家们各自为战, 不断交锋, 又相互影响, 群策群力, 用另外一种语言让中国古诗焕发光彩, 也阴差阳错地造就一些迷人的谜题: 在交响乐《大地之歌》中关于中国古诗的猜想; 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辞》并为“乐府三绝”的《秦妇吟》, 曾经佚失于历史烟尘中长达千年, 而它的发现与复原饱含中国学者的努力和法国汉学家的参与; 在美国两次现代诗歌运动中, 中国诗备受推崇, 也被大量仿写, 深入影响众多诗歌流派。 |
谭夏阳著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I207.22 |
78 |
0 |
荐购
|
| 629 |
|
词的技法和历史 |
本书正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讨论词的词牌、韵律、修辞等基本知识和作词的技法规则, 第二章至第五章梳理出一条清晰的从唐末五代到清代的词学发展史, 并对代表性作家作品进行简要论述。 |
冯沅君著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I207.23 |
98 |
0 |
荐购
|
| 630 |
|
西游略说 |
本书精心架构为人非人、物非物、地非地、事非事、理非事、神非神六章, 每一章都如同一面镜子, 映照出作者深邃而独特的思考。在此书中, 作者展现出了超凡脱俗的想象力, 以独特的视角, 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西游记》。作者通过团队建设的形象化演绎、社会现实的隐喻性揭示以及生命智慧的故事性阐述等等, 生动有趣地诠释了《西游记》中的智慧。阅读本书, 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游记》这部经典之作, 更能让我们对AI、科技发展以及多元宇宙、平行宇宙等前沿领域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领悟。 |
刘广迎著 |
新华出版社 |
I207.414 |
78 |
0 |
荐购
|
| 631 |
|
西部长篇小说研究 |
本书围绕当代代表性的西部作家的作品展开论述, 展现西部文学的精神面貌。西部文学立足西部, 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西部地区大漠、戈壁、黄土、草原、高山等丰富多变的地貌、奇异的西部地理风景, 赋予了西部文学迥异的风貌。而西部作为多民族聚居地, 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宗教文化、社会风俗, 更是给予了西部文学一种异域色调, 天然地带有一种魅惑力。历史上, 西部更是中华民族与欧洲、中亚、印度等地区交流的主要通道, 文化积淀极其深厚。这些为现当代西部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养料和深厚的文化基础, 为中国文学孕育了陈忠实、贾平凹、路遥、马步升、叶舟、徐兆寿等一批当代作家。他们的文学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图谱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杨光祖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I207.425 |
96 |
0 |
荐购
|
| 632 |
|
苗族古歌:巴拉河流域开怀片区 |
本书为属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是一种史诗体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苗族古歌保存着完整的苗族文化体系, 表现了万物有灵、生命神圣、众生平等、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哲学思想, 与广大苗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密切相关。本书有针对性地收录了巴拉河流域开怀片区的“苗族古歌”。巴拉河为清水江支流, 沿岸的苗族村寨, 均保留着古朴古香的民族风情文化遗产, 民族文化特点鲜明。 |
顾先元主编 |
贵州大学出版社 |
I207.9 |
164 |
0 |
荐购
|
| 633 |
|
中国文学 |
本书共分十章, 按照中国文学发展的时间顺序, 分别叙述中国历代文学的发展、特色以及影响。书中精选闻一多、朱自清、游国恩、唐兰、罗常培、罗庸等名家讲述从先秦到明清中国各种文学形式, 帮助读者快速了解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和各自特色。 |
西南联大博物馆编 |
东方出版社 |
I209 |
59.8 |
0 |
荐购
|
| 634 |
|
新媒介视域下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研究 |
本书共分为“新媒介及其中心权力的生成”、“新媒介下的文学生存模式”、“新媒介下的个性化文学存在”、“新媒介下的女性文学存在”、“新媒介下的文学受众之存在”“新媒介、文学、诗意家园”六部分, 分别阐释了新时期下的中国文学存在状况及其内部自身的转变。 |
吴丹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I209.7 |
98 |
0 |
荐购
|
| 635 |
|
明代甘肃边镇文学研究 |
本书稿是一部围绕明代甘肃边镇文学产生、样貌、特征等问题展开探讨和研究的著作, 分上下两编。上编考察以下问题: 1.明代涉边文学书写及其创作指向。2.明诗兰州书写中的“两重样貌”与创作新变。3.明代诗文中的凉州图景与情感记忆。4.明诗中的甘州、肃州风貌与明人的河西认知。5.明诗中玉门关样貌的生成及其意指。下编为《明代甘肃边镇文学资料辑要》, 分为兰州部分、庄浪部分、临洮部分、河州部分、甘州部分、肃州部分、凉州部分。 |
高璐著 |
民族出版社 |
I209.942 |
62 |
0 |
荐购
|
| 636 |
|
鲁迅精选集 |
本书精选了鲁迅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杂文、散文等, 包括《阿Q正传》《朝花夕拾》《彷徨》《呐喊》《故事新编》《野草》《华盖集》《花边文学》《热风》《两地书》,使青少年读者能更轻松地阅读、欣赏鲁迅先生的作品。 |
鲁迅著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I210.2 |
43 |
0 |
荐购
|
| 637 |
|
唐伯虎集笺注:典藏本 |
本书是明代著名文人、书画家唐寅诗文作品的整理本, 唐寅著, 陈书良、周柳燕笺注。全书收入唐寅诗词曲赋等600多首, 文40余篇。校勘异文之外, 别立题解, 考证其创作年代、内容主旨等, 笺注则解释语词, 疏通文意, 最后附以解析, 赏析其艺术特色。书后附有唐寅年表。本书是明代著名文人、书画家唐寅诗文作品的整理本, 唐寅著, 陈书良、周柳燕笺注。全书收入唐寅诗词曲赋等600多首, 文40余篇。 |
(明) 唐寅著 |
中华书局 |
I214.82 |
158 |
0 |
荐购
|
| 638 |
|
西江月:李琼诗词曲赋联选 |
本书精选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诗词散曲对联等七百余首, 作品内容丰富, 有对自然风光的真情赞美和细腻体悟, 有对日常平淡生活的细心体察和慧眼感悟, 有对亲情、友情的真挚、深情地描绘, 有诗友间的唱和之作。如《原始森林》《立秋感怀》《老家即景》《题画》《桃花》《也和诗友<茶>》等。 |
李琼著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I217.2 |
88 |
0 |
荐购
|
| 639 |
|
出法入道:修订本 |
本书是作者三十多年来从事教育、学术科研和实务工作过程中, 目之所及, 心有所动, 身之亲与, 情思所发, 即兴因时文字的结集, 包括散文、杂文、政论、随笔、讲辞和回忆文章等, 某种程度上不仅反映了作者多年的思想活动和心路历程, 而且还有其人生领悟乃至感情传达。 |
米也天著 |
商务印书馆 |
I217.2 |
108 |
0 |
荐购
|
| 640 |
|
夕光碎影 |
本书是作者在人生旅途中用诗 (包括现代诗、旧体诗)、词、长联、散文随笔等文体描摹自然、涵泳性情、品味生活, 有对故人往昔的追忆, 对市井生活的观察, 对世事变迁的感悟, 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些日积月累的文字, 是作者对于生命和岁月有机融合的记叙、感悟与思考, 是灵动的、深情的, 有温度的。 |
姚惟民著 |
九州出版社 |
I217.2 |
46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