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1 |
|
我,克劳狄乌斯 |
本书讲述这位跛脚、结巴的年轻人在卡里古拉死后突然被推上王位的故事。贵族克劳狄乌斯因其软弱而被鄙视, 他的家人认为他不过是个说话结巴的傻瓜, 但他在罗马帝国各朝代的血腥清洗和日益残酷的环境中悄然生存下来。在《我, 克劳狄乌斯》中, 他从旁观者的角度记录了皇帝们的统治: 从明智的奥古斯都和他的恶毒的妻子利维亚到虐待狂提比略和卡里古拉的疯狂暴行。本书以克劳狄乌斯自传的形式写成, 是罗伯特?格雷夫斯对古罗马的疯狂和放荡历史的精彩描述的第一部分。 |
(英) 罗伯特·格雷夫斯著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I561.45 |
88 |
0 |
荐购
|
| 722 |
|
头盖骨噼啪作响 |
本书内容讲述在比利时某家精神病院, 力大无穷的壮汉会因为心爱的帽子被抢而哭得像孩童; 神秘男子在每月第一天收到匿名资助后便挥霍一空; 五十岁的已婚文盲男士总觉得自己单身, 渴求幸福婚姻, 托人发布征婚信息; 自称“伯爵”的妄想症患者四处打巨额欠条, 向病友征集逃离病院的方法; 失意的画家如苦行僧般在病院坚持画画, 发疯时就把颜料涂得到处都是。医生并不总是靠谱, 病人也不会24小时发疯, 他们靠本能、良心和善意的谎言努力维持正常生活, 温柔、诗意、疯癫、悲伤的情节往往来得毫无逻辑。 |
(比) 罗杰·范德维尔德著 |
南海出版公司 |
I564.45 |
39 |
0 |
荐购
|
| 723 |
|
绝爱之歌:阿波利奈尔诗选 |
本书精选了包括《饮酒集》《图画诗集》《动物寓言集》《献给璐的诗章》在内的近一百五十首诗作, 全面展现了阿波利奈尔的创作理念与艺术历程。《饮酒集》是阿波利奈尔最具代表性的诗集, 融合了象征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元素, 拓展了自由诗的形式, 并探索了都市、爱情和战争等诗歌主题。 |
(法) 纪尧姆·阿波利奈尔著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I565.24 |
52 |
0 |
荐购
|
| 724 |
|
卡利古拉 |
本书是阿尔贝·加缪创作的一部四幕悲剧, 以古罗马暴君卡利古拉的生平为背景, 深刻反映了加缪的存在主义和荒诞哲学。剧中, 卡利古拉在经历了深爱的情人死亡的打击后, 开始质疑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发现在死亡面前, 人格、尊严, 甚至痛苦都显得毫无意义, 从而引发了他对权力的极端使用和对既有秩序的破坏, 他变成了一个肆意践踏人类原有系统、善恶、情感的暴君, 试图通过权力来寻找真理和永恒, 拆穿世间的虚伪。加缪通过卡利古拉的形象, 探讨了人类在面对荒诞世界时的自处方式, 展现了权力滥用和个人疯狂带来的破坏性后果。 |
(法) 阿尔贝·加缪著 |
文汇出版社 |
I565.35 |
32 |
0 |
荐购
|
| 725 |
|
高老头 |
本书以19世纪初的巴黎为背景, 讲述了退休面粉商高里奥的悲剧人生。高里奥将毕生积蓄倾注于两个女儿, 助她们跻身上流社会, 自己却被迫蜗居在破旧公寓。女儿们榨干父亲钱财后, 任其贫病交加、孤独惨死。青年拉斯蒂涅目睹高老头被亲情背叛, 在野心与良知间挣扎后, 最终选择投身名利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立体而真实, 如高老头的无私与悲惨、女儿的自私与背叛, 以及社会其他角色的各种变化, 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巴尔扎克对人类情感与动机的深入分析至今仍具有启示性, 仍能引发现代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
(法) 巴尔扎克著 |
中信出版社 |
I565.44 |
29 |
0 |
荐购
|
| 726 |
|
南方邮件 |
本书由《南方邮件》和《夜航》这两篇带有自传色彩的浪漫主义中篇小说组成。其中《南方邮件》以作者与路易丝·维尔莫兰的爱情悲剧为原型, 讲述飞行员贝尼斯对于飞行事业的热爱, 与吉娜维芙因为苦涩爱恋而分手的悲惨结局。它是圣埃克絮佩里的开山之作, 也是其小说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部。《夜航》讲述某个夜晚, 三架邮政飞机从不同地方一起飞往布宜诺斯艾利斯, 其中的一架由于遭遇飓风而坠毁的故事。故事在貌似平行、实则息息相关的两条线上展开, 飞行员法比安挣扎在电闪雷鸣的夜空, 而航线负责人里维埃在灯火通明的办公室忐忑不安; 一动一静, 一暗一明, 大反差的光与影的画面交替出现, 紧凑而又富有节奏感, 惊心动魄。 |
(法) 圣埃克絮佩里著 |
新世界出版社 |
I565.45 |
49 |
0 |
荐购
|
| 727 |
|
鼠疫 |
本书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创作的长篇小说, 也是其代表作, 1947年首次出版, 被认为是加缪深具影响力和社会意义的作品。小说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某年的一个4月, 北非的奥兰城突发了一场灾难性的瘟疫, 成千上万的人丧生在病魔之下, 奥兰沦为与世隔绝的一座“孤岛”。以里厄医生为代表的奥兰市居民, 面对突如其来的瘟疫和死亡的威胁, 同仇敌忾、勇敢反抗的故事。书中以丰富的细节, 生动展现了小城中鲜活的日常生活, 也清晰刻画了鼠疫爆发之时普通人的挣扎与抗争, 展现出困境中的人们奋力拼搏的态度和他们对真理、正义的追求。 |
(法) 阿尔贝·加缪著 |
中信出版社 |
I565.45 |
29 |
0 |
荐购
|
| 728 |
|
夜航 |
本书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絮佩里的经典作, 以航空事业开拓初期的南美洲为背景, 讲述航空公司经理利维埃力排众议推行夜间航线的故事。飞行员法比安在暴风雨中执行邮运任务时遭遇极端天气, 尽管利维埃在地面全力指挥, 法比安仍未能逃脱黑夜的吞噬。小说通过地上与天上的双线叙事, 展现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坚韧: 利维埃以近乎冷酷的信念推动事业, 法比安则在生死边缘诠释责任与勇气。 |
(法) 安托万·德·圣埃克絮佩里著 |
东方出版中心 |
I565.45 |
48 |
0 |
荐购
|
| 729 |
|
赫尔曼·梅尔维尔小说中的身体书写研究 |
本书从“种族视域下的身体书写”“殖民视域下的身体书写”“性别视域下的身体书写”“阶级视域下的身体书写”四个角度出发对梅尔维尔的身体书写进行了论述。其中, 以《泰比》《白鲸》中的刺青为代表的身体特征对种族身份认同与种族交往问题的隐喻; 对《泰比》和《奥穆》中的疾病书写与梅尔维尔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 分析了梅尔维尔小说中的女性身体书写, 探索了梅尔维尔形塑女性形象的目的; 重点讨论梅尔维尔在《抄写员巴特尔比》和《水手比利·巴德》中对主人公巴特尔比和比利身体缺陷的刻画, 探讨19世纪美国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对底层大众的身体规训。 |
王雅静著 |
九州出版社 |
I712.064 |
95 |
0 |
荐购
|
| 730 |
|
草叶集:图文版 |
本书收录了三百余首诗歌, 内容包罗万象, 涉及日常生活、人类平等、美国历史、社会现状及未来构想等方方面面, 文字深邃, 笔触尖锐,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人道关怀精神, 已成为文学历史上不朽的名篇。本书系我社专有版权, 由楚图南先生的经典译文与李印白新译两部分构成, 新译者对惠特曼作品有深入了解, 能在延续楚译风格与情感的同时, 使行文更加符合当下读者阅读习惯与审美追求; 此次出版时, 楚图南先生后人也对旧译进行了修订, 并增加了楚先生为初次发表的《草叶集》撰写的译后记、年表等资料, 撰写了新的导读, 系统展现了《草叶集》汉译与读者接受的历史, 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美) 沃尔特·惠特曼著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I712.24 |
198 |
0 |
荐购
|
| 731 |
|
在万物中醒来:玛丽·奥利弗诗选 |
本书不仅是文学爱好者心中的瑰宝, 更是美国国家图书奖荣耀加冕的杰作。它跨越了诗人四十年的创作生涯, 精心编选了玛丽·奥利弗早期八本诗集中的经典之作, 每一行诗句都如同山间清泉, 细腻而深邃地流淌过读者的心田。上册作为开篇, 不仅展示了诗人初露锋芒时的纯真与敏锐, 更蕴含了她对自然、生命及人性深刻洞察的萌芽, 引领读者踏上一场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诗意之旅, 感受文字间跃动的生命力与不朽的艺术魅力。 |
(美) 玛丽·奥利弗著 |
贵州教育出版社 |
I712.25 |
128 |
0 |
荐购
|
| 732 |
|
男人、女人和幽灵 |
本书选译了美国女诗人艾米·洛厄尔各个时期创作的诗歌共60首, 分为三个小辑。艾米·洛厄尔是美国“新诗”运动中的重要诗人, 其作品以凝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见长。她善于通过自然景物与日常细节捕捉瞬间的情感, 将个人体验升华为对生命、艺术与存在的深刻思考。她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节奏感, 在克制中透出张力, 展现了独特的现代主义风格。这本诗集是艾米·洛厄尔迄今为止所收录诗歌最全的汉语译本。译稿系独家授权, 非公版。 |
(美) 艾米·洛厄尔著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I712.25 |
79 |
0 |
荐购
|
| 733 |
|
了不起的盖茨比 |
本书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最为人所称道的作品, 今年恰逢该书出版100周年。书中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一个名为盖茨比的底层青年在物质丰富和精神喧嚣的时代为人生奋斗的故事, 并通过盖茨比的视角展现了当时美国精神文化和经济社会的状况, 对西方上流社会的虚伪做作也有所揭示。 |
(美) 菲茨杰拉德著 |
文汇出版社 |
I712.45 |
42 |
0 |
荐购
|
| 734 |
|
送箱啤酒去越南:战争中的友谊与忠诚 |
本书讲述的就是奇克在越南的啤酒之旅。在运送啤酒、探望好友们的过程中, 奇克从出发前的支持战争, 到开始反思战争, 并逐渐转变为反对战争。1967年, 26岁的约翰·“奇克”·多诺霍在纽约因伍德的一家酒吧喝酒。聚集在酒吧的人都在越南战争中失去了家人和朋友。但他们却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反战抗议者们把矛头指向前往战场的新兵。这时, 有人提出, 应该派个人悄悄去越南, 为那里的战友送上啤酒和欢笑。奇克主动请缨前往越南执行这项任务。于是, 为了找到他的朋友们, 奇克开始了一场奥德赛之旅, 其中不乏令人捧腹的经历, 也有令人心痛的险情。 |
(美) 约翰·奇克·多诺霍, J.T. 莫洛伊著 |
格致出版社 |
I712.55 |
56 |
0 |
荐购
|
| 735 |
|
巴黎岁月:贝克特、波伏娃和我 |
本书中不仅让人读到这两位文艺巨擘鲜为人知的生动多面, 同时深入分别以他们为中心辐射开的法国-美国文艺名利场, 展现出诸多同时代巴黎文化名人间独特的人物关系和令人惊奇的文艺圈生态。从贝克特到波伏娃, 作者真实地记录下她的所见所闻、真诚地面对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 在对两位传主的研究和深入互动中, 在与现实的不断碰撞下, 作者用平实的文字书写两位传主的生活日常和学术经历, 细腻感人, 相信能够打动读者。 |
(美) 戴尔德丽·贝尔著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I712.55 |
78 |
0 |
荐购
|
| 736 |
|
魏特琳日记 |
本书起自1937年8月12日, 迄于1940年4月14日, 记载了日军从轰炸南京、进攻南京到南京大屠杀及日军在南京进行殖民统治的全过程。由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专门收容妇女难民的难民所,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 这里成了日军实行性暴力的重要目标, 作为该难民所的负责人, 魏特琳的日记是揭露侵华日军性暴力最具说服力的证据。魏特琳女士爱憎分明, 感情真切, 其日记文笔优美流畅, 可读性强, 对揭露日本的法西斯暴行具有重要价值。 |
(美) 明妮·魏特琳著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I712.65 |
88 |
0 |
荐购
|
| 737 |
|
加勒比民间故事:来自群岛和“温德拉什移民”的故事 |
本书选录了温德拉什移民记忆中的来自加勒比岛屿的传统民间故事, 同时也小篇幅记叙了这些客居英国的移民的真实生活。原著作者温迪·希勒运用独特的叙事风格, 艺术性地讲述了包含传说、歌曲和谚语的民间故事, 这些故事以其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将读者拉回旧日丰富多彩的加勒比口述故事传统中。同时, 这些故事的主题多样, 有善与恶的交错、爱情的困境、表象与现实的对立以及争取自由的战斗。 |
(英) 温迪·希勒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I750.73 |
58 |
0 |
荐购
|
| 738 |
|
艺术的社会空间 |
本书关注的是与艺术相关的丰富、细腻的社会行为细节, 特别是与当下各艺术产业、行业相关的知识: 诸如各类政令法规的解读, 各层次教育学、管理学知识, 博物馆、美术馆运营与管理, 展览策划, 文创产品设计、自媒体……等等。当然, 其他一些成熟的学科, 如科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应用技术……也都会和艺术发生微妙的关联, 这一类知识无限开放, 且随时会发生变化。当然, 其中也蕴含了同学们未来的就业方向。 |
孔令伟主编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J-53 |
188 |
0 |
荐购
|
| 739 |
|
理论与实践双驱动下的艺术管理研究 |
本书是一本深入探讨艺术管理领域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的专业书籍, 分为“艺道探索篇”和“艺事躬行篇”两部分, 其中, “艺道探索篇”旨在全面剖析艺术管理的基本定义、性质、分类及其崇高使命和基本原则, 同时追溯中西艺术管理的发展历程和演变, 讨论艺术管理的核心职能, 如艺术创意、策划、筹资、募款、推广与营销, 还特别强调艺术创作、制作、传播及营销管理的不同阶段。“艺事躬行篇”则通过具体案例, 如表演艺术组织、视觉艺术管理实践、电影与电视艺术管理, 以及群众文化艺术管理, 展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
廖一叶, 周智辉著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J0-05 |
88 |
0 |
荐购
|
| 740 |
|
贾科梅蒂的画室与伦勃朗的秘密:让·热内论艺术 |
本书分为两辑。一辑为《贾科梅蒂的画室》, 另一辑为热内最爱的画家伦勃朗, 收录《伦勃朗的秘密》《一本撕成碎片丢进厕所的伦勃朗所残存的……》。贾科梅蒂与伦勃朗, 是两位横跨世纪的艺术巨人。他们以截然不同却同样深刻的方式, 描绘出人之存在的厚重与脆弱: 贾科梅蒂则在线条中追索人的孤独, 伦勃朗在光影中凝视人性。他们的作品感动并影响了无数创作者。而热内, 作为经历特殊, 且创作涉及小说、剧本与诗歌的写作者, 他的艺术评论为带来了或私人或哲思或投注了极多情感的独特视角。 |
(法) 让·热内著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J05 |
56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