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特价250709(2375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721 东汉洛阳与文学演进 本书剖析了东汉文学的复杂意蕴,揭示了传统、时局、政治、文人信念等在特定时空里对文学演进所产生的影响,探讨了文学中“道”、“势”之间复杂纠葛关系。主要内容包括:洛阳与东汉文学地理的变化;郎官与东汉学术及文章等六章。 田瑞文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206.342 62 0 荐购
722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探索 本书着重梳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情况,主要内容有六章,以时间为线索,分别对五四时期、“左联”前后、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十七年时期、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创作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本书注重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联系,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与作品,力图通过相关的创作实践来展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创作与发展历程。 康静,吴文静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I206.6 76 0 荐购
723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品导读:上册 本书选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家作品,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部分,每部作品都配有精到评点。收录的作品主要包括:狂人日记、在酒楼上、铸剑、沉沦、缀网劳蛛、绣枕等。 范钦林,靳新来,赵江荣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I206.6 48 0 荐购
724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本书收录了《狂人日记》《超人》《菊英的出嫁》《潘先生在难中》《家》《山雨》《骆驼祥子》《断魂枪》《为奴隶的母亲》《小二黑结婚》等文章。 姜振昌[等]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206.6 88 0 荐购
725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学理论 本书是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全景式考察分析,其目的是通过断代史研究的方式,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动脉,探索文学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 张清民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206.6 78 0 荐购
726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本书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三部分,主要包括:去除时代之蔽 执守人的恒常本质——阿城《棋王》的现代主义解读、《玉梨魂》与《金锁记》的互文解读等。 黄伟林,刘铁群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206.6 80 0 荐购
727 锦绣集:邂逅最美爱情古诗词 本书以爱为题,古典唯美主义作家桑妮用最缠绵的笔触,对40首旷古流传的爱情诗词进行解读,为大家呈现一幕幕隐匿在古诗词背后的丰饶而缠绵的情爱点滴。内容包括:《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凤求凰》;《春闺思》等。 桑妮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207.22 59.8 0 荐购
728 辽金元歌诗及乐论研究 本书是对辽金元三个朝代歌诗及乐论状况的研究。以对辽、金、元三个朝代多乐制来源的考察为基础,分析了辽代的歌诗形态及理念倾向、金代的文人歌诗及道人歌诗创作,并对元代歌诗的繁荣及理论发展进行了梳理。 韩伟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207.22 46 0 荐购
729 历代咏荷诗词选评 本书内容包括:涉江采芙蓉、相和曲、咏新荷应诏、夏歌、采莲曲、江南可采莲、秋池、咏同心芙蓉、莲花、子夜吴歌等。 李志宏编著 兰州大学出版社 I207.22 39 0 荐购
730 清代诗坛对宋诗范式的重建与创新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揭示宋诗范式在清代被重新认识、重建以及发生新变的过程。宋诗与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两种基本范式。但是,金元明诗坛的主流是尊唐,宋诗学则受到排挤。清康熙初年,人们开始探索、寻找新的诗学途径,宋诗之美被重新发现。雍、乾时期,产生了宗宋的诗学流派——浙派和秀水派。 李剑波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207.22 80 0 荐购
731 以诗抵心:邂逅最美的唐诗 本书甄选最动人心扉的唐诗,将唐诗的体悟之美、韵律之美,巧妙地融入生活之美中,释义出一种唐诗原本的独特的意境美。 桑妮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207.227.42 59.8 0 荐购
732 北宋诗学之理学文化观照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意义、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以庆历士人的诗歌创作和哲学思想为研究对象;第二章则是以“熙宁党争”营造的诗坛作为研究对象;第三章专门讨论苏轼诗歌创作与理学文化的关系;第四章以黄庭坚心性诗学思想为主要讨论对象;第五章着重研究后苏黄时代的选择性诗学变革。 张杰著 兰州大学出版社 I207.227.441 30 0 荐购
733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改编 本书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电影改编观念的娱乐化倾向、电影改编理论的反思与重构、电影和文学关系新探、消费时代的名著改编等。 周仲谋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207.351 50 0 荐购
734 中国戏剧典籍译介研究:以《牡丹亭》的英译与传播为中心 本书拟以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译介学、做哈尔文化构建论为基础,以翻译规范、创造性叛逆、赞助人、诗学、意识形态等概念为切入点,在中国文学文化和英美文化系统之下客观考察描述《牡丹亭》英译过程中的翻译、传播、影响等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对当下的戏剧典籍英译和其他翻译文化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意见。 赵征军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207.37 65 0 荐购
735 马瑞芳品读红楼梦 本书对《红楼梦》进行品读。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批判。 马瑞芳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I207.411 168 0 荐购
736 瓜饭楼手批已卯《石头记》:影印本 从1947年发表《澄江八日记》,到付梓之前新加录的红学考证图片,《瓜饭楼丛稿》收集的学术成果时间跨度长达60余年,这对于冯其庸本人及国学脉络,都可谓一次虔诚梳理和精妙展示。“瓜饭楼”三字源自冯其庸书斋名,用来记忆以瓜代饭的苦难岁月,冯先生自命“瓜饭楼主”,书斋内常以南瓜作为陈设。 冯其庸评批 青岛出版社 I207.411 580 0 荐购
737 穿越:乡村与城市:“晋军”小说新方阵扫描 本书介绍了:新世纪以来,山西涌现了一个实绩显著、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新锐小说作家群。他们是山西的第五代作家。这代作家的创作特点是,他们不再固守山西文学传统的乡村题材,而是乡村与城市题材兼顾、甚至以城市题材为主,穿越在城乡题材之间。 段崇轩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207.42 76 0 荐购
738 中国西部小说叙事学 本书在简要梳理当代中国西部小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西部小说从叙事的视域进行了归纳、阐释和判断,认为当代中国西部小说已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叙事形态——中国西部小说叙事学。 王贵禄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207.42 66 0 荐购
739 黄鹂声声带血鸣:孙犁抗日小说研究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主要内容为孙犁文学风格探源——孙犁在1930-1941年期间的文学准备,在审美外表下的革命功利主义文学观——关于“冀中一日”运动的影响,孙犁文学接受的古典经验与现代传承——孙犁审美情趣探析等。 李展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I207.42 46 0 荐购
740 红岩革命历史研究专家解读:《红岩》背后的故事 《红岩》是风靡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革命小说,是国民党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红岩》中许文峰、江姐等英雄人物我们耳熟能详,但小说毕竟经过了艺术加工,红岩英烈们的人物原型是谁?各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及故事?他们何以能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信仰?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厉华经过多年辛苦走访及潜心研究,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厉华[口述] 中国文史出版社 I207.425 35 0 荐购
页码:37/76页  每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