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39期1387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941 柔性直流背靠背换流站二次系统 本书基于国内新一代直流控制保护技术和工程实践成功应用案例, 对柔性直流背靠背换流站二次系统进行全面介绍, 总结提炼现场控制典型缺陷和系统响应分析及处置案例, 首创性提出一种换流站二次系统状态评价方法, 力图在新型电力系统和运维管理模式下, 提升换流站二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运维效率和安全管控能力。 邹培源, 骆树权, 陈威主编 湖南大学出版社 TM63 48 0 荐购
942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新技术 本书从现代信号处理角度入手, 详细介绍了故障暂态分量精确特征提取、故障定位新判据等方面的前沿理论与知识。本书的主要内容契合了当下新型电力系统关于配电系统的研究热点, 对于工程技术人员与高等学校研究生有较大启发作用。全书共5章, 分别为概述、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基于暂态功率相关分析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基于EMD与近似熵的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基于S变换特征频率序列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郭亮, 王晓卫, 李小锐编著 中国电力出版社 TM727 45 0 荐购
943 工厂供配电技术 全书共7个项目, 包括供配电系统概述, 电力负荷及短路电流的计算, 供配电系统的常用电气设备, 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供配电线路的敷设与选择, 供配电系统的保护, 供配电系统二次回路。 主编陈茹, 高敏, 谭赞贤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TM727.3 49.8 0 荐购
944 地市级电网理想调度关键技术与应用 本书旨在为地市级电网的运行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一套系统的培训资源, 以掌握理想调度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实践。全书共分四章, 主要内容包括理想调度概述、理想调度关键技术 (包括指标评估、溯因技术、优化提升技术等方面)、理想调度市域实践和理想调度前瞻, 涵盖了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全方位知识体系。本书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可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理想调度的关键技术, 掌握地市级电网的运行管理策略, 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组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 TM73 90 0 荐购
945 电力电子技术 全书共六个项目, 包括常用电力电子器件、整流电路、逆变电路、直流变流电路、交流变流电路、电力电子电路的保护措施和控制电路。 主编刘丽, 袁伟, 胡亚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TM76 45 0 荐购
946 新型环保绝缘气体的性质与应用分析 本书重点介绍以C4F7N-CO2为代表的新型环保气体的理化特性及放电参数、间隙击穿和沿面闪络特性、不同放电形式的分解产物、电弧开断特性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汇总了基于新型环保气体的高压电力设备研发与应用情况。 李靖著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TM853 60 0 荐购
947 新型碳基-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界面调控与载流子动力学 本书聚焦碳材料与硅基底异质结的前沿交叉领域, 系统解析了碳/硅界面微结构对光伏性能的调控机制, 提出了基于能带工程与载流子动力学的协同优化理论。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相结合, 建立了碳/硅异质结的“结构-性能”定量关系图谱, 为突破传统硅基电池效率极限提供了创新路径。本书旨在通过在实验和理论上对新型碳功能薄膜材料的制备、表征、生长机理、器件性能、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探讨了新型功能材料的引入对改善器件光电性能的作用: 采用适当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方法分析了PECVD沉积二维碳薄膜的机理, 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实验方法, 提出了实验和理论上的解决方案, 优化了器件结构、改善了器件性能, 为光电器件的新原理、 新技术的探索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陈姝敏著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TM914.4 49.8 0 荐购
948 电子测量与仪器:第6版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误差与不确定度、信号发生器、时频测量、电压测量、时域测量、阻抗测量、频域测量、数据域测试、自动测试技术、环境监测与产品安全测试, 共11章。每章均附有思考题与习题。 黄新, 郭庆, 陈尚松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TM93 69 0 荐购
949 态势感知设计: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第2版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 系统性地构建了态势感知系统设计的完整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上篇为基础篇, 首先介绍了用户中心设计、态势感知等核心概念, 深入剖析了当前态势感知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 并提出了态势感知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 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中篇为系统设计篇, 详细论述了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原则的确立、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的管理、告警机制的优化、分布式系统的构建, 以及无人驾驶等特定场景下的态势感知设计。此外, 本篇还探讨了通过训练提升系统性能的方法, 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下篇为测试评估与复杂系统设计篇, 重点阐述了态势感知系统的测试评估方法, 以及如何应对复杂场景下的设计需求, 从而形成从设计到评估的完整闭环。本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为态势感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全面指导。 (美) 米卡·R. 恩德斯利, 黛布拉·G. 琼斯著 国防工业出版社 TN 139 0 荐购
950 电子设备结构设计 本书针对产品的多学科综合设计及系统集成问题, 以电子设备结构设计为对象, 介绍多学科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全书包括绪论、电子设备的热设计、机械振动与减振设计、电磁兼容性与屏蔽设计、腐蚀与防腐蚀设计、机箱机柜结构设计等内容。每章均附有习题, 附录中还提供了用于结构综合设计的大作业要求。 许社教 ... [等] 编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TN03 43 0 荐购
951 光学设计及Zemax应用:第2版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光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 并引入具体软件仿真实例,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让大学生学以致用。本书分为像差理论、典型光学系统和Zemax光学设计实例三大部分。像差理论 (第1-3章) 主要介绍光学设计的基础; 典型光学系统 (第4-13章) 主要介绍如何将像差理论运用到具体设计中; Zemax光学设计实例 (第14章, 包括15个设计实例) 则是利用软件仿真出理论设计的结果并进行优化。 张欣婷, 向阳, 牟达主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TN202 49 0 荐购
952 石墨烯-有机薄膜复合光电探测器技术 本书从国内外基本背景与基本理论出发, 旨在提出新型探测器的设计方案与理念, 将给从事探测器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新型探测器的设计思路。本书重点介绍作者课题组在有机光电探测器方面的一系列进展, 内容主要包括对二维/有机异质结探测器的介绍、样品制备流程与性能参数表征、石墨烯/有机平面P-N结探测器件的研究、石墨烯/平面有机异质结光调制器件的研究、石墨烯/有机体异质结探测器件的研究、石墨烯/有机异质结与无机材料结合的探测器件、石墨烯/有机电荷转移复合物探测器。 韩嘉悦, 王军著 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 TN215 48 0 荐购
953 微纳集成电路工艺技术 本书共10章。第1章介绍集成电路制造的器件与工艺仿真基础, 第2章至第7章介绍集成电路制造的薄膜制备、离子注入、光刻、刻蚀、金属化、化学机械平坦化等基本工艺, 第8章介绍阱工艺、浅槽隔离工艺、栅极工艺、源漏工艺、金属硅化物工艺、接触孔与通孔工艺和金属互连工艺等集成电路制造的工艺集成技术, 第9章至第10章介绍先进封装工艺技术、品质认证及智慧制造系统等集成电路制造后端工艺。 戴显英主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TN405 36 0 荐购
954 人工智能芯片先进封装关键技术专利分析报告 本书聚焦人工智能芯片先进封装关键技术领域, 基于全球专利大数据开展系统性分析。通过解析国内外专利申请态势、技术分布格局及竞争主体布局, 结合主要国家与跨国企业专利壁垒研究, 全面梳理技术演进路径与产业发展现状。本书采用“纵横结合”分析框架, 既从定量维度揭示技术热点与竞争格局, 又从定性维度分析挖掘技术融合方向与协同创新路径, 为产业突破技术封锁、优化专利布局提供决策支撑, 是企业制定研发战略与专利预警的权威指南。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组织编写 知识产权出版社 TN430.5-18 148 0 荐购
955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 本书由长期从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理论实践教学的教师编写, 侧重实验基本素养、综合应用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全书共5章, 内容包括绪论、常用电路仿真软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拓展实验及自主实验。每个实验均包含基本内容, 仿真实验及拓展提高内容, 难易程度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 李佳, 齐凯, 闫旭主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TN710.4 46 0 荐购
956 基于脉冲效应的动态网络系统的同步性分析 本书主要包括5个方面内容: 1.针对具有网络内部时延和脉冲时延的耦合神经网络, 提出了一种由基于Lyapunov泛函的事件触发机制与强制时间序列相结合的延迟脉冲控制器, 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有效性; 2.研究了具有外部扰动和参数不确定的时滞神经网络的实际同步问题; 3.为了刻画更符合实际的脉冲控制方法, 构建了一种更为一般的耦合神经网络模型。基于Lyapunov泛函方法和数学分析法, 建立了有向耦合神经网络在随机分布延迟脉冲控制下的几乎必然同步准则。数值仿真的例子验证了所提出的随机增益控制方法的鲁棒性和优越性; 4.讨论了基于牵制脉冲控制的多层异构动态网络的同步控制问题; 5.分析了具有服务质量约束的神经网络系统的几乎必然同步性问题。 董诗雨, 朱宏, 张榆平著 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 TN711 76 0 荐购
957 数字逻辑电路:第2版 本书是为高等学校电子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以及其他相近专业编写的教材。本书的特点是在介绍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增加了数字系统设计的内容, 初步介绍了EDA和硬件描述语言, 强化了可编辑逻辑器件的内容。本次修订后的教材特色将紧紧围绕着行业技术现状, 针对数字电子技术应用、前沿技术分析等方面开展更多论述。 孙昊 ... [等] 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TN79 98 0 荐购
958 稀疏相控阵天线理论与应用 本书主要介绍了稀疏相控阵天线理论、设计与应用, 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稀疏阵列天线研究为降低共口径相控阵天线系统成本和复杂性提供新的途经, 这种相控阵天线降低设计电路和硬件复杂性和昂贵的成本, 广泛应用于雷达、移动卫星通信、声纳、天气监测等重要国防和商业领域。本书内容涉及天线和阵列的基础、多种天线阵列的设计和应用、稀疏阵列天线的电磁学和案例分析, 是目前国外介绍稀疏相控阵天线理论与应用的最全面的著作。 (印) 阿舒托什·凯达尔著 国防工业出版社 TN821 128 0 荐购
959 信号与系统 本书采用连续和离散并行, 先时域后变换域分析, 从输入/输出描述到状态变量描述的顺序和结构。在内容上, 注重体现经典与现代的传承、连续与离散的类比、三种变换的逻辑联系, 注重信号与系统理论和方法的具体应用, 并反映信号与系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 强调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注重难点和重点的解释与分析。在结构上, 突出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注重工程应用和实例分析, 引入MATLAB进行信号与系统的仿真实现, 每章还配有小结和经典的例题和习题。 张利华, 赖强, 甘方成主编 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 TN911.6 59 0 荐购
960 通信产品连接器基础知识及应用分析 本书基于作者多年工作的实践经验, 介绍了通讯产品连接器的主要类型、生产加工工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典型失效案例分析、高速连接器的专利分析等内容。在内容编排上, 有意避开对电连接器原理的冗长描述, 侧重于讲述具体应用尤其是对案例的系统介绍。这样的内容设置, 对连接器上下游产业相关从业者在实际工作中具有指导意义。 安绍银, 梁帅, 张辉信编著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TN914 89.8 0 荐购
页码:48/54页  每页: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