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28期2340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961 我们的箱根驿传 本书是一本以日本著名马拉松赛事--箱根驿传为主题的热血运动小说。以参与比赛的大学生跑步选手和转播的电视工作人员两条线索来讲述故事。学生联合会代表队是在预选赛后匆忙组成的团体, 以青叶隼人为代表的被淘汰的年轻勇士们不被人看好, 遭遇换帅风波, 被媒体质疑, 团队团结受到考验, 然而他们夺冠的决心令人震惊, 闪耀的热情也令人难以置信。电视台制片人德重亮则面临诸多棘手的问题, 比如主编因病退出、比赛当天的恶劣天气, 箱根的山脉阻挡了无线电波到达该地区, 箱根驿传的现场直播困难重重。 (日) 池井户润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I313.45 65 0 荐购
962 失控的孤独:一名罪犯的心理画像 本书是一本纪实文学, 作者通过亲身采访和实地调查, 深入追踪了秋叶原事件加害者加藤智大的人生轨迹。书中用大量场景和对话展现了加藤智大的成长及心路历程, 深刻剖析了日本当代青年在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之间出现的自我认同矛盾、社会归属感、原生家庭教育等热点问题, 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视角, 帮助人们更全面地理解这一事件及其背后的社会意义, 让读者对人性、对教育、对如何更好地生活这些问题产生更深入的思考。 (日) 中岛岳志著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I313.55 56 0 荐购
963 孤岛上的两人 本书记录了作者在确诊癌症后与丈夫在新冠疫情冲击下的家中与病魔斗争的日常。这是真切的记录, 也是最后的告白。“告别的话, 说了也说不完……”这是一本突然去世的作家的战斗日记。“请允许我把写这个作为告别……”就像被意想不到的大浪卷走, 和丈夫两个人一起被冲到了无人岛上一样, 有一天她突然被诊断出患有癌症, 两人开始了在“新冠疫情”冲击下的家中与病魔斗争分人生活。58岁被宣布时日无多, 但仍没有放弃写作的作家, 直到临终仍在写日记。 (日) 山本文绪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I313.65 45 0 荐购
964 目录学视域下俄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研究:1902-1949 本书将清末民国时期编纂的收录有俄国文学作品的目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采用文献学、史学、目录学、传播学等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方法, 梳理这批目录编纂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考述各目录的俄国文学作品著录情况, 在汇总目录数据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俄国文学作品的传播特征, 探寻目录在俄国文学传播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国内现存清末民国时期文献的调查, 作者搜集到收录有俄国文学作品的目录九十余种。根据目录收录的内容将其分为综合目录、文学目录、俄国文学专题目录三大类。 李金涛著 商务印书馆 I512.06 98 0 荐购
965 罪与罚 本书揭示了人性在与道德准则交锋时的深刻冲突, 探讨了个体在道德困境中的心理挣扎。故事的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因贫困和理想破灭, 产生了杀害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的念头。在实施犯罪后, 拉斯科尔尼科夫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内心深处展开了一场罪与罚的斗争。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 他最终在索尼娅的感召下, 向警方自首, 被判流放西伯利亚。在那里, 他找到了心灵的救赎, 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小说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传达了积极向上、勇于面对错误、寻求救赎的主题。 (俄罗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512.44 98 0 荐购
966 涅朵奇卡:一个女人的一生 本书描述了讨好型人格女孩的一生, 每一个缺爱的人都可能成为涅朵奇卡。披着名著外衣的百合文, 经典名著对网文的降维打击。天才的陨落, 普通人的救赎。王小波至爱推荐, 李银河共鸣认可。故事以女性第一视角, 讲述了主人公涅朵奇卡三段迥异的生活--分别是“童年”、“新生活”和“奥秘”。书里的典型人物叶菲莫夫, 带有陀氏浓重的自传气质。那时陀氏尚未成名, 同样自负又自卑, 常常为自己病态的自尊心所折磨。陀氏对他的心理描写, 入木三分, 成为后来软弱失意者的典型。另一位闪光人物是卡佳郡主。陀氏倾尽温柔之笔, 让涅朵奇卡在此感受到了纯粹的爱和温暖。故事在涅朵奇卡与寄养家庭的男主人发生冲突的时刻戛然而止。 (俄罗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著 中信出版社 I512.44 29 0 荐购
967 地下室手记 本书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经典中篇小说之一。这部作品于1864年发表。该书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 地下室人是名年约四十岁左右的退休职员。全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地下室人的长篇独白, 内容探讨了自由意志、人的非理性、历史的非理性等哲学议题。第二部分是地下室人追溯自己的一段往事, 以及他与丽莎相识的经过, 本书被法国作家纪德称作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生涯的顶峰”。《地下室手记》与《死屋手记》一起构成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小说”创作的开端。 (俄罗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512.44 50 0 荐购
968 带小狗的女人 本书是契诃夫短篇小说代表作集锦, 翻译家沈念驹经典译本, 全新修订。这15篇中短篇小说以大致的发表时间顺序排列, 清晰地展现了契诃夫创作思想的演变历程, 思想的深度随时间流转而愈发显著。在这些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社会层面的鲜活写照: 既有如《万卡》与《苦闷》这般揭示底层民众悲惨命运的篇章, 也有如《胖子和瘦子》这样细腻描绘小人物卑微心态和生存状态的力作。如《套中人》和《六号病房》展现了个体生活和灵魂被禁锢的恐惧, 《带小狗的女人》和《话说爱情》则展现了对爱情这一人生议题的绝妙洞察。 (俄罗斯) 契诃夫著 中信出版社 I512.44 29 0 荐购
969 她的第三种生活 本书内容: 拉扎尔·林特是一位天才物理学家。1918年, 他只身来到莫斯科, 像彗星般从三个女人的命运中划过: 玛露霞, 他导师的妻子, 因为无法实现成为母亲的愿望, 将他视作孩子般给予关怀, 终生对他怀抱的倾慕之情一无所知; 加林娜, 物理实验室的助理, 掩埋了自己不爱他的事实, 成为他的妻子, 生活不可挽回的变故把她从一个天真的女孩淬炼成了坚强冷酷的“怪人”; 莉多奇卡, 他和加林娜的孙女, 自幼被送去学芭蕾, 且展现出了绝佳的天赋, 但她的梦想与成为芭蕾舞演员全然相悖。她决定拒绝为艺术而活, 追寻自己想要的人生。三位不同年代的女性是小说的核心推动力和主要叙写对象, 以拉扎尔为线索人物联结在一起。作者以二十世纪的莫斯科和虚构的恩斯克市为背景, 在广阔的画布上描绘了几代人的人生故事, 同时小说也充满了细节和人类灵魂最微小的震动。 (俄罗斯) 玛丽娜·斯杰普诺娃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I512.45 78 0 荐购
970 俄罗斯民间文学作品选 本书编译了俄罗斯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勇士歌、史诗、历史歌、民间戏剧、四句短歌、哭调、节令歌、俗语、谜语等, 极大丰富了我国的俄罗斯民间文学作品研究, 同时完善了我国民间文艺学研究中的外国民间文艺学研究。民间文学属于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被纳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文学类项目极少, 无论对于俄罗斯还是我国的民间文艺研究而言, 这都不利于民间文学的整体性保护。 赵婷廷编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I512.7 88 0 荐购
971 悉达多 本书内容: 在古印度, 贵族少年悉达多拥有世人羡慕的一切, 但他对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充满了困惑。为了追求心灵的解脱, 他毅然离家, 成为一名苦行僧, 开始了漫长的修行之旅。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和探索后, 悉达多开始反思传统的宗教和哲学教义, 决定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求道之路。悉达多先后经历了爱情、财富、权力等世俗生活的洗礼, 逐渐认识到这一切都无法满足他内心的渴望。在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自我觉醒后, 他来到了一条河边, 遇到了一位船夫。在河流的启示下, 悉达多终于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实现了自我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德) 赫尔曼·黑塞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516.45 32 0 荐购
972 阿姆拉斯 本书讲述了一个家庭悲剧。父亲生意失败、母亲饱受癫痫病折磨, 面对绝望的生活, 讲述者“我”一家决定集体自杀, 结果父亲和母亲双双身亡, “我”和弟弟幸存了下来, 舅舅在得知此事后, 连夜将两个孩子送到因斯布鲁克郊区阿姆拉斯的一座塔楼里生活, 远离人群, 希望让他们避免受到外界的伤害和流言蜚语。当时, 通行的做法是将自杀未遂者送到精神病院。弟弟瓦尔特遗传了母亲的疾病, 因癫痫病痛苦不已, 不久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弟弟去世后, “我”离开塔楼, 寻找生命与生活的出路。 (奥) 托马斯·伯恩哈德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I521.45 55 0 荐购
973 库勒尔伏 本书收录芬兰作家阿历克西斯·基维的两部剧本: 《库勒尔伏》《草原上的鞋匠》。《库勒尔伏》是基维的第一部作品。该剧取于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 讲述备受欺压的库勒尔伏复仇的故事, 其中, 有令人窒息的命运压迫, 无法逃避的灵魂拷问, 充盈胸间的愤怒、羞耻与绝望。《草原上的鞋匠》是芬兰文学史上一部经典的讽刺戏剧, 围绕图比亚斯家叔叔财产遗嘱展开的一场结婚竞赛。作者巧妙地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在一起, 语言生动有趣, 尤其是大量的口语的使用, 使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该剧150年来在芬兰舞台上是长盛不衰, 先后三次拍摄成电影, 并被译成俄、英、法、德、瑞典、西班牙、匈牙利等多种文字。 (芬) 阿历克西斯·基维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I531.34 79.8 0 荐购
974 铁路 本书收入阿霍的中篇小说《铁路》《海尔曼老爷》以及短篇小说《当父亲买灯的时候》《表》《忠实》。阿霍如同一位画家, 时而描绘与现代文明隔绝、自给自足的芬兰农村生活, 揭示现代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冲突; 时而以悲悯情怀描写芬兰乡村各阶层的人物, 讽刺芬兰的庄园主阶层; 时而勾勒当时知识分子的虚伪, 披露芬兰腐败的社会风气……该小说集可以说是一卷十九世纪末芬兰浮世绘, 一曲且行且远的乡村挽歌。 (芬) 尤哈尼·阿霍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I531.45 65 0 荐购
975 柏拉图对话中的神:薇依论古希腊文学:第2版 本书是法国重要思想家、哲学家西蒙娜·薇依关于古希腊文学的论著文选, 西蒙娜·薇依通过分析古希腊文学名篇《伊利亚特》《普罗米修斯》《安提戈涅》等以及柏拉图对话, 以独特的睿哲引领我们重新接近那些我们所耳熟能详的古希腊诗人, 反思我们的时代处境。这本书让我们看到, 当下人类的困境恰恰扎根于现代人文精神对古典精神的误解。 (法) 西蒙娜·薇依著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I545.092 89 0 荐购
976 水与土 本书收录诗歌170余首。分别选自《水与土》《消逝的笛音》《瞬息间是夜晚》《日复一日》《乐土》和《给予和获得》等诗集。这些诗篇, 情愫绵绵, 神采飞动, 无论状景、咏物、或抒写现实世界, 或缅怀往昔, 都饱含了诗人的热忱。他用浓烈的感情, 涂抹时代生活的悲剧, 又把热烈憧憬的理想, 涸染在感情的多种色彩之中。他的每一首诗, 字里行间无不涌动着激荡的情怀。另附有作者年表、获奖演说等。 (意) 萨瓦多尔·夸西莫多著 漓江出版社 I546.25 65 0 荐购
977 英美文学与教学实践研究 本书不仅揭示了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要价值, 而且基于广泛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 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英美文学教学框架。书中概述了英美文学的发展脉络, 深入探讨了英美文学的核心内涵。在此基础上, 详细阐述了英美文学教学的多元理念, 还详细介绍了英美文学课堂的建构理念与原则, 深入分析了多种英美文学教学方法, 如翻转课堂、文学圈和产出导向教学法等。此外, 本书还重点介绍了不同文学类型的教学实践, 包括散文、小说、诗歌和戏剧。 辛福军著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561.06 72 0 荐购
978 莎士比亚的意志哲学 本书探讨的莎士比亚戏剧包括英国历史剧系列 (两部历史四联剧、《约翰王》和《亨利八世》)、九部“纯粹悲剧”和三部悲喜剧, 论述的顺序基本依循学界普遍承认的莎剧创作年谱来编排和展开, 分别代表了剧作家从创作“实习”, 到日臻成熟, 再到封笔谢幕的职业生涯的三个阶段, 为文本细读和主题分析提供了一个首尾相顾的“有机整体”。其间呈现的剧作家的信仰指向和意志哲学虽偶有冲突与矛盾, 整体上却又能圆融自洽, 期望通过对莎士比亚笔下神学氛围相对浓郁的作品的透视, 尽量勾描甚至还原隐藏于文本之中的剧作家本人的信仰偏好, 尤其是建构与这种信仰偏好基础上的意志哲学。 张雪梅著 上海三联书店 I561.073 98 0 荐购
979 故园风雨后 本书是英国作家伊夫林·沃的长篇代表作。故事的主人公查尔斯·赖德和贵族出身的塞巴斯蒂安的是牛津大学的同窗好友, 通过塞巴斯蒂安的介绍, 赖德逐渐进入到对方的生活世界, 了解了这个居住在布赖兹赫德庄园内的家族鲜为人知的往事。赖德与塞巴斯蒂安的姐姐朱莉娅互生情愫, 但因为个人和家族的种种分歧与矛盾, 这两个年轻人终究没能走到一起, 赖德也因此认识到了自己在社会地位和价值观上与他们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英) 伊夫林·沃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561.45 92 0 荐购
980 黑暗的心 本书讲述了一名名叫马洛的水手受雇于一家比利时贸易公司, 前往非洲深入丛林寻找一位名叫库尔茨的代理人。马洛一路上经历了艰辛的航程, 穿越了神秘的河流和浓密的森林。在这段旅程中, 他见识了自然的壮丽与人性的复杂, 逐渐意识到文明和野蛮的界限是多么模糊。最终, 马洛在这次探险中不仅找到了库尔茨, 也找到了自己内心的答案。小说通过马洛的叙述, 深刻探讨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善与恶, 揭示了文化冲突与人性弱点的本质。本书以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哲理反思, 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 (英) 约瑟夫·康拉德著 中信出版社 I561.45 29 0 荐购
页码:49/104页  每页: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