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1 |
|
西方文论 |
本书从文本解读、文学与世界史的关联、文学形式体裁和政治理论的发展和从跨学科的角度梳理了西方文艺理论的历史进程、前沿特征等。 |
金雯著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I109 |
32 |
0 |
荐购
|
| 1042 |
|
《陶渊明集》版本汇考 |
本书是汉魏六朝时期最为重要的作家别集之一,自南朝萧统以来,对该集的整理、刻印、传抄、收藏、评点和研究,一直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备受瞩目的热点。本书流传既久,版本情况十分复杂,底本校本淆乱,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是一项牵涉广泛,内容庞杂的系统工程,意义重大。 |
蔡丹君著 |
凤凰出版社 |
I206.2 |
168 |
0 |
荐购
|
| 1043 |
|
文化南方:中古时期中国文学核心传统 |
本书收录宇文所安、田晓菲等多位知名学者的文章,这些文章从文学作品所属的具体文学史时段出发,关注文学家的“南方”意识与身份认同,对中国文学核心传统展开了多层次的研究。书中既探讨了中古时期中国文学何以在一边以南方为荣、一边对南方感到陌生与忧虑的情况下,形成自身的特质,也集合了对陆机、江淹、王勃、李白等人诗文的独到分析。 |
(美)王平,(美)魏宁主编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I206.2 |
59.8 |
0 |
荐购
|
| 1044 |
|
苏轼眉山诗文注评 |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苏轼诗文,重点讨论苏轼与眉山相关的诗词文,包括涉及到苏轼在眉山的生活,眉山的景、物、人、风俗等的诗词文,苏轼在眉山期间所写作的诗文等。苏轼诗文中虚指故乡的如“故国”“故山”等没有写到具体内容的,以及苏轼、苏辙和家人离开眉山后的生活则不在重点讨论之列。课题分为两大板块:其一,主体部分。选择涉及眉山内容较多的篇目进行注评,包括原文、注释、简评三个板块。其二,附录部分。对于涉及眉山内容较少的篇目,只列出诗文题目和涉及眉山的词句,纳入附录部分。 |
方永江,刘清泉,袁丁著 |
巴蜀书社 |
I206.2 |
68 |
0 |
荐购
|
| 1045 |
|
古典文学别释 |
本书作者以新的方法对它们做出新的解读。如《悲天与悯人:鲁迅评判艺术正义的两种立场》一文讨论了鲁迅面对中国古代戏剧和小说中的艺术正义现象时自相矛盾而又高度统一的两种立场。《艺术正义的社会效应》是美学论文,用古籍来讨论古代戏曲和小说中艺术正义现象的这一大问题。《正义与义:<赵氏孤儿>核心价值观的重构》一文,创新型发掘了名剧《赵氏孤儿》的内核。从比较文学角度对《清风亭》《牡丹亭》等戏剧的解说,耳目一新。 |
王云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I206.2 |
98 |
0 |
荐购
|
| 1046 |
|
新青年的觉醒时刻:先生们的文学课 |
本书是一部有关文学题材的作品集。书中精选了曾执教于西南联大的五位先生们——朱自清、萧涤非、游国恩、浦江清、罗庸的文学类文章或者讲稿,根据各位大师的擅长领域,精选其中的精华文章组成本书。如朱自清的《先秦诸子》,萧涤非的《东汉文人乐府》,游国恩的《西汉后期的散文和辞赋》,浦江清的《杂剧作家的时代分期》,罗庸的《中唐文学之创新与复古》等。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讲述文学发展,从先秦文学讲起,到明清文学结束;聚焦经典作品,细致讲解作品情节与作者经历,探寻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品的深层表达;辨别文体源流,不论是史学作品、诗词作品、还是散文、辞赋、杂剧、小说等统统包含,讲述其发展、繁盛或者消亡的历程。 |
朱自清等著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I206.2-53 |
78 |
0 |
荐购
|
| 1047 |
|
新青年的觉醒时刻:先生们的诗词课 |
本书是一部有关诗词题材的作品集。书中精选了曾执教于西南联大的六位先生——朱自清、闻一多、萧涤非、游国恩、浦江清、罗庸的诗词类文章或者讲稿,根据各位大师的擅长领域,精选其中的精华文章组成本书。如朱自清的《诗》,闻一多的《人民的诗人——屈原》,萧涤非的《杜甫》,游国恩的《东汉文人的五言诗》,浦江清的《唐诗与宋诗的比较》,罗庸的《南宋词人》等。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从《诗经》讲起,论及汉乐府、南北朝山水诗和七言诗、唐诗、宋诗、宋词、明清诗歌流派等方面,全面讲述中国诗词的发展变化以及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
朱自清等著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I206.2-53 |
78 |
0 |
荐购
|
| 1048 |
|
丁玲创作新论 |
丁玲是20世纪中国的一个重要作家,其在文坛初现时,中国现代文学主潮正发生由“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型,并进而形成了这两种文学传统相互对峙的格局。在这两种文学传统所构成的张力场中,丁玲文学创作的“演变”和“持守”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以对丁玲这一复杂的意识倾向之认知为基点,以“两种文学传统的影响”为视角,从宏观上来把握其主体意识和创作倾作,并按照时间顺序,系统性地考察丁玲各阶段的创作。本书同时亦对丁玲各个时期代表作(如《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欧行散记》《杜晚香》等)进行文本细读和论析,以此揭示作品的复杂内涵和丁玲的意识倾向。虽然丁玲文学之路是独特的,但是,她在“两种文学传统”的张力场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创作矛盾却是有其普遍性。 |
秦林芳著 |
商务印书馆 |
I206.7 |
80 |
0 |
荐购
|
| 1049 |
|
历代诗词名句鉴赏 |
本书收录自先秦至清代的诗词名句615句。在对这些名句加以赏析和品读的同时,也注意了摘句所带来的片面和偏颇,故在注释中引出了全诗,并对全诗的时代背景和内容也进行了介绍,概括说明了作品全篇的风格特点。实用性强。本选题拟从历代优秀古诗词中撷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鉴赏和阐释,使读者能从中感受到思想如大海般宽广精深,激人志气,满口噙香。本书既是我们鉴古观今、审视社会、启迪智慧的窗口,又是我们感悟人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宝贵遗产,具有恒久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感染力。 |
游光中编著 |
四川辞书出版社 |
I207.2 |
58 |
0 |
荐购
|
| 1050 |
|
古诗词鉴赏 |
本书收录先秦至清代历代名家创作的著名诗词400余首,每首诗词给予简注和赏析。赏析时打破长篇大论的传统模式,注意划分成短小精干的段落,每个段落陈述一个主题,使得阅读变得更轻松,指向更明确。全书以时代为序,以作家或文集为第一层目录,以具体诗词作品为第二层目录,对作家或文集也给以简单说明。一、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周啸天,在其最擅长的诗词鉴赏领域,再续美学新篇。二、历代精品诗词曲均有涵盖,一册在手概观中国诗歌史全貌。三、鉴赏文字独具诗人气质和个性,文字优美,尤重美学。 |
周啸天主编 |
四川辞书出版社 |
I207.2 |
58 |
0 |
荐购
|
| 1051 |
|
分类古诗词名句鉴赏 |
本书共收录经典诗词名句200句,每句自成一篇,内容包括:(1)诗句原文:诗句原文中难字、多音字标注拼音。(2)注释出处:对诗句中会造成读者理解障碍的字词给出通俗、简洁的解释;(3)分析鉴赏:①根据诗句所在类别给出相应的翻译和解读,特别要说明其中的特色和亮点。②对出现的经典意象如“王谢”“长亭”“折柳”“红豆”等进行简单解读;③对出现的典故故事进行解读;(4)写法借鉴:深入分析诗句中的典型写作技巧,为读者提供写作借鉴。 |
游俊松主编 |
四川辞书出版社 |
I207.2 |
45 |
0 |
荐购
|
| 1052 |
|
岭南近代诗词丛谈 |
全书对岭南近代诗词史上的一些重要诗人、词人的作品专集、创作背景、作品内涵、艺术特色、诗学理论、诗学体系、诗人群体、交游轨迹、刻印情况、版本源流以及“岭南诗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深入的研究。 |
黄坤尧著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I207.209 |
148 |
0 |
荐购
|
| 1053 |
|
现代中国画家旧体诗词史略 |
本书稿将现代画家诗人的诗词大致分为书画类诗词和生活类诗词。书画类诗词讨论题画诗、山水纪游诗、论艺诗、咏物诗;生活类诗词讨论了咏史怀古诗、时事诗、咏怀诗、怀人诗。附表中以时间为序列举了350余位画家诗人的基本信息:出生年份、籍贯、诗词集。 |
叶澜涛著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I207.209 |
98 |
0 |
荐购
|
| 1054 |
|
春江花月夜 |
本书以唐代诗人张若虚的经典名作《春江花月夜》为主题,通过诗、画、文结合的方式,为读者呈现一场跨越千年的诗意盛宴。插画师以细腻的笔触为每一句诗创作了精美的插图,将诗中的春江、明月、花林、夜色等景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带领读者沉浸于诗画交融的唯美意境中。书中不仅收录了诗词原文,还附有注释、翻译和导读,帮助读者理解诗歌的语言之美、意境之深和情感之真。无论是文学爱好者还是艺术欣赏者,都能从这本书中感受到古典诗歌的永恒魅力,体会到诗人对自然、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
(唐)张若虚著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I207.22 |
79.8 |
0 |
荐购
|
| 1055 |
|
明清女性诗论研究 |
本书综合考察明清时期女性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思想等方面背景,结合明清女性的各种社交活动与文学网络,分析其诗论意识,梳理其诗论主张,归纳其诗论思想,总结其诗论成就,探究其诗论价值。该书内容聚焦性强,具体包括绪论、明清以前的女性诗论、明清女性诗论概况、明清女性诗论繁荣的背景与原因、明清女性诗论之诗人论、明清女性诗论之作品论、明清女性诗论之创作论、明清女性诗论之性别意识等,观点深邃,论证有力,道出明清女性诗论具有的突出的审美价值和理论价值,挖掘出其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 |
张觅著 |
湖南大学出版社 |
I207.22 |
68 |
0 |
荐购
|
| 1056 |
|
城市时代的诗歌与诗学 |
本书勾勒了中国城市诗研究脉络,收录和研究上海“城市诗”等当代中国城市诗派的资料,包括新的诗学主张、存在状态、作品创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研究及现代城市文化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在城乡文化建设、城市与人和谐关系视野下重新考察中国城市诗的价值,展望未来城市诗学可能性,提出新观点,并得出新结论。在相当长时间里,海派文化研究缺失当代上海城市诗人、城市诗研究这一块,具有全国影响的上海“城市诗”实际上已经给当代海派文化、上海精神提供了新的时代内容,著作为海派文化研究和海派精神研究提供了新对象,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
许道军著 |
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I207.22 |
72 |
0 |
荐购
|
| 1057 |
|
汉诗英译概说:以古典诗词为例 |
本书共六章,较系统地分别从汉语古典诗歌概述、英语格律诗简述、汉英诗律比较、汉诗英译的探索、美学视角下的汉语古典诗歌英译、诗歌翻译中的不可译现象探讨等方面介绍了汉语古典诗词的相关知识,古英语时期、中古英语时期的英语古典诗歌以及英语格律诗的特点。之后从节奏、押韵和对仗三个方面分析了汉、英诗律的异同,并从诗歌的“意美”“音美”“形美”三方面重点讨论了汉语古典诗词英译的美学构建,最后从三方面探讨了汉语古典诗歌的不可译问题。 |
邓红霞,成矫林,李勇著 |
湖南大学出版社 |
I207.22 |
68 |
0 |
荐购
|
| 1058 |
|
论诗 宋代文学 |
本书中从诗歌的起源、发展到各个历史阶段的流派与代表作品,全面梳理了中国诗歌的演变脉络,展现了他对古典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与此同时,他的《宋代文学》则聚焦于宋代的文学创作,深入探讨了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多种文学形式的发展特色和艺术成就。 |
吕思勉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I207.22 |
38 |
0 |
荐购
|
| 1059 |
|
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 |
《饮酒》二十首和《拟古》九首是陶渊明非常重要的两组诗,其内涵极为丰富。《饮酒》二十首虽然以“酒”为题,而其意并不在于酒,其中更包含着陶渊明对仕隐出处、盛衰荣辱、历史现实等等人生重大问题的思索,真实地展现了陶渊明内心的矛盾和痛苦、挣扎和坚持。《拟古》九首的用意也不在模拟古人,而是借“拟古”之题以自抒怀抱,申述在晋宋之交的衰乱之世中自己的理想与持守,同样体现了陶渊明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切考量。叶嘉莹先生通过对这两组诗的精微讲解,知人论世,广征博引,着力剖析陶渊明遭逢世变的心路历程与人生选择,把陶渊明诗中幽微深隐之处一一阐明,成功地凸显了陶渊明高洁自守的品格和任真自得的境界。 |
(加)叶嘉莹著 |
中华书局 |
I207.22 |
58 |
0 |
荐购
|
| 1060 |
|
雅颂新考 |
本书收录了《<大雅·生民>新考——周族开辟神话考》《<大雅·公刘>新考——公刘迁徙与周族社会的发展》《<大雅·绵>诗新考——周族文明草创考》《<文王之什>新考——文王之文治武功及文王之死考》等文章。 |
刘毓庆著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I207.222 |
76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