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24期2042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141 丹心育桃李, 鹿鸣泽人间:陆翠兰回忆录 本书从成长岁月起笔, 着墨于受益一生的家庭教育, 继而回顾插队经历, 在艰苦的岁月里磨砺本心, 以坚韧成就不凡。坎坷的求学经历让她更懂学生, 留校后不同的工作岗位更让她有机会实现抱负, 于无声处绽放光芒, 不知觉中已桃李芬芳。书中详细回顾了那些与学生共同度过的难忘时光, 生动再现了教育塑造灵魂、改变命运的力量。体现了作者在时代浪潮中坚守初心、在教育路上不断探索以及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 陆翠兰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 K825.46 68 0 荐购
1142 问西家书 本书首次集中展示浙江图书馆所藏近三百封孙家桂写给父亲的家书, 时间从孙家桂北上求学开始, 书信内容涉及求学、职场、家庭、感情等, 清晰地展示了社会变革下普通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真实地还原了浙江乡贤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书信内容可信、可亲、可叹, 堪为近代读书人的奋斗日志。作者胡镇, 供职于浙江图书馆古籍部, 系浙江省书法研究会主席团成员、副秘书长, 浙江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副秘书长,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胡镇整理 浙江教育出版社 K825.46 98 0 荐购
1143 溯采师道:研究生导师的育人故事 本书内容: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教必先强师。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教师要做“大先生”。新时代新征程, 广大教师要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 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自信自强、踔厉奋发,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浙江工业大学选取一系列扎根教师岗位的先进个人, 集中反映他们从科研到育人的全方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精神, 指导和引领学生不断成长的故事。 吴巨慧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K825.46 88 0 荐购
1144 先生之风:中国近现代教育名家手稿研究 本书是根据南京师范大学博物馆馆藏的近现代名人手稿, 如对李瑞清、郭秉文、蔡元培、梁启超、吴宓、张大千等人的亲笔手稿与信札进行研究解读, 揭示出他们面对社会变迁时的思考与行动。全书分为以德树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三部分, 分别聚焦于教育家们对现代教育理念的践行, 学者们对文化传承的探求, 艺术家们在承担美育责任的同时对国家与社会做出的贡献, 旨在还原这些杰出人物在时代变革中的教育实践、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中所作出的贡献。 方淩波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K825.46 138 0 荐购
1145 茅盾:命运与细节 本书作者国内“茅盾研究第一人”钟桂松基于多年搜集整理的独家珍贵史料, 分析研究所得, 梳理和调查茅盾早年在上海的革命活动, 堪称茅盾研究的重要发现; 研究和揭秘茅盾生前出版图书中的插图, 填补茅盾研究的空白; 讲述茅盾和他子女间的故事, 与朋友的细节往事, 与出版机构的交往, 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让茅盾的形象更有立体感; 分析茅盾研究界一直忽略的茅盾晚年的巨大贡献。 钟桂松著 济南出版社 K825.6 79 0 荐购
1146 东坡大家讲 本书内容丰富, 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不仅让听众对苏轼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也对宋代的文化背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12场讲座结束后, 将各位嘉宾的讲稿进行整理, 形成《东坡大家讲》一书的出版, 这无疑是对讲座内容的一次系统总结和深化。这本书不仅将成为研究苏轼及其家族的重要资料, 也将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次深入了解苏学和宋代文化的机会。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封面新闻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 K825.6 68 0 荐购
1147 听歌想影:戏痴张厚载避祸津门 本书通过大量细节述其在津生活、著述状况, 同时也间接展现了当年天津的文坛情状。张厚载是民初“中国剧评第一人”。他不但是早年北京大学的学生, 也是“‘五四’反对派”林纾的入室弟子, 更是林纾发表“恶意诅咒新文学家”的两篇小说《荆生》与《妖梦》的幕后参与者。事发后, 在他们师徒遭到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新文学家围攻后, 痛惜张厚载之才的蔡元培校长只得将其荐往天津北洋大学。但其到津后非但没有再次入学, 反而融入沽上文人、报人之列, 成为当年天津文坛的风云人物。 倪斯霆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K825.6 48 0 荐购
1148 江南烟雨:谢玉岑评传 本书从他的童年讲起, 讲述了谢玉岑的家学、求学、游学、授学, 依于仁、游于艺, 投身艺海的一生。书中还附有谢玉岑与高吹万、叶恭绰、钱仲联等良师益友的交游文章, 以及谢玉岑年谱和评述其词的文章。 谢建红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K825.6 150 0 荐购
1149 刘醒龙文学访谈录 本书是著名作家, 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刘醒龙接受文化界、新闻媒体等采访的对谈记录。书稿中的访谈内容, 每一位访谈者都从别样的主题入手, 与刘醒龙老师进行了深刻但又不失亲切和轻松风格的对话。访谈的主题围绕“文学”展开, 从刘醒龙老师的作品开始, 广泛延伸到关于“现实主义“文学意义”“小说的艺术与精神”“人与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提问简约深刻, 回答平实、大气、富有批判与担当的眼光。 刘醒龙著 团结出版社 K825.6 88 0 荐购
1150 雕琢人生:海派黄杨木雕传承人访谈录 本书从聚焦、典藏、传承、实践四个章节讲述海派黄杨木雕的发展历程, 并采用自述或旁人回忆的方式, 着重梳理这个领域中的代表性人物和代表作品, 既有传承人对自己作品的回顾与剖析, 也有作品背后的一些特殊回忆。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编 文汇出版社 K825.72 96 0 荐购
1151 2022何梁何利奖 本书是何梁何利基金出版物--《何梁何利奖》的第二十九集。书中简要介绍了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56位获奖人的生平经历和主要科技成就。为了便于海内外人士了解本奖背景, 书中同时收入了反映何梁何利基金及其科技奖励情况的资料, 作为附录刊出。 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K826.1 80 0 荐购
1152 煮海的人:范旭东传 本书讲述了民国实业家范旭东的一生。范旭东, 1883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湘阴, 1945年10月4日在重庆去世。出生时取名源让, 字明俊; 后改名为范锐, 字旭东。他是中国化工实业家, 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全书从求学经历、创办实业、科技兴国等方面刻画了范旭东的文人风范、学者气度, 以及商业思维和家国情怀, 分为少年时代、青年时代、创业时代阐述了个人的成长历程和人格魅力。字里行间凸显出范旭东作为近代民族化工先驱, 实为湘商典范, 对中国近代工业和科技作出重大贡献。 江峡著 团结出版社 K826.13 68 0 荐购
1153 广州与詹天佑 本书选辑了詹天佑在自修家谱中关于自己履历的记述、詹天佑之长女婿王金职先生的长篇悼念回忆文章、詹天佑之后的中国著名铁路工程师凌鸿勋先生的詹天佑年谱编后感言、1911年詹天佑在广州经历历史动荡的真实历程, 以及詹天佑在广州有过交往的老师邝其照等相关人物简介, 试图以从未有过的角度, 记述詹天佑在广州丰满而真实的生活。 广州市荔湾区国家档案馆, 广州市荔湾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著 南方日报出版社 K826.16 68 0 荐购
1154 问效人生:钟群鹏传 本书以钟群鹏院士学术成长经历为主线, 依据采集小组采集到的大量实物、文字、音像、历史资料, 详细介绍了传主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求学历程、学术成就与贡献、人才培养、管理与服务成绩等内容, 以求系统梳理钟群鹏院士学术成长脉络, 真实反映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学术思想。本书全景展示了钟群鹏院士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生涯, 更展示了一名老共产党员以一颗赤诚之心, 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创新和失效分析学科发展矢志不渝的拼搏精神。 赵亚辉, 杨建峰, 谢琴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K826.16 142 0 荐购
1155 探赜泥沙 为国铸器:窦国仁传 本书共分15章, 其中第一到三章讲述了窦国仁的家世背景、童年生活经历和留苏时期的学习与成长; 第四到十一章讲述了窦国仁回国后的工作历程, 以水利、港航工程和水流、泥沙研究为主线展开, 从射阳河口、钱塘江河口、上海吴淞口、武汉青山运河到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 再到黄骅港、长江口深水航道、木兰溪治理, 窦国仁将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融为一体, 在服务国家建设的同时也构建了恢弘的泥沙理论体系; 第十二到十三章讲述了窦国仁在宏观战略方面表现出的远见卓识, 在推动泥沙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贡献; 第十四到十五章讲述了窦国仁用心经营的“泥沙之家”, 家人既是他事业中的“战友”, 又是他生命的温暖慰藉, 在临终之际, 家人陪他走完最后一程, 在他身后, 家人将他的学术生命继承和延续。 陈婷, 王申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K826.16 186 0 荐购
1156 西太领航:胡敦欣传 本书以胡敦欣院士学术成长经历为主线, 依据采集小组采集到的大量实物、文字、音像、历史资料, 详细介绍了传主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求学历程、学术成就与贡献、人才培养、管理与服务成绩等内容, 以求系统梳理传主的学术成长脉络, 真实反映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学术思想。 卢明生, 林宁, 李渊玮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K826.16 128 0 荐购
1157 感动石油:2024 本书的板块包括“感动石油人物获奖者”“感动石油提名人物”“现场主持互动”“各大媒体报道”, 同时包括活动场景照等, 还原与展现“感动石油人物”现场及活动成果。 感动石油组委会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 K826.16 128 0 荐购
1158 闪亮的电子时光 本书是一本采访实录, 真实记录了在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过的为学院学科发展、科研创新、教学改革、党团建设付出智慧、青春、汗水的学科前辈、党员教师、辅导员流动助教等一批优秀电子人的成长足迹。他们的担当、他们的创新、他们的拼搏, 影响了一代代电子学生, 成为电子学生的榜样和永远前行的力量。本书有助于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高校大学生入学教育, 帮助学生和青年教师了解学科发展、了解科研突破、了解学院历史, 学习电子信息领域前辈老师们拼搏奋斗、敢于创新的精神, 增强青年师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江雪华, 倪振华主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 K826.16 68 0 荐购
1159 守望岐黄六十春:肖培根传 本书内容: 中国工程院院士,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药用植物与中药资源学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3年, 肖培根毕业于厦门大学;1953年至1983年, 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室主任、助理研究员;1979年, 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83年至1996年, 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1994年,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 担任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1996年, 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1996年, 担任中药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中心主任;2001年, 当选为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汤国星 ... [等] 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K826.2 138 0 荐购
1160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鱼爷爷”金万昆纪事 本书包含五章, 以时间为脉络, 分别从金万昆的成长历程、事业探索、攻坚克难、奉献精神、奋斗终生五方面讲述“鱼爷爷”生平, 具体包括“拓荒者: 酬志蓟运河”“探索者: 实践出真知”“拔萃者: 育种露峥嵘”“仁爱者: 奋斗终一生”“奉献者: 桃李尽芬芳”。本书旨在弘扬金万昆“为国家育好鱼, 为百姓吃好鱼”奉献终身的光辉事迹, 歌颂他“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科学家精神。 王学志著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K826.3 68 0 荐购
页码:58/92页  每页: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GO